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六章 晋文公 第6章 晋文公 第14节 退避三舍

当时的楚国国君是楚成王,这是一位有着天下之志的雄霸君主,对各国的情报了若指掌。在他看来,晋国的国君惠晋公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重耳极有可能夺得君位。而自己力图中原,正需要与北方的秦、晋等大国交好。所以,楚成王对重耳非常热情。

史料记载,楚成王居然拿九献之礼来款待重耳。“成王亦待以国君之礼,设享九献。”也就是说,当许多国家将重耳当成一个臭要饭的流亡公子时,所谓的南蛮大国楚国却以一国国君之礼来迎接重耳!九献之礼,就是在宴会上,楚成王向重耳共敬了九次酒,这可是国君规格的礼仪了,每敬一次酒,楚成王还得赠送一次礼品。来自大国楚国的礼品那非同一般,九献下来,重耳面前的礼物已经是高高一堆了。

重耳非常感慨,对楚成王更是感激不已。突然,他发现,楚成王座下的令尹成得臣却是态度冷淡,时不时以敌视的目光看向自己以及赵衰等人。重耳一惊,他当然知道这个叫成得臣的楚国令尹,此人堪称当世名将啊。别看表面上这个楚王对自己甚为客气,但楚王已年老矣,未来的楚国大权肯定是掌握在象成得臣这样的人手里。而明显,成得臣对自己一行人是不友好的。

是的,成得臣看着楚成王这么高规格地接待重耳一行,心里很不高兴。在成得臣看来,放眼当今天下,楚国周边的主要邻国中重要的便是晋国和秦国。目前,秦国正忙着征伐西戎,同时与晋国正交恶,自顾不睱。而晋国正处于内乱之中,那就让他乱吧。楚国想向称霸中原,正是大好时机。

成得臣虽然这些年来一直在征战中,但他的情报告诉他,而这个晋国流亡公子,历尽了千辛万苦,磨炼了超人的意志,国际名声极佳,素有贤能之才。而且重耳手下良将能臣众多,回晋国夺得晋君的呼声相当强。如果放这帮人回晋国,一旦掌握政权,那对楚国大大不利。

楚成王对重耳的礼遇令成得臣非常不安,而更令他不安的是,重耳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才能验证了他所获知情况的准确性。

楚成王邀请重耳等人打猎。山谷出现一兽,“似熊非熊,其鼻如象,其头似狮,其足似虎,其发如豺,其鬣似野豕,其尾似牛,其身大于马,其文黑白斑驳,剑戟刀箭,俱不能伤。嚼铁如泥,车轴裹铁,俱被啮食,矫捷无伦,人不能制。”

大家都不知道这是哪种野兽,除了赵衰。赵衰告诉大家说这野兽叫貘,貘并非凡物,而是吸食天地精华而生,喜欢吃铜铁之类的金属,便溺能化五金,骨头无髓,坚硬无比,可以用人制作鼓槌,用其皮制成坐垫,能辟瘟去湿。

赵衰把这玩意儿吹得神乎其神,简直便是神兽了。赵衰继续吹道说,貘的皮肉皆铁所结,不惧刀枪,要对付貘这样的神兽,凡人是没有办法的,必须用法器。

但还没等赵衰介绍哪种法器,魏犨说他可以活捉此兽。

然后,他便冲上去对着貘砸了数拳,貘发出如牛鸣之怒吼,向他扑来。魏犨高高跃起,骑在貘背上,用双手死死扣住貘的脖颈,无论貘怎么狂奔窜跳,就是不松手,终于貘气乏,被魏犨活捉。

这两人,一文一武,给成得臣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成得臣知道,重耳身边象先轸、狐偃等人还没表现哩,这重耳太令人可怕了。

这一天,楚成王又一次宴请他们。宴席中,楚成王问重耳:“公子啊,不谷待你应该是不薄啊,不知将来公子报答楚国呢?”

重耳略一思索道:“大王,说起报答,相信大王对美女、珍宝、玉璧、丝绸、奇禽、异兽等等身外之物都不在乎,楚国地大物博,应有尽有。所以,重耳认为对于楚国的报答,主要是记在心里,希望与楚国世代友好。”

楚成王笑道:“这些都是套话啦,我们应该讲点实际的。说说看吧,公子会对不谷有什么表示?”

在楚成王看来,自从重耳来到楚国,他三天一大宴,两天一小宴,以诸侯之礼来招待重耳,光是礼物就送了几车。

重耳在楚国所受的礼遇,绝对不亚于他在齐国和宋国时所受的礼遇了。如果重耳不是一个已经六十多岁的糟老头子,楚成王也准备弄个公族女子嫁给他当老婆。

令楚成王大为失望的是,重耳居然严肃道:“重耳希望能够与楚国世代友好,但万一因为国家利益的关系,晋、楚两国要练兵了,重耳会命令军队退避三舍。如果楚军还不同意停战,那重耳只好服从命令陪大王练兵。”

重耳的意思就是,万一晋楚两国交战,那自己将退避三舍。话,是含蓄的,意,是严肃的。因为重耳用的是练兵这个词,两国带着部队练兵?当然不是,也就是说,重耳虽然受到楚国的大恩,但为了国家,两国还是有可能交战的。重耳的报答就是,万一交战,那我就让一让你。

这便是成语退避三舍的典故了。古时的舍,是一个房舍的舍的概念,当时的官道往往会每十里设置一个庐,这个庐是可供歇脚休息用的。每三十里设置一个舍,这个舍相当于三个庐,是当时一天的行程,也就是说,一天行程大约为三十里。

重耳的意思就是,如果晋楚不幸交战,那晋军将会连续后退三天,即三舍,九十里。所以,重耳在楚成王不断要求报答的情况下,为了报答楚王恩情,作出了退避三舍的承诺。

但是,这种承诺真的可取吗?战争,那不是你重耳个人的运动,那是事关国家、事关民族、事关人民的大事。战争不是儿戏,将士们身处战场时,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失败,而失败则可能是一连窜的后果,那是要死人的,甚至是要亡国的,你重耳朵居然敢用退避三舍来做承诺,这是对全军将士、对全国人民、对国家社稷极不责任的行为啊。

所以,笔者不得不说,此时的重耳,已经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一切的人。从国家利益角度讲,这一点,他还真不如晋惠公夷吾。

我们总说惠惠公失信于秦国,那是因为他实在舍不得割让河西五城给秦国,因为这是国家利益,当初自己虽然答应了,但那是个人行为,或者说是自己的一种政治伎俩。

国际交往,哪有真正的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只有尔虞我诈的斗争,只要自己的拳头够硬,怎么说,怎么做都是自己说了算。所以他宁可背上骂名,也不会真正出卖国家利益。

而我们的公子哥重耳同志呢?他对楚国作出了退避三舍的承诺,结果在后来的战场上,还真退避三舍了。可惜当时的楚军统帅成得臣骄敌而未抓住机会,反而是中了埋伏,楚军兵败。

但不管如何,重耳同志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退避三舍”的成语典故,现在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在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中也应该做到谦和恭让,能不与人冲突尽量别冲突起来,以和为贵,退避三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