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42节 求贤若渴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42节 求贤若渴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晋国历史上,看来实在是找不出第二位比赵鞅更急需人才的主了。

中行氏、范氏被灭后,逃往齐国,其族人纷纷跟随流亡去了齐国,许多人因此而成为齐国的农民,耕作于田间。

赵鞅回想起自己与这两大家族斗争的种种往事,感叹道:“鸟雀入海而成蚌蛤,野鸡入河而成大蛤,鼋鳄鱼鳖均因势而变。唯有人是不会变的,着实可悲!”

家臣窦犨正在身边,他微笑着对赵鞅道:“主公,臣听说:君子应哀叹不得贤人,不要哀叹缺乏钱财;应哀叹德行不足,不要哀叹得不到宠爱;应哀叹名声不美,不要哀叹不能长寿。

象范吉射和中行寅,因为不体恤百姓的苦难,谋求私利,擅政晋国,最终导致其子孙族人流落到齐国务农耕地。这就如同原本是祭祀宗庙的牛,现在变成在田亩中辛勤耕作的牛。这就是人的变化,可以说每天都在发生。”

赵鞅听后连连点头,尤其是听到窦犨说君子应该哀叹不得贤人后,想起中行氏、范氏有不少家臣,才能出众。如今没落于民间,流亡于国外,应该想方设法招之前来,委以重用。

赵鞅主意已定,亲自草拟了一份用人名单,准备派人前去邀请。但史黯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故意问赵鞅:“主公,您希望让范氏、中行氏的这些良臣做什么呢?”

赵鞅听着觉得既好气又好笑:“啊?只要是良臣,那就得好好提拔使用啊,这难道还要问么?”

史黯也笑了,他继续问:“但是,您怎么肯定这些都是良臣呢?”

赵鞅有些诧异,道:“难道这些人都不是吗?他们有的精于谋略,有的精通骑射,有的善于领兵,有的专于管理,怎么不是良臣了?”

史黯正色道:“主公,这些人在臣的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良臣,所以臣才会问主公这些问题的。臣听说,事奉君主的人,应当劝谏君主之过失并帮助其改过,赞美君主之善行并鼓励其坚持,意图奉献自己之才能并为君主建功立业,举荐贤人并遴选能臣为君主所用,讲述善恶成败之事以供君主参谋。

真正的良臣,要用文德来引导君主,帮助君主实行正道,竭尽全力为君主效劳,不惜牺牲生命以捍卫君主。君主采纳之则在朝任官,君主不纳之则辞官而退。

但是,主公您看,范氏、中行氏这些臣子,主人在位而不能匡正其主,以至使其遭到祸难;主人流亡而不能使其获得安定,甚至弃君而去。这难道是良臣?”

赵鞅有些不服气道:“但他们不是一直跟随在他们的主人身边吗?宁可为农也一直追随,怎么不算是良臣呢?”

史黯道:“但是,主公您现在去邀请他们,他们如果肯来,便是背弃自己的主人。如果他们不肯来,那主公您岂不是白费心机了?”

赵鞅听后是如梦初醒,向史黯深施一礼道:“您说得对啊,志父敢不听从?”

志父,是赵鞅取得晋阳保卫战后为自己取的一个自称之名,意为立志报仇雪恨,立志扬赵氏之名于民族之林。这一次与史黯的对话,令他举一反三,想起了一个人,当即命令将那人抓起来,宣布将此人沉入黄河淹死。

杀一个人,场面搞得很大,赵鞅专门作了精心安排。当时,现场人山人海,赵氏家族有头有脸的人、所有的赵氏家臣都来了,赵鞅还邀请了一大批的士大夫现场观看。

这个人是谁?赵氏家臣鸾徼!赵鞅欲处死鸾徼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不解,因为一直以来,这位鸾徼深得赵鞅信任,为赵鞅办了不少事,是赵鞅身边的红人。

黄河边上,赵鞅命人将五花大绑的鸾徼押上来,面对人群朗声道:“鸾徼,事奉志父多年,也深得志父信任。但是,这些年来,鸾徼又做了些什么呢?志父曾经爱好音乐女色,鸾徼就给志父提供;志父曾经爱好宫室台榭,鸾徼就为志父修建;志父曾经爱好宝马良驭,鸾徼就替志父找来。

如今,志父渴求贤士人材,已整整过了六年了,可鸾徼不曾举荐过一个人。鸾徼这是在干什么?他干的,都是助长志父之过的事,是抑制志父之德的事,是阻挠志父欲成大业的事!这样的人,留着又有何用?

诸君今日在此,以此为诫吧。志父只希望诸君能够时时提醒志父,帮助志父改过,辅佐志父之业,举荐各类良材吧。”

说完,赵鞅命人将鸾徼沉入黄河。见赵鞅如此严格要求自己,如此严格要求家臣,众人无不感叹不已。是的,这是一位明主,追随他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就这样,赵鞅身边的贤人能士越来越多,赵鞅非常高兴。更令他欣慰的是,随着自己的良臣增加,一些追随自己多年的家臣,纷纷让贤,将更好的机会留给新人。

赵鞅车右叫少室周,有一次听说有一位叫牛谈的人武艺高强,便约请牛谈比武,结果输了。少室周立即向赵鞅举荐了牛谈,告诉赵鞅,牛谈为车右,可以更好地履行好车右之职,更好地保护赵鞅。

赵鞅大为感叹,然后便是任命牛谈为车右,同时也提拔了少室周,任命少室周为家宰,负责管理整个赵氏家族事务!任命大会上,赵鞅对少室周的评价是这样的:“知贤而让,可以训矣。”

知贤而让贤,象这样的人,当然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为得到良臣贤士,有一次赵鞅问壮驰兹:“志父想得到东方贤才,先生熟悉东方列国,请问东方列国有哪些人是称得上贤能呢?”

壮驰兹,晋国大夫,赵氏家臣,壮姓鼻祖。此时见赵鞅下问自己,深施一礼道:“臣要向主公表示祝贺啊!”

赵鞅愕然道:“先生还未回答志父之问,何来祝贺?”

壮驰兹恭敬答道:“臣听说:国家之将兴,君子自以为有很多不足之处;国家将亡,小人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现在主公您掌管晋国国政,能不耻下问,象这么重要的问题,都来咨询臣这样的小人,而且是为了寻求贤能之士,臣怎么不因此而祝贺主公您呢?”

所以说,赵鞅当政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让很多人对赵氏家族忠心不二。史料还记载了一件事,让汇集到赵鞅身边的贤臣能士越来越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