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五十九章 君子不器(一)

东晋隐士 第五十九章 君子不器(一)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子曰:君子不器!”

端坐在台上,陈夫子紧了紧衣袍,清晨的风,卷携着丝丝缕缕的凉意,还带着露水的湿润,让人只觉微冷。

随着几场雨,钱塘的夏日,似乎渐渐地在风中抽离,小青峰上头,更是明显,最近这几日,吹风雨打之下,落英缤纷。

如此夏末之际,书院里,倒是一扫前些日子的闷热与烦躁,以陈夫子的神采奕奕为领,学子们也不再慵懒。

“此言之意,其一在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于无形,礼在万物,我们学习圣人之道,在于穷究天地之理,而非拘泥于一事一物。要放开眼界,有包含容纳之胸怀,不可被束缚在形,用,表之上,而是要透过这些,去查看其意。”

“此言之二,则在于,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君子之心怀天下,不限于一物,而在其道理,于己之所悟,则在于不能囿于一技之长,只求平安富贵,而当以天下而己任,克己复礼,敏而好学。”

“如此,便是所谓,君子不器!”

陈夫子在台上讲的激情四射,王凝之在台下愁眉苦脸。

原因非常地简单,前两日收到信,兄长王玄之,就要上山了。

婚后的王玄之,生活美满而幸福,如今又入扬州会稽长史,而前些日子,父亲王羲之,出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这么一看,王玄之简直不要太爽。

出门就是当官,还是给老爹打下手,这岂不是横着走?

大概是要在上任之前,带上媳妇出门转转,赏赏景色,毕竟真的做了官,就要多多注意形象了。

哼,还不是靠我,多少年来遍访名医,给你提前就各种安排,不然你还能这么生龙活虎,跑来钱塘检查我的学业?

想当年,为了照顾这个大哥,就连母亲都有点儿疑惑,这二儿子,是想从医?

这就很烦。

作为父亲的王羲之,大多数时候,是个严父形象,而作为一个严父,自然不能和孩子们多做交流,所以只能出门应酬。

作为母亲,被人称作‘女中笔仙’的郗璇,总是有股莫名其妙的自信,用她的话来说,那就是:“你父亲美誉满天下,我也算是饱读诗书,我们的孩子,怎么会读不好书呢?”

于是乎,真实意义上,整日里盯着兄弟们读书的,那就是大哥王玄之了。

王玄之,字伯远,帅气潇洒,温文尔雅,磨磨唧唧,絮絮叨叨。

要说天分,大概自己也是有一点儿的,不过诗词基本是偷来的,书法基本是被大哥磨出来的。

一想起小时候,被王玄之提溜到书桌旁,为他研磨,一站一个上午的事情,王凝之就悲痛异常。

自己不是没有反抗过,可是王玄之一句:“让他从小就闻着墨香。”便让怀着三弟的母亲对二儿子置之不理了。

于是,等到王凝之可以练字了,就化悲愤为力量,提溜着刚懂事儿的三弟王焕之,成为了新的研磨者。

就连理由,那都是一模一样的。

由于看见二儿子这么爱写字,所以母亲郗璇很自然地认为这是大儿子的功劳,于是相当认可这一安排。

三儿子也开始了水深火热的书童生涯。

这就是:

家族的文化传承。

最近倒是也有收到王献之的信,据他在信中所说,小日子已经没法过了,天天被谢道韫折磨,如今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并且在和谢玄沟通过后,王献之很明确,自己这么悲惨的原因,那就是王凝之招惹了谢道韫。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和父亲说,父亲表示,自己这辈分,是不可能去管的。

和大哥说,大哥表示这种事情,自己怎么好出面。

努力挤出眼泪,哭着和母亲去说,结果母亲表示如果有需要,他可以短期内住在谢家,而和母亲坐在一起聊天的大嫂,也笑得有些古怪,还说什么叫谢家姐姐虽然亲切,但毕竟人家在好心好意地为自己传道授业,所以该称呼谢先生才是。

王献之人傻了。

尤其是最近,谢道韫好像收到封信,是那位吴家小姐送来的,看过之后,冷笑两声,王献之的课业又加重了许多。

根据谢玄偷偷看来的内容,上头好像有一句什么‘愿我如星君如月’之类的话。

痛定思痛,王献之最终发现了,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连发数十封信,要求王凝之看在兄弟情份上,去给谢道韫低个头,认个怂。

为了让王凝之出手,甚至以性命相逼,要是王凝之不认错,他就从此绝食,打算饿死自己。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开什么玩笑,王凝之怎么会为了个小屁孩的事情费心呢?

百无聊赖,在纸上画了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灰狼,在考虑要不要加一头帅气的母狼时,陈夫子终于宣布下课了。

吐出一口浊气,伸了个懒腰,王凝之却发现周围一片寂静,就连陈夫子都坐在那儿不动弹,还面带微笑。

至于荀巨伯,正悄悄地以一种是个人就能发现的傻乎乎的方式挤眼睛。

一个阴影遮住了眼前的纸。

“嗯?”转过头,一件青衫出现在王凝之眼前。

挺拔的身姿,微微含笑,蓄着短须,眼神凌厉。

王玄之正在端详着二弟的著作。

眼角抽了抽,却也没多话,而是拱了拱手,“陈夫子。”

“王大人。”陈夫子‘呵呵’笑着开口,自己可是相当关心学子们的,当然了,主要是关心他们背后的世家,王家大公子最近步入政坛,这可是好消息,自己距离桃李满天下,背后操纵朝廷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学子们,还不见过王大人?”威严的声音从陈夫子鼻子里哼出来,学子们便齐齐站了起来,拱手行礼。

“我还未上任,大家不必多礼。”王玄之谦和有礼,面带微笑,如春风一般令人温暖。

偷偷瞧了一眼,王凝之从兄长的衣袖后头,瞧见站在外头树荫下的大嫂和王兰。

大嫂倒是一派温和,颇有些母亲的气度,看来嫁过来以后,没少跟着学,如今已经从大家闺秀,向着一家主母的方向走了。

王兰,眨着眼,偷偷笑着,一看就是她趁着自己上课,去山下把兄嫂给带上山的。

还特意带到课堂来,哼,可恶!

……

“所以,你就是上课画画?”

王凝之的院子里,丝毫没有这夏末的热度。

王玄之冷着脸,很是痛心疾首,背负着手绕圈圈,还在思考着,要怎么训斥自己这个不省心的二弟。

何仪与王兰则躲在屋子里,一边装模作样地欣赏桌上的文稿,一边交头接耳。

“对,就是这些故事,二哥拿下山去,跟那个徐婉合作开店,最近没少赚钱……”王兰小嘴巴拉巴拉,飞快地添油加醋着。

“凝之一向就是如此,当初在会稽,也是经常做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出来,就是我家中几个兄弟,也常常被他戏弄。”何仪手里捧着书稿,摇头轻笑,时不时转过头,从窗户里看看外头的两兄弟。

“好容易今儿大哥来了,好好修理他一顿,看他还敢不敢了!”王兰满怀期待,为了见到王凝之出糗,自己可是从早上就等在山下,就为了这一刻呢。

“怕是不会的,伯远对弟妹,过于爱惜了,而且凝之也不是个乖乖听话的人。”何仪表示怀疑。

窗外,气氛凝重。

“大哥,我这是知道你今儿要来,特意给你准备的礼物啊!”

“礼物?”王玄之愣了一下,又看了看手里的画,脸色阴沉,“凝之,你的礼物就是这么一头古怪的狗?”

“狼,是狼。”王凝之汗颜。

“狼?”王玄之又愣了一下,叹了口气,坐了下来,把画铺开,很认真地开启了教育模式:

“凝之,作画之时,讲究的是鉴戒,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以育人为首,笔法倒是和我们平日里练字,也有关系,就好比……”

“停停停,大哥,咱几个月不见了,别讲这些行不?”

“你的这幅画,虽有些趣味,看上去倒也……嗯?那你要讲什么?”王玄之愣了一下。

“说说,成了亲有什么不一样,什么时候要孩子,我等着看侄儿侄女很久了!”

脸上微微一红,王玄之还没想好说啥,屋子里头一个威严之中,带着点儿羞恼的声音响起:“王凝之。”

“啊,大嫂,不是,我就是对你们的未来充满期待。”王凝之迅速起立,何仪虽然多数时间比较温和,不过跟何家关系不错的他,可是知道这位大嫂,那也是有其叔父之行事风格的。

“哼。”

“咳咳,凝之,说说看,你那封信是怎么回事儿?”王玄之也反应了过来,没好气地把话题转移开。

“大哥,我先问一声,桓温将军,如今还是要出征吗?”

严肃起来,王玄之点了点头,“不错,前几日还在朝中上书,陛下与诸位朝公,已经回绝的,不过桓温将军似乎是按捺不住了,一心想要光复北方。”

“那你是什么意思?”

“我?爹爹的意思是这件事情,我们王家……”

“我们王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需要跟北方世族站在一起即可?”

“嗯,就是如此,我们总之也反对就好了。”王玄之点了点头。

“就没有什么手段吗?只是如此,恐难有效。”

“那也无可奈何,前几日爹爹与谢安他们还曾说起,如今我们想要北伐,最大的希望便在桓温将军手下的安西军上,可是,桓温将军野心过大,若是任由他北伐,将来难免会……”王玄之叹了口气。

“谢奕大人不就在安西军吗?他怎么说?”

“谢奕大人自从安西军,便没再回来过,估计那边如今也是军事忙碌,你的意思是?”

王玄之刚回答了一句,便眼神一闪,谢奕一向是性子豪迈,又爱游玩,与桓温相交莫逆,他这么长时间不曾出过军营,那也就是说,桓温这是铁了心?

“今年怕是没那么好过啊。”

兄弟两人对视一眼,王凝之点了点头。

“不说这些,我要问你,那个赵……”

“兄长,七弟最近怎么样了?给我的信里头说的好像挺惨的,”王凝之使了个眼色。

“哦,七弟最近确实很不如意,这次我要来,他还跟我特意提起,要我转告你,必须帮他一把。”

兄弟多年默契,王玄之马上明白了,关于赵天香的事情,王兰应当是不知情的,甚至连自己的妻子何仪如今也不知,于是顺着话头,就走到屋门口,“品仪,你来说说吧,我也不是很清楚。”

“你这大哥做的,”何仪嗔怪一声,带着王兰走出来,也坐在石桌边。

很有眼力劲儿的王凝之,马上开始倒茶倒水,当然了,具体实施方法就是——“王兰,愣着干什么,不赶紧倒茶?”

“二弟。”何仪淡淡开口,瞪了他一眼,不过对于王凝之一脸的笑容却也不好再开口了。

突然就很心疼自己的夫君,这么多年来,肯定很不容易吧。

家里公婆都对于子女虽严格,却不见得多细心,夫君这个大哥当得,太劳累了些。

王兰倒是不以为意,乐呵呵地给众人都倒了茶,顺便提了一嘴,“没事儿的,我时常都要下山来给二哥打扫房间,倒倒垃圾什么的,有时候他懒得上课,我也要给他送饭来……哎呀,二哥,我不该说的!”

王凝之微微张嘴,一脸无奈,这么随意又不讲道理地扯谎,还演技如此浮夸,你是在搞笑吗?

“二弟!岂能如此!徐有福,进来!为什么不拦着他!”

一直就站在门口,充当门神的徐有福,尴尬地进来,行礼,“大公子,这个,不是,嗯。”

“好啦,为难他做什么,大哥,这小丫头鬼得很,这种话,你都信?”王凝之表示自己很委屈,要比徐有福都委屈。

王玄之冷笑一声,“当然不信!可是我前几年还见过小兰,何曾会这样扯谎?还不是跟你学的?”

“为人兄长,不能以身作则,为弟妹们做表率便也罢了,还给他们带来这些不好的影响,这些年来,对你实在疏于管教,如今,就连七弟都要跟着你受罪!”

“就连小妹都时常说,老七现在是真的惨,再也没有了少年的样子,上次六弟与他去了谢家一次,吓得几天没敢出门!”

“不是,七弟跟谢玄,天天不学好,就知道吹牛打架,这也能怪到我头上,这个谢道韫,欺负家中兄弟,简直过分,你这个大哥不管就算了,还能赖我?”

王凝之试图据理力争,然后就被镇压了。

“什么话!”何仪皱起眉,“我和谢姑娘也算有些交情,前些日子还见过面,她这样的品貌,岂能如此说,还不是在书院时候,你表现过差,王谢两家,本就交好,如今她又担心谢玄被你带偏,这才会亲自教导,又顺带着教导七弟,便是爹娘,也要承她的情。”

“至于你大哥,难道你还要他亲自登门,去谢家找人家谢姑娘,就为了让七弟少学习一会儿,多出去瞎混?”

瞥了一眼王玄之,发现他正一本正经地点头,表示自己非常满意妻子的话,同时含情脉脉地看着何仪,王凝之就知道自己估计是没法挑拨了。

完了,完了,王家大公子,居然是个妻管严。

“不过,”何仪想了想,话锋一转,“七弟如今确实也有些学业过重了,半天读书,半天习武,虽说这习武确实该从小做起,不过我们王家不重武艺,但也不好跟谢姑娘开口,人家毕竟是好心,你给她去封信吧,看看能不能劝一下。”

“凭什么,那丫头,不,谢姑娘,”看到何仪挑起的眉毛,王凝之迅速转换了口吻,“谢姑娘就是个武学高手,天天仗势欺人,我可不想去触霉头,我也跟她没什么好说的。”

“随便你,反正我们话是带到了,要是七弟真被练出个好歹来,那也是你的问题。”

“这怎么也能算我的问题?”

王凝之觉得很委屈,明明就是你们自己承人家的情,不肯开口,出了事儿就要怪我?

“呵呵,王凝之,别以为我不知道,七弟都说了,谢家姐弟在书院的时候,你得罪了谢姑娘不说,还整日里不教谢玄好的,反而把那些什么小玩意,还有那些棋,牌都给了他,如今山阴里头,几乎每一家小孩,在沉迷于此,害得那些孩子们无心学习,人家爹娘都快找上门来了。”

“而且,谢玄上次来家里玩,还说他们那个什么比武切磋的组织,也是你授意的?你可知道,上次七弟和谢玄,差点就把人家贺家公子给打伤了!”

“不是,大嫂,你不能听信两个毛头小子撒谎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跟我没关系啊,你们还不知道我吗?好人啊!”

“是吗?”何仪冷冷瞥了一眼,“那种大象狮子牌,除了你,谁能弄出来?”

“嗯,这个,嗯,我也只是闲暇时,无心制作,逗乐而已。”

“你的闲暇时,未免太多了些,我在你课堂的桌子里就看见好几种玩具了,怎么,上课时间,就是你的闲暇时对吗?”

王玄之好死不死的,凑了一句。

“好啦,就算是我,那他们跟人打架,绝对不是我教的!”

“嗯,这倒是真的,这是谢姑娘教的,原因我也问过了,她说在书院的时候,就见你以江湖人自居,时不时想下山去行侠仗义,英雄救美,偏偏自己功夫拙劣,都快成了书院的笑柄,丢我们王家的脸。”

“而现在,你的不良作风,又被谢玄和七弟学去了,所以她才会亲自教习,希望他们以后就算跟人打架,也别是那个挨揍的。我和你大哥,都很感激她,打人总比挨打好。”

“对了,听说还有个什么山寨,差点要了你的命?我们都没敢跟爹娘说,讲清楚,什么山寨,谁家的人,我们去钱塘太守那里,处理一下。”

王凝之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