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二十章:剑指荆州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是后世的一位政治家所言,李峻对此也深表赞同。

人类行为的一致性并非是本心使然,只是因为有了利益的趋同。

大成国与武威军有着无法调和的死结,但因各自的顾虑所在,这个死结暂时被选择性遗忘,达成了休兵罢战的协议。

刘弘与李峻本无情义可言,但他在临死之前同意了李峻的请求,让儿子刘璠出兵帮助李峻攻打南郡。

这并非是老人的将死心善,而是他在行将就木前,对刘家的未来做出的最后努力,这是他本想求李峻的事情,也是他含笑而去的真正原因。

至于贾疋会领兵而来,原因就再简单不过了。

是李峻出粮出兵帮他夺回了安平,甚至还帮他占据了长安以外的大部分雍州境,贾疋领兵前来是在答谢李峻,也是想要得到武威军更多的支持。

同样,李峻所做的这一切也不是好善乐施。

当下,武威军的兵力不强,他需要积蓄力量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因此,汉中和武都两郡的周边要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这就需要在雍州与荆州两地有利益趋同的盟友,贾疋与刘璠也因此就成为了李峻最佳的人选。

汉中郡,武威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李峻指着身后的舆图,继续道:“郭方,你与青女领舟船走水路,配合彦度兄的兵马先夺下魏兴郡的西城县,随后合兵一处攻取上庸郡。”

说着,李峻对贾疋笑道:“彦度兄,我的部将江霸会领兵与你一起行军,完全听从你的辖制。”

贾疋摆手笑道:“世回,左路行军皆听建武将军郭方的,为兄是领兵来助战的,非是要来争兵权。”

李峻一笑,继续安排道:“我与王瑚领兵走巴东,与刘璠的兵马在建平郡会合,随后我将率军由秭归攻向上庸郡东,与郭方的左路军一同攻下上庸,打通汉水的通道。”

贾疋略有迟疑地问道:“世回,你是要与我们一起取襄阳吗?”

李峻摇头道:“不,我会再领兵折返至宜都郡,与刘璠走夷道进入南郡。”

做了大致的安排后,李峻转身回到座位上,对李澈与裴松明道:“先前的军需则有叔父来负责调配,松明随左军同行,沿途购置军粮。”

李澈与裴松明各自点头应承,李峻则对裴松明叮嘱道:“沿途购置一定要公平,不得有压价抢掠的事情发生,记住了吗?”

说着,李峻又对领兵的众将吩咐道:“咱们此次出兵,只为救人赶走王澄,还荆州百姓一个安乐,这个要与所途径之地讲清楚,更不准有人违反军规,否则立斩不赦。”

眼下,在刺史王澄治下的荆州并不安定。

王澄自就任荆州刺史以来,从不亲理政务,日夜与人纵酒娱乐。

当大量流民自巴蜀徙入荆湘后,因生活窘困,纷纷屯聚造反,而王澄不仅没有采取必要的手段治理流民,反倒是大开杀戒,袭杀乐乡八千流民沉于江底,并将流民的妻女赏与属下纵欲。

如此一来,荆州的流民在乞活无望的情况下,只能进行一次次的反抗,导致数支流民军纵横于荆湘之地。

眼下,李峻无力占据荆州,这也是他在刘弘临死前满口应承的根本原因。

然而,即便是无法驻军与荆州,但李峻要通过此次战事让荆州百姓有个比较,要让他们记住武威军,记住这支可杀人却不会祸乱百姓的兵马。

李峻有着后世的灵魂,他虽知晓眼下需要拉拢世家大族,但他更清楚最终的根基还是在底层,而且那是一股无法想象的力量,如果真能有效地调动起来,远不是世家大族所能比拟的。

“周靖,骞韬,你们与我叔父坐镇汉中,一定要与西边的刘沈做好策应,防止大成李雄那边生变。”

李峻既然要领兵出征,家里也要做好安顿,更何况大成国那只狼只是在假寐,谁知道会不会趁虚而入呢?

做完了军事部署,李峻又与大家商讨了一些细节上的事情,随后众将也都返回了各自的军营。

楼船将军吕青女的水军营就在南郑外城,她想到使君府与二夫人宋袆见一面再回军营,因此也便与郭方留了下来。

“青女,你找宋袆有事吗?”回府的路上,李峻有些好奇地望了望郭方,又开口问向吕青女。

也不知为何,自打宋袆成为了李峻的二夫人后,倒是和吕青女的关系好得很,完全忽略了辈分上的差异,如同亲姐妹一般。

“啊,我也没什么事,就是想袆姐姐了。”宋袆与青女在私底下常以姐妹相称,青女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青女,怎么如此称呼舅母?”郭方赶忙提醒自己的妻子。

李峻摆手笑道:“算了,她们一个年纪,喊一声舅母倒显得宋袆有多老似的。”

青女见状,冲着郭方一扬脸,继续道:“另外,我要给袆姐姐留几名炽翎营女卒,让她们保护袆姐姐的安全。”

说着,青女挑帘指了指车外跟随的几名披甲的女卒。

“啊...?”李峻不解地再望向郭方,却见郭方亦是满脸疑惑,即刻沉声道:“青女,你莫要胡闹,武威军是家仆吗?怎么随意差使?”

青女赶忙摆手道:“大将军误会了,我可不是让她们去做仆役的,她们和府卫一样归杜大哥统辖,只是方便护着女眷而已。”

李峻想想觉得青女的做法也没错,却也不想如此随了青女的意,只能对着郭方调侃道:“回家管好你婆娘,如今都敢插手我府中的事了,再管不好就别当建武将军,给我牵马算了。”

郭方无话应对,虽让自己太宠惯青女呢?只好尴尬地不停点头。

“哎,大将军,您可别冤枉我家哥哥,这是我的主意,和他无关的,你要找人牵马,只管找我便是,可不能让我家哥哥来做这事。”

青女的性子爽直,见自己的郎君被冤枉,赶忙向李峻争辩。

望着青女一本正经的样子,李峻与郭方护望了一眼,皆是不由地摇头苦笑了起来。

★★★

宜都郡,又名临江郡,汉昭烈帝刘备取“宜于建都”之意为名,将其改称为宜都郡,其辖夷道、佷山、夷陵三县,治所为夷陵县城。

夷陵县位于大江之北,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三面群山环抱,独有东南一面临向平原。

夷陵县城虽是不大,却是由陆地出入南郡的必经之路,也是由秭归走山路进入江陵最后的关口。

穆悠,字文初,江夏安陆县人,南阳相穆宾之子。

穆悠年少多才,弱冠之年被推举为孝廉,任江夏郡主簿,后随越骑校尉刘璠入宜都郡,司夷陵县令一职,镇守夷陵城。

当下,夷陵令穆悠已过不惑之年,膝下有一儿一女,其子穆君逸随父在军中效力,碧玉年华的小女穆仙儿则居于闺阁之中,与娘亲习练书画,做些女红之物。

虽说荆州流民多乱,但大多都在江陵以东,这其中又以江夏郡的流民军最为猖獗。

故此,夷陵之地虽也不太平,但在县令穆悠的治理下倒未出大乱子,当地百姓也能在这乱世中过个相对安稳的日子。

“娘,女儿听说刘大将军战败了,这是真的吗?”

闺阁内,穆仙儿俯身勾勒着身前画纸上的凤鸟,口中轻声地问向身后正在刺绣的母亲杨氏。

穆悠是镇南将军刘弘的属官,算是刘家父子在荆州的嫡系,虽说是一县之令,却也领一千兵马镇守夷陵城。

主帅战败,不仅身为属将的穆悠有所焦虑,就连他的家眷也开始有了担心。

“唉...”杨氏停下手里的活计,抬头叹息了一口气,轻声道:“娘也听你爹爹说起了,你爹爹去白帝城探望过刘大将军,说是伤得很重,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来。”

穆仙儿悬住手中的勾线笔,转身来到杨氏的身前,蹙眉问道:“娘,您说如果刘大将军有事,江陵那边会不会找咱们麻烦呀?”

穆仙儿口中的江陵便是指荆州刺史王澄,而她所担忧的事还真是个大麻烦。

之前,王澄的次子王徽想要纳穆仙儿为妾,便让人到穆家说媒,本以为在权势的威逼下,穆悠不敢不照办。

未成想,穆悠不仅一口回绝,还将说媒之人打出了夷陵城,这令王澄大为光火,几番想要寻穆悠的麻烦,都被镇南将军刘弘护了下来。

如今,一旦镇南将军府有个闪失,穆悠承不下荆州刺史王澄的报复,穆家也将就此陷入困境。

“娘也不知道呀!也不知刘家的大郎能不能撑起镇南将军府。”杨氏自然清楚女儿的担心,愁苦地继续道:“若是他没有老将军的本事,像你爹爹这些属官可就要难做了。”

母女二人正说着话,忽听屋外起了嘈杂的声音,随即穆君逸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逸儿,外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杨氏看着神色紧张的儿子,心中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赶忙急声地问道。

穆君逸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健硕的身形让他显得极有军伍之人的风范。然而,此刻的他双眉紧锁,满眼尽是焦急的神色。

“娘,小妹,你们快随我到郭先生的尔雅台去。”穆君逸不及回答母亲的问话,急声地催促了起来。

夷陵县的府衙距离东城门不远,穆家人都住在官宅中,自然也就临近东城门。

穆仙儿见兄长一脸的焦急,又让自己与母亲赶快离开家宅,不禁疑惑地问道:“大哥,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何要到郭先生那里呀?”

穆君逸一把拉住妹妹的手臂,又搀扶住自己的母亲,一边向外走,口中一边解释道:“江陵派兵打过来了,说镇南将军府叛乱,王澄派成都内史领兵来取夷陵城,已经过了枝江县。”

穆仙儿闻言,心下一惊,赶忙问道:“爹爹呢?他老人家在哪里?有没有命人去向镇南大将军求援?”

“爹爹在城墙上,他正组织城中的人参与守城。”穆君逸说着话,将妹妹与母亲扶上牛车,叮嘱道:“小妹,你与娘就留在郭先生那里,千万不要乱走动,记住了吗?”

说罢,他便命人催动了牛车,自己则向东城门跑去。

尔雅台,位于夷陵城南临江处,是河东闻喜人郭璞的居所。

郭璞,字景纯,建平太守郭瑗之子。

郭璞自少博学多识,喜好经书学术,学问渊博而有大才。他尤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阴阳术数及历法算学,曾跟随河东郭公学习卜筮。

传闻,郭公曾授予郭璞《青囊中书》九卷,郭璞则由此通晓了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能攘除灾祸,通达冥冥之玄机。

中原未乱之时,郭璞勘破天机,早早搬离河东流寓于夷陵县。

郭璞居于夷陵县后,就夷陵的山川形势相度,配以五行相辨,发现夷陵独中央地势卑下,于土德为弱。

因此,他建议县令穆悠从中州运土至峡州,又选择临江高阜处建尔雅、明月二台镇之。

二台建好后,郭璞便居于尔雅台上的书院中注书,落座于相邻的明月台处辨识天象,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之所以将女儿与老妻送至尔雅台,夷陵令穆悠有着自己的考量。

一则是因为尔雅台位于城南,又有大江作为屏障,来犯之敌很难攻破那里。

再则,穆悠一直很相信郭璞的卜筮之术,常视其为神人一般,将妻女安置在郭璞的身边,他还是能够自我心安的。

此刻,尔雅台的书院中,郭璞皱眉望着书案上散落的五铢钱,继而又抬眼看了看门口正被风吹动的挂帘,无奈地摇头叹息了一声。

“孩儿就不明白了,您为何就不愿替儿子说这门亲事呢?”坐于一旁的郭骜见父亲占卜完毕,依旧不满地追问着。

郭璞转头望了一眼儿子,回答道:“你与那仙儿姑娘无缘,就算提了亲事又如何?”

郭骜瞪着眼睛问道:“您说哪里无缘了?我与仙儿姑娘年纪相若,两家又甚是熟识,还要怎么样才算有缘?”

说到此处,郭骜突然想起父亲刚才的占卜。

故此,他也不再追问提亲的事,而是好奇地问道:“对了爹爹,您说夷陵城有难,刚才也有人来告知了情况,您看这城池能守住吗?”

郭璞摇了摇头道:“卯爻发而沴金,卯为木,木兴旺要被金所伤,当败矣!”

“啊?那...”郭骜闻言大吃一惊,赶忙起身道:“那咱们还守在这里做什么呀?孩儿这就去告知我娘,咱们快些离开这里吧!”

郭璞望着慌乱的儿子,无奈地摇头道:“你慌张什么吗?为父只是说败,又未说守不住,如此大的人竟是一点城府都没有。”

郭骜刚欲争辩,却见下人上前道:“家主,穆令公的夫人携女前来。”

郭璞尚未说话,却见儿子的脸上已无适才的惊慌之色,撇下等待吩咐的仆役,独自一人满心欢喜地跑向了大门处。

“便是这个样子,人家仙儿姑娘如何能看得上?”

郭璞口中嘟囔着,甩袖向正堂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