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43节 修杞城墙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43节 修杞城墙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世界和平大会圆满成功,楚国令尹屈建对晋国中军元帅赵武非常欣赏,他看到了一位温文尔雅谦恭有礼的晋国执政大夫。这是一位君子啊,屈建想,他决心结交这位君子。在后来的宋国举办的隆重答谢宴会结束后,屈建专门拜访了赵武。

拜访赵武的目的,是结交赵武。在弭兵会盟前,两人各自代表国家,是敌手。在外交场合,两人是对手。现在,两人是朋友。

屈建当面赞叹赵武,对晋国的政坛,他还是有一定的研究的。出于对赵武的欣赏与尊重,他最担忧的是象赵武这样的君子,不要被范鞅这样的弄权高手给害了。于是他特意问赵武:“元帅,您认为士会这个人德行如何?”

士会,是此时的下军元帅范鞅的曾祖父,也是让晋国人尊敬的晋国前中军元帅。赵武听屈建提到士会,立即恭敬正色道:“贤人呐。治理家事井井有条,对晋国百姓无比坦荡,对国君忠心耿耿,连他的祝史祭祀都如实相告啊。”

随后,赵武心里登一声,屈建怎么提到了士会?他立即领会了屈建的意见,对屈建深施一礼。屈建欣慰地看了看赵武,他相信,晋国和楚国,只要赵武和自己在,一定不会发生战争!

屈建回到楚国后,将此次弭兵会盟的详情向楚康王作了汇报,并对楚康王道:“大王,晋国不愧为晋国啊,有赵武这样的人执政,连叔向都甘心辅佐他,我们应该遵守盟誓,与晋国和好吧。”

就这样,晋楚自城濮之战以来结下的百年怨仇,终于在赵武的执政下,实现了与强大的楚国的和平。晋楚两国真正和解,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这是赵武为春秋所作的历史贡献,为晋国所作的巨大贡献,也是他很多年以前的夙愿,一个伟大的世界和平梦!

世界和平了,赵武这位名武却厌武的晋国中军元帅,真正开始了他最擅长的文治执政!

而他的首秀,居然是在郑国。

公元前546年,赵武率领代表团自宋国回晋国,途经郑国,郑国国君郑简公隆重招待了这位受人尊敬的晋国中军大夫赵武所率的晋国客人。当时,郑国掌控朝政的七位郑穆公后代,即后世所称的七穆悉数参加了欢迎仪式,这七位即子展、良霄、子西、子产、游吉、印段、子石。

欢迎宴会非常隆重,宾主双方在热情祥和的氛围中尽情听着合乎礼仪的音乐,喝着上好的郑国美酒,看着漂亮的郑国舞蹈,赵武胸中大志得以实现,非常快乐,当场提议大家以诗助兴。

需要说明的是,在那个时候,所谓的以诗助兴可不象现在的文人墨客可以当场作诗一首,所有的诗都要合乎礼仪,来自于《诗经》,并且吟唱。郑国公卿大夫们都欣赏赵武,大家纷纷引用《诗经》中的好句来赞扬赵武,赵武全程表现了彬彬有礼,谦恭低调,给郑国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郑国人相信,晋国在赵武的执政下,一定会蒸蒸日上。从此,郑国年年朝见晋国,当然,根据弭兵会盟盟约,郑国也年年朝见楚国。

不但是郑国年年朝见这两个超级大国,其余的各国也都谨遵盟约精神。各国都很高兴,虽然朝见这两个超级大国使各国承担了不少的贡赋,但相比起战争,这点损失大家还是吃得消的。

公元前545年夏天,齐景公、陈哀公、蔡景公以及北燕、杞、胡、沈、白狄等国国君都前往晋国,这是难得的一场盛会。必须说明的是,这些国家,齐、陈、蔡三国是参加了弭兵会盟的,但齐国是不需要向晋国朝见的。而北燕、杞国、胡国、沈国、白狄等则是没参加过弭兵会盟的。

齐国之所以主动朝见晋国,那是齐国此时被晋国所感召,认为晋国这样做终于象个大国诸侯的样子,齐国表示了足够的尊重。还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齐国国君齐景公虽然贵为国君,但大权却被崔杼、庆封两位权臣把控。

那其他几个小国呢?大家都感召于晋国的德行,毕竟,能够达成世界和平,这确实是不容易的一件事。这些国家来朝见晋国,许多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可以说,赵武所推动的这次弭兵会盟,使晋国霸业达到了一个高峰。

各国国君朝见晋平公,赵武站立一旁,非常感慨。从此以后,诸侯相安无事,这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

但是,正如世界和平了,各国内部的矛盾就激发了一样,赵武执政下的晋国,也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的。而最大的问题便是自己摊上了一个令他很无奈的国君。

比如这一次,晋平公居然命令各国诸侯出钱出力,帮助杞国修筑城墙。

晋平公之所以要帮助杞国,那是因为晋平公的母亲悼姒是杞国人。杞国与鲁国是有矛盾的,有意思的是,这一次的弭兵会盟,杞国是没有参会的。既然你没有参会,那我鲁国便可以出兵教训你杞国的。

鲁国人却忘了,杞国人有一个很强大的外孙,那便是晋国国君晋平公。杞国人被鲁国人欺负了,便跑到晋国去告状。但晋平公又能怎么办呢?毕竟鲁国不但是晋国的盟国,还是弭兵会盟中的签约国,所以晋平公根本不可能组织联合**去讨伐鲁国。

那怎么办?在母亲悼姒的哭诉这样的强大压力下,晋平公终于灵机一动,对杞国人说:“不要慌,寡人发动诸侯给你们修筑城墙吧,将城墙修高修固了,那就不要怕鲁国人了。”

公元前544年,晋平公不顾赵武的反对,坚持号令诸侯,命令智盈牵头,由大夫女齐具体负责组织诸侯为杞国修城。史料记载,在晋国的要求下,齐国、宋国、鲁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滕国、薛国、小邾国等十个诸侯出钱出力,组成了庞大的跨国建筑施工队,赴杞国修筑城墙。

这是国际主义么?不,这事令各国诸侯意见纷纷。再怎么说,你杞国与鲁国的矛盾,完全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你晋国怎么不出面调解,却搞了一次摊派,自家的城墙都来不及修,结果大家却都要为你一个小小的杞国来修城。

晋平公才不管各诸侯国怎么想的,他最大的爱好之一便是修城建房,自己在晋国便修筑了大量的宫殿楼台,耗费了大量财力。

看在你晋国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份上,齐国、鲁国、郑国等国在表示抗议最终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忍气吞声,努力为杞国修城。

这里最不情愿的当然是鲁国了,本来便是鲁国与杞国的历史矛盾问题,现在被你杞国打了小报告后变成了国际义务,而且牵累到那么多诸侯。

鲁国人一边修城,一边牢骚怨言不断,结果这些牢骚怨言被杞国人听到了。杞国人自恃有晋国撑腰,再次向晋国打了小报告:“晋侯,鲁国意见老大了,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那说不定日后鲁国人又来侵略我们杞国啊。”

晋平公无奈,只好下令,让在札国具体负责城墙建设的晋国中军司马女齐主持召开协调会,鲁国与杞国订立盟约,约定双方今后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鲁国人拿着这盟约副本回到国内,鲁襄公黑着脸,一把扔进火里!你杞国人也太不是东西了,好吧,先让你得意,以后有机会,我大鲁国不把你教训得北斗转南咱就不姓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