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夫人妙计安天下

东晋隐士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夫人妙计安天下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女儿的话,司马兴男只是笑笑,嗔怪地瞪了一眼,“要去凑热闹也行,可不许给王大人添乱。”

“娘,您就放心吧,我就是去学习一下。”桓舒笑着回答, 便冲着一边的王凝之挑挑眉,“王大人,请吧?”

王凝之无奈,只好告罪一声,司马兴男也不以为意,只是说道, “你们年轻人,争强好胜本是好事,不过你也别太为难他们就是了。”

“这是自然。”王凝之答应一声,便随着兄妹两人一同出了厢房。

到了大厅一侧,已经有好几个年轻人入座,而坐在桌边的,正是周赴,瞧见几人,便站了起来,笑呵呵地说道:“各位,你们要见王大人,我可是给请来了。”

“多些周兄。”几人应和一声,各自打量起来。

“这位是王凝之,王大人,这两位是我家的亲戚,这次也到建安来玩的。”

周赴很自然地介绍着,桓氏兄妹也没有反驳,王凝之眯了眯眼,却也没说什么,只是随意拱拱手, 坐了下来。

“这几位分别是江州,南康,翻阳等地的学子,这位是许氏,许元位公子,这是赵家,赵正阳公子,还有魏延山,马万平。”

“几位,找我有什么事儿?”王凝之率先开口,颇有些先声夺人的意思。

“王大人,我等慕名而来,只希望您能不吝赐教,上次在江州,与王涣之论学,让我等见识匪浅,又听说您如今才名远播,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还请您万勿见怪。”

王凝之点了点头, 说道:“好, 既然你们诚心求教, 又不辞劳苦而来,我若是不答应,倒显得小气了些,只不过你们也知道,我好不容易被陛下恩准,有个休沐之期,时间确实不充裕,这样吧,我给你们出一题,你们就按照我的题目,各自作篇文章出来,一个时辰,我来给你们指点一下有什么不足。”

几个人对视着,眼里闪过茫然,不过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而已,便各自唤来下人,准备笔墨了。

王凝之懒洋洋地坐在桌边,时不时跟桓济聊上几句,倒也很是轻松,只不过桓舒就明显有些不满了,凑了过来,阴阳怪气地开口:“哟,我本来以为,今儿能瞧见王大人这个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是如何有才学的,结果就只是看别人用功啊,果然是有官位在身,就不与民相同了。”

王凝之瞥了一眼,抬起一根手指来,阻止了正要说话的桓济,笑容灿烂地看着桓舒,说道:“小妹妹,你这话说的,就太有道理了!”

“以前的我吧,虽然自己想做官,可是没路子,我爹觉得我做官不行,就不肯帮我,所以我呢,就只能靠自己,要怎么靠自己呢?”

“当然是要靠文采了!所以啊,我只要逮到一个机会,就会不遗余力,出风头,抢光彩,这不就很快,出了名?”

“然后就被太后召入京,做了官,虽然是个虚职吧,但毕竟也是官位啊,那当然就与民不同了,你想想,以前我见了你爹,行礼行的是晚辈礼,但现在大家同样在朝为官,我就只需要行个下级礼便是了。这就是不同啊!”

“就像他们几个,前来找我讨论学问,若是我三弟王涣之在,则必然是要大家一同探讨,或者一同做文章,或者作诗作词的,这样才是正理。”

“可是找我就不一样了啊,虽然大家年纪差不多,可是身份差太多,所以要不要论学,如何论学,全都是我说了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做官啊。”

说到这里,王凝之往她的方向凑了凑,声音很低,“对了,给你说个秘密,别人都不知道的那种。”

桓舒眼前一亮,已经忘了刚才王凝之的话有多么讨打,也凑近了一些。

“我啊,其实那些出名的文章诗赋,都是早就预备好了,然后打通关系,就等着出名呢!”

一双本来就很大的眼睛,现在更大了,桓舒先是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目光瞪着王凝之,可是对方的话还没完,又补上一句:“可惜你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谁会信你?”

于是,那双瞪大的眼睛里,又充斥着愤怒。

……

落日的余辉,洒落在街头。

王凝之两口子,在慢慢地走着,很难得,一向多话的王凝之这时候挺沉默,而一向对丈夫异常都十分警惕的谢道韫,也在沉默着。

足足走了一条长街,已经路过了居住的小店,却无人提醒。

徐有福就跟在两人身后,给王家的护卫仆役们打手势,让他们都不要过来,而绿枝站在门口瞧了一眼,也就回去准备晚饭了。

作为日日都为了管家大权而争斗不休的两人,大概唯一的默契就在于对主子的判断上面了。

于是,两位主子在前头走着,徐有福跟几个护卫在后边跟着,其他人则先回到小店去做事,就这样过了小半个时辰,王凝之终于停下了脚步,和身边的妻子对视一眼,露出个苦笑:“我们怕是被耍了。”

谢道韫同样无奈,“我感觉也是。”

虽然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但徐有福是理解不了的,也只能默默跟着他们,瞧着两位主子回到了小店,就急忙去后头找绿枝,饭菜茶水应该是准备好了吧。

而王凝之一双胳膊撑在桌面上,很不爽地说道:“越想越不对劲儿,真是没想到啊,大长公主城府这么深。”

“恐怕,今儿咱们俩,都给人家做了陪衬,大长公主该见到的人,该谈好的事情,已经都办好了。”谢道韫淡淡开口,“你是怎么发现的?”

王凝之叹了口气,“当时,说要我去跟那几个小子论学,我就觉得有点儿古怪,这莫名其妙的,跟三弟有纠葛的人,怎么会找到我呢?他们难道就不清楚,跟我可不能像学子们一样平起平坐吗?而且,怎么偏偏就是今儿呢?”

“还有,我故意试探,说要他们来写文章,我只做评论,这些家伙明显不忿,却没说什么,而是按照我说的去做了。看他们那样子,就不像是自愿前来,而是受人指派,况且,”王凝之笑了笑,“我也没觉得自己有那么大面子,可以在这儿指点江州学子,就算我如今有些名气,有个官职,江州这边的人,谁还真的在意我一个虚职?要是只为了让我来指点几句,何必大老远跑过来?”

谢道韫点点头,“正是如此,那你就没想着试探一下?”

“他们能懂什么,就连我身边坐着的桓济兄妹都认不得,不然哪儿会那么轻松,想必是周赴那小子请来帮忙的。”王凝之皱了皱眉,“桓济滑不溜手,我虽然想从桓舒那儿问点话出来,可桓济始终盯着,也是不成。”

谢道韫‘嗯’了一声,说道:“我今日随着桓庐去别处的时候,倒是没有发现她的心思,陪着她看了许多字画,最后才反应过来。”

“瞧字画都能瞧出来?”王凝之愣了一下。

谢道韫冷笑,“这小丫头是故意的,所有的字画,全都是出自不同人之手,甚至连年代上,都上至汉初,下至元帝,各种风格,各家手法,我哪儿能都认得出来?可是她居然还准备了各家典籍,与我一起查阅,这未免准备得过于充分了吧?”

王凝之点点头,“这是打定了主意,不让你回到那厢房啊。看来我就算是当时想回去,也会被用各种理由拦下。”

“真是没想到,我们俩居然给别人当了靶子,这下大长公主到建安,谁都猜不到她是要做什么了,反正有咱们在,人人都会觉得,要是桓温有阴谋,还会当着琅琊王氏的面吗?”

谢道韫叹了口气,“我若是大长公主,现在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尽快离开,只要她走了,人人都会说,肯定是计划因为我们而搁置,却不知道,她已经完成了。”

“只是,我有些不明白,”谢道韫皱了皱眉,“她既然要支开我们,那想必是要见别人的,否则只是和周大人说话,大可以在我们来之前,而且,这里是周大人的地盘,她私下里见谁,还能被人察觉到不成?”

刚说完,谢道韫就怔了一下,然后笑起来,瞧着丈夫,“不会是因为你跟桓舒胡言乱语吧?”

王凝之也笑了笑,“大概是的,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大长公主怕是也担心,咱们是真的有备而来,那样的话,必然会在她住处旁边,安排一些探子之类的,所以才会借着接风宴,来面见客人。”

“能让周大人这么听话,让大长公主这么费心,恐怕来的人,还真是如我们所想呢。”

“嗯,江州刺史纪修远啊,”王凝之闭上眼,苦思了一会儿,还是摇摇头,“印象之中,实在不记得他和桓温有什么相关的。我直接记得他是先帝时候,派到江州来做刺史的,在那之前,应该是一直在京中任职才对。”

“只能让父亲去解决了,咱们如今是有力难施啊,”谢道韫说道,“昨儿我已经把信送回去了,应该很快就能到家里。”

说话间,饭菜已经端了上来,只是今儿两口子都没什么兴致,王凝之夹起几片菜丢在嘴里头嚼了嚼,一口茶水送下去,就放下了筷子,一脸的不高兴。

谢道韫瞧了瞧丈夫,微微一笑,也放下了筷子,“怎么,觉得今儿被人利用了,很不爽?”

“是啊,”王凝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说道,“还是大意了,居然给别人做了棋子,看来是最近日子过得太舒坦,缺了些警惕之心。”

谢道韫轻轻点头,出言安慰,“倒也不能全怪你,大长公主这一出釜底抽薪,确实出人意料,明明我们出现在这里,对她来说是个麻烦,她却转手就把我们当做棋子来用,又完成了自己的事儿,又利用我们来打消大家的疑虑,从明日开始,就算是太后知道了这里的情况,也只会当做是我们俩坏了大长公主的事儿而已。”

“这些大人物啊,多少年了都是尔虞我诈过来的,心思之深,远过我们的想象,和平日里那些蠢货不同。”

王凝之叹了口气,“我也明白,其实就算咱们能预料到,也没什么法子,难不成还要违抗人家的命令不成?不过是被人引走,和被支开的区别罢了,可我总是有点儿不甘心。”

“既然夫君不甘心,那我们就不妨耍个小花招,给你出口气?”谢道韫眨了眨眼。

“夫人有何妙计?”王凝之眼前一亮。

谢道韫笑了笑,“大长公主把我们当做棋子,那我们就做个棋子好了,不过咱们这么聪明的人,当然不能等棋手推着走了,要积极一些,你觉得呢?”

王凝之眼珠子转了转,也笑了起来。

……

清晨,建安的城门外,桓舒就坐在马车的车辕上,百无聊赖得很,本来还想着用什么方法,整一整那个令人讨厌的王凝之,谁知道母亲要离开得这么快,让她很不甘心。

可是也没办法,一来自己现在也没什么好法子去给那王凝之添堵,二来这件事情也不敢让母亲知道。

只能等着下次见面的时候,再跟那小子较量一番了。

不过那傻小子,整天自以为是,怕是到现在都不晓得,已经被母亲摆了一道吧?

“庐儿,记住,我们是一家人,该对外的时候,就要一致对外,否则,你父亲辛辛苦苦积攒下的这一切,都会分崩离析。”

车厢里,母亲的话,让桓舒脸上一紧,这话分明是说给自己听的。

再去听着,车厢里,母亲和小妹时不时聊几句,看看前头骑着马的二哥,桓舒撇撇嘴,母亲虽然不太管兄弟们之间的事儿,但总是如此敏锐啊。

马车停了下来。

桓舒疑惑地向前看去,却见到二哥已经下了马,走上前,而站在那道路前头的,可不就是那个让自己非常讨厌的家伙吗?

“王兄,你们这是?”桓济虽有些疑惑,但既然见到了,总要下来聊上几句。

“桓兄啊,我们打算去晋安那边游玩了,你也知道的,我们来这儿,本就是打算去看海,”王凝之笑着说道,又瞧了瞧他背后的车队,“你们这是要走了?”

“是,母亲说朋友已经见到了,就早些回荆州的好。”

“快快快,给大长公主让开路,”王凝之回头吆喝一声,指挥着王家避让,十分贴心的样子。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