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七十章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第一百七十章

作者:今日和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0: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元璋望着新大明的国运暗暗感叹的时候,各个村落之中,那叫一个欢天喜地。

明明只是普通的日子,但是部分人家,那简直是比过年还要更加高兴。

因为,他们家的当家的,当官了!

“哎哟,老嫂子哦,你这可真是享福了!”

“就是啊,以前就说你嫁了个会种田肯出力气的好男人,现在好家伙,居然还靠种田当上官了哦!”

“诶呀,那婶子你以后是不是就是官夫人了?不得了!”

“何老三,你快给我们说两句!”

“对对,说两句,说两句!”

......

推脱不过,今天刚刚被任命为农令的何老三满脸喜悦的涨红,站在尽量高一点的地方,在众人的围观之下,开始说话:

“......那个,嗯!就是啊......哎呀,你们让我说什么啊!”

“哈哈哈哈哈哈!”

“何老三你好好讲讲嘛哈哈哈哈哈哈!”

“哦,哦~何爷爷害羞咯~”

......

尽管说起来,被任命之后,两者之前的距离就远不是以前那样,甚至在以往的观点看来,当官的和普通的村民之间,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但是,本来就都是乡里乡亲,沾亲带故,而且当官的这个同村,还是靠着种田这种所有农民都熟悉都亲切的本事当的官员。

所以,每一个村落,新任命农令的时候,周遭的村民都是一副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状态,而几乎没有因为身边人一下子当上了官,自己就非常拘谨的态度。

当然,这或许也和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已经选拔了两批农令,很多农民都感觉,只要自己好好干,那么自己也有当农令的一天的原因在内。

“咳咳,那啥,反正吧,我这以后就是村里的农令了,那个,嗯,咳咳,以后我肯定认认真真帮大家把农田照顾好,保证大家都能种出好粮食。还有......”

“何三叔,你都当官了,还拿了那么多俸禄,就不请我们吃点东西?”

“诶,是啊,是啊!何三婶腌的泡菜最好吃了!”

“诶,何三爷,要不要买点肉哦,我亲戚这两天要杀猪咯~”

“去去!还猪肉,猪肉是我请得起的?你们这,那个,我这钱都要留给我儿子娶媳妇的!最多等会我家里多做菜,大家伙想吃的自己来吃!”

.......

乡间巡查军,几乎到达哪个村子,哪个村子就会欢乐的如同过年。

但是,却也并不是所有的村子,都会是这样。

因为,乡间巡查军,并不是到达每一个村子的目的,都是任命新的农令或者为原本的农令任命为农司员。

在少数的几个村子,他们,是来带人走的!

“抓起来!”

一声令下,黄土高便被数名乡间巡查军的人手抓了起来。

原本还在为另一名村民同样摇身一变,变成农令而激动兴奋的村民,见此,一个个全都吓得默不作声,呆立一旁。

而被抓起来的那个黄土高,也就是上一批被任命的农令,此刻被这一幕吓得当场魂不守舍,他身旁的媳妇更是一下子瘫倒在地。

“知道为什么抓你吗?!”

乡间巡查军的队正喝问。

“老爷,我不知道啊!冤枉啊!”

黄土高听了这个问询,当即哭喊。

但是队正却直接让他闭嘴,然后,对着全村的村民,开始念诵一份政令:

“察有预备农令黄土高,在担当农令的过程中,多次收受村民贿赂,其中,收受黄一升小米......此外,此人还帮助同村村民伪造耕种成绩,并且差额对待同村村民。具体情况为......因黄土高在实际农令工作中,表现极差,行为恶劣,故予以剥夺农令身份,并处罚没此前俸禄及非法所得!”

......

农令尽管才刚刚开始存在,并且还并没有涉及什么直接与钱财相关的内容,但是这么多预备农令,还全都是一下子从普通百姓跃升为了官员,不少人的本性自然就直接暴露了出来。

尽管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而已,但是在这段时间之中,却已经有不少人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甚至还有伙同他人一起犯罪的。

直接犯罪的那人,自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被村里的村令村尉拿下,并且法办,但是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的那些农令,此前却都一直没来得及处理掉。

今天,趁着这个任命新的农令的机会,自然正好将之前的害群之马给统统剔除掉,也恰好可以对其他的农令起到震慑作用。

崇祯任命他们担当农令,那可不是让他们来为所欲为的,不能好好将农令的本职工作做好,不能做到基本的遵纪守法,那这样的人,无论种田的能力怎么样,都只有被拿下这一条路。

黄土高,属于其中罪过相对较轻,所以仅仅处以了剥夺农令身份,罚没之前收入的惩罚。

罪过大的,罚没全部农田,迁移到其他村子的都有。

这个惩罚的尺度,肯定是比一般的官员更轻一些,毕竟崇祯需要考虑到其他刚刚当上农令之人的感受。

但是,仅仅是对所有需要惩处的预备农令,都剥夺农令身份这个惩罚,就已经足以让大多数农民痛不欲生了。

都在村子里,都是苦哈哈的农民,除了农田之外他们又能有多少值钱的东西?

行贿受贿的那点,与农令的俸禄比起来,真的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那些以为不会有事儿,结果被剥夺了农令身份的农民,不知道会有多么悲痛欲绝。

但是,该做的执法,那就绝对不会缺少。

任何违法违规过了红线的,都会被崇祯一律下旨拿下,不管之前评级如何。

当然,好在,那些第一批的时候被评为第一级的村令们,倒是没有一个人触犯法规。

这点还是让崇祯赶到欣慰的。

毕竟,农令体系现在才刚刚开始,以后按照崇祯的想法,那必然也是相当重要,相当高层次的体系

现在在这个体系之中深耕,只要之后好好工作,同时不断学习,那么以后成长为上三品的官员同样不是不可能的。

或者说,在农令体系之中,以后一定会涌现出上三品的官员!

————————————

“请问将军,这农司员,到底是做个啥子的?”

“这是农司员相关的文书与法条,与农司员权责相关的东西,都在里面。”

“呃,那啥,将军,我不识字啊。而且,这农司员,需要搬到城里去?这......我的田地都在村里呢,庄稼离了人不行的啊。”

“不识字的话,就找村里村令村尉帮你宣读,还有,农司员不用搬去城里,到时候会有人从京城来找你们对接的。”

“啊,那我,这......”

刘春生与前来任命的乡间巡查军队正交谈着,站在一旁听了好一会的何云华扯了扯刘春生的袖口,然后凑在刘春生的耳朵边上提醒道:

“咳,农司员,是从八品,比正九品高一级。别争了,我等会给你将文书上的内容都讲一遍。”

此刻得知自己还没升官,手底下一直照料着的农令刘春生却已经升官,何云华的心中多多少少有点奇奇怪怪,但是总的说来,到也还是高兴更多。

毕竟,在刚刚的宣读之中,专门提到,村子里出了农司员的话,该村村令将会记功三个,也就直接等于出了三个农令一般。

尽管被下级轻松超过这件事情让人不爽,但是下级升级却也当真为何云华带来了好处。

于情于理,为下属,呸,为农司员大人讲解文书上的内容,都是何云华应该做的事情。

“啊,谢谢村令大人!”

刘春生被这突然的任命弄得懵懵的,听见自家村令这般说道,自然喜不自胜。

“诶诶,不用叫大人了,叫我何村令就好。”

“你让家里人把东西拿上,我去里面给你讲讲这上面的内容。”

“诶诶,好咧,村令大人。”

......

农令体系重塑,农令体系分成了农令和农司员两种不同层级之后,农司员这个相对来说更加难得,而且重要性也更高的岗位,便被崇祯设置为了从八品官员。

理论上来说,设定为八品也不是不行,但是崇祯还是不想让品级这么轻易地往上跳,而且农司员其实算起来,与农令一样,都只是这套体系最底层的一级而已。

最下面的一层都设置得太高的话,之后更上层的层级就很容易受到限制了。

但是尽管如此,毕竟农司员比起农令高了一级,农司员的俸禄,自然也比农令更高。

以崇祯新制定的各品级俸禄标准,虽然只是高了一级,而不是高了一品,但是俸禄的提高程度,可比以往提高一品提高的俸禄还要更高得多。

凡是得知了如今俸禄的数量,没有一个农民不满意,嗯,顺带一提,京城的那些升上去的官员,对于这比过去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的俸禄水平,也同样满意得喜不自胜。

至于为何农司员,这个听起来明明就是监司人员的职位,却不用在京城之中上岗,则是因为农司员的性质本来就是在农业的某一个方面非常厉害,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才会被授官。

但,若是将这些人全都搬到京城去甚至皇城去,那么,脱离了实际的土地,脱离了耕作的环境,可以很轻易想到,他们的耕作能力以及自己擅长那方面的能力,绝对都会产生退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他们从田地中抽离自然就不是一个好办法,也没有意义。

所以,后续的著书立说等等事宜,都将会是崇祯派出相应人员,让他们前往这些农司员所在的村落,去专人进行记载。

对于一些需要互相印证,或者需要农司员一起讨论才能得到结果的内容,按照规章,则将会是在几个农司员中,选择一个距离各方都近的村子,在那个村子里进行会谈商讨。

总而言之,整个著书立说的过程,农司员都不必去往京城哪怕一次。

这,才是真正对农业重视,对农民赏识的体现。

而除了农令的新官任命、农司员的任命以及农令蛀虫的清理之外,农令管辖的划分,同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个事情,就交由之前已经干过一回工作,有相关经验的锦衣卫、理政监的人员出马。

嗯,是的,第一波的农令任命,是要比村落划分还要更早。

这当然是崇祯特地如此,而不是忘了。

这次与农令相关的文书,比起之前来说,已经全面了相当多,字数也多了相当多。

之前的时候,农令只要让村令大致为他们讲一讲,可能都用不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整个的内容就讲清楚了。

但是这次,农令体系重新构建之后,就绝对不是随便讲讲,半个时辰就能将清楚的。

那么一堆的内容,起码都得村令村尉专门花上一两天,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将这些内容讲清楚,讲到让农令们明白。

农司员方面,也同样如此。

村中如果农令和农司员,那么村令村尉的忙碌程度还要提升。

正是因此,村落领属划分之前的这段时间,是明文写明,供农令农司员们学习了解用的。

这段时间如果不好好学习,不搞清楚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工作范围以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那到时候,真正开始了,可就得抓瞎了。

至于这么一段时间没有农令协助,没有农令教导会不会不好?

当下春耕已经结束有几天的时间了,之后的这些日子,村子里的农民们,只要按照之前的操作,按部就班照顾秧苗就好,没有太多其他需要教导才能做的更好地注意事项。

所以,挑选这个时机进行学习教导,是新任农令农司员们最好的时机,一旦农忙开始,或者需要农忙了,那他们是绝对得不到半点偷闲的。

毕竟,费这么大心思,花这么多的功夫,崇祯的目的,就是让村民们能够肚饿到指导指引以及教学。

真到需要努力的时候,这些拿了崇祯这么多好处,有地位有余财的农令农司员,都得将自己的浑身解数使出来!

第一百七十章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