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32节 赵武相礼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32节 赵武相礼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现在,赵氏孤儿赵武担任晋国中军元帅了,这是一位青史留名的新一代晋国政坛牛人。在接下来的晋国风云中,赵武以其自身的魅力和能力,辅佐着平庸的晋平公将晋国霸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也把赵氏家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赵武,生于公元前591年,卒于公元前541年,嬴姓,赵氏,名武,谥文,世人尊称其赵孟,史称赵文子,曾祖为晋国前中军元帅赵衰,祖父为前中军元帅赵盾,父亲为晋国前下军元帅赵朔,母亲为赵庄姬,也是晋文公的外曾孙。

赵武一出生便笼罩着赵氏家族所带来的巨大光环,赵氏家族自赵衰以来历经三代,代代入卿为相,无论是政治势力还是封邑财富,都是当时晋国最强大的一个家族。但是,随着父亲赵朔于公元前591年左右不幸英年早逝,赵氏家族陷入了一场大小宗之争。

在越演越烈的晋国内部权力斗争中,赵氏家族内讧并不幸被奸人利用,最后于公元前583年被灭族。赵氏大宗悉数被灭,只留下当时尚年幼的小宗宗主赵武以及别支邯郸赵氏的赵旃。

如果没有韩厥感激昔日赵氏养育知遇之恩,一直关心关注着赵武的成长,赵氏想要重新崛起,那可是难上加难。赵氏自赵衰、赵盾两代执政,尤其是赵盾的“夏日之日”般虽忠君但冷酷的执政手段,树立了大批的政敌,许多家族都巴不得赵氏完蛋。

在韩厥的帮助下,赵武终于继承了赵氏宗庙,以赵氏族长之名,保住了风雨飘摇的赵氏家族。

可以想象,赵武的成长经历是艰难的,由于自己年幼,赵氏家族主要还是依靠旁支的邯郸氏族长赵旃在负责。赵旃也很清楚,曾经的赵氏太庞大了,所以才会分出许多的旁支出来,在外部势力不能摧毁赵氏的情况下,赵氏终于被自己打倒,内讧导致了赵氏家族的覆亡。

现在,赵氏必须低调了。所以,原本一出道便是楞头青形象的赵旃此后迅速成熟起来,再也不张狂跋扈。他小心翼翼地操持着赵氏家族,从不参与权力斗争,他迫切盼望着赵武快快成长起来。

对这位堂叔,赵武表示出了极大的尊重,也从赵旃身上学到了低调两个字。在韩厥和赵旃两位卿大夫的共同关心下,幸免于难的赵武就在遭遇了家族巨变后慢慢长大,小心谨慎地在晋国政坛权力斗争的夹缝中茁壮成长。家族蒙难经历造就了赵武的为人处世理念:谦恭待人、低调为人、谨慎处世。

赵武很清楚,当年陷害赵氏家族的,除了那个已经被灭族的屠岸家族外,栾氏、郤氏都是重要责任人。但他一直隐忍不发,在他的少年时期,赵武只做一件事,那便是奋发学习。

你赵武不是叫武吗?你应该弃文从武啊,长大了还可以报仇啊?不,武力有个屁用,关键时刻,还是文化知识最重要。魏犨够厉害了吧?但就是文化水平不够,导致违反军纪,数十年从君流亡拥护之功一笔勾销,导致整个魏氏家族在好几代一蹶不振。

不但要认真学习,还要装聋作哑,难得糊涂。赵武的难得糊涂表现在对当年赵氏被灭族后的所有晋国卿大夫家族都表示极高的尊崇,史料记载,赵武行完成人礼后,他挨个去拜访当时的晋国卿大夫及晋国重要人士,虚心听取他们对自己的教诲,给我们留下了“赵武相礼”的典故。

春秋时期,男子年满20岁时要行冠礼,即加冠,以示其已成人。一般情况下,男子成人后方可被家族正式承认,之后可以娶妻。女子则是在满15岁后行笄礼,即及笄,之后可以嫁人。

但是,赵武的成人礼却根本没到20岁便举行了。史料记载,公元前576年,晋厉公主持完成了年方16岁的赵武的成人仪式。此时,离赵氏被灭族的下宫之难过去不过七八年,但赵武的好学以及谦逊,以及他清秀俊美的仪表已经引起了当时有意打压晋国那些势力过于强大家族的晋厉公的注意,他急需要赵武这样的人快快成长起来帮助自己。

行完成人礼后,赵武相继拜见晋国八卿领导班子成员。当时的中军元帅栾书非常感叹,他赞叹着赵武的英俊,并对赵武说:“不错,小伙子长得帅啊,好好努力,不要象你父亲那样华而不实啊。”

栾书对赵氏是有愧的,因为赵氏被灭族的一个重要推手便是时任中军元帅栾书,对赵武当然有着一定的防备心。他不可能对赵武有实质性的教诲,在栾书看来,赵武估计也是一个绣花枕头,就象他的父亲赵朔一样,长得帅,但没多少用。

赵武又去拜见上军元帅荀庚,荀庚也只是敷衍了一句:“帅小伙不错不错,你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晋国栋梁,只可惜我老了,看不到你的将来喽。”

赵武当然很清楚,中行氏在灭赵氏时虽然只是听命于国君和中军元帅,但至少还是帮凶。荀庚作为中行氏族长,虽然也希望晋国能够出一位中君爱国的青年才俊,但对赵氏还是忌惮的。

中军佐士燮是一位老成持重的卿大夫,他非常看重赵武,他语重心长地对赵武道:“年轻人长大了,我很高兴啊。希望你要牢记,贤人受宠而慎,愚者得宠而骄。明君赏谏臣,昏君却惩之。古之君王,建德政而纳百姓之言,命乐师诵读箴言,百官献诗讽谏而不受蒙蔽,纳商旅之言于市井,辨吉凶于歌谣,考察百官于朝上,询问毁誉于道旁,以纠不正,这一切用以提高警惕。明君最痛恨的就是骄傲。”

赵武听后再次拜谢,这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啊,因为这正是士燮的父亲、前中军元帅士会以此来训导自己的子孙的!士会、士燮父子这两位士氏家族最顶尖的牛人,就是凭借着这样的家训使士氏家族发扬光大。只是可惜,到了士燮的儿子范匄、孙子范鞅开始,便抛弃了由士会倡导的这个家训,以后的范氏便变得令人讨厌了。

但对当时刚成人的赵武来讲,士燮以士氏家族的家训来勉励自己,那是多么感动啊。这样的卿大夫是真正值得自己敬重的,这是一位真君子啊。从此,赵武将士燮的话牢记于心,成为赵氏的家训,代代相传,终于使赵氏家族不断强盛起来。

韩厥是赵武最敬重的人,也是最感恩的人。赵武拜见韩厥,看着一表人材的赵武,韩厥非常高兴,他勉励武道:“希望你一定要记住谦虚谨慎,时时注意警戒自己。你终于长大了,老夫很欣慰。作为成年人,要在与人交往中注重亲善人,远恶人。亲善人,推荐善人,让善人的力量强大起来。如果亲恶人,再互相推荐恶人的话,那善人便受到打压,无从适从。赵武啊,人如草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要知道,只有善人的力量强大了,才是你自己作为善人真正有用武之地。只知道保持自己的善是不够的。”

赵武对这位长辈恩人的教导自然是虚心听取的,他也听出了韩厥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使自己的朋友圈都是对晋国真正有用的善人!

赵武又去拜见了荀罃,荀罃很高兴,他鼓励赵武道:“小伙子不错啊,好好努力吧。你们赵氏家族可是名门望族,你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晋国卿大夫,你可不能只甘心于一个公族大夫啊,如果你不努力,不能入卿,那就是你为赵氏家族蒙羞。想当年,你曾祖成子知典章以佐文公,精通法令而最终执政。你祖父宣子再次执政,殚精竭虑,忠勇奉国,哪怕是对先君灵公,因总是不忘职责强谏,而被灵公所怨,但他依然冒死进谏。你加油吧,你身上继承着成子之才、宣子之忠,他日侍奉国君,定立大功!”

赵武非常感动,这位后来的中军元帅荀罃对自己的勉励与众不同,尤其是当他说自己的爷爷赵盾虽然被史书记载为弑君者,但却是因为忠君而弑君!这样的评价,对自己来讲,那是多么欣慰啊。

但是,赵武去拜见郤锜时,却听到了这位郤氏族长这样的话:“小伙子确实长得帅,但帅又有什么用呢?”之后,赵武又相继拜见郤犨、郤至,郤犨还居然这样对赵武说:“小伙子是来求官的吧,但向我求官的人多了去了,我实在安排不出什么职位给你啊。”郤至的话更是寒心:“我看你啊,也没什么大才,不如安安分分把你们赵氏给保住吧。”

赵武心里明净一般,心道赵氏就是被你们三郤给害的,现在的晋国,就你们郤氏飞扬跋扈了,总有一天,你们郤氏要亡于你们之手啊。

赵武最后拜见了首席大夫张孟,张孟很高兴赵武来见自己。赵武将自己这两天去拜见各位卿大夫的情况如实对张孟说了,希望得到这位德高望重的晋国贤大夫的指点。

张孟对赵武说:“听从栾伯,可使自己不断进步;听从范叔,可以恢弘自己的德行;韩子之诫,有助于你成就事业。你现在的条件都具备了,能否做到就要看你自己的志向了。至于郤氏的话,你不要在意,就当他们放个屁得了。对了,智伯说得对,你别辜负赵氏家族列祖列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