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五十章 工匠体系建立!

官位!

在崇祯的话说完之后,杨尚的眼中瞬息闪过浓烈的喜色,差点压抑不住御前失态!

本身利用这套先秦锻造流程,杨尚尽管还只三十出头,但是却已经攒下了不少余财。

有这套技术在身的他,对于钱财其实没有那么看重,毕竟只要他努力,不说发大财,但是小富即安的程度还是可以轻松达到。

之所以在之前被皇上召见的时候,他选择主动站出,而且直接将自己的不传秘法讲出,便是因为他内心中渴望着提升自己的地位!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先秦锻造流程,本是前人就有,不算什么不传之秘。

但是实际上,很多早已被前人发明,甚至曾经流行过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变迁机缘巧合不复盛行,那么掌握这样技术的人,往往就能凭此生财。

杨尚凭借这套方法能够大幅赚钱,本身就表明了这套方法的实用性。

更何况,先秦到现在,早就超过千年,杨尚也并不是意外得了什么先秦传承之类直接掌握这套锻造方法,而是在得知先秦实际的锻造体系,并结合自己在实际锻造中的感受,自行复原了这套流程。

仅仅是从接触先秦锻造流程的说法,到实际将之还原并且达到现在这样的效果,杨尚便花了七八年的时间。

真要说起来,其实更应该称为杨尚复原型先秦锻造流程,是更加符合当前时代锻造技术的优秀锻造流程。

而他之所以将耗费了自己那么多心血的东西,直接上呈给皇帝,给国家,并不全是为国尽忠之类的想法,而是想要让自己的地位攀升!

士农工商,工本就被排在了倒数第二。

而偏偏商这个分类,在大明时期,实际上已经隐形提高到了仅次于士,或者说融入士这个体系之中,不仅没有垫底,反而站在了几乎所有人的头顶上。

于是,官商衙役,都可以欺负工匠。

以至于崇祯调查之前,京城中的工匠体系,已经到了相当凄凉的程度。

杨尚,尽管比一般工匠更加赚钱,但是,他又怎么可能不受欺负?

在闯贼围攻京城之前的那些年,他吐出来献给各个敲诈的钱财,比他自己拿的那份都多。

正是因此,他虽然是个工匠,而且以工匠之业有所成就,但是他却一心想着的都是提高地位。

比如,做官。

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吏,但是,只要进入到了体制之内,那他的身份就是官员,能够欺负他的人,一下子就会少了大半!

“陛下皇恩浩荡!”

杨尚高声行大礼,迎谢崇祯的恩德。

“嗯,好好做事,朕自然不会亏待你等。”

崇祯点点头,径直带着侍卫,离开了此处。

工匠体系,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作用仅仅只是辅助农业的一个小分支而已,有用,但是不算有特别大的作用。

杨尚的这套方法当真有效算是个惊喜,毕竟,有了他的这套流程,外加足够的工匠,崇祯之前所想的足量农具计划就能够达成。

但也正是因为杨尚的这套方法,已经将崇祯的期望给满足了,所以崇祯对工匠这一块的关注心思一下子便消退了大半。

毕竟,期望工匠这边做的事情,现在杨尚一个人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那还有什么好关注的?难不成还指望凭借这个小小的工匠,让国家变的强盛?

除了农具,只怕工匠想让农业获得更大的提升都做不到吧!

崇祯的想法,就是这么实在。

近二十年的皇帝生涯,外加一次次的重大打击,如今的崇祯,再不是能被人以一套空口白话就唬得深信不疑的那个小皇帝了。

现在的他,尽管仍然急躁多疑,但是却务实肯干,看重事实。

不过,偏偏就在崇祯已经看过杨尚的这套流程,并且定下了规划之后回去与书房的路上,突然一名内侍前来通报:

匠作会的工匠体系出来了!

距离崇祯将这个任务布置给那几个工匠,到今天,刚好两天。

之前崇祯给他们的时限是三天时间,能够提前一天完成,已经算是不错了。

若是他们是在杨尚带崇祯前去查看整体情况之前做出,崇祯必然也会为此感到精神一振。

不过此刻,已经有杨尚的珠玉在前,崇祯并不觉得他们商讨出的所谓体系,能够有多么有用。

“嗯,那就转道顺带先去一趟匠作会吧。”

到底是自己布置任务,对方奋力完成。

尽管崇祯已经有了更好的,但是前去看看,鼓励鼓励也是可以的。

毕竟,虽然现在的他对工匠的要求就仅仅只是农具生产,所以杨尚这套先秦锻造流程已经足够,但是这套流程不可能一下子将全国的工匠都纳入其中。

另外的工匠体系,肯定还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只不过大概率对崇祯现在着重的大农业发展起不到多大作用而已。

等到崇祯来到匠作会,里面的七人已经恭敬地在门口迎接他了。

之前他钦点的八个人,如今除了负责先秦锻造体系的杨尚之外,其他人都在此处。

见到崇祯到来,几人自然纷纷跪迎,而崇祯则是立刻让他们起身,进去为他讲讲他们所规划的工匠体系。

“陛下,您请看。”

制定处的工匠体系,自然不会仅仅停留在他们的口头上,进去之后,一本册子便被他们递到了崇祯手上。

崇祯一边慢慢翻阅,一边冲他们说道:

“你们给朕讲讲,这套体系是什么样的?”

“是!陛下,这......”

在崇祯的翻阅之中,当先的工匠老老实实开始讲起了,他们对这个新的工匠体系的设想以及规定。

总体来说,这套体系仍然是在以往工匠体系的基础上做的改良,很多细节上,都是照抄原本的工匠系统。

不过,这也很正常,或者说崇祯对他们的要求也就仅仅是这样而已。

两三天的时间,这么点人手,想要当真重新塑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体系,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能够草草塑造,造出来的东西也一定是粗糙缺漏不详细。

所以,他们的这个做法,是完全符合崇祯所求的。

当然,这只是大的框架层面。

在细节方面,他们做的改动还是颇多的,这些,也正是他们现在主要讲述的东西。

“对于工匠的管理......”

“在工匠们自己创造的独门打造手法与发明的工具,则......”

......

工匠的管理这一块,既然是由几名工匠所撰写,那么自然比起之前宽松了很多,而且还为具体管理增加了很多的补丁,确保官吏们对他们的剥削不会太大。

这一块,崇祯不置可否,只是让他们将涉及官员的部分暂时先记入另册,不入其中。

毕竟,现在的崇祯朝,虽然官员数量理论上来说也不少,但是全部都是村令与村尉。

除了村令村尉之外,整个朝廷,就当真没有一个官员了。

现在以及短时间内,负责管理工匠的,肯定还是专职的吏员。

既然都还没有官员,自然也就暂且不需要将对官员的要求制定,毕竟都说不好之后负责这一块的官员会是什么职责什么身份呢。

而工匠所写的另一点,对于发明创造这块的重视,崇祯颇感兴趣,还专门问了几句。

从他们所撰写的条例来看,是相当鼓励通过自己的才智才发明创造以及提高打造效率的。

而且,若当真创造出了这类的东西,那么创造者将会享有一段时间亦或一代到两三代人的独享权。

其中,器具的打造,是时间限制性,也即创造出一种新的好用的物品之后,可以在一定时间之内,只能由创造出此物的工匠打造,亦或者其授权的其他工匠打造。

而独门锻造技术,以及特殊炼制手法等等,除了祖传不可外传的部分之外,个人创造的部分,都是可以独享一代或者两三代,然后到了之后一代的时候,则应当共享。

当然,这个共享,以及独创物品的打造,都不是说到期之后,就必须免费将之全部放出教出,而是必须允许其他工匠付费学习,以及限制了学习费用的限定范围。

这一块的内容,崇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为了他所说的改良农具,以及提高农具打造效率而专门书写。

而且他们还规定了工匠出师之后的学习方向:

如果自己的师父本身的能力不行,那出师之后,工匠可以前往其他工匠的店铺挂单,通过付费亦或做工的方式,跟着新的师父学习。

像这样让崇祯感觉耳目一新的东西,还有不少。

听着这些他之前完全没有想到过,但是一听一琢磨又确实不错的东西,崇祯原本不那么重视的心,也自然而然就更加用心了。

等到他们将自己所编撰的东西全部讲完,崇祯便带着满意的微笑夸赞了他们几句:

“不错,不错。朕听得出来,你们确实是用心了,很多地方的设定都很别出心裁,实际执行起来想必也能有颇佳的效果,好!”

听了崇祯的评价,几人自然当即又是惊喜又是惶恐,连忙再次跪下跪谢崇祯的赞许。

这套由工匠们两天修正出来的体系,自然不会尽善尽美,其间的小问题仅仅崇祯看出来的就不少,但是也已经足以称为瑕不掩瑜。

于是,崇祯便决定这套方案便直接开始执行,细节上的东西,再慢慢调整。

至于这几个工匠,崇祯想了想,一方面该发下去的奖励肯定之前说了就不会少,另一方面,毕竟这套体系不完善的地方也多,这个匠作会倒没必要解散。

当然,体系开始实施之后,需要对体系规划做的调整其实就主要是微调,以及发现比较大的问题之后进行一定量调整。

但是总的来说,需要的时间其实并不会特别多,至少之后的他们没必要像这两天一样一直守在此处商论,而是可以主要去忙自己的工作,隔一段时间来探讨一次工匠体系修正就好。

“朕许以你们每人九品官员待遇,并录为匠作会行走。之后体系开始铺开之际,每旬匠作会召开两次会议,朕会将需要修正的地方告诉你等,你们小小修正即可!”

之后的调整肯定需要时间,这当然不能让工匠们义务劳动,毕竟做了事儿该赏就要赏。

但是,他们目前做的这些事情,虽然不差,可是却也远不足以让崇祯将他们升为官员。

于是,他便给了他们一个九品官员待遇的身份,享受九品官员的俸禄以及一些福利,但是不具备官身,不实际为官。

等到这几个工匠谢恩之后,自有内侍上前与他们讲解如今新大明的俸禄是如何。

本来听崇祯所讲,他们能享受官员待遇,几人便已经相当高兴。

如今听到官员待遇中,仅仅俸禄这一块,竟然就已经超过他们努力锻造的收益,一个个都高兴得如同受到了第二次的惊喜一般。

该说不说,原本的大明,在俸禄方面实在是太苛刻了,苛刻到如果官员当真清廉,哪怕做到大官,做个十年二十年,也一样会一贫如洗。

本来能够当官的,就都是人中龙凤,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存在,结果当上官员掌控权力之后,他们甚至还不如次于他们的那些商贾生活好,不少本来有心当清官的官员,自然也慢慢就走上了贪腐之路,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这当然不是说那些贪官污吏都是因为俸禄低而走上的这条路,不少人可能确实不管俸禄多高,都仍然会贪腐。

但是,至少俸禄高些,让官员们不用贪腐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那些原本可以争取的官员就不会那么轻易**,整个朝廷的氛围,也就不会那么轻易倒向负面。

这样一来,实际能够影响的官员数量,自然也就更多了。

至少,如果当下仍然是以原本大明的俸禄体系执行,那么这些工匠们,就绝对不会有现在这第二波的惊喜了。

“好了,你们回去吧,今日开始,京城工匠便会按照此法开始执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