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八十六章 天真无邪

东晋隐士 第八十六章 天真无邪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都说了,吐槽是人的本能,为的就是释放压力,也可以说是放松心情,别人会不会不清楚,反正祝英台在絮叨了一顿之后,就觉得神清气爽多了。

倒不是自己有什么嫉妒的,只是为山伯觉得不公而已。

带着官兵,欺负了几个小小的山贼,都能被朝廷嘉奖,山伯这般辛苦,研究水患,防治水灾,却无人赏识,这世道,真是太难了。

说完之后,却没有回应,回过头来,顿时又生气起来,怎么还有这种人的?

我话都没说完,你就走了?

“喂,王凝之,你干嘛去?”

“去转转,难不成还听你废话啊?”王凝之头也不回,还打算加快脚步。

但很可惜,还是被追上了,祝英台凶巴巴地开口:“你倒是说说,我怎么就废话了,难道我说的不对?”

“当然不对了,”王凝之耸耸肩,“你以为事情都那么简单啊?”

“那不然呢?”

一边看着路边的小花,王凝之一边开口:“你说了,官府扫掉了一个小小的山贼窝,这本不值一提,那朝廷为什么要嘉奖,还要赏赐财物呢?”

“因为黑风寨背后是顾家啊,顾家擅自与军中联系,还是最敏感的边境地带,这可是犯忌讳的大事,朝廷一边派出王彪之大人清查顾家,一边也会对钱塘府主动清剿山贼表示赞许。”祝英台想都不想,这都是大家最近有讨论的事情,她当然知道。

“没错,朝廷的嘉奖,赏赐,是在告诉全国各州各郡的所有地方官员,世族如果安分守己,那还好说,如果有什么不轨之心,那么朝廷是一定不会放过的,所以地方官员们不用怕当地的世族,该动手时,就要动手。”

“黑风寨在翠微山都多少年了,难道马太守不知道?他为什么现在才敢动手?还不是因为他一个小小的太守,根本不敢动顾家的人。朝廷是以钱塘为典型,在给全天下的地方官员撑腰。”

“至于马太守,让他儿子带我们来游玩,确实是你说的,给马文才撑个场子,以后钱塘这些新修建起来的园林,大家看见了,都会说上一声,这是太守的公子,马文才剿匪有功,朝廷赏赐的。”

“但也不止是这样,书院里头,学子们哪个不是世家子弟,当然,除了梁山伯,他那个世家,基本等于没有,学子们都亲眼见到了钱塘的变化,等在过些天过冬回家,难道不会把这些告诉家里的长辈吗?”

“做了一辈子太守,难道马家还会缺钱吗?就算是缺钱,马太守也不会动这些钱,毕竟这是名声啊!既然不能动,那就索性都花了,给马家赚取更大的名声,给马文才将来的仕途,多垫上几块砖,让他的路好走些罢了。”

说完之后,也不管祝英台能不能听懂,王凝之继续往前头走,很快,祝英台又追了上来:“王凝之,你等等。”

“不是,你不去找你的山伯,缠着我做什么?”

王凝之很不爽,我又不是你的夫子,你又不给我交钱,凭什么要指点你?还指点个不停了?

“王兄。”

祝英台绕到前头,突然拱手,行了个礼,倒是把王凝之吓了一跳,急忙退后几步,满脸戒备:“你想干嘛?先说好了,我可不收徒!”

祝英台愣了一下,翻了个白眼,“想什么呢!”

“那你这是?”

“我想拜托你一件事。”

“说。”王凝之挑挑眉,这倒是少见了。

“以后有机会的话,还请你帮山伯一把,你也是知道的,他是真的想做个好官,为百姓谋福,治水方略,是他一生之心血所系,你便是不喜欢,也不要用这个来戏弄他。”

看着一本正经的祝英台,王凝之笑了起来:“我是不喜欢啦,但我可没你那么闲,会有空去戏弄他,我确实带着他去给王彪之大人添堵,可这也是他梁山伯的机缘,若不是如此,他凭什么能让王彪之知道治水方略?”

“他帮我,我帮他,这才是正理,能被人利用,就说明自己的价值了,还是说,你觉得就凭同窗读书的这点交情,能让我不求好处地帮忙?”

“天真!”

看着王凝之离开的背影,祝英台轻轻‘哼’了一声,“好话不会好好说!”

秀园外,小溪边,祝英台感叹一声:“山伯啊,眼看再过些日子,我们就要回家了,这一别,就是几个月,要等明年再见了。”

“要是有机会的话,我真想能多和你见几面,你家在会稽,其实也离得不远,如果……”

“山伯,山伯?”

“啊,英台,你看,这水是钱塘的分流,经过钱塘这片地,在里面又分流成数十股,等到了我们这里,也就成了小溪流,如果说钱塘大坝也能如此做的话,其实很多水患都可以消匿于无形,不过这是个很大的工程,没个十几年功夫,恐怕做不到,而且其中还有许多实际上的问题,就比如山脉,道路,甚至草木植被,都可能……”

祝英台叹了口气。

很无语,明明两人就相距几步,大家也是一样在看水流中的波光粼粼,怎么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这声叹息,总算是让梁山伯回过神来,转过头,傻乎乎地看了一眼,“英台,你刚说什么,我没注意,给忘了。”

“你忘了的不是我的话,是你的良心。”

“啊?”

“没事,”祝英台摆摆手,没辙,凡事有利就有弊,自己欣赏他的认真,那就要接受他认真带来的忽视其他。

“我是说,咱们没多久,就要各自回家了,你打算这几个月怎么过?”

“哦,你说这个啊,我打算和四九回了家,先去把家里的屋顶修一修,这要入冬了,不能再漏风漏雨了,今年我有攒了点钱,家里娘也来信了,说是已经准备好木料,就等着我们回去呢。”

“修屋顶又用不了几天,然后你要干嘛?”

“然后,我要抓紧时间,去钱塘大坝走一趟,再多想象,设计,都不如亲眼去看看,我上次去还是几年前呢,现在那里的水势,格局,肯定都有所变化,我需要及时调整才行,还有,今年我打算再读一遍前朝的水利典籍,还有大家借给我的那些书籍,唉,时间总是不够用。”

祝英台翻了个白眼,梁山伯今年可真是收获多多,因为他四处宣扬自己的治水方略,还带着大家一起学习,让很多人烦得很,只能去给他弄些治水的书籍来,让他去研究,而梁山伯也是很得意,直言自己以前都是辛苦攒钱买书,想不到如今有这么多知己好友,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那就是说,你这几个月,就打算做这些事儿了?”祝英台口气不善。

“事情是这样安排的,可是我总觉得,几个月都见不到你,会很想念。”梁山伯也站了起来,走两步过来,坐在祝英台身边的大石头上。

祝英台眼前一亮,脸上抹过一丝红色,声音变低了许多,“山伯,你……”

“英台,我想着,”梁山伯看过来,两人只是对视一眼,祝英台就赶紧把头低下,脸更红了,就连脖颈之间,都有点发红,难道梁山伯知道我的身份了?

“英台,你,生病了?”

“啊?没有,你就说,你想干什么?”

“好,”梁山伯点了点头,虽然有点奇怪,但也没有多心,说道:“英台,我是想着,你要是能出来的话,咱们一起去钱塘江看看,来回怎么都要月余。”

“你,你是说单独跟你出去吗?”祝英台的声音低得快听不清楚了。

“不是啊,还有四九呢,银心应该也要来吧,不然你家里哪儿会放心你自己出门呢,其实,”梁山伯的声音突然变得有点儿低沉,“我也是存了私心的。”

“什么私心?”祝英台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果然是发现了吗?自己是不是应该赶紧跑回家呢?可心里总是有点高兴的。

“我是想着,有你在,第一去钱塘江能轻松些,不会被那里的看管之人为难,二来,你亲眼见到以后,或许能帮我劝说于大家,到时候多些人手,多些帮助,我也知道,其实大家有点儿烦我的。”梁山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还是贤弟你性格好,在书院里比较受欢迎。”

空气突然就安静下来了,梁山伯犹豫了好久,还没等来祝英台的回答,迟疑问道:“英台,是不方便出来吗?”

“估计是很难出来,不过我试试吧。”祝英台再抬起眼来,已经恢复了正常,眯着眼,看了看小溪,“山伯,你看,那是什么鱼,能抓不?”

看着蹲在小溪边上,试着捞鱼的梁山伯,祝英台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叹了口气,又在心里笑了自己一声。

想什么呢,要是真的被梁山伯看出来了,自己还怎么在书院里待,三年的时间,岂不是就只有一年了?

还是现在好。

……

最近的天气,突然有些回暖,钱塘的温暖,似乎逆着风向,从大地延伸过来,让小青峰上头的空气也变得有了些许温度。

书院里,陈夫子在狠狠地责罚了几个不好好写文章的,同时也送礼比较少的学子后,终于消停下来,大概也是这半年时间,追着学生跑,给老人家累坏了,如今也是混混日子,和学子们一样,就等着冬日休沐了。

上午的时候,去上上课,等到午后,吃得肚子饱饱,坐在广场外头,晒晒太阳,是许多学子的选择,要是能顺带着打几局牌,那就更高兴了。

而许多关系不错的学子们,都已经在商量着等到休沐后,一起去哪里好好玩一趟,都是世族子弟,从小锦衣玉食来的,在万松书院待了大半年,早就腻了,假日绝对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不过王凝之最近并没有这么好运,因为他被王迁之要求,去好好开导一下王兰。

每年到了这时候,王兰的心情就不太好,毕竟,年纪还很小,又爱热闹,山上突然就没几个人在了,王迁之即便带她下山,也总是比较少的。

小院儿里头,王凝之吸了口冷气,很是惊叹。

王兰居然能把一盆花边缘的绿叶,剪得全都只剩下一根丝,也是很有本事了,从她用剪刀的一丝不苟,王凝之能感受到,如果自己不能让这小丫头高兴起来,恐怕明年回来,自己的小屋子,也会被她处理得干干净净。

“王兰啊,想不想下山去玩,我今儿没事做,可以陪你一整天。”

“用不着,反正等你们都走了,我自己也能下山去,我都跟徐婉说好了,以后就去她和小丫的休息室里头,也不用下去跟别人挤,毕竟我没有人带着,自己孤零零的,很容易被人欺负。”

‘咔嚓’一声,一剪刀直接断了一条叶子。

王凝之咽了口唾沫,实在不明白,这丫头是从哪里学来的剪刀**,但这也不是问的时候,还是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那这样,我去给你准备好,所有的图册,足够让你打发时间了。”

“用不着,反正等你们走了,我自己看完故事,也找不到人聊天,都只能闷在心里,没什么意思,我自己孤零零的,还拿着本书把自己闷在家里,多凄凉。”

“没,也没那么严重,你以前都是怎么过的?”

“以前?以前我也就是孤零零一个人,每天以泪洗面,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就是了。”

“书院每年都是这样啊,你从小在这里长大,还没习惯?”

“以前还好,反正我也跟他们不熟,今年好不容易有个家里的兄长来,能有个人陪陪我,结果还是要走了,就这样吧,我孤孤单单地长大,早就习惯了一个人的寂寞。”

听着她越说越委屈,好像还自己把自己给感动了,一副就要哭出来的样子,王凝之叹了口气,“我懂了,你就直说吧,想怎么样?”

王兰转过头来,小嘴一扁,眼含泪光:“我想又有什么用,谁会把我当回事儿呢?”

“赶紧说吧,你再这么阴阳怪气的,我就走了,大不了请几天假,早点跑,你爹也追不到我。”

王凝之站起身来,扭头就要走,却被人拉住了衣袖。

转过头一看,王兰已经换了副嘴脸,笑得毫无大家闺秀的气质:

“我想去会稽玩。”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