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一卷:执花仗剑,春风妒少年 第一百零二章:谈兵论战

“明公,还有一个事情现在就要办。”

李峻要将心中的担忧提前说出来,以免出现极端的事,而那些事情曾真实地记录在史书中。

“什么事?你说,我命人去办。”

当下,长沙王司马乂完全认同了李峻,彻底将李峻当做了最信任的心腹。

‘战久粮乏,城中大饥。’

李峻清楚地记得,史书上曾这样记录司马乂守洛阳时的艰难。

“粮食,明公,咱们城中必须要存大量的粮食,以防被围城后断粮。”

许多事情的确发生了改变。

然而,李峻无法确定这种改变是进程中的一个延迟?还是真的与史书所记载的有了不同?

他不想去赌,无论是一个怎样的结果,提前做到有备无患始终是没错的。

“好,本王会让刘暾与荀藩即刻去办这件事。”

司马乂看出了李峻的担忧,他也觉得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一旦战况出现了胶合状态,一旦东海王那边有了闪失,洛阳城将会承下所有的压力。

这种压力不会是一两日就能化解,可能需要几十日,又或许数月的苦战也并非是不可能。

李峻见司马乂赞同了自己的建议,又继续道:“明公,世回还有个打算想与您商量。”

司马乂道:“说吧,你还有什么想法。”

李峻抬手将一张與图展开,口中说道:“情报上说邺城的兵马分两路进逼洛阳,一路会走荥阳的玉门渡,另一路则是要过孟津北的河桥。”

司马乂望着李峻所指的两处,点了点头,示意李峻继续。

“属下打算让荥阳的水军西进,在孟津西北的水道上封住河桥。能阻止他们进入洛阳更好,即便不能也会暂缓他们行军的速度。”

荥阳军放司马颖的兵马进入司州,这是既定的计划,李峻也不愿将这个危险挡在荥阳境内。

然而,只要进入司州境的兵马,李峻决定要给与打击,至少也要减缓进攻洛阳城的速度。

以当下荥阳战船的能力,在大河之上控制一座桥还是能够做到。如若不行,李峻有烧掉河桥的打算。

“另外,属下想调平阳军过轵关径至济源,如果洛阳城有险,平阳军可借荥阳军的舟船强渡大河增援。”

司马乂仔细地听着,不时地低头查看书案上的與图。

“再则,等咱们与来敌耗上一段时间后,属下想趁他们乏战之际,让荥阳军与平阳军一同兵进洛阳,凭借咱们三方兵力应该能击败他们。”

一支真正的军队,只有经过血与火的反复淬炼才能变得无坚不摧,才能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大杀器。

此次,李峻之所以想要动用荥阳与平阳两处兵马,固然是眼下的情况紧急,他也是想就此进行一次实战大练兵,让军卒们从浴血中提升自身的能力。

李峻说完这些,正色地望着司马乂,希望听听他的看法。

“荥阳有水军?”

司马乂没有说出自己看法,而是问了一个让他都难以置信的问题。

他从未轻视过李峻,但此时此刻却觉得自己还是低估李峻。

中原之地,兵伐多以步兵与骑兵为主,极少会有水军。江南多水道,只有那里才以舟船作战为主。

荥阳属司州境,也处于中原腹地,司马乂很难相信李峻会在荥阳营建水军。

当下,司州的境内极少有可用的战舰。

若荥阳的水军能加入这场战局,不仅可以控制司州境内的大河水道,还能在阻敌与运兵上发挥奇效。

司马乂望着李峻,望着眼前这个与他几乎同龄的年轻人,极为赞许地点了点头。

“回明公,荥阳军中有水军,只是组建的时日不长,大的战船也不多。”

李峻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再说这也不是能隐瞒的事情。

“我赞同你的想法,平阳与荥阳两处由你调配,你自行安排。”

说到这,司马乂略有担心地问道:“荥阳有阻敌的任务,你那边的兵力也不多,若是派出来了,会不会...”

李峻笑了一下,说道:“请明公放心,荥阳的朝廷兵马是不多,但属下对郡内的大小部曲进行过操练,他们的战力不亚于寻常的军伍,属下会调一半的部曲随军出征。”

司马乂闻言,稍微地愣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笑着点了点头。

李峻组建水军,这不是一郡的太守所能做的。能将一郡的部曲为己所用,更不是一个寻常的朝廷官员能够办到。

由此,司马乂不禁想到了鲁胜。

他也曾邀请过鲁胜,也同样遭到了拒绝。只是鲁胜碍于情面,留下了墨家弟子帮助长沙王府。

现如今,鲁胜就在荥阳郡府当职,为一个毫无根基的人出谋划策。

不能说鲁胜看不起长沙王府,但鲁胜至少是觉得李峻更有才能,这不得不让司马乂对李峻有了几分妒意。

另外,司马乂觉得李峻在荥阳郡的做法很独特,长此以往定会形成难以预估的势力。这种势力对京都洛阳是一种护卫,却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李峻看出了司马乂的心思。

没有一个上位者不存猜忌之心,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自我警觉的反应。

刚才的一番话,李峻并非是在邀功或是在炫耀,他只是说了一个事实,一个随意可查的事实。

这点事实,李峻没有必要向司马乂隐瞒,他只是想尽可能地帮司马乂稳定住当今的局势。

“若天下就此会安平,属下还真想回李家庄呀!”

李峻卷起书案上的與图,口中似是无意地说了句感慨。

“哈哈...”

司马乂大笑了起来,他知晓这句话并非是李峻的无心之言。李峻是在表明一个态度,一个不求权利的态度。

“世回,你多心了,本王不是狭隘之人,也做不来妒贤嫉能的事。”

司马乂懂得用人不疑的道理,更明白眼下绝不能在将属间心生罅隙,故此把话得很是直白。

李峻笑道:“大王,世回就是感慨一下,可不是像大王想的那样,您可别冤枉了世回。”

虽然两人的身份地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终究是岁数相近的年轻人,谈笑间也就将那点似有似无的猜忌抹去了。

当李峻走出栖阁时,司马乂望着李峻的背影,突然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司马乂觉得李峻很有心机,却又不同与其他人的狡诈或是故作清高,他有些看不懂李峻要追求什么。

现如今,世人所追求的无非是功名利禄。

若是追求权势,李峻大可追随成都王司马颖,助其灭掉东海王一脉,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退一步来说,李峻也可以全力辅助东海王司马越,彻底拔掉长沙王府隐藏在各处的势力,为司马越除掉京城中最大的隐患。

如此,李峻必将成为东海王府的上宾,富贵也将远胜当下。

然而,李峻偏偏选择了实力最弱的长沙王府。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是为了天下安平吗?长沙王司马乂想不明白。

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就像架在火炉上的水壶。

刚开始,壶里的水平静如常,随着温度的升高,壶里的水开始起了波纹,继而有水泡升腾到水面上。

最终,在一个不经意间,沸腾的水会将所有的蒸汽在陡然间喷发,轻易地把看似牢固的盖子掀翻在地。

七月,当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檄文公告于天下时,一切的风平浪静开始沸腾了起来。

东海王司马越离京入兖州后,并没有在明面上做出大动作,而是想要在悄然间布置好兵力,以便能给成都王司马颖一个措手不及。

当司马越想当然地认为一切都布置妥当后,他用一纸檄文拉开了这场大戏的帷幕。

然而,就在讨伐的声浪还未掀起时,成都王司马颖的属将、宁朔将军刘渊打出了战事的第一击。

刘渊,字元海,匈奴铁弗部的首领,监离石五部军事。此人一直追随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因其才能出众,深受司马颖的重用。

檄文昭告天下的第二日,五万匈奴军在刘渊的率领下兵出左国城,直接杀向了并州晋阳的司马腾。

首攻未果下,刘渊命其子刘聪将司马腾困在晋阳城,他则率从子刘曜以及其他将士横扫并州其他诸郡。

短短的半月内,并州的大半郡县都被攻陷,数万的并州百姓也落入刘渊的手中。

匈奴兵的突然出击,完全打乱了司马越的那些想当然。

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原本想要攻击邺城的宁北将军王浚调往并州,以解晋阳之围。

然而,就在王浚率领鲜卑军与刘渊战于大陵之时,司马颖又命其部将公师藩由白马津过大河,直逼东海王司马越所处的濮阳城。

公师藩自清河郡出兵后,命属下汲桑领八千兵马至东平县,将来自青州的王敦挡在了东山处,使其所领的青州军无法与司马越会合。

同时,公师藩又命石勒率五千羯胡骑兵至濮阳西五十里处,迎击想要增援濮阳的兖州刺史苟晞。

如此一来,双方的兵力犬牙交错,相互牵制,让整个战事处在了紧迫的胶着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