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一卷:执花仗剑,春风妒少年 第一百零七章:解围濮阳城

兖州,濮阳城。

东海王司马越没有想到邺城的出手会如此迅速,当他得知胞弟司马腾的晋阳被围时,才深感后悔没有听从司马乂与李峻的提醒。

无奈之下,他只得调幽州刺史王浚赶赴并州,期望王浚的鲜卑兵骑能打退刘渊的匈奴大军。

不成想,并州之围尚未解,公师藩的三万大军便杀至濮阳城外。

仓促间,司马越命左卫将军陈眕领兵迎敌,陈眕大败后逃至鄄城。

当征虏将军刘舆出城败给公师藩后,司马越彻底关闭了城门,再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

之前,长沙王的密信就已经送到了濮阳城,司马越看信时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他觉得邺城既然向洛阳派出了十万兵马,那自己这边就容易多了。

如果能在短时间解决掉成都王司马颖,司马越还准备兵伐长安城,一鼓作气地灭掉令人讨厌的河间王司马隅。

如此一来,两方势力都会消失,只剩下孤军奋战的长沙王司马乂。

司马越觉得此战过后,长沙王的力量会被大大的削弱,而且那些隐藏的实力也将彻底地暴露出来,这将为他解决长沙王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然而,这一系列的想法,全部消失在了濮阳城那厚重的城门外。

司马越的心中有了担心,更有了深深地恐惧。

如果王浚不敌刘渊,他该怎么办?

如果逼向洛阳的十万大军转头攻打濮阳城,他又该怎么办?

如果朝歌方向再有兵马渡过白马口,他能怎么办?

这些念头一直都围绕在司马越的脑中,让他寝食难安,愁苦不已。

若论权谋,司马越自觉不输于任何人。

但若说起领兵对敌,他知道自己真得不太懂,身边之人也没有几个能征善战的将才。

王浚是个将才,但王浚与长沙王府有关联。

苟晞也是个将才,可潘滔与刘望说苟晞有野心,并非是个甘为臣子的人,司马越对此也深有感触。

李峻呢?这个年轻人毫无根基,为人极是谦逊,却也是个善领兵的人。

此时此刻,濮阳城中的司马越想起了李峻,他有些后悔将李峻留在洛阳城。

如果让李峻跟在自己的身边,现在的情况会如此糟糕吗?

让李峻留守洛阳城,司马越当初自然有他的打算与目的,即便现在后悔也于事无补。

不过,当听到有荥阳军赶至濮阳城外,已经与公师藩的兵马两军对垒时,司马越觉得适才的后悔还是值得,自己的确没有看错李峻。

“能看清有多少兵马吗?”

司马越的问话有些急,他觉得耽搁的时间太久了。

若是再如此耽搁下去,且不说那些大计划会不会继续实施,就是眼下的濮阳城能否守住都是个问题。

“回大王,具体的情况看不太明,但有大批的军骑,也有不少的步卒,兵力应有万人之上。”

中郎将杨瑁尘土满身地回着话,守城这么久,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援兵。

杨瑁一直与败阵的刘舆守在城墙上,两人虽然率领军卒抵住了公师藩的数次进攻,但时至今日也感到力不从心。

起初,大家都在等待苟晞的援兵,但数日后便将这希望寄托在了青州刺史王敦的身上。

然而,在十几日后,就连这个希望也破灭了。

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司马越都在挖空心思地想着从哪里调兵来增援。

不过,司马越也清楚,当下的濮阳城就连一条狗都出不去,无论怎样地绞尽脑汁也都是空想。

如今,荥阳郡主动派兵增援,说明身为荥阳郡守的李峻有心,由此也能看出李峻所要表露的立场。

荥阳军的到来不在意料之中,但终归是援兵到了。如果再不就此打退城外的公师藩,莫说那些大计划了,就连自己的脸面都要落地成尘了。

“召集所有兵马,出城迎敌。”

司马越如此想着,口中发出了一个月都不敢说出的军令。

一日前,李瑰领荥阳军骑先行抵达濮阳城西的夏口村。他在这里安营,等待陈大河的步战军到来。

荥阳军中没有抢功的说法,李峻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有冒进的行为。

冒进不等于抓住战机,好大喜功的冒进会打乱整个军事计划,更会让将士们无故地陷入绝境。

如此大的兵力移动,根本做不到悄无声息,李瑰不会让五千军骑去偷袭公师藩的大军,那样太冒险。

他的任务只是解围,并非是让兄弟们去拼命,为那些人拼命不值得,大将军也不会允许那样做。

陈大河的行军速度也很快,天色大黑之前,他便率领步战军赶到了夏口村,与李瑰的军骑合兵在了一处。

做好了必要的防御后,李瑰与陈大河几人在一间破屋中坐了下来,一同商议明日的作战计划。

虽然战祸已经波及到了夏口村,但村子里还是留有不少的村民与富户,他们企图依靠简陋的壁垒寻求自保。

“行军之时不准劫掠与欺压。”

这是军中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最为严厉的军规。

不仅是当下的荥阳军,包括坪乡与仇池的两个纵队在内,所有的将士都在紧守李峻所要求的这一军规。

弱肉强食是常态,无论哪个世界都是如此。

李峻觉得自己无力去改变什么,他只是希望跟在身边的人能守住人心,留住人性,把自己当作人,也把别人看作人。

因此,李瑰与陈大河所领的荥阳军并没有为难夏口村的人。

所有的将士都安营在村外,所需的粮草也都付足了银钱,就连作战会议也选择了庄外一间破旧的房屋。

“咱们现在距离濮阳城很近,应该不到半日的路程,公师藩那边应该有所察觉了。”

李瑰用手撑着脸颊,边说边望着桌上的行军图。

陈大河点头道:“这是一定的,离狐和飞霞峪出了那么大的动静,他一个领兵的要不知晓,那真就是个蠢材了。”

李瑰亦是赞同地点了点头,继而说道:“大河,我在想一个问题,咱们的这场解围仗该怎么打?”

“啊...怎么打?”陈大河先是疑惑问,随即又笑道:“兄弟,说说你的想法。”

这种战前讨论是李峻一直所倡导的,如今已经成为了军中将领们的习惯。

“我在想啊,如果全凭咱们去拼命,那伤亡定会不小。毕竟城下是两三万的兵马,就算杀这么多的猪也会溅了一身血。”

李瑰思忖了一下,继续道:“濮阳城里的兵必须得出来,他们必须得与咱们一同作战。”

陈大河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他们不能观战,必须出城。”

以荥阳军的一己之力并非不是公师藩的对手,但那样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两人都认为这种代价不值得。

“咱们可以与公师藩对阵,但要以防守的姿态对阵,只有城中的兵马杀出来时,咱们再进攻。”

陈大河提出了建议,这个建议与李瑰不谋而合,两人就此达成了一致。

次日的正午,城墙上的杨瑁看到了荥阳军,也看到了两军的对垒。

当他禀告东海王司马越时,精于世故的司马越即刻就想到了这一点,因此才命全军出击。

濮阳古称帝丘,因位于濮水之北而得名,传说黄帝与蚩尤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

濮阳是在大河的冲积下而形成的平原,其地势平坦,周边少有山丘,极其适合骑兵的闪电冲杀。

当李瑰与陈大河领兵来至濮阳城西的时候,公师藩早已命攻城的军卒退回大营,进入到全面防御的状态。

公师藩知晓荥阳郡有两万兵马,但他的确没有想到荥阳军会增援司马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荥阳郡不是臣服于邺城吗?陆士衡不是才领兵过荥阳的玉门渡吗?怎么突然就翻脸了呢?”

公师藩的心中有太多的疑惑,他不知该问谁,也不知道谁才能解答这个操蛋的问题。

石勒的五千羯骑军已经没了,汲桑那边也没能挡住王敦的青州军,正在节节败退,这些情况他都清楚。

正因如此,公师藩才命人不停地攻击濮阳城,希望城破后能抓住司马越,以此来弥补诸多的不利。

每个人都在想象,也都在为那些想象而努力,公师藩亦是如此。

然而,当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后,他才想到了自保,想要退出这场即将到来的败局。

然而,公师藩已然处在了两面受敌的状态。

有过败绩的刘舆再次领兵杀出了濮阳城,近三万兵马由西门与南门蜂拥而出,全部冲向了公师藩的东大营。

李瑰见城中有兵马杀出后,即刻命荥阳军骑列阵前冲,直接杀向公师藩中军所在的位置。

荥阳步战军也丝毫没有耽搁。

在陈大河的率领下,步战军斜插向公师藩的大营,对大营中的粮草所在地进行了猛攻,继而又点燃了那里的军需库,彻底切断了公师藩苦战下去的希望。

转眼间,濮阳城外的这座军阵内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一场相互搏命的厮杀进入到了白热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