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二章 晋悼公 第5节 元帅栾书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二章 晋悼公 第5节 元帅栾书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晋悼公是很讨厌权力斗争的,为了不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权力斗争,伟大的晋悼公的破解办法便是把权力牢牢集中到自己手中。

其实,他的前任晋厉公也希望能够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但晋厉公最大的问题便是他没能象晋悼公那样,任用真正的贤良人才,而是任用了象胥童这样的处心积虑要报仇的人。相比之下,晋悼公比晋厉公不知高明多少倍。

高明的驭臣术,是还处于少年时期的晋悼公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栾书去世了,谁来接任中军元帅呢?按理应该是中军佐荀偃,但荀氏家族(包括了中行氏、智氏)已经够强大了,晋悼公下令由再次越级提拔韩厥,同时对刚刚新任命的八卿班子作了调整:

中军帅佐:韩厥、荀偃;上军帅佐:荀罃、士匄;下军帅佐:栾黡、士鲂;新军帅佐:魏颉、赵武。

这里要说明的是,公元前573年这一年,不但是栾书去世了,下军佐魏相也去世了。栾书去世后,念其对晋国的功绩,晋悼公任命其子栾黡担任了下军帅,原来的下军帅士鲂降一级担任下军佐。韩厥由上军帅直接提拔为中军元帅,荀罃由上军佐提拔为上军帅,士匄新进班子,担任了上军佐。

有人要说了,士鲂没犯什么错,怎么给了降级了呢?这正是晋悼公驭人之术,因为士氏家族另外有一个晋级卿班子了,这便是士匄。而且,一进班子,便是第四把手,士氏还会有什么意见?

如果不想要权力斗争,那便一定要实现权力平衡。晋国八卿班子,便是一个平衡权力的好地方,英明的国君便一定会好好使用这个地方。

栾书不是挺担心晋悼公可能会收拾他吗?怎么栾书一死,他的儿子栾黡便晋升为卿,而且直接是第五把手?其实栾书真的是想错了,在晋悼公的眼里,栾书虽然是一个权臣,而且在权力斗争中手段毒辣,但栾书的一生,确实是可圈可点的一生,为晋国作了巨大贡献的一生。

栾书自公元前598年进入晋国卿级班子,成为晋国高级领导。刚进入卿级班子不久,他便见识了先氏家族是如何覆灭的,从此,栾书更加小心谨慎,不争不抢,终于在晋景公时代熬到了中军元帅这个晋国大臣的第一把交椅。

在中军元帅这个位置上,哪怕你不想参与权力斗争,但权力斗争还是要找上你的。为了在权力斗争中不被斗死,那就得去斗死人家。就算是在这样的权力斗争中,栾书仍旧保持了坚决不明显的选边站队。所以,当赵氏、屠岸氏、郤氏灭族时,处于主导角色的,都是国君,而不是栾书,这正是栾书的政治智慧。只有胥氏被灭,那是栾军作为中军元帅必须站在风口浪尖的担当,灭了胥氏,对栾书来讲是没有任何政治风险的。

关于弑杀晋厉公,也许一开始栾书根本没有这个念头,但当他和荀偃同时被捕,他才下定了决心:既然伺候不了这个国君,那便另立一个吧。于是,便有了栾书和荀偃联合弑杀了晋厉公的事件。

哪怕是这样的事件,栾书还是找到了可靠的盟友,荀氏家族。

在权力斗争场上,栾书表现的是一个阴险毒辣的政客,这也是栾书在历史上留下的污点。可以说,这也是历史上许多政治家的污点,不可避免的污点。

因为,权力斗争,不单单是个人你死我活的斗争,在春秋各诸侯国里,尤其是象晋国这样的国家,权力斗争往往意味着整个家族的你死我活!那些代表着家族、成为家族族长的政治人物,怎么可能为了在乎这样的历史污点而伸出脖子让人砍呢?

晋国中军元帅栾书,如果我们不谈权力斗争,而是站在其他的角度去看这位晋国历史上的大牛人,我们会发现,栾书真的为晋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先是在对齐鞍地之战,彻底将齐国打服。然后借着与楚国短暂和平之际,北扫赤狄,彻底消灭了赤狄余部;西征秦国,组织的十二国联军将秦国彻底打得数十年内不敢进犯晋国!晋国三大敌人只剩下了楚国。

对楚国,一场鄢陵之战,一雪泌地之战败于楚国之耻。然后,重用楚国叛臣巫臣,东联吴国,从此为楚国树立了一个强大的东面之敌,迫使楚国陷入两头作战危局,东奔西走,到后来,不得已不断加强军备,大搞军事竞赛,最终拖垮了这个晋国最强大的敌人。这个基础,正是栾书当中军元帅时开始打下的!

在一场又一场的军事行动中,虽然史料并未刻意突出栾书的功绩,但要知道,栾书这样的中军元帅在其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栾书在军事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战略格局、军事指挥才能,都堪称上佳!

在个人魅力上,栾书是绝无贪腐之为,史料记载,栾书家里没有百顷田产,从未见栾书与别人争抢过什么田产财产的记录,甚至栾书家里居然备不齐要祭祀用的礼器,有时不得不向别人借!

栾书的一生,是奉公守法的一生,是不敛私财的一生,是战功赫赫的一生,是为人谨慎的一生,也是诸侯信服的一生。无论是晋景公后期,还是晋厉公期间,晋国在栾书担任中军元帅期间,国力迅速强劲,天下诸侯归顺,连后来戎狄也主动归附!

但他又是一位弑杀了国君的中军元帅,突然令人想起了曾经的中军元帅赵盾。赵盾正是因为晋灵公想方设法要害自己,不得已采取了自己的行动,而且还是自己的族人赵穿下的手,但承担了弑君的历史责任。栾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郤氏家族被灭时,尸首阵列朝堂,栾书作为中军元帅,居然被当场拿下。虽然下手的是胥童、长鱼矫等人,但栾书何尝不知道,如果没有晋厉公的命令,他们敢吗?

与赵盾一样,栾书在晋厉公准备对自己下手了,不得已采取的自卫。这样的自卫,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栾书必须对自己的家族数百人口的生命以及栾氏家族的存续而负责啊。

晋悼公是一位睿智的国群,他当然知道栾氏家族对晋国的贡献。所以当栾书去世后,晋悼公立即任命栾书之子栾黡进入卿级班子,九泉之下的栾书,也应该可以得到安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