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悠然田居札记 > 第62章 V章

悠然田居札记 第62章 V章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11:3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宜悠倒不认识擦冷汗的人,但婚嫁这种重大场合,何种身份坐何处皆有定规。

有权有势人家成亲不比寻常农家,要的就是排场。而排场此物,多来自亲家双方默契合作。比如单说嫁妆,多到库房装不下,婆家显得小气。嫁妆少了填不满库房,娘家面上不好。诸如此类杂事不胜枚举,每样都得各自出人沟通,力求尽善尽美。

此人便是如此来头,按理婆家人不入娘家席。不过来客总不能饿着,所以便在偏院为他们特设一桌。

是以现在,宜悠很容易便能确认门边人身份。等她再“无意”向传菜的小厮问询,更是得知此人乃姜家派来人的头。

姜家公子素有贤,明明是喜事,为何却会愁眉苦脸躲躲藏藏的擦冷汗?

但凡是人看到,便会觉得其中有问题。不过此处偏僻,除却她这样的有心人,一般也不会注意便是。

宜悠抓耳挠腮,最终还是没想出此事该当如何。婚姻是结两姓之好,明眼人都能看出,章氏很满意这门亲事。姜公子风评很好,若她此刻去巧姐耳边明言:你未婚夫有问题,你嫁过去绝对不安生。

不论巧姐是否相信,章氏手下的人,绝对会第一时间将她当疯子抓起来,送到北院与四丫和那几个厨房闹事者作伴。

如今她最后悔的,便是前世只将心思用在争宠上。于人情琐事,从不多做关心。以至于不论出何事,她都得抓瞎,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头再来。

人总不能不留遗憾,默默劝慰自己,她便向巧姐所在院子走去。

“宜悠,来一块吃饭。”

巧姐面前的饭食颇为丰盛,宜悠也不与她客气。坐定后,她开始旁敲侧击的询问。

说到未来夫婿,巧姐初时还稍显羞涩,很快便自如起来。大越本就对女子优容,巧姐虽是闺阁少女,但成亲前也与姜公子见过几面。

在她口中,那姜家公子是为温和之人。年方十八,面冠如玉,书虽不如巧姐在国子监的亲哥哥读得好,但也算不得差。

“他待人很是温和,姜家家风也颇为清正。”

看她眼睛越来越亮,到最后面色闪出两朵酡红,宜悠心却渐渐下沉。

不论巧姐与姜公子有着怎样的过往,前世她总过得不顺遂。可年少时的思慕之心,哪是那般容易打消。

“你这般,竟是恨不得此日便是初八,敲锣打鼓八抬大轿上门。”

“竟知道笑话我,我哪有那般。”

说着说着,她神色便萎顿下来:“娘说过,新媳妇最难做的便是头一年。姜家那么多叔伯姑婶,我都怕到时我记不住。”

这便是每个新妇的烦恼,虽女子可和离亦可自立门户。然如今天下大势,终究是男主外女主内,男女结亲阴阳调和。

“别想太多,慢慢来便是。”话锋一转,她问道:“听闻先前县丞大人亦是翩翩少年郎。”

巧姐干脆停下筷子,拉她盘腿坐在床上,两人面对面,向她说起了自家爹娘的往事。

才子佳人不仅是话本中的桥段,县丞夫妇便是如此。穷书生遇上富家小姐,两人成亲外任。与一般的得势便抛弃糟糠之妻不同,此处糟糠太过剽悍,反而制住了穷书生。

“虽说而不言父母之过,不过娘着实比爹要能干。若不是她强硬,怕是我得有不少弟妹,哪如现在悠闲。”

“那是自然。”

“娘也是看上姜家这点,男子年过而立无嗣,方可纳妾。”

宜悠眉头皱的更深,她记得自己最得势的一年,曾随年礼赏过下官子女银锞子,姜通判嫡长子家分明有一份。

姜大公子年纪轻轻,不可能如此早便过继。可家规重如山,如若违背,整个家族便会被耻笑,他也不可能违反。那究竟他是如何瞒天过海,做下如此之事?

“今早一进门你便皱着眉头,怎地,如此舍不得我?”

“当然舍不得你。”

“切,别这般肉麻,这几日好累,你且陪我躺一会。”

**

哄着巧姐睡下,宜悠悄悄下床。掩上房门,她走到前面。

陈县丞在吃酒,主持中馈的重任全然落到章氏身上。宜悠站在一旁,看她坐于主座,行云流水的迎来送往,指挥上菜,偶尔起身与各家夫人热闹的叙话。

虽然万般繁杂,但她却丝毫不见忙乱。府中一切井井有条,宾客脸上也是真诚的满意。

见她走来,章氏忙招呼:“宜悠来了,过来帮我看着喜饼。”

宜悠走上前,章氏很简单的嘱咐道:“最里面三桌客人,走时发带盒子的。其余人,均用红纸。若是不够,再发新做的。”

这便是区别待遇,可来人皆是聪明的,皆是欢欢喜喜收下,满脸笑容的道和。

有人率直,当场打开后便惊讶于这巧妙的心思。章氏得了面子高兴,也不吝于给她做面子。

“喜饼正是宜悠这丫头所想,她那巧心思,我看着也喜欢,便将喜饼交由她来做。”

人人都卖章氏一个面子,宜悠插话时便说出自家包子买卖。

“我吃过,回去命人包,却怎么都不出不来那个味。”某穿锦缎的夫人说道。

“还真这般好吃,你是怎生做出来的。”

宜悠却不会透露白石之秘,只谦虚的说各花入各眼,夫人府里做得肯定很好吃。

她本就生得美,如今态度不卑不吭,却能说得每个人都高兴。就这一回,领喜饼的人都记住了沈家包子铺有个能说会道有漂亮的掌家小娘子。

甚至等到两日过后,随着吃喜宴的人归家,喜饼传遍云州,她更是背地里被人称做“喜饼西施。”

当然那是后话,此刻趁着空当,她还是缓缓道出:“我见偏远中那些人,听到前院这般热闹,却是不太高兴。”

章氏错愕而后很快释然:“此事还与你有关,那姜家凡事都要最后,如今却让我在喜饼上出了风头,他们怕是一时间不太习惯。”

见她丝毫不往别的方面想,宜悠抓住喜饼盒,决定放弃努力。

**

这般忙碌两日,初八一早便是巧姐吉日。

宜悠出门前,小心的摸到厨房,将一柄切菜用的七寸刀包好藏于衣内。昨日秋老虎已过,衣裳稍稍厚点,她胸部已经初步发育,此时藏一把刀,别人也看不大出来。

小心驶得万年船,巧姐自幼活泼,被章氏悉心调养出来的女儿,身体怎么可能差。婚宴当日把守严密,自不可能出现剧毒之药。她想了又想,唯一可能的缘由便是外力伤害。

“二丫在做什么?”

宜悠一哆嗦,险些露馅:“娘,我喝口水,得早些去县衙。”

李氏狐疑的送走女儿,眼尖的发现少了一把刀。

连忙追出去,外面却早已不见人影。刚想出门去追,小腹一阵疼痛,这是她年轻时落下的病根。

事到如今,她只能相信女儿不是那般不知分寸之人。

**

宜悠一路走着,便见自县衙出城的路早已被清理一新。沿街处皆贴满大红“囍”字。宜悠前世身份摆在那,在内宅她可以横,但在外却是大夫人一手操持。

这是她第一次目睹达官贵人家的婚宴,虽然只是一县丞,这排场却不是常人可比。

待走进后,她总算见到全副排场。装好的六十四台嫁妆左右摆满整整一院子。衙役换上喜庆衣裳,准备抬嫁妆。陈县丞也是宠爱幼女,甚至将自己出巡时的仪仗全数调来。

若是御史在此,定会参他一本公器私用。可在没人管的县丞,此举只会让人眼前一亮,道一声气派。

开脸上妆,穿好嫁衣戴上凤冠霞帔,原本活泼可爱的巧姐,此刻却多了几分成熟味道。宜悠感叹,这种介于天真与成熟间的独特之美,她看了都要心动,姜公子如何舍得那般?

“自早上起我便没用多少饭,如此这般,不知能否熬到晚上。”

章氏痛批:“新嫁娘吃出个大肚子,到时仪态不雅。”

“可是,真的饿!”

“娘自给你准备点心,等会一路上,你便可先垫垫饥。如今不行,妆会花。”

宜悠灵机一动,拿起桌上苹果,削皮后切成拇指盖大小的块状,再用竹签插上,递到她面前。

“夫人,吃些水果不涨肚子。”

章氏终于点头,巧姐朝她投来感激的笑容,只是旁边几位陪嫁妈妈脸色却略有些不自然。

“妈妈们可是有何意见?”

几人不言语,其中年岁较大的开口,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夫人,新媳妇要伺候公婆立规矩,最是难熬,万不能掉以轻心。”

巧姐咽下苹果,嘟起嘴:“在自己家中,随便些又有何不妥。”

妈妈并未多言,面上却是明显的不赞同。宜悠皱眉,章氏或许觉得巧姐太跳脱,所以选了几名严肃的妈妈。可这样规矩大于主子的人,跟过去后真的合适?

章氏看看自己选的人,再瞅瞅一团孩子气的女儿。

她何尝不想让自家闺女轻松自在,可丈夫官位摆在那,姜家已是最好的选择。女人总得过这道坎,嫁给没规矩的人家怕是更受罪。

“他们说得也有理,一开始是得多注意些。快些吃完,再涂点口脂。”

“恩。”

宜悠却是明白了章氏那份心,若是以往这几个重规矩的妈妈,可以完美的弥补巧姐身上那点跳脱。可如今却不同,若是被这四个人性规矩管着,难免束手束脚。

“夫人,宜悠这次跟随小姐去,却是什么事都不懂。能否叨扰下,劳吴妈妈一同走一趟。”

章氏正为女儿无线担心,她本打算派吴妈妈去,可被孝顺的女儿拒绝。如今这念头再次出来,且再也压不住。

“行,吴妈妈先跟去。”

“娘。”

“放心,若是你能顾过自己,过不了几日她便回来。你想要,我还不给。”

宜悠圆场:“巧姐就当照顾我,让吴妈妈陪我做个伴。”

“这样也好,那就得辛苦娘几日。”

宜悠默默胸口,那里还藏着最后一把保命的刀。如今再加一个万分灵活且护着巧姐的吴妈妈,此行渐渐稳妥。

几人这般说这话,很快便到晌午。婚礼于黄昏举行,县城离云州城不近也不远,此刻出发恰好合适。

**

迎亲队伍来,因不是同城,所以并不是花轿,而是马车。

众人早已了解,那八抬大轿,要等行至云州城门前再行换乘。宜悠与吴妈妈同新嫁娘一同上了马车,马车内只有三人。

车子启动,巧姐哭红了眼。此刻宜悠的作用便体现出来,几句话终于让她重归平静。

“不知为何,今日黄道吉日,我右眼皮总是一阵跳。”

吴妈妈轻轻拍打她一下:“这丫头,你那定是反的。”

“是反的,可怎么越跳越厉害,不信你们便摸摸。”

巧姐伸手摸下,果然有什么顶着她的手指,当即她有些忧愁。

吴妈妈横她一眼,朝巧姐解释道:“小姐方才刚离家,可不就是那坏事。”

这一说巧姐刚压下去的悲伤又回来,宜悠朝吴妈妈翻个白眼,继续劝起来:“都在一州之内,逢年过节夫人也要前来拜会,小姐就当出来散散心。”

“恩。”

好悬劝住她,宜悠将窗帘掀开小缝,往外看去。前世她是坐在陈德仁的车中来得云州,当时只顾讨好车中人,如今却是第一遭见这风景。

沃野千里麦穗一片金黄,风吹麦浪带来阵阵馨香,让人闻着便觉心旷神怡。

不知不觉间便到云州城下,见到姜家来人守候,县丞仪仗队也收起。自马车下来,宜悠便与吴妈妈一左一右,守在轿子两侧。

宜悠以前知道云州富饶,但如此亲身感受还是第一遭。临街两侧,商铺鳞次栉比,人群熙熙攘攘。往来商贾平民皆着八成新以上的布衣,面色白里透红,少见饥贫。

饶是隔着重重芥蒂,此刻她也不得不感叹,陈德仁为政有方。她却不知,送嫁队伍所经之处乃云州主干道,于此居住之人自是富足。

姜家虽也为官,但深谙树大招风之理,并未命人开道。队伍行进速度放缓,半个时辰后,终于来到城西姜家主宅。作为大族,姜家占据整整一片坊市。

虽建筑不若府衙威严,但一眼望不到边的宅院,还是令人肃然起敬。

族长嫡长孙娶妻,自然是中门大开。趁着落轿,宜悠终于看清姜公子的模样。

巧姐未曾有虚言,此人却是生得一副好颜色。可宜悠总觉,他那淡淡的笑容中带着一抹轻愁。

稍稍晃下脑袋,她不是早已确定姜家不对劲,此刻已经不用再找更多证据。

**

一路进入喜堂,宜悠再次体会到何为大族。原因无它,偌大的正院,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粗略估计下,连带主仆,竟是差不多上千。

大越规定,万人成一县。云州富庶,一县最多只有三万人。姜家单拿得出手的亲戚,便如此多,再加旁支,差不多顶一个郡县。

人声鼎沸中拜堂结束,巧姐被扶进主院后的另一小院。说是小院,其实是被族长主院比起来的。

院中多花木,隔绝了前院喧嚣。四名陪嫁妈妈站在门外,宜悠和吴妈妈在里面陪着。

“简直要闷死。”

待姜公子走后,巧姐便将盖头甩在一边,声音中满是烦躁。

“嘘,让有心人听到那可如何是好。老奴给你看着,待会姑爷来了可得好生带着。”

“恩。”

三人继续聊,此刻却换成在姜家的见闻。偶尔,前院传来劝酒的喧闹声。

“这般大族,真是看着就让人头疼。”

“慢慢来,夫人也嘱咐过,没人会委屈你一次记全。”

巧姐撇撇嘴,余光扫到墙上一幅字,神色终于放松些。宜悠扫过去,只见落款盖着姜公子的方印。

握紧拳头,但愿她所料错误,今日不会出差错,那姜公子也不是负心薄幸之人。

**

三人聊了没一会,门外便传来女子的轻声。

“夫人唯恐少夫人饥饿,便禀了老夫人,命厨房做些新鲜点心送来。”

“多谢老夫人和夫人关心。”

妈妈回答后,便打开门。宜悠抬眼,只见一俏生生的丫鬟,身材微微有些丰腴,穿着一身与众人不同的高腰襦裙,端着几样点心走进来。

见到他们,那丫鬟微微皱眉,而后说道:“夫人另有要事嘱咐少夫人,麻烦妈妈和姐姐,能否先打些水,来给夫人净手。”

宜悠直觉有些不对劲,婆媳间有什么话不能日后慢慢讲,非得捡到此时。可丫鬟这般说,一时间还真想不出别的方法搪塞过去。

“小姐且等我二人一时。”

吴妈妈拉着她出去,宜悠关门时,却见那丫鬟一转身。

裙子下,竟是凸起的腹部。电光火石间,她心中所有疑惑串联起来。

再严的家规也挡不住人有心破坏,如姜公子这般读书人更是喜欢红袖添香。若是他成亲前被人迷了眼,甚至有了子嗣,也不是不可能。而女为母则强,为了子嗣,女人什么都干得出来。

那丫鬟朝门外看一眼,温和的笑笑,而后转身将托盘放于临近西床边的绣墩上。

说时迟那时快,寒光一闪,宜悠顾不得其它,松开吴妈妈衣袖推开门:“巧姐,快闪开!”

惊呼声打断了里面的柔声细语,巧姐拉下盖头,就见一把刀进在眼前。出于本能,她往后一躲。刀沿着腹部划过,划开红艳的喜服。

宜悠朝胸口一掏,立刻迎上去。

“吴妈妈,愣着做什么,快来帮忙。”

三个老妈妈加上她一个,很快便制服了这位传信的丫鬟。而此时,巧姐喜服最靠近腹部的地方,已经被划得不成样。

“啊!”

这么大的动静,按理说应该惊到门边守卫。可出乎意料,门外却无一人进来。

“妈妈,你可能联系上送嫁之人。”

吴妈妈会意,宜悠将丫鬟手中的托盘交给她,命她装成送托盘的去喊人。而后她自嫁妆中取出稍后沐浴净身后的干净衣裳,为呆若木鸡的巧姐换好。

两位老妈妈虽然迂,但胜在忠心。此刻早已将那丫鬟绑起来,口中塞上一截臭袜子。

“巧姐,喝口热水,这是我带来的。”

巧姐木然的接过,宜悠将臭袜子抽出来。守卫方才不进来,显然已经被买通,给她足够的时间戳得新媳妇再无生育能力。不过这段时间一过,他们就当回来收拾乱局。

“不用担心,咱们的人都在这,吴妈妈去叫他们了。”

**

衙役是在守卫之后来的,随后来的还有姜公子。

再之后,整个姜家高层悉数惊动。雍容华贵的妇人走进来,直接给襦裙丫鬟一巴掌。

“娘。”

姜公子扶住她,满脸心疼。

众人还有什么不明白,不过风流公子与真爱丫鬟的那点事。不过连带宜悠在内,都未曾想到,随后的事会那般惊世骇俗。

眼见巧姐无恙,姜家也缓缓将此事和盘托出。

丫鬟不是真丫鬟,而是姜公子生母王氏娘家旁系侄女。自古表妹多角色,引得表哥丢掉魂,在此也不例外。表哥表妹瓜田李下,成功开花结果。

姜家清正名声不能丢,王氏主家还有一二官员,旁系此代只是寻常商户,怎能为嫡长孙宗妇。无奈表哥是个真性情,没了表妹便寻死觅活。于是,这表妹只能做养在夫人跟前,伪充作一等丫鬟。

无奈表妹心大,便想出毒计。只要嫡妻不能生,姜家便只能认她腹中孩儿。到时她继续呆在姑母身旁,有婆婆撑腰,有表哥疼宠岂不是比那孵不出蛋的夫人要强百倍。而夫人拜过堂坏了身子,便只能留在姜家。

打好这手如意算盘,她便以丫鬟的身份前来。大喜的日子,哪个脑子正常的,会想到婆婆身边有头有脸的一等丫鬟会去害她亲自定下的媳妇。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个架空朝代,有些剽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