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三百三十二章 以道论友

东晋隐士 第三百三十二章 以道论友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风入卷帘。

二楼上,张彤云默默地坐在一边,目光时而落在正在侃侃而谈的几人身上,时而落在那微笑陪同的谢道韫身上。

能侃侃而谈的,当然就只有坐在中心位置的那几人,王凝之,朱明启, 张玄,至于其他人,这时候基本上只能做个陪衬来听着了。

没办法,若是王凝之没来,那大家可以说是江南士族年轻人的一次聚会,当然是无所谓身份高低的, 虽然也会对张玄几人有些尊敬, 但还不会那么明显,而眼下却不一样了。

不过对于王凝之几人现在说的什么钱塘春景, 张彤云并不感兴趣,让她最好奇的,是坐在王凝之身边,他的妻子,谢道韫。

自己见过她一面,是在上次张道御来钱塘的时候,张彤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她是在自己之后上台的,却是第一个站在了道尊面前的,那三问直到现在,都让自己时不时想起。

只是那个时候的谢道韫,还是穿着女装的,人温文尔雅,带着和善的笑容,嘴里的话却是字字珠玑, 咄咄逼人,甚至能让张道御都无奈相对。

自己一向自忖才女, 即便是全天下, 也未必有几个女子胜得过自己,论样貌,自己绝对不输任何人,论家世,自己是吴郡张家的女儿,论才学,即便是男子,自己也不遑多让。

可即便回去之后,再多次的回想,张彤云也不觉得自己能在道尊的场子里,做到如此地步。

倒不是那几个问题有多厉害,平心而论,不过是取巧罢了,自己准备一下,也能想得出来,可自己有一点,却是无论如何,都不如她的,那就是在那样的场合之中, 自己没有那个胆子, 却做那样的事情。

是多么强大的自信,才让她一个女子,敢在全天下人的面前,去挑战道尊?

自己输了,输的不是才学,不是智慧,而是那种自信。

再打量几眼。

今日,谢道韫穿着的,大概是她丈夫的衣服,略微有些大,但还算撑的起来,这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和之前印象中的温婉大方不同,她似乎多了几分洒脱和自然,男子的衣服穿在身上,居然有那么几分合适,虽然只是安静地坐着,却让人不敢忽视。

在看到她嘴角那点微笑的时候,张彤云忽然明白了,对了,这就是王凝之平日里的做派啊!

果然,这就叫做夫妻同心吗?

没来由的,有几分羡慕,几分嫉妒。

她才是这天底下,最幸福的女子了吧,陈郡谢氏之长女,就算是公主们,在她面前也没多少尊贵。

更重要的是,她嫁了个好丈夫,虽然张彤云很是看不惯王凝之那副得意洋洋的,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态度,可是不得不承认,他对妻子,绝对是非常好的。

这一点在没见过他们夫妻的人眼中,或许是因为那一首传遍天下的催妆诗,可是只要见到了谢道韫,看到了她时不时望着丈夫的那个眼神,便知道她是有多幸福了。

这才是一个女子,最幸福,最珍贵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张彤云眼神暗淡了几分,这天底下,又有几个人能像她一样好运,受到上天眷顾呢?

她是陈郡谢氏的女儿,爱的人就是琅琊王氏的儿子。可自己同样心仪那琅琊王氏的公子,却是吴郡张氏的女儿。

人家是天造地设,父母亲戚盼着早些成亲;可自己却是难于上青天了。

张彤云轻轻叹了口气,默默地向着自己的心事。

而她不知道的是,谢道韫之所以不参与丈夫的谈话,原因就是想要多瞧瞧她。

看着张彤云眼里神色变化,最后落寞地低着头,谢道韫眼里闪过一丝了然。

虽然和张彤云没什么接触,但自己还是大概能看懂她心里想些什么的,毕竟在今年过年期间,自己就和一些姐妹们,打听过这个人了。

既然嫁到了王家,那王涣之就是自己的弟弟了,弟弟想要娶个姑娘,还托自己和大嫂帮忙,谢道韫当然是要认真对待的。

这次来钱塘,主要也是为了这事儿,毕竟丈夫这个人,在这方面,是在是神经大条。

用丈夫的话来说,这世上非亲非故的女子,只能分为两种:

妻子,还有其他。

最初听到这个话的时候,谢道韫是很无语的,心里很是替徐婉和赵天香鸣不平,但转念一想,又有些沾沾自喜。

有个这种神经大条的丈夫,好像也是个好事儿,反正到目前为止,王凝之确实是说到做到了,每次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他是一半一半,细腻的时候能主动发现,粗糙的时候就算了,找他谈心,那纯粹对牛弹琴。

但这就很好了,哪儿能要求他时时刻刻都关注着自己呢?若真是那样,别说他了,就算是自己都嫌累。

况且,在经过长期的观察,确定丈夫在面对其他姑娘们的时候,连一半一半都没有了,只有对牛弹琴,谢道韫就非常满意了。

所以,想要丈夫来钱塘,帮三弟侧面打听试探一下张彤云的想法,那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估计就算是人家小姑娘有心,被丈夫胡搅蛮缠一通之后,也会好事儿变坏事,亲家结仇家。

张彤云这个小姑娘,按照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样貌自不必说,相当出众,钟灵毓秀的地方,水灵水灵的姑娘。

才学的话,也是相当可以,毕竟身为一个女子,能随着家里兄长,去江州论学的,必然是有几分真才实学,况且这一点,也不是那么重要,就像自己和丈夫,都是有些名声的,出门在外,也是能引经据典的,可两人在家里,大多数时候,还不是吵吵闹闹,哪儿有那么多之乎者也?

然后,就是看为人了。

就从自己的印象来看,当初在钱塘,道门大会上,谢道韫记得,张彤云就在自己前头,问了一句‘道生万物,为何不同,有的花儿三月开,有的花儿腊月开?’这样有趣的问题。

这是讨了个巧,但也留有余地,既然问的是这种,自然就不是为了在那么多世家子弟,名门豪族,座上高官,甚至道尊面前去表现自己,况且留有余地,那就是说,她不过是个小女儿心思,想要逗个趣儿,又怕弄巧成拙。

能把问题,问到这个程度,足见她拿捏得恰到好处了。

也能看得出来,张彤云是有些骄傲的,但并不到狂妄的地步,反而会为别人着想,就算对面是个小道士,也不愿给人以难堪。

从这一点上说,哪怕是自己,或者丈夫,都不如她一个小姑娘,毕竟自己跟着丈夫时间久了,很多时候,都会显得咄咄逼人。

就连上次回家,妹子谢道荣都说,感觉大姐现在说话更温柔了,可话里那种不容置疑的味道,却也更加浓重了。

世家子弟,往往目中无人,当然了,像丈夫这样有本事的,大家都会觉得难以亲近,就更别提那些本事不怎么样,脾气还大得很的那些人了。

而吴郡张家,毕竟是江南四大士族之一,张彤云,也算得上是金枝玉叶了。

可她还是能照顾到一个小道士,不踩着他来给自己扬名,这就足见其善良了。

至于今儿她时不时就偷偷看自己,谢道韫自然是懂得,因为这样的眼神,见过太多次了,几乎是每次自己和一些姑娘们共同出席什么地方,她们就会拿自己来和她们比较一下,谢道韫早已经习惯了。

接下来,就是想个办法,看看这姑娘,对三弟究竟是个什么想法了。

而这个时候,王凝之也瞥了一眼那边低着头的小姑娘,眼珠子转了转,“张兄,你也知道,我大哥如今已经是去了建康,他基本上都没出过会稽,这次要去建康常住,多少有些不适应,跟我说,那边就是老人家太多了,虽然有些年轻人,但大多也跟我们王家子弟不熟悉,你去年不也在建康待过么,有什么好法子?”

张玄愣了一下,并不明白王凝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开玩笑,王玄之什么人物,刚去了京城,就传出陛下很是欢喜,还邀请他一共鉴赏书画,这样的人,还会觉得在京城无聊,找不到朋友?

怕是想要跟他结交的朋友太多,王玄之都挑花了眼吧?

心里暗暗腹诽,嘴上还是说道:“建康毕竟与其他地方不同,天子脚下,很多事儿,很多人,都与咱们不同,王大哥或许可以多去参加一些……”

王凝之听了一会儿,微微一笑,“你说的这些,其实我们也都有想过,但毕竟人生地不熟啊,就算我大哥想去,有的时候吧,人家也未必愿意邀请,你也知道,如今王家在朝廷上,可是有人不待见的。”

“这样吧,张兄,你不是过些日子,要去建康么,你去了之后,有什么好玩的,多叫上我大哥一起,我大哥这个人,实在是太腼腆了,还是熟人比较好办事儿,咱们也打过好几回交道了,总比个陌生人强。”

对于王凝之这话,张玄皱了皱眉,正常来说,不论如何,自己和王玄之,怎么可能相约一起出去游玩呢?

可人家已经表达了善意,自己若是拒绝,既于礼不合,也对张家没好处,眼下,倒不是说需要和琅琊王氏做朋友,毕竟立场的相对,已经注定了竞争的关系,可是也没必要得罪人。

然而,若要在这个时候,说什么‘没问题,大家都是好朋友’之类的话,那让这些坐在旁边的江南士族子弟们怎么想,觉得张家背叛了大家,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小人呢?

犹豫之中,那边的谢道韫倒是开口了,只不过她的目标,不是张玄,而是张彤云:

“张家妹子,我上次回家的时候,听三弟说起,你和你家里的兄长们,去江州论学,可是让人大开眼界,张家子弟的学问,令人敬仰,尤其是我也身为女子,知道女子读书的不易。”

“夫人过誉了。”张彤云不清楚她是什么意思,但这种话,自然是要谦虚回答的。

“你都能如此有学问,那想必张家几位兄长,更是人中翘楚,我家里大哥,最喜欢的就是谈书论道,你们也知道,”谢道韫笑着点点头,这次却是冲着张玄说了:

“我家里爹爹,很是重清谈学问,尤甚爱道,就连我夫君,都耳濡目染,爱桃品道,张兄在道门学习多时,对道学必然是颇有心得,若是能和大哥论道讲学,必是人间美事。”

张玄终于笑了起来,点点头,答应下来:“既是如此,那我进京之后,必是要上门叨扰了。”

这两口子,明显是要自己去找王玄之,肯定不会是为了什么道学,王玄之怎么可能那么无聊,去了建康,研究学问?

况且,别的不说,就一点,王凝之或许爱桃,却绝不可能是因为道统,虽然接触不多,可是王凝之这种恣意昂扬,目空一切的德行,谁看不出来,他还能对道学有多少尊崇?

这种人,隐士未必是个隐士,但狂生是绝对的狂生。

只不过,既然人家抛出善意,那自己当然也该接受,能多个朋友,谁不愿意呢?何况还是琅琊王氏这样的朋友。

虽说大家是个竞争关系,但君不见那谢奕,和桓温还是好友呢?

至于他们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就等去了建康,见到王玄之,再看吧。

最关键的是,用道门来做这个引子,那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多余的麻烦,王羲之甚是爱道学,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儿,而他的儿子们,自然也对此颇有研究,哪怕是王凝之,当初不也三问道尊?

而自己跟着道尊学习多年,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两个爱好道学的年轻人,在一起坐而论道,自然是合情合理了。

见到张玄点头答应,谢道韫再开口,“夫君,你们一群大男人在这儿喝茶聊天,我们这些女子,多有不便,还不如我和兰儿去外头逛逛,瞧一瞧这春日的美景?”

王凝之回答:“夫人,我陪你去?”

“那倒不必,没得搅了夫君兴致,”谢道韫笑了起来,“只是我对钱塘,不太熟悉,若是有熟人引路,自是方便许多。”

说罢,便瞧了瞧张彤云,张玄瞧见这一幕,自然是明白,便开口:“小妹,你在这儿也没什么乐子,不如陪王兄的夫人,出去逛逛?”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