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四章 晋献公 第6节 灭群公子(下)

事情结束了吗?没有,对士蒍来讲,先将势力最强的两家给摆平了,其余的便好处理了。

士蒍又来到了群公子堆里,他很焦急地对大家说:“坏了坏了,本士师已经得知,国君抓住富家、游家被灭的借口,要动用军队全部消灭你们,大家快跑吧。”

啊?群公子这下子顿时慌了,那就跑?跑哪里去?顿时炸了锅。

大家看着这位好心来通风报信的士蒍,士蒍也装作极其为难的样子。突然,他眼睛一闪,对大家说:“其实,大家都是桓庄之后,国君也无非是在气头上,不可能全部将大家抓起来处罚。如果大家都紧密团结起来,估计国君也不敢随便动手吧。”

好主意哇,那大家到哪里团结起来呢?

士蒍给大家支招了:“大家都带着自己的家丁亲信族人朋友去聚城吧,大家紧紧依靠在一起,国君过了几天后便会消气。到时由本士师全力斡旋,将相关罪责全推到富家和游家,应该会没事。”

群公子群龙无首,此时哪里在还有半点意见?再说,士蒍讲得对啊,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应该会让国君忌惮的。于是呼啦啦一群人拖家带口都搬去了聚城。

士蒍真的很关心群公子,他也去聚城看了看,然后严肃地对大家说:“不管如何,大家还是要作好准备。国君此人喜怒无常,最早本士师还听到了他与富子的密谋,想要对大家不利。

现在大家都到了聚城,本士师认为大家还是要做到有备无患,该加强城防建设的还是要加强,该囤积军器的还是要囤积,平时大家还要勤操练啊。”

多么合情合情又暖心的意见啊,都听你的都听你的。于是,群公子出钱出力开始修建聚城墙。

士蒍则暗自冷笑,一堆可怜虫啊,没脑子啊?你们带着兵丁聚集在一起,又是招兵又是修城,这不是要谋反么?

晋献公得到士蒍可以动手了的情报后,立即调遣大军杀向聚城。群公子哪里想到晋献公此时会率军前来?在作足了准备的晋军面前,聚城顷刻被破,群公子中除了少数几人突围逃亡至虢国外,其余尽皆被屠戮。

这便是晋国史上骇人听闻的“献公尽逐杀群公子”事件。

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士蒍的计策:

首先是确定目标,那便是必须对群公子一网打尽,而不能今天干掉几个明天干掉几个,这样人引起群公子的警觉。要知道,群公子的势力加起来确实不容小觑,一个不小心,晋献公阴沟里翻了船也是有可能的,这正是晋献公一直为此苦恼的原因。

然后是打入群公子内部,获得群公子信任,传递各种真假情况,并首先将群公子的主要头头即富氏家族和游氏家族先给灭了。

灭富氏家族表面上看来是群公子的窝里斗,其实是士蒍的离间之计。富子受到封赏,表面上看是晋献公开始重用群公子了。但群公子看来,本来大家都是一样的,结果你独自一人得到了好处,在心理上便将富氏家族给排挤在外。

于是,失去了群公子拥护的富氏家族便成了众矢之的,最后随便一件小事便可以导致家族被灭。这一切,都是士蒍在背后使着劲。

再便是将群公子之间的矛盾给挑大,直到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士蒍又出来出主意,让他们要加强团结,都去聚城作好准备,以应付可能出现的事件。这对群公子来讲看起来是多么贴心,但实际上却是士蒍最为狠毒的一招。

本来,晋献公要诛杀群公子,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而行屠戮,不但晋国国内人心不服从而导致不稳定因素出现,周天子也不同意,全世界的诸侯都会对晋献国不满,一个搞不好可能会招致中原诸侯的群殴。

尤其当时齐桓公已经横空出世,齐国奉着尊王攘夷大旗,来替周天子讲公道,晋献公可是吃不消的。要知道,这些群公子,哪个不姓姬?

但如果群公子是因为聚众谋反,那是晋献公可以高高举起屠刀的最好理由了:平叛,当然是王道,是正义之举!

就这样,可怜自曲沃桓叔以来,为曲沃小宗取代晋国公族大宗作出巨大贡献的群公子,那些公叔、公子、公孙们不知有多少人在这次事件中集体被屠戮!

这是晋献公所希望看到的,是他郁结在心的一块心病,此时貌似是去掉了。

但真正的结果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时候可以看到的,晋献公只看到了眼前的那点利益而已。从长远来看,晋国因为这件事,使公族力量迅速消亡。

后来晋国在一次内部权力斗争中又搞了一次对晋国公室宗亲的清洗,从而使晋国几无公室力量!于是,外族势力开始崛起,晋国,终将咽下自己亲自种下的这枚苦果!

这是一枚什么样的苦果?在周王朝宗法制下,无论是分封也好,还是用人也好,一直以来都强调一个家的概念,即重用同一家族人士。也就是说,当时的用人制度是任人唯亲。

当晋献公将自己家族势力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杀死后,他所能用的人才,只能是公室以外的能人,即晋国首开开创了任人唯贤的先河。

用人唯亲下,国政权力始终是牢牢掌握在公族手里的。用人唯贤下,一个个非本族的牛人横空出世,最终整个晋国的政权由他们掌握。

掌握了国家政权后,他们还会让晋国公族的力量重新崛起吗?必定会下死手打压公室力量,最终导致晋国国君纯粹成为一个摆设。

所以到了春秋后期,晋国尽管号称超级大国,但实际掌握晋国的,就是六大家族或者四大家族,然后是三大家族,最后是三家分晋!

这是晋国之悲啊,而这个悲,却是自晋献公逐灭群公子事件中便种下了。不,应该说,是曲沃三代小宗取代晋国公族大宗之日起便种下了。

只是这个时候的晋献公,哪里会想得这么远?他正得意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