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花与雪与酒

东晋隐士 第三百一十二章 花与雪与酒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雪始终都在下,只不过一直都很小,只有细碎的小雪花,就好像被人从云上丢了下来,像小纸片一样,呈现在这个世界。

王玄之书房的门口,里边是热乎乎的火盆子, 外边还用毯子围着,何仪跟谢道韫就坐在其中,一边闲聊,一边照料着孩子。

“我本是想着,他还小,就待在屋子里好了,可是这孩子, ”何仪充满柔情地捏捏儿子的脸蛋,“瞧见了外头的雪, 就一直想要出来,我只好给他多裹了些,带他出来走走。”

谢道韫点点头,“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下雪呢。”

“是啊,”何仪笑了笑,“你大哥说,这种时候,二弟在哪里,哪里就是最好玩的地方,而二弟肯定是会找兄弟们一起的,所以我们就过来了。”

谢道韫瞧了一眼那边的丈夫,没好气地说道:“凡是好吃好玩的,找他准没错,以后大侄子可要多加小心,不能被他这个二叔给带歪了。”

何仪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们夫妻俩啊, 这可怎么办呢,我还打算他长大一些,能跟着你们去读书学习呢。你大哥以后估计在京城的时间长一些,我那点儿墨水,最多也就给他启蒙而已,家里头,除了爹娘之外,还是你们两口子学问高一些。”

“况且,以后二哥要去做隐士,当然是要做学问,传弟子了,就让他大侄儿先跟着。”

谢道韫无奈,“他要是肯好好教,认真教,那就好了,可是这家伙,说起来,我也不怕大嫂你笑话,这可能是你从未想过, 从未见过的隐士。”

瞧见何仪疑惑的目光,谢道韫叹了口气,“别人做隐士, 是做圣人文章的,他这个隐士,是做街坊故事的;别人做隐士,是远离铜臭的,他这个隐士,是一门心思要做生意的,恐怕跟你想象的,大有不同……”

这边两人在交谈着,那边,王凝之也在和大哥低语。

“大哥,会稽王一家,大概是啥时候回来?”

王玄之拿着一把小小的扫帚,给几个兄弟们扫着肩上的落雪,回答:“明日便回来了,还说要过府一叙,爹爹给辞了。”

“啧啧,这位王爷,可真是求贤若渴啊,摆出这幅姿态来,礼贤下士,就算是陛下,恐怕都比不过他。”王凝之冷笑。

王玄之也没什么好脸色,说道:“会稽王自从去年宣城之事后,已经隐隐成了皇族之中,说一不二的人物,就算是陛下,很多事情也要跟他商量着来,朝中几位大臣很是不满,他这个抚军大将军,如今和镇军大将军司马晞,算是将建康内外的军队全都掌控在手中了,只有典易率领的禁军,还在陛下手里。”

“烈火烹油啊。”王凝之淡淡说道。

“会稽王大概也是意识了这一点,尤其是几个月前,你刚从建康离开的时候,他还曾去拜见诸葛恢大人,说是想要几个皇族子弟,跟随老大人学习,被诸葛大人给拒绝了,大概就是那时候,他自己心里有些数了。”王玄之说话很慢,“所以这次回来,明明更加位高权重,却要比之前还礼贤下士。”

“这是想捞一些本钱啊,”王凝之感叹,“诸葛老大人,虽然年迈,确实老而弥坚,我在建康虽然和他接触很少,却印象深刻,这位老大人既然能表现出来不待见会稽王,那其他的朝中老大人们,自然更加有了底气。”

“是啊,同为辅政大臣,不论是司马昱,还是司马晞,都是皇族之人,而诸葛大人却是群臣表率了,尤其是其他几位大人如今都已不在,诸葛大人如今虽荣养,可陛下却不肯放他回老家,而是安排在京中荣养,可见太后也是不愿意让皇族如此凌驾。”

王凝之叹息一声,“陛下可是真难做啊,这大晋天下,朝廷与桓温,群臣与皇族,士族之间的平衡,一个把握不住,可能就会有下一个桓温,想要把大晋拧成一股绳,可没那么容易。”

两兄弟交换了一个眼神,王玄之说道:“过两日,会稽王总是要宴请各家的,到时候再看看,他会有些什么说辞吧。”

王凝之耸耸肩,“我才懒得管,反正我要去做隐士,这天下但凡是个有眼睛的,都应该明白,他就算是招揽人才,也招揽不到我头上。”

“况且,大哥你要入京做官,想必会稽王会把心思用在你身上,我就负责陪司马道生玩玩就是了。”

王凝之说完,就笑嘻嘻地往前走了几步,“老七,去我书房里,拿架子上的那些小花灯出来,老五,老六,跟我一起把这些雪都堆起来,做一面雪墙,前头要平,后头要留口子。”

王玄之笑了笑,知道二弟是不会参与到自己和会稽王之间博弈,所以才故意不接话茬了,如此想来,还是爹爹说的对,一家人的团结,才能让琅琊王氏,无漏洞可出,无破绽可寻。

走上前,也帮着弟弟们一起动手做了起来,从小时候开始,这些事儿,大家就仿佛形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自己兄弟们来做,而不是要仆人们来。

中途,何仪还牵着孩子,在雪地上踩了踩,王安之倒是笑得开心,可小脸蛋很快就被冻得红扑扑,何仪便让人带着他回去睡觉了,自己则和谢道韫一起,帮着大家来做这些雪人。

冬天的晚上,总是来的很快,尤其是在这种不见太阳的日子里,白天与夜晚的界限,似乎也被模糊了。

整个王家,甚至整个山阴城,都已经亮起了灯,廊下,院落,屋檐下,还有窗户里投射出来的光芒,让这片本来由白转黑的雪景,染上一层淡淡的橘黄色。

王羲之夫妻俩,略带疑惑,但还是随着儿子王操之过来了。

一路上,两口子都在交换着眼神,王羲之表示自己可懒得去和这些孩子们玩乐,郗璿则不然,几个孩子们在一块儿,往往能弄出来些很有趣的东西,况且,老六这么腼腆的孩子,过来邀请爹娘一次,可是少见,绝不能坏了孩子的心情。

而在家里的事情,很明显,一向都是郗璿做主的,所以在简单的眼神交流之后,王羲之就很不情愿地摆出一张笑脸,跟着儿子前来。

不过站在院子的门口,瞧见里头这一幕,王羲之就突然觉得,这一趟来的不亏,要比自己在书房里小酌几杯,更有价值。

孩子们的书房院子,本就是王家宅子里最大的一处,甚至比起王羲之两口子的住所都不逊色,因为所有的孩子们,在少年时都是要在这儿读书的。

而现在,一长排的灯,悬挂在屋檐之下,四四方方的院子,几乎被这橘色的光芒笼罩,冬夜之中的寒冷,几乎被这股光芒,给温暖了许多。

而这淡淡的微光中,雪花还在轻柔地随风落下,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这世间起舞。

王羲之闭上眼,这就打算诗兴大发了,可还没等自己酝酿出感情,就听到旁边妻子的声音:“老爷,你快看!”

不耐烦地睁开眼,王羲之瞧见妻子已经进了门内,微微侧过脑袋瞧了一眼,只见大门的对面,不是平日里那砖墙,而是一堵雪堆积而成的墙,本来,夜里是不该看的这么清楚,可那堵墙上,闪耀着各种颜色,让人实在无法忽视。

王羲之走近了些,根本顾不上孩子们站在旁边行礼,细细观看起来。

从上而下,这堵墙仿佛是一面真的墙,上面掏开一个个小小的方形孔子,摆放着一个个晶莹剔透,闪耀着光芒的小娃娃,而下边则是形态各异的小动物,还有些自己都不认识的东西。

每一个小孔的后面,都有一层薄薄的冰晶,而冰晶之后,则是一盏盏的小灯,灯被不同花色的油纸包着,所以投射出来的光芒,也是五彩缤纷。

绿色的小马,蓝色的蝴蝶,粉色的小牛,还有一匹凌空腾起双腿的马儿,它背后的灯,更是用一张各色相接的油纸包裹,让这匹小马,光彩夺目。

而在最下面的,是几个雪人,每一个雪人的肚子后面,都放着一盏小小的灯,整个墙壁看上去,简直是流光溢彩。

“嗯,做得很不错。”王羲之点了点头,难得对儿子们表达了肯定,而这个时候,何仪又一次回去,把孩子抱了过来,王安之年纪虽然小,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尤其是现在,更是那种对色彩敏感的时候,瞧着这个院子里的一切,一双眼睛都是直愣愣地,几乎不知道该先看哪个。

见到他的样子,众人都笑了起来,郗璿很是心疼地接过小孙子,抱在怀里,瞪了一眼儿子们:“也不见你们小时候能比他强!”

说完,就进了老大的书房,里头的炭火一直都烧着,但并不会呛人,这也是二小子的功劳,这种小小的火炉子,很是受到家里的喜爱,虽然当年的做工比较粗糙,不过这几年时不时几个孩子会改良一下,也算是不错了。

屋子里的窗户,都微微开了一道口子,免得气闷,而这个时候,那炉子上的一口锅里,煮着热滚滚的茶水。

谢道韫亲自走上前,舀了一瓢水,倒在两个茶杯里,给郗璿和何仪各自一杯,说道:“娘,大嫂,暖暖身子。”

郗璿笑了笑,瞧了瞧自己的两个儿媳,相当满意。

大儿媳温婉贤淑,虽是缺了些当家主母的决断和魄力,但自己身体康健,慢慢教她就是了,只要心是好的,一心为了大儿子,为了家里,那就可以。

二儿媳才智卓越,又手腕严密,又能帮着二儿子在外应对,又能为他那粗心来补全漏洞,小两口过得亲密,自然也是家里的福气。

“令姜,过几日你回家去看望,记得帮我带些东西去,我得了几块好皮子,给你娘带过去,省得她天天惦记我的小库房。”

谢道韫笑着答应,又闲聊几句,何仪便问起晋安一行,她这些年,还未曾去过那么南边的地方,对那里的大海,也很是好奇。

虽然以前不觉得看看海有什么特殊的,会稽以东,同样可以见到大海,可家里头要说谁最是擅长吃喝玩乐,那当属王凝之,这两口子不辞劳苦地去晋安,必然是有什么不同的。

谢道韫听了以后,笑了笑,回答,“”

“倒是个好年景啊,”王羲之站在屋檐下,感叹一声,“雪有,却不大,正是滋润大地的好。”

王玄之站在他身边,点点头,“风调雨顺,是百姓之福,而百姓日子过得好了,我们的日子才能过得好。”

“嗯,”王羲之对大儿子的觉悟很是满意,正要给儿子们都上一课,却环顾一周,脸色变得没那么好看了。

“叔平,你又在做什么?”

王凝之回过头来,“老爹,想不想喝新鲜的雪花酒?”

“哦?”

“我取了新下的雪,融于酒中,等下我们畅饮一番。”

王羲之冷笑,“你这些花招,我早就试过了,酒既有其温,又有其浓郁之恰到好处,你如此添加,适得其反,不仅不会香醇,反而失味。”

王凝之笑了起来:“所以,我就加了陈酒而入,只要量适度,这可就是雪之清凉,和酒之香醇,合二为一了。”

“胡闹,你可知道,这要试过多少次才行?”王羲之摇头,说起别的来,或许还会犹豫,但是在喝酒这个问题上,王羲之是对自己有绝对自信的,全天下恐怕也没几个比自己会喝的人了。

“一次即可。”王凝之笑了起来,“我不以新酒入坛,勾兑旧酒,是以旧酒为引,勾兑的新酒。再加上这些存下来的桂花花瓣,桂花香,雪花清,凉酒可入您的眼?”

王羲之愣了一下,突然眼前一亮,走上前去,看着地上的东西,喉结不由得抖了一下。

花瓣,雪,新酒,在一个小小的坛子里相融,而后加入一点陈酒,不说味道,只看这样子,便让人馋虫难耐。

看着老爹兴冲冲抱着酒进了屋子,王玄之笑了起来,“你总是有这些古怪的念头。”

王凝之也笑了起来,“大家都是用新酒勾兑陈酒,陈酒香重,哪儿能正好呢,用陈酒勾兑新酒,给新酒加一丝醇厚之感,何乐而不为?”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