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五十八章 那一场风花雪月(二)

东晋隐士 第五十八章 那一场风花雪月(二)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蛇传,白蛇传,我让你白蛇传!”

坐在小院子里头,手里拧着一根麻绳,祝英台嘴里念叨着,手上不断使劲儿,直到手指疼的不行,才一把丢在地上,还要踩几脚:

“再惹我,我就把你们都拧成蛇!”

越看越气,越看越气!

尤其是最近,那个朱明芳,简直不要脸,动不动就跟着他们一起去桃花林,一边说着每天和王兰从山下听来的故事,一边跟梁山伯讨论剧情。

关键是,梁山伯还很乐意。

当然了,他们也不是没问过自己,不过由于心情不好,祝英台的回答也是霸气十足,动不动就是把白娘子和小青都给串起来烤了,要么就是白娘子为什么还不吃了许仙。

王兰是心有余悸的,都不敢跟她说话了,不过朱明芳却不同,相当地感兴趣,甚至还悄悄问过,祝英台是不是真的杀过蛇。

你他娘的,你才杀蛇!

不行了,非常不爽,呼吸困难,祝英台把桌子边上的棋盘拿了起来,又放下去,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打算隔着院子丢过去,随便砸点什么,反正王凝之也不在家。

站起身来,伸个懒腰,摆好姿势——我丢!

门被推开,小丫鬟,现在是小书童的银心站在那里,一脸懵,“公子?”

早已经在书院里脸黑心黑的祝英台完全没有被抓包的尴尬,而是眼睛越过银心,扫了扫,马上开口:“赶紧关门!”

“小姐,”在听了祝英台大概的行动原因后,银心哭笑不得,“明儿就是乞巧节了,你还有空弄这些,再说了,人家王公子,人也不错呀。”

“拉倒吧,什么人不错,”祝英台恨恨地说了一声,又马上问道,“乞巧节啊?”

“对啊,我们怎么办啊?”银心小丫头很烦恼,这可是女子的重要节日。

祝英台倒是不慌不忙,坐在石桌边,瞧着银心苦恼的样子,‘扑哧’一声笑,“怎么,不知道荷包该送谁?”

“小姐!”银心脸一红,跺了跺脚,“我哪有?”

“哟,就好像我没见到你偷偷绣荷包一样。”祝英台笑得像个无良流氓。

“你不也绣了!”通红着脸蛋,银心恶狠狠地回答,不过并没有什么凶恶气息,只是显得有些可爱。

“我,”祝英台脸上一红,马上散去,摆摆手,“好啦,不逗你了,我早就跟王兰姑娘打听过了,书院里,乞巧节会休沐一天,山长夫人会为女子们主持乞巧会,就在后山,到时候学子们也都会去观看,咱们先不去,找个地方拜了织女娘娘就好。”

“对了,你抓了蜘蛛没?盒子里头要放的。”

“我哪儿敢啊?”银心一脸委屈。

“好啦好啦,我去,跟我来。”

这种事情,或许对于银心这种正常小姑娘来说,有点困难,不过对于祝英台这种,豪迈型运动健将来说,小事一桩。

不过两人离去后,有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悄悄推开门,进了祝英台的小院子里头,站在树荫下犹豫了好久,才把一个小荷包从怀里取出来,放在石桌上的茶杯下头。

……

等到傍晚,王凝之回来,先是在院子里,发现自己刚捏好不久,放在屋檐下风干的泥塑娃娃被人用石头砸了。

凶器还躺在地上,一副挑衅的样子。

这种丑陋的事情,除了祝英台,不会有第二个人了,毕竟,这也不是她第一次干了,而且这家伙很是光棍,每次被抓了,都会坦然承认,连连致歉,下次继续。

把石头在手里掂了几下,王凝之在考虑,是不是该给她个教训才好。

隔壁院子门被打开了,两个脚步声响起。

隐约能听到什么‘先放在我这儿,明儿一起……’

咳嗽几声,王凝之走到树荫下,瞧了瞧远方被夕阳染成金色的山麓,隔壁的说话声也停了。

到现在,王凝之也多少能理解,为什么祝英台这么个大大咧咧的性子,能在书院三年不被发现了。

球场上叱咤风云,食堂里吹牛吵架,动不动行凶伤人,爷们得一塌糊涂,就差找一把虎皮交椅,占身为王了。

没多久,响起关门声,银心离开了,而祝英台的脑袋,也出现在墙头上。

“喂!”

“你又扒墙头!”

“你管我!”

“说,干嘛!”

不耐烦地喊了一声,王凝之专心致志地消灭起手里的梨,过了会儿,却没听到回答,有点奇怪,抬起头一看,祝英台还趴在那儿。

很难得,这位假小子没有跟自己吵架,也没说用石头偷袭自己家泥塑娃娃的事情,而是愣愣地看着远方天边的晚霞。

撇撇嘴,王凝之拍拍肚子,打算回房休息了。

“喂。”

“到底干嘛?”

“王凝之,你,你有没有喜欢的姑娘啊?”

“莫名其妙,谁理你。”王凝之耸耸肩,鄙视了一句,手刚按在门把上,背后祝英台的声音又一次响起:

“你说,那些姑娘们,都是怎么跟喜欢之人表达心意的?”

王凝之回过头,却看见祝英台依然是望着天边,眼里有些茫然,又有些深藏着的古怪。

心里暗笑,嘴上不露声色,“怎么着,看上哪个姑娘了,人家是不是把荷包给了别人?放心吧,咱兄弟一场,我绝对不会拿这种事情嘲笑你,给我说说。”

“是后厨里头张婶儿的闺女?还是浣衣坊的关姑娘,岳姑娘?”

“什么乱七八糟的!”祝英台回过神来,没好气地回了一声。

走回院子里头,仰着头,王凝之笑了笑,“要是男子喜欢姑娘呢,一般是直接求亲就好了,要是姑娘看上男子嘛……”

“怎么样?”

“送荷包呗,乞巧节不都这么干的吗?”

“不好送呢?”

“不好送?什么意思,荷包太丑,怕人嫌弃吗?那就去买一个。”

“什么太丑,你才太丑!”

看到祝英台又要炸毛了,王凝之摆摆手,“好啦,要是那种很害羞的姑娘,就想个办法嘛。”

“啥办法?”

“托别人去送不就行了。”

“那也不行!”

“哎呦,谁家姑娘,这么多事!”

“没,没谁家姑娘,我就是好奇,明儿七月七,难不成那些姑娘们,还都能送出去?”

夕阳的光辉落在祝英台身上,她微微蹙起眉头,趴在墙头上,再没有平日里的爽利劲儿,倒像是与那身后已经发暗的群山隐没于一处了。

“要是不好让别人替送,那就自己替送嘛。”

“嗯?什么意思?”

“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著名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

日头已经落下,最后一抹橘黄色自天边散去,整个世界,都陷入夜色之中。

等到祝英台下了墙,端起桌上的茶杯,却发现底下有封信,拿回房里,点亮了油灯,展开信,表情从错愕,到古怪,再到忍俊不禁,异常精彩。

七月初七,一向都是个大日子。

在织女三星东南方,又有呈平行四边形的“渐台四星”,人们把它们想象成织布用的梭子和织机,而赋予它们一个拟人化名字——织女星。

作为主管人间女工,瓜果等事务的星宿,每到这个时候,就成了姑娘们向天乞巧的日子。

书院里头,气氛也是相当不错。

傍晚,众学子便早早在食堂用了餐,同时笑呵呵地聊着天,最近夏日炎炎,书院里休沐很多,就连不休沐的日子,那也是只有清早有些课业而已。

直到有人多嘴,问了一声打饭的张婶儿,结果张婶儿的大嗓门,就开始给众人讲述自己年轻时候的风姿绰约,以及与各大才子之间不得不说的往事。

总的来说,就是当年张婶儿人称扬州一枝花,被无数人追求,最终人间清醒,选择了朴实无华的大厨的故事。

倒不是她说的故事没吸引力,实在是听得多了,而且,就看她水桶一样的腰围,实在让人很难想象,年轻时候她的风采。

人作鸟兽散。

“喏,给你。”

学堂侧面的山路上,小亭下,梁山伯下意识伸出手,接过来一看,皱了皱眉,“这是荷包?”

一只精致的浅蓝色荷包,上边还绣着两只蝴蝶。

“对啊,”祝英台摆着手往前走,活像只崴了腿的鸭子。

“怎么?”梁山伯懵着,只是下意识随着往前走。

“好看吗?”祝英台并不回头,只是声音飘过来,好像有点儿颤抖。

“好看是好看啦,但是,你给我这个做什么?”

“好看你就拿着呗,这是我,嗯,这是我家九妹做的,给你拿着装东西,省得你忘东忘西的。”

梁山伯笑了起来,点了点头,“好,多谢贤弟了,你家九妹,对你可真好。”

“你可要贴身带着,别弄丢了,不然,我,我家九妹,可白费功夫了。”

“好,放心吧。”

而在另一侧的山路上,王凝之一把将王蓝田按在墙边,慢慢靠近,眼睛直直地盯着他,淡淡开口,语气中充满了异样。

“所以,杜雪姑娘,居然给你送了荷包?你小子,不会是没告诉她,那句诗是偷来的吧?”

“怎么能是偷呢,”王蓝田脸蛋微红,眼睛乱飘,“借的,借来的!我当然跟她说了,也说是跟你借来的,但是她说,嗯……”

“说什么?”王凝之是相当的不爽,就这么白给别人做嫁衣了?还是给王蓝田做的?

“说,王公子虽然才高,却不会帮她这个小女子,我若不是为了她,大概是能求的一整首诗的,还是她拖累了我。”

王蓝田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一个极其欠揍的傻笑。

于是,他就挨揍了。

狠狠地捶了一顿,王凝之才算是心里平衡了那么一点,

虽然大概率,这个杜雪姑娘,只是要把王蓝田攥在手心里,所以故作姿态,但是王凝之并不打算提醒他。

毕竟也有小概率,还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呢,王蓝田这么没品的行为,也能被她强行找个理由,扭转成大丈夫行为。

如果真是耍心思,那就更好了!

你不入地狱,难道我入?

小青峰后山。

在山长夫人的支持下,王兰发动了书院里各个行当的姑娘们,把后山的一处装点得美轮美奂,大大小小的灯笼,各色的漂亮小风车,上头还吊着长长的丝带。

山风拂过,彩带飘舞,颇有意趣。

角落里坐着,自酌自饮,没多久,学子们就三三两两都上了山,而梁山伯则是独身一人,走到王凝之身边,坐了下来。

“来一杯?”王凝之挑挑眉毛。

“嗯,那就一小杯好了。”梁山伯犹豫了一下,才算是答应了。

毕竟,平日里一心向学的山伯兄,可是拒绝饮酒的,因为这玩意喝多了,影响思维,影响学业啊。

学子们坐在两侧的席位上,静静地等待着乞巧会的开始。

今儿相当难得,夫子们也都坐在旁边,他们的夫人们也各自陪同而来,家里有女儿的,则都在王兰的带领下,坐在中央位置上,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张小案几,一盒针,一盒线。

山长夫人则站在前头,微笑着开口:

“《黄帝内经》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周易·说卦传》有云:兑为泽,为少女。兑卦,其数为七,在乾坤六子中,以为少女。”

“女子到了七七之龄,自然是要学习针线活儿的,纺织,编织,刺绣,剪纸都是大家该掌握的,至于做的好不好呢,一要看织女娘娘赐福,二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双巧手。”

“好,现在,一炷香的时间,谁的针,穿过的线最多,谁就是织女娘娘,今年最喜爱的姑娘。”

山长夫人亲手点了只香,笑吟吟地插好,回过头来:“开始吧。”

场面一片寂静,针落可闻。

姑娘们当然是一门心思地穿针引线,这可是大事儿一桩,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伙房里陈婶子,都快把脖子拉断了,就是为了瞅瞅自己闺女能不能行。

但看上去还是挺可惜的,那位微胖的姑娘,似乎完美继承了自己老娘的性子,没几次失败,就眼睛一瞪,手也不稳了。

至于周围的学子们,也只是凝神看着,都不敢说话。

倒不是因为他们也要乞巧,只是因为这种时候,贸然出声,影响了姑娘们,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另一头,茅房里出来的马文才,有些无聊,他实在不能明白,这种女子的节日,一帮大老爷们跟着凑什么热闹。

很随意地在山上走着,月光幽幽,倒也显得别致。

绕过一片小坡,却看见黑夜里,有两个鬼鬼祟祟的人影。

眉头一皱,马文才悄悄跟了上去。

那好像是祝英台?还有他那个小书童?

倒是不难辨认,虽然夜深难以看得清楚,不过祝家庄这两,体型一个比一个矮小,就跟个姑娘似的,那也是书院里相当突出了。

眼瞅着他们走到一片空地边上,马文才悄悄站在树后,刚伸出头。

一张硕大的脸就出现在自己面前。

“呀!”想都没想,马文才就是一拳打出,同时后退。

然后就疼得抖起手来,这才看清楚,那是王凝之,他的手上,举着一根棍子。

……

“你怎么在这儿?”异口同声。

“我,”马文才眼珠子转来转去,还没来得及想出个借口,就听到那边祝英台的声音响起:

“谁!”

“叫唤什么叫唤!大晚上的,你们有毛病啊?过来吓唬人?”王凝之没好气地把手里棍子一丢,刚才自己看见马文才在那边无聊地瞧了一阵儿就走,于是想着反正也没事做,不如出来寻寻开心。

谁知道,跟着马文才过来,却看见祝英台那蠢货了。

怎么想的啊?还打算偷偷拜织女?就不会趁着没人,找个阴暗的小角落去拜吗?非要这么暴露在月光下,才算数?

迷信害人!

使了眼色,祝英台把手里的小盒子丢到树后头,带着银心过来,“你们两在干嘛?”

“你们在干嘛!是想暗算我?”王凝之扭头过来,开玩笑,吵架这种事情,自己就没输过!

“谁会暗算你!”马文才怒火滔滔。

这边三人大眼瞪小眼,那边银心小丫头无辜地望来望去,好一会儿,才试探着开口:“公子,王公子,马公子,要不先回去吧?”

“哼,这么好的月色,本来还诗兴大发呢,结果一路下来,都是人,记住了,都是因为你们,害的本公子今晚名扬千古的诗作,就这么没了,每人赔我一千两!”

“我呸!你想得美!马文才,你要不要跟我一起揍他!”

“哼!”

瞧着三人一边吵着,一边走了,小丫头银心拍着胸口,这才伸出袖子,在黑暗里,擦了擦自己一头的冷汗,又绕回去,把树下的两个盒子收走了。

“祝英台,你不和梁山伯一起呆在那边,偷偷出来,想做什么?”马文才突然冒出一句。

本来还以为已经混过去,正在和王凝之吵架的祝英台,神色一顿,眼珠子滴溜溜地转,“我,嗯,我是……”

“呵呵,哈哈哈,马文才,我劝你不要问比较好。”想不到是王凝之突然开口了,还笑得开心。

“为什么?”马文才脸色很难看。

“难道我会告诉你,有个姑娘,看上我们祝公子了,打算今晚送荷包呢,祝公子瞧不上人家,又不想伤害了人家,在外头躲了一夜?家都不敢回?”

“谁让你说出来的!我警告你们,敢出去胡说八道,我饶不了你们!”祝英台眼神微微一闪,马上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

“放心吧,我才不会嫉妒你,今儿我已经受到了最大的打击,连王蓝田都能收到荷包,可我没有,虽然揍了他一顿,但也不解气,不行,再揍一顿好了。”

王凝之一揽两人肩膀,半推半拖地扯着两人往回走,笑得开心。

开心是真的开心。

当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王兰下午带给自己的消息。

昨夜,朱明芳悄悄告诉她,自己给祝英台送了封信,还在里头放了个荷包,可是祝英台到现在都没过来找自己,是不是没看到啊?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王凝之一口水就喷了出去。

“没错,我听到的时候,也是这样。”王兰似乎早有准备,直接躲在一边,滴水未沾。

“不对,你不是说,朱明芳是看上梁山伯了吗?”

“没有啦,她是不好意思直接和祝英台说话,所以才借着梁山伯来靠近祝英台的。”

“为什么啊?不是说祝英台动不动就要打打杀杀,还说要把白娘子串起来烤熟了?”王凝之是真的不理解。

“大概,嗯,就是因为这样,才看上了祝英台。”王兰抿了抿嘴,也是很尴尬。

王凝之一拍脑门,想起了那天在鸣翠楼,朱明芳的话。

“这个许仙,好色便罢了,还如此胆小怕事,更可恶的是,居然这般不信家人,却相信一个外人,我若是白娘子,哼!”

“所以,”王凝之语气很轻,语速很慢,带着极大的怀疑,看向王兰,“嗯,这是一对儿神经病对吧?”

一个要杀许仙,一个要杀白娘子,生生把一出浪漫的爱情故事给弄成个恐怖片。

然后,两个心理变态的罪犯,还惺惺相惜了?

王兰咽了口唾沫,艰难地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