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二章 晋悼公 第22节 迁延之役(2)

新军呢?有的史料说是新军被裁撤了,其实这是不严谨的。晋悼公并没有裁撤新军,而是因为一时没有人选,再加上已经到了年富力强年龄阶段的晋悼公也有意压缩卿级力量,故没有任命新军帅佐而已。

有人要问,前中军元帅荀罃去世了,为何不安排他的儿子入卿?原因很简单,因为就是在前几年,荀罃刚刚提出三分四军以疲楚策略,并且开始取得显著成效时,其子荀朔不幸病逝。

这事沉重打击了荀罃,使本已为晋国呕心沥血作出巨大贡献的荀罃陷入极大的悲痛中,这也是后来逼阳一役中,老成稳重的荀罃见荀偃、士匄因攻城一时受阻提出撤军时,居然会随手操起一把弓弩向两人砸去的其中一个原因。

荀罃去世时,他的智氏家族只有一个年幼的孙子荀盈,当时入不了卿。而原新军将士鲂呢?由于他在栎地之役中败给了秦国,因此郁郁寡欢,最后积病而亡。这次人事调整时,其嫡子彘裘也正值年幼,无法入卿。

那新军除了帅佐的新军五吏军官,包括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等,仍旧是有人在负责的,但晋悼公将新军整支队伍划归给下军统一指挥。

也就是说,在军事实力上讲,当时的下军元帅栾黡节制了下军和新军这两支军队。这是什么概念?别看栾黡只是一个下军元帅,但他的实力却是相当强劲的。

栾氏实力大大增强,意味着什么?当然是权力斗争那老一套啊。栾氏后来被灭族,相信因此也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这些,我们在以后再详细道来。

公元前560年夏,晋悼公在绵上(今山西临汾市翼城县西北)组织了大规模的阅兵活动,宣布了晋军各路帅佐名单。阅兵,当然是为了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作准备,这一次,晋悼公铁青着脸,他要狠狠打击一个敌人。是的,晋悼公要打击的,正是去年突袭晋国让晋军蒙受栎地之败耻辱的秦国!

秦国对晋国取得栎地之战胜利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晋悼公一直忍着。按他的脾气,他老早就想去报复秦国了,但由于国际形势多变,他要忙的事确实多。

就在去年,即公元前561年,楚国国君楚共王去世了,晋国新拉拢的盟友吴国不顾诸侯大丧不得讨伐的规定,居然未经晋国同意,私自出兵讨伐楚国,却不料遭到楚国痛击。

为避免吴国再次惹出野蛮举动,晋悼公还专门派士匄去责备吴国。由于吴国战败,晋悼公不得不优先考虑中原和楚国的问题,唯有确信楚国不会在主动攻击中原诸侯,晋悼公才可以放心大胆对秦国再来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沉重打击。

现在好了,一切都搞定了。公元前559年4月,晋悼公命中军元帅荀偃率晋军,联合了齐国、宋国、鲁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杞国和小邾国,组成十三国联军,浩浩荡荡讨伐秦国。

秦国今临大敌,当然也不甘束手就擒,秦国国君秦景公一边紧急派人向楚国求援,一边全民发动,全面抗战。

但令秦景公郁闷的是,楚国由于楚共王刚去世,刚即位的楚康王又要面临被击败的吴军的随时报复,所以无法出兵。

这个情况早就被晋悼公给掌握了,所以这一次晋悼公敢于倾全国之力,再组织这么庞大的联合**去讨伐秦国。按晋悼公的意思,这一次,干脆就将秦国给灭了得了!所以,一开始晋悼公是要亲自指挥这场战役的,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此时,晋悼公染上了风寒,一下子病倒了。

但是联军已经组建成功了,晋悼公不想半途而废,只好让荀偃为帅,统领十三国联军讨伐秦国。但是,晋悼公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自己没有亲征,导致了后面一系列的事发生,直接影响了整个晋国霸业!

为了将这次迁延之战讲清楚,我们现在必须要把晋国现在的四军六卿给理一理了。首先晋国现在仍然是四军,但帅佐只有六位,即现在在任的六位卿级班子成员,他们是中军帅佐荀偃、士匄;上军帅佐赵武、韩起;下军帅佐栾黡、魏绛。

由于新军暂时没有帅佐,此时的新军是统归下军指挥的,所以,下军的实力是最强的。

下军元帅栾黡在六卿中有一个亲戚,那便是士匄,栾黡是士匄的女婿。按理,这两人应该是关系最铁的,士匄将女儿都给了你栾黡,你栾黡得尊重咱老丈人吧。

但栾黡可不这样想,栾黡自以为自己是实力最强大的下军统帅,国君在时,他不敢放半个屁,但现在国君不在,他认为自己才是晋军最有权势的人。而且,这一次不同往常,这一次是有整整十三国的诸侯卿大夫们在,栾黡当然想借机表现一把。

那中军元帅荀偃呢?荀偃其实是经历了晋悼公长期的考察,毕竟他当时作为栾书的铁杆盟友,居然杀死了晋国国君晋厉公!对晋悼公来讲,尽管自己是被栾书和荀偃扶持上位的,但他从根本上对两人是心存忌惮的。一个连国君都敢杀的人,哪能重用?

正因为如此,所以晋悼公即位后,栾书便很快退出了晋国政坛,荀偃呢?一直当着这个中军佐未动。之所以未动,是因为荀偃经历了这场血雨腥风后,情知自己始终被人抓着个小辫子,所以胆子变小了,人更谨慎了,而且由于当时还算年轻,晋悼公不可能处理他。

在长达十多年的考察中,晋悼公发现荀偃这个人,无论是德才还是能力,都属于一般,这个时候,晋悼公最需要组建的完全属于自己力量的赵氏、韩氏、魏氏还不够资格。虽然他在栾书以后重用了韩厥,但韩厥也老了。所以韩厥以后,他再次重用老人,即荀罃。

现在荀罃去世了,荀罃虽然也算是荀氏家族,但已经从荀氏别出来了,是智氏家族的。而智氏家族现在因为族长荀盈实还未成年,进不了卿级班子。

晋悼公是一个驭人高手,在条件尚不成熟时,他不希望把中军元帅的位置给一个家族势力强大、个人能力又出众的人,所以他不想重用士匄。象荀偃家族势力虽然较强,但能力一般,而且又有小辫子,你荀偃敢乱来,单是曾经弑君这一条,就分分钟要了他的命。

士匄虽然是大名鼎鼎的士会之孙、受人尊敬的士燮之子,但这家伙已经忘了爷爷要求士氏子孙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家训,在很多时候表现得就非常冒进,急于立功,逼阳之战中,正是士匄唆使荀偃搞什么攻下逼阳送给宋国这一出,却在攻城时因为受阻又提出撤退。

士匄自认为自己的士氏家族非常厉害了,整个晋国八卿班子中,士氏曾经占了两席,他的叔叔士鲂和自己。他不但喜欢贪图财物,还多次在与中原诸侯打交道中表现非常强势,其盛气凌人的德性令不少诸侯国的君臣对他颇有微词。

士匄还非常看重栾氏家族,因为经历了栾书十多年的苦心经营,栾氏家族确实已经成了晋国当时最有势力的家族了。所以,士匄便积极与栾氏氏联姻,在士匄看来,只要士氏与栾氏强强联合起来,那总有一天是可以左右整个晋国朝堂的。

这个总有一天,当然是指晋国国君不再象现在的晋悼公那样英明神武的时候。

在现在的整个晋国六卿班子中,唯有韩起、赵武、魏绛是谦虚谨慎且一心为公的。晋悼公看得很清楚,但权力这个东西也令他无奈,他不得不小心维持着权力的平衡,希望能用时间来给予自己更大的力量。晋悼公需要真正对晋国发展有用的人,而不是精于权力斗争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