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六道之最后执念 > 第三节 揣测天心

六道之最后执念 第三节 揣测天心

作者:竹纪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0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是不是想说钟甘觉得朝廷要开始剪除异姓王侯了?”建鸿羽漫不经心的问道。

“扣下鳞王能告之天下的理由只可能有两条。”

“一是谋逆,一是秽乱后宫。”

“并州王当然不会相信这两条理由,更不会觉得扣下鳞王仅是帝后自做主张,那就只能是朝廷要开始动手剪除异姓王侯了。这也是历朝历代早晚要做的事。”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以理解,但这种事朝廷不该从最弱的我开始剪起吗?”

“朝廷要做这个举动,无非一文一武两种手段。”

“义帝宽仁,就不可能使用文的吗?”

“文的无非来一下杯酒释兵权;或是推恩分封异姓王侯诸子孙,逐渐分化削弱他们的封国实力。但是条件都不允许。异姓王侯总。兵马十占其四,如果杯酒释兵权不成,您等三人共同举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推恩分封吧,您和鳞王膝下都只有一子,并州王尚无子嗣,现在办是做不到的。”

“那武的,岂不是更无把握?”

“如果从您剪起,确是如此。扣下您,鳞王必然起事。并州与幽州交界,并州王也会打着清君侧、救老臣的旗号,接管了您的封地,贵公子除去响应别无良策,尊夫人素识大体也会支持。两翼策应,朝廷要么放您,权威尽失,要么天下登时就会大乱。向好了说,前朝八王之乱就会重演。”

“言之有理。”

“先扣鳞王则不同,擒贼擒王。失去鳞王领头,少了两成兵马,并州王和您不一定就敢举事,即便您二位同时起兵,朝廷以六击二,也是胜券在握。”

“况且还可能出现现在这种局面,真是算无遗策啊!”建鸿羽由衷佩服的说。

“并州王算着收拾完鳞王之后,就轮到他了,到时要么只能自请削蕃、听天由命,要么被天下共讨、自刎乌江。立时起兵,还有可能得到您的响应,您二人又都是朝中顶尖的骁将,应当不致马上败落。此时,以憨直之举博天下民心,以清君侧之名逼朝廷决断如何处置鳞王。若杀鳞王,鳞王之子必反,大事可图;若放鳞王,朝廷尽失颜面,再想削藩就势比登天。这招看似险,却还是有胜算的,总强过束手待毙,值得一赌。”

“我刚认识钟甘时,他就喜爱豪赌,我亲眼见过一次他输的家里都没有下顿的饭了,依然面不改色的孤注一掷,与人对赌百万巨资,堪称当世豪雄。只不过为人过于傲狠凶戾,刚愎骄纵了。”

“这八个字,真是一语中的。这次,他就输在了两点失算上。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低估了指挥使。其实,无论心智、果敢与武功,您都远在他之上,可是他看不穿。当年封他为王,封您为侯,本就是朝廷的平衡之术,实际是对您的打压。”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听着就是舒服。”建鸿羽眼中露出一种惺惺相惜的神色,“那还有一点呢?”

“还有一点就是义帝绝不会杀鳞王!”

“义帝在会盟天下、分封诸侯时,确实歃血为证,对鳞王许下了’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光不杀、见面不杀、见兵刃不杀、见甲士不杀否则天地殛之’的六不杀重誓,咱们也都是亲历者,但这应该不会是你断言的根据吧?”建鸿羽狡黠的盯着陆邦籍。:

“许出重誓并诏告天下,确实会对处决鳞王造成一定障碍,但更重要的是形势。据说义帝出身寒苦,少时乡中蒙受大疫,满门亲戚全部罹难,只余其姐一子,两人相依为命。直到两人流落到卞家为奴,才时来运转。卞老太爷不知为何对义帝青眼有加,不日便委以重任,最后竟将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他,招他做了入赘女婿。世人常有流传,说卞老太爷身怀奇术,早就算定义帝将会贵不可言。后来义帝起事,卞家更是倾家资助。”

“关于义帝的身世,我曾亲耳听他说过,当为确实。卞老太爷的六个儿子均参加首义,这个你是知道的。决定天大势的南阳会战中,卞家六兄弟有四人殉国。义帝时常对卞家满门忠烈唏嘘不已,多次要我们学习卞氏一族的精忠报国。所以即便卞家不是国戚,也是本朝毫无疑义的第一勋贵。”

“正因如此,天下人才会认为帝后之间牢不可破,并州王也才会错判了形势。”

“难道不是?”建鸿羽眼中精光一现。

“天下本没有毫无裂隙的铁板。我听说,义帝对卞家是即敬且畏,私下曾说过与卞后相处并不自在。卞老太爷刚殁不久,义帝便纳了于氏为妾,建国后又立为贵妃。最重要的是义帝与贵妃的儿子今年已经十四有余,而帝后至今只有一女。”

“这与杀不杀鳞王有何关联?”

“如鳞王犯下滔天大罪,罪无可赦。那他的封国荆、交二州和所属兵马该由谁接掌?”

“嗯……确实不好安排。”

“正是,鳞王就戮后,自然不宜再由其子继承。而这一群骄兵悍将又并非谁都可以镇的住的。必须先由权威足够的人捋顺了,才好逐步移交。”

“那就只能在剩下六人里选了,我和并州王是不可能了,本就是要削藩。”

“让后党接掌,帝党原本占优的实力就会被抵消,义帝是不愿看到这个局面,也有力量阻止这个局面出现的。”

“义帝自己接掌不行吗?”“后党是不愿与帝党的实力差距继续拉大的,您和并州王也不会愿意,不是吗?”陆邦籍站起来,踱了几步,“加上鳞王的势力也不是一口就能吃下消化的,所以义帝也没把握做到。”

“所以鳞王现在还不能死?那你的意思是不是鳞王最后会无罪开释?”

“那还抓他干嘛?”陆邦籍摇摇头,反问道。

“这我就不太明白了,愿闻参赞高见。”建鸿羽非常谦虚的请教。

陆邦籍不禁有些微微得意,但他很快控制住了这个念头,毕竟眼前之人,也是当世一代枭雄。他对你越客气,你必须越克制。

于是,他不敢卖弄,平和的接着说下去,“义帝只是想借此举削弱鳞王而已。”

“何以见得?”

“天下人不会相信鳞王会谋逆,诸王侯也不会相信鳞王敢谋逆。那么只有秽乱后宫一条可以治鳞王的罪了,这也是街头巷尾小民喜闻乐见的那种传闻,可以快速败坏鳞王的道义形象。”

“具体方案呢?”

“首先,帝后先以征求鳞王之子与其女联姻意见的名义诏鳞王入京。”

“嗯,我要是鳞王也不得不奉诏。”

“义帝恰巧在此时出巡,就是要给此事制造机会,也是要留出事后回旋的余地。鳞王入宫后,帝后肯定会赐宴款待,等鳞王酒过三巡,即令人拿下。”

“若坚持不肯就宴,恐怕就要以冲撞帝后的罪名暂扣了。”建鸿羽思索道。

“再以非正式的渠道将消息散播出去,然后静观天下局势变化。此时,鳞王势力肯定不敢轻举妄动。若您与并州王一人举事,便令另一人讨之,朝廷则坐收渔翁之利。若另一人不奉诏或两人同时举事,则动员天下共讨之。义帝出巡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借此调动部署,随时可以转为御驾亲征。在这一点上,帝族是同心同德的。”

“是的,所以我也只有对不起钟甘兄了。”建鸿羽仿佛觉得说多了,立刻收住了话风。

陆邦籍似乎没有察觉到这点微妙的尴尬,仍然侃侃而谈,“若您与并州王均按兵不动,朝廷反而较为被动。”

建鸿羽一言不发的看着陆邦籍。陆邦籍继续说道,“秽乱后宫这事吧,若坐实了,帝后便不愿或是不会声张,自然不可能处置鳞王。若是未遂,又成捕风捉影,难塞天下悠悠之口莫须有的质疑,也无法处置鳞王。”

“那朝廷的预案呢?”

“若真出现这种局面,义帝便班师回京,予以斡旋调和。建议鳞王名分不变,但与后兄扬州王对调封国。这样,明面上看,只是一次人事调整,鳞王得以体面的下台。暗地里,后党实力增强一成,鳞王实力削弱一成,丝毫不露痕迹。削藩之事,兵不血刃的就推进了一大步。”

“帝后倒是有动力出头,但这一罪名诸王侯就不会质疑了吗?”

“谁会质疑?帝党后党会么?鳞王能么?您敢么?并州王倒是质疑了,但结局令人扼腕。”

“言之有理,无可辩驳。”

“帝党希望削藩,后党得了实惠,其他人无力反对。鳞王受制于人,又被拿了短处,只得认栽。而且朝廷肯定会等鳞王之子与扬州王对调完成之后,才放鳞王就藩。此时,木已成舟,可怜鳞王一世英雄,也会回天乏力了。”陆邦籍顿了顿,显然想等等建鸿羽的反应。但是,建鸿羽却毫无反应,只是抬着头呆呆的望着帐顶,好像想什么出了神。

陆邦籍只好舔舔嘴唇,继续说下去,“要是并州王等到鳞王就藩后,咱们三家由鳞王领头,共谋进退,形势兴许会稍好些。所以我说他过于憨直了,其实也就是不智。”

“那些都只能是假若了。你还是说一下现在这种情况,局势会向何方发展吧?”建鸿羽猛的插话道。

“我想天下没有人能料到,您能够在几乎不损伤两方实力的情况下,快速斩首并州势力,包括义帝。现在,我们接管并州王所有的地盘和兵马已成既定事实,朝廷也只能予以认可了。”

“那朝廷将如何封赏于我?”

“我估计会封受您接任并州王,统领并幽两州。”

“那是我应得的,这回也不由得他们不给了。倒是,有没有可能封我一字王?”

“您还在执着于山鬼的谶语?我得说几句逆耳忠言。”

“但说无妨。”

“我觉得不会。一位一字王、两位二字王、三位列侯是朝廷明发规制,不会为您增设。况且一位一字王已使义帝如芒在背,断不会自寻烦恼。”

“明发规制就不能改了?就不会设两个一字王相互制约?”

“明发规制用以约束天下,而非约束朝廷。朝廷能发,自然也能改,不过朝廷不想改。两强并驾齐驱、相互制约的前提是,朝廷对两方仍有封赏余地。但是,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宠至极、无可复加。赏无可赏,凭何牵引争斗,形成制约?两位一字王,只会对朝廷造成更大威胁。”

“那有无可能左迁鳞王,右擢于我?”

“我认为也不会。处分鳞王对外得有可昭告天下的罪名,对内要有可以说服诸王侯的理由。再说封您为二字王已是右擢,朝廷怎么可能才去其狼,又引其虎?”

“那有没有可能顺升后兄为一字王?”

“可能性也不大。后党可得一成兵马之实利,义帝不必急于再以名分施恩,再说义帝也未必乐于见到一个后党的一字并肩王出现。”

“那有无可能虚悬一字王之位?”

“虚悬一字王之位,可以牵引两位二字王争宠效忠,朝廷当然愿意。但难点还在鳞王的处置,这样势必要降鳞王为列侯。说实话,连降鳞王一级的罪名,我都想不出来,更加想象不出连降两级的合理借口。”说完,陆邦籍又坐回到蒲团上。

“我也想不出能用以降级的罪名来,要治鳞王只能治死罪。”

“秽乱后宫即使可以昭告天下,如何可使鳞王旧部与您心服?鳞王若真好色,天下美女多的是,怎会对一半老徐娘求之若渴?再说,鳞王若是如此不智,又怎能得到今日的地位?”

“我觉得这个罪名,还是有可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