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鼎犹立 > 第四章 釜底抽薪,以退为进

汉鼎犹立 第四章 釜底抽薪,以退为进

作者:18年夏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到蔡氏的话语已经让刘表再次动摇起来,与蔡氏向来心有灵犀的蔡瑁自然不会放过这种良机,

他适时对刘表进言道,

“长公子身份尊贵,自然谈不上要以命偿命。”

“但正因为长公子身份之特殊,往日中他犯下其他错误,明公若宽纵也是无妨,不过今时他所犯的错误已经影响到了荆州的稳定,”

“试问明公,若今日明公未对长公子有何处置之举,来日拿什么来堵住众世家之悠悠之口乎!”

“世家不安,则荆州不稳,明公英明神武,料来应深知此理,因此臣在此拜请明公,莫因小爱而违大义呀。”

到了这地步,蔡瑁也懒得扯什么荆州百姓,直接就言明了处理刘琦是为了安抚荆州世家。

蔡瑁摆出一副公忠体国的样子,说完就对台阶之上的刘表深深一拜。

而随着刘表这一拜,其身后的党羽们,亦都纷纷有样学样,齐齐对着刘表一拜。

这些“忠心”的荆州臣属虽未有何言语,但却用行动无声的支持着蔡瑁,而这一幕又在刘表的心头上压上了一块巨石。

如今的刘表不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单骑平荆州的荆州英主了,随着年岁的增长,步入老年的他雄心已然不在,而且愈发外宽内忌起来。

而刘表心中最大的忌讳便是面子,便是荆州的稳定!

因此如今的他在蔡氏与蔡瑁这队黄金搭档的混合双劝下,内心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动摇。

他用一双浑浊的目光看向当初他身为喜爱的长子刘琦,内心正在做着剧烈的挣扎。

既然公玮不会有性命之忧,那么为了荆州的稳定,对公玮进行一些处罚也是无妨吧。

刘表的目光被敏感的刘琦捕捉住,刘琦观察到了刘表脸上挣扎的脸色,但无论刘表脸上的神色有多挣扎,他那双浑浊的眼神却一直紧紧盯着自己。

刘琦不是当初方穿越过来的那个小白了。

他经过三年与蔡氏与蔡瑁这两个奥斯卡影帝的斗争,他的政治嗅觉已经在危机中被锻炼的十分敏锐了。

看刘表的这副表现,刘琦就知道,他今日绝对无法善了。

有着刘表支持的蔡氏与蔡瑁,那等于是天胡开局,而在偏厅中势单力孤的自己,却是连听牌还没做到,这还怎么打!

刘琦看向刘表身面带苦色的蔡氏与自己身侧面带忧愁之色的蔡瑁,心中不得不感慨,

蔡氏老家主好福气呀,生了一对影帝姐弟,这襄阳蔡氏哪里是什么书香世家,分明就是演艺世家。

但今日既然这蔡氏姐弟要将自己挂在火上烤,那么自己也不介意来一招釜底抽薪。

就在刘表脸上的挣扎之色已经逐渐消散,正要对刘琦作出处罚决定的时候,一直冷眼旁观厅中事态发展的刘琦却先刘表一步,

刘琦深吸一口气,对着刘表一拜,

“父亲!”

刘琦突然的这声父亲,止住了刘表已经要说出口的处罚决定。

刘表用疑惑的目光看向刘琦,而刘琦的突然开口也将整个偏厅中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

众多目光的聚视,让刘琦有种如芒在背之感,但事到如今,他还有何退路可走。

在这时,刘琦耳边回忆了他的好友对其殷殷的嘱托,

“襄阳城中,蔡氏一族势大,州牧又偏爱偏信蔡氏,而近来公玮你贤名渐起,必会引起蔡氏的进一步忌惮。”

“若公玮来日有一日已到山穷水尽之地步,切记吾今日所说。”

“公玮莫忘记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之故事。”

好友的谆谆嘱托,刘琦音犹在耳。

孔明,一切终究还是被你预料到了。

在众人的目光聚焦到刘琦身上,好奇他会说什么的时候,刘琦也不负众望,他用坚定的语气对着刘表说道,

“儿子听闻荆南零陵郡中多有山匪作乱,因此导致郡政混乱,军备废弛,儿子心深忧之。”

“因此儿子恳请父亲允许儿子所请,儿子愿外出零陵,为父镇守国疆!”

刘琦的语气算不上有多慷慨激昂,声音也不算大,但当其说出以上的话语后,却引得厅中的众人心神一片巨震。

就犹如一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之中,刘琦的话语顿时在厅中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蔡氏及蔡瑁的党羽尽是脸色大喜起来,而方才未跟随蔡瑁起身进言的少数荆州臣属,在听到刘琦的这番话后,也瞬间起身,他们一脸震惊之色。

就连刘表也有一瞬间的恍惚,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他脱口而出道,“公玮,你何至于此。”

没料这时刘琦却对着刘表再拜道,“父亲,儿子何至于此,难道父亲不知吗?”

说这番话的时候,刘琦的眼眶已经有些许湿润,语气之中也尽显悲哀。

刘琦的这副作态让刘表心中的不忍大大增加。

当小鲜肉与老戏骨对戏久了,那么他的演技也是会进步的。

为何当刘琦说出要自请外放之语后,厅中的众人会如此震惊呢?

那是因为刘琦的身份不一般。

刘琦乃是刘表的嫡长子。

如今刘表已经垂垂老矣,虽说刘表现今还没立世子,但若是真的到了立世子的那一天,那么刘琦按照礼法来说,乃是当之无愧的荆州世子第一人选。

而刘琦如今竟然说出要自请外放零陵,这件事说好听点,刘琦是为了镇抚零陵,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件事明为外放,实为发配。

一个不在中央的太子还是太子吗?

更何况如今刘琦还未被刘表明确立为继承人。

刘琦此举虽然没有向众人言明他已经放弃了荆州的世子之位,但他的这番举动却是让众人皆以为他就是这个意思了。

当年汉高祖立国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其长子刘肥封去山东当了齐王。

虽然刘邦这个举动是为了稳定边疆,但也未尝没有让其长子断了夺嫡之心的意思。

而以刘琦的身份来说,当他主动提出这个建议时,带给众人的冲击是巨大的。

荆州乃是当今汉室强藩,而荆州牧更是荆州的土皇帝。

这样巨大的权力诱惑,刘琦竟然说舍弃就舍弃了,在今日之前,无疑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个天方夜谭。

而对于那些支持嫡长的老臣,忠臣们来说,这样的举动无疑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这些老臣恰恰就是方才未起身支持蔡瑁的那些人。

方才他们只是以为,今日蔡瑁对刘琦的发难又如以前一般,

只要刘琦忍耐,那么一切终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万万没想到,演变到了如今的局势。

事到如今,局势已经让他们不能再退缩了。

这些老臣立马跪在刘表身前,言辞悲切的恳求刘表道,“明公万万不可呀!

长公子乃是嫡长,若将其外放,势必会引起荆州流言飞起,到那时,荆州何安!”

这些老臣并没有劝刘琦,而是直接劝其刘表来。

因为数年来,他们深知刘琦是如何被蔡瑁一党逼迫的,对于刘琦,他们心中是怀抱愧疚与同情的。

要怪,只怪当初他们没有站出来。

刘琦没有因为这些老臣这时站出身来,就对他们怀抱感激,

早干嘛去了?

要是他们早如此挺自己,自己也不会在过去的数年间那么举步维艰,以至于今日行此釜底抽薪之举。

刘琦今日会提出自请外放,并不是意气之举,也不完全是因为那位好友的规劝,他自己也是经过一番经过深思熟虑的。

虽说明面上他是放弃了世子之位,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若是太平年间,自己外放离开中枢,那可能自此与世子之位无缘。

但这是乱世,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

唯有兵权。

若没有兵权,哪怕自己成功当了荆州牧,但有着蔡氏及蔡瑁一党在,他的荆州牧之位也是岌岌可危的,

历史上的刘琮不就是完全被架空了吗?

但刘琦要想掌握兵权,在襄阳是做不到的。

刘琦深知,蔡氏及蔡瑁之所以一直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乃是因为他们支持自己的弟弟刘琮上位。

而自己身为刘表的嫡长子,无疑是刘琮上位的最大绊脚石。

只要自己一日在襄阳,自己嫡长子的身份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臂助,反而会引得蔡氏及蔡瑁不断对其发起进攻。

要想度过今日之危并不艰难,但以后呢?

只要自己在襄阳,那么蔡党就会对其进行多方掣肘,抨击,应付蔡党就会是自己日后的主旋律。

再加上刘表又不支持自己,那样的时日别说发展势力了,能保命就不错了。

因此面对这种局势,刘琦唯有想办法跳出令其透不过气的襄阳这个大泥潭,到外地去积蓄力量,这才是目前破局的最优解。

他的好友孔明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会建议他以退为进,仿晋文公故事,图来日东山再起。

既然蔡氏一党喜欢将他架在火上烤,那他就直接釜底抽薪,看他们接下来还烤什么。

只是刘琦的这番谋划能不能成功还需要刘表的同意。

毕竟方才他只是自请外放,若是没有刘表荆州之主的同意,他的自请也永远是自请而已。

至于刘表会拒绝吗?

绝对不会。

因为就算刘表想拒绝,在旁对刘琦这个提议欣喜若狂的蔡氏及蔡瑁也不会放过如此良机,

他们会帮助刘琦完成他的所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