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宴无好宴

东晋隐士 第二百九十二章 宴无好宴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坐在窗户边的椅子上,谢道韫很无语。

相当的无语。

手里的茶已经喝完了,端起旁边桌子上的小茶壶,倒了半天,也就倒出来一点点,还带着些细碎的茶叶渣子。

很难想象,自己居然能一大清早地, 在这儿喝完了一壶茶。

讲道理,自己绝对不是这么无聊的人,只不过是因为丈夫需要,才会坐在这里的,看了几眼放在旁边的书,想了想,还是没有拿起来, 免得丈夫觉得自己不尊重他。

“夫人, 这身怎么样?”

随着丈夫的声音,谢道韫再次抬起头,带着虚假的笑容,“很好,我觉得这一身就非常棒,看着又有精神,又不显得累赘。”

说的当然是真心话,一件青蓝色的长袍,套在白色的内里外头,让丈夫显得格外清爽。

对于丈夫的外形,谢道韫一向都是比较满意的,俗话说得好,男人用不着多好看,重要的是有本事。

当然了,谁也不会拒绝一个有才有貌的丈夫,而丈夫的本事自不必说,就连这长相,也是越看越喜欢, 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

不过, 谢道韫也深切地明白,人活着啊,不能讲究十全十美,不然后悔的一定是自己,所以对于丈夫那种古里古怪的性格,自己还是秉持着理解的态度来进行沟通的。

而沟通嘛,当然是要讲究耐心和细致的。

只不过现在,谢道韫觉得自己的耐心快要用完了,笑容还没减退,就忍不住来了一句:“夫君,你知道我们今儿是要去干什么的吗?”

还在那边研究腰带色彩的王凝之头也不抬:“知道啊,去参加周大人给大长公主的接风宴。”

“那为什么你要这么注意外貌?都换了快一箱子衣服了,不累吗?”

“不累啊,好不容易在这种大人物面前露个脸,当然要注意形象了,我最后悔的就是当初在见桓温的时候,没有佩戴我的大翠玉扳指,害得我气势全无……”

“还有啊,上次在京城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 那些京城的公子哥儿们,虽然不见得有什么气概,可是各个看着都是人模狗样的,跟他们一起去宴会,那些姑娘们居然像看不见我一样!”

“果然啊,人靠衣装,这话就没毛病,所以我现在也要重新为自己设定一个发展路线了,首先就是要给别人都造成一个强烈的印象……”

王凝之絮絮叨叨了一顿,却没听到妻子有什么回应,疑惑地回过头去,却见到妻子就默默地坐在那儿,脸上带着一个冷笑,手里的书卷已经被拧得皱起来。

虽然不知道她是为什么生气,但作为她的丈夫,王凝之对于妻子的表情,那还是相当了解的,下意识就往床上一坐,把枕头拿起来挡在脸前头。

啪!

啪!

两声响,震得王凝之胳膊都抖了两下,还有谢道韫愤怒的声音:“学点什么不好!学点什么不好!”

并不敢反驳,直到那边说了一声‘把枕头给我放下!’这才放下了枕头,小心翼翼地看过去,说道:“夫人,这个,咱不换了还不行吗?生这么大气,你看看,要是把这书砸到我脸上,可就破相了。”

谢道韫没好气地瞪了一眼,“谁叫你拿枕头挡着?我不用力气,你怎么害怕?”

王凝之把掉落在地上的书捡起来,瞧了一眼,翻了几页,递给谢道韫,“夫人,多瞧瞧先贤之言,别生气。”

谢道韫接过来一看,上头正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谢道韫嘴角扯出一个冷笑,反手就把书拍在桌面上,“所以,你是想说,你认错了?还会改?”

“正是如此,”王凝之义正言辞,“夫人不喜欢的,那就是我不喜欢的,在这一点上,我可以和你保持高度的一致。”

谢道韫笑眯眯地转过来,站起身,微微踮脚,捧着丈夫的脸,很温柔,很轻声:

“我信了。”

就在王凝之面露喜色的同时,她又加上一句:“所以你应该是很明白,我信了,你就必须做到,不然欺骗我,可要比这个严重很多哦?”

脸上的笑容还未散去,苦涩就涌了上来,王凝之也不是很清楚自己脸上的表情现在怎么样,但点头答应还是必须做到的。

这就是人生啊!

……

很难想象,小小的一个建安郡,居然也能请来这么多人,站在迎风楼前头,王凝之咂咂嘴,“周大人好手笔,只可惜还是棋差一着啊。”

“怎么说?”谢道韫站在他身边,问道。

“越是这些大人物,反而越不喜欢身边有太多人围绕,尤其是地位相差很多的,因为他们要在这些人面前显示涵养,表达友好,可偏偏他们根本没有这个心思。”

王凝之笑了笑,“这些人,大多都是建安这里的人,甚至有些人,恐怕都不知道今儿来的是谁,只会觉得是周大人宴请,否则的话,咱们的大长公主绝对会不高兴。”

“那现在,一来周大人这里人多而杂,让她已经不爽了,二来这些人还未必知道她的身份,就会让我们的大长公主,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仪态举止,一方面还要忍受自己不是主人公的尴尬,啧啧,周大人啊,难怪这么多年了,还是在这儿做官。”

谢道韫只是笑笑,“就怕你这么胡乱猜测,会出错哦。”

“怎么可能?”王凝之挑挑眉。

谢道韫毫不示弱,“不妨进去看看,我觉得未必会这么简单。”

“你哪儿来的信心啊?”王凝之与她并肩向前,疑惑地问道,要知道,自己的妻子可不是个喜欢跟自己唱反调的人,既然出言,必有所依。

谢道韫也学着丈夫挑眉,“我只是觉得,周大人要真的这么蠢,大长公主如何会选择他呢?这么隐秘的事情,交给这么不靠谱的人,还想不想成事儿了?”

站在门口,里边一点的,正是昨儿刚见过的周家公子,周赴,瞧着王凝之夫妻俩,便急忙走过来两步,笑吟吟地说道:“王兄,可算是等来你们了,快请上楼。”

与王凝之互相点头时,又低声:“这些人并不知道今日是作何,只知道是我爹宴请,我们以此来鱼目混珠,王兄不必下楼来,楼上之人,才是客人。”

王凝之答应一声,两人便一同上楼,谢道韫低声笑笑,“瞧见没,人家周大人,心有成算得很呢。可不会在这点儿事情上,犯糊涂。”

王凝之也笑了笑,“不仅如此,还算计到我们头上了,提前就派儿子在这儿等着,把消息如实告知,我们若是揭穿,反倒是失了风度。”

“小小建安,内有锦绣。”谢道韫似乎感兴趣起来,眯了眯眼。

“看看是我们这外来人气势如虹,还是这本地人海纳百川吧。”

上了楼,和底下大厅里的觥筹交错全然不同,几间厢房里,安安静静地,并无声音,一个周家的仆役瞧见王凝之,便上前引路,到了里头一间,说道:“王大人,大长公主就在里面,周大人也在。”

王凝之点了点头,叩门之后,等到里头一名小厮出来开门,这才走了进去,里头坐着几个人。

坐在上首的,是一个已经有些年纪的妇人,穿着并不算多华丽,只是那气派,单单只是坐在那儿,就俨然已经是这一切的主宰了。

作为郡守的周培大人,也只是坐在侧位上,身边还有一个妇人,看着应当是他的夫人了,正在和司马兴男说话。

而另一边,坐着的则是司马兴男的两个女儿,桓舒和桓庐,桓舒对王凝之并没有什么好感,只是在瞧见谢道韫的时候,多少有些惊讶,便把脑袋偏了过去,倒是那小女儿桓庐,对王凝之两口子显得很有兴趣,一双大眼睛打量个不停。

“王凝之,携妻谢道韫,拜见大长公主。”

司马兴男打量了两眼,点点头,说道:“不愧是王逸少的孩子,品貌皆优,这就是谢家的才女吧?”

谢道韫微微往前一点,手还没有放下,回答:“您过誉了。”

“坐下吧。”司马兴男倒是比想象中好相处一些,也没有怎么为难两人,等到大家都入座之后,反而是周大人先瞧瞧王凝之,笑呵呵地开口了。

“王大人年轻有为,能得太后亲召入京,就算是建安这等边陲之地,我也时常听闻这周边的世家公子们,以你为榜样而学习。”

王凝之笑了起来,“周大人这话可是折煞我了,旁人不清楚,您还不清楚么,我那不过就是挂了个虚职,在建康的时候,莫说其他,就是典易那小子都敢欺负我。”

“典易将军如今已是虎贲中郎将,守卫皇宫安全,那自然是与众不同的,像我这种外地官儿,一辈子都无缘入京去,有时候看见你们这些有为的年轻人,也是羡慕得很啊。”

“您是一郡太守,这建安郡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是您说了算的,跟我这种虚职可不一样,”王凝之笑着恭维,“算说建安虽是边陲,却也是一郡之地,下属广袤,正是轻松自在的好地方。”

“哈哈,王大人言之有理,”周培连笑几声,说道,“人到了这个岁数,也就是想着能松快些,把陛下托付的这一郡之地给管理好,也就算是不负皇恩了。”

“王凝之,听说前些时候,你三弟王涣之,曾到江州论学,一战成名,到底你爹娘是如何教育子女的,能让家里的孩子都这么成器?”司马兴男淡淡笑着问。

王凝之拱拱手,脸上颇为无奈,“回大长公主的话,家里头,我爹娘教育子女,简单点儿说,就是非打即骂。”

“呵呵,”司马兴男笑了笑,“倒是严师出高徒了,就是不知道郗璿听见你这话,会不会生气。”

王凝之很清楚,这位大长公主,自然是和爹娘都认识的,于是笑笑,回答:“怕是会生气的,不过在您面前,我也不敢撒谎呀。”

闲聊了几句,司马兴男挑挑眉,瞧了一眼在那边对王凝之怒目相视的女儿,说道:“王凝之,早听说你是个爱戏弄人的,可我也没想到,你居然还敢戏弄她,这丫头在家里也是个混世魔王,除了她爹,谁的话都不听,这我可管不了。”

王凝之笑着,对桓舒拱拱手,“是在下胡言乱语,还请千万别放在心上。”

回答王凝之的,是一个大大的白眼,和一声‘哼’再无其他。

“这次本是回南康去,见几个当年的老朋友,兴之所至,就来建安一游,给周大人带来些许麻烦,我也过意不去,略备薄礼,还请收下。”

听到司马兴男的话,周培急忙摇了摇手,“大长公主肯驾临这建安,乃是我和建安百姓的福气,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也就在这几人闲聊的时候,那个叫做桓庐的小丫头,走了过来,坐在谢道韫身边,笑嘻嘻地开口:“姐姐,我听家里人说过,你可是士族之中的第一大才女,就连那些饱读诗书的公子们,都不如你,是真的吗?”

瞧着她一副天真可爱的样子,谢道韫笑了笑,说道:“没有的事儿,我不过是看过些书罢了,哪里比得上去书院里学习几年的公子们,你说的什么第一才女,也是大家给面子,吹捧几声罢了。”

桓庐眼珠子转了转,“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女子也能做得了学问呢。”

谢道韫听了这话,倒也是一怔,确实,自己自从成亲之后,对这些虚名,是越来越看淡了,以前也为这第一才女沾沾自喜,现在却觉得累赘,不过若是因此打击了孩子,倒不是心中所愿了,于是开口:

“小妹子,不要气馁,人学而为明理,为知世,不为争夺,况且,做学问向来都不分男女,你只管做自己的学问就好,不必去在意旁的。”

桓庐眼神亮了一下,低声:“姐姐,我有几幅字画,想要学,但是它们各自笔法不同,我又不知道该从哪个开始学起,你能不能帮我瞧瞧?”

谢道韫点头答应,桓庐便起身向母亲说明情况,带着谢道韫去了旁边的厢房。

而她们离开之后,桓济走了进来,只是瞧了一眼,便开口:“母亲,南康那边来了几个公子,说是上次输给了王涣之,如今知道王兄在此,特来请教。”

王凝之愣了一下,桓舒就已经站起:“正好啊,让我瞧瞧名满天下的王大人,到底有几分真本事。”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