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孤勇大明 > 第九十六章 摘桃子

孤勇大明 第九十六章 摘桃子

作者:熊猫千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7: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鲁国辅是舟山守备,他说要见郭东,郭东也不能不见,毕竟这是在人家的地头上,而且他还救了沈九和黄查理。

郭东正就着热水吃面饼的时候,鲁国辅便到了。

“你便是郭东?”

鲁国辅见郭东要行礼,却不知把手里的面饼放在何处,又道:“你刚经历生死劫,身体要好好补一补,不必拘礼。”

郭东嘴里还吃着,笑道:“只要鲁守备不嫌我无礼..”

“自然不会。”

鲁国辅一摆手,又道:“实在对不住,我舟山贫困,也只能拿这些面饼招待你了。”

郭东还不知道面饼是鲁国辅给的,立刻道:“多谢鲁守备的面饼,我真是饿了。”

“你吃着,不用管我。”

鲁国辅又四下看了看,说道:“这里是码头的一间库房,条件也简陋了些。”

这里的条件确实不咋地,库房建得低矮,室内并不宽敞,地上一盏点燃的油灯,还生着一堆火,郭东屁股下垫着块篷布,也不知是李孜从何处淘来的。

郭东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唔”了一声。

“不过,若是你到守备府看看,那里也不比此地好多少,说起来,都是银子惹的祸。”

这时,李孜搬来一个小木凳,鲁国辅接过来,在火堆边上坐下,郭东吃着面饼,一边打量着鲁国辅。

这个鲁守备有点儿意思,他是来哭穷的?

这人是个中年人,三绺的胡须,泯然众人的一张脸,守备是武将,但在他身上,却看不到任何武将应有的彪悍之气,身上的胖袄军服也是脏兮兮的,不太整洁。

守备是营兵的官衔儿,在游击之下,相当于卫所军里的都司,在一介草民的郭东面前,那也是很大的官儿了,他跟郭东哭穷,是不是搞错对象了。

郭东终于吃完了面饼,鲁国辅便问起七月号上到底发生过什么事,郭东简单地说了一遍。

鲁国辅听罢,表示难以置信,说道:“就你和沈九两人,竟把七月号给弄沉了?”

“三人,还有黄查理。”郭东说得很认真。

沈九和黄查理在鲁国辅手上,来之前,他已经问过他们,郭东的说辞跟黄查理说的大差不差,不由得他不信。

鲁国辅沉吟一阵,看向郭东,说道:“活着的红毛番有十来个,都在我手上。”

郭东不解,看了一眼李孜。

李孜立刻道:“我也想捞些红毛番,可守备大人也不让啊。”

郭东有些懵逼,这会儿,鲁国辅又开始哭穷了,说他们舟山营已经很久没发过军饷了,有的兵士连裤子都没得穿,不少地方还出现哗变,云云。

绕来绕去,郭东总算听明白了,鲁国辅是想把他手上的红毛番当成俘虏,上报战功,跟上面讨些财货银钱,他来找郭东,是怕郭东跟他争功,也是为了封住郭东的嘴。

郭东知道鲁国辅的想法之后,顿时苦笑不得,你想摘桃子,也要有那牙口消受才行啊。

荷兰人的七月号被炸沉了,若是他们知道是你鲁国辅干的,又岂会善罢甘休?你还要满世界嚷嚷去献俘,生怕别人不知道?

郭东可不想让荷兰人知道、是他炸沉了七月号,既然鲁国辅想接了去,便由得他了。

不过,鲁守备这人做派随意,似乎没什么官架子,郭东对他倒是不反感,也不忍他去做个无辜的背锅侠。

郭东提醒道:“鲁守备有没有想过,万一那日,荷兰人打上门来,又当如何?”

“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他作甚?”

鲁国辅不以为然,又道:“有战事,我的人至少有军饷可拿,好过现在、我舟山营兵自生自灭。”

鲁守备把话都说得到这个份上,郭东也只好当即表态,七月号的事儿,完全是舟山营兵一家所为,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争功什么的,根本不存在。

......第二日一早,雪终于停了,郭东也要启程前往宁海。

沈家门码头是舟山的门户,来往舟山的海船都要在此地停泊,海峡对面便是号称‘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只不过时下因为海禁,香火远不如后世那么鼎盛罢了。

郭东昨日苏醒过来时,已是入夜,今日才得见沈家门码头的真面目,在码头附近,他见到不少着胖袄的兵士,个个都是一脸的菜青色,一大早背着个竹篓,下海捕些鱼虾来养家糊口,好像这才是他们的本份。

这样的兵士,根本没有任何战力可言,别说是荷兰人,就是倭寇卷土重来,估计他们也招架不住。

说起来,也是朝廷对不住他们,倭寇闹得紧时,朝廷用得着,便给些军饷,如今倭寇式微,用不着了,又不肯裁撤,就这样不上不下地吊着,却不给饷,任其自生自灭,实在让人寒心啊。

看起来,鲁国辅所言属实,舟山营兵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舟山是孤悬海外一孤岛,扼江口要津,第一要务,便是海防。

郭东今日在舟山所见,与他在后世了解到的史料记载差不多,有明一代,海防确实形同虚设。

“海道险,勿出兵,但令诸卫严饬军士防御之。”

这话可是开过国皇帝朱元璋所说,由此可见,大明朝廷对待海防的消极态度。

大明沿海地区,饱受倭寇贼患困扰,人民苦不堪言,朱元璋雄才大略,难道他就不想有个安宁的海疆?

他当然想,只是一算账,在海岛上固守,完全不划算,还不如把海岛上的居民迁到内陆去,更划算,于是乎,便有了大明的禁海政策。

舟山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难以防守之地。

作为一座孤悬海外的岛屿,舟山与内地之间隔着一段相当漫长的水路。

这使得一旦战争在海上爆发,内陆不可能及时派兵支援,只能依靠驻扎在舟山的士兵独力支撑。

但是,作为一个岛屿,舟山的自然环境又相当恶劣。

岛上不仅多山地丘陵,无法提供大规模、大面积的粮食种植条件,而且,条件稍好的海岛边缘地带,也因常年受到海水的侵蚀而土壤盐碱化,粮食产量极低。

扣除必须上交的税收之后,本就不多的粮食更加稀少,难以维持大数量人口生存。

此外,由于适宜种植粮食的地区位于海边,这就使其极易遭到贼患的破坏。

虽然种植困难,但破坏起来,却是很容易,直接一把火,就能让舟山整年陷入缺粮状态。

因此,就算朝廷想在舟山大量驻军,保证海防,岛上粮食不能自给,怎么办?

从内陆运?可舟山与内陆之间隔着漫长的水路,也就是说,官府在运粮时,也可能遭遇贼患袭击,毕竟,运粮总不能花费比粮食本身更高的代价。

还有,舟山在战略环境上,亦是易攻难守,而贼舟却无处不可登崖。

舟山的海岸线支离破碎,防御起来,兵力不够则分身乏术,大规模进攻讨伐又如何?贼寇们便逃窜至周围数不清的小岛上躲避,人一走,贼又来,让人防不胜防,官军给养困难,难以久持,终是不成。

面对“一望海洋, 浩淼无际”的环境,官军却无计可施,只能选择撤军。

这样说来,为了对付倭寇,大明的海禁政策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

郭东不由轻轻地摇了摇头,这时候,他听到背后有动静,原来是鲁国辅亲自前来为他送行,身后跟着沈九和黄查理。

“郭东,本守备说到做到,这不就把人亲自送到你手上?”

郭东、沈九和黄查理连声致谢,鲁国辅却慨然道:“日后,本守备担保,只要是你们沈家堡来船,便可在我舟山辖区来去自由,无人敢阻拦。”

“多谢鲁守备。”

郭东拱手道:“就此别过,望早日再会。”

“后会有期。”

鲁国辅也跟众人一一拱手,郭东等人上一号船,鲁国辅还在码头挥手,他大概以为自己占了郭东一个大便宜,所以显得格外热情。

不过,在郭东看来,事情却没那么简单,荷兰人迟早都会找上门来。

郭东也得提前做好准备,造船的事,他其实一直在考虑,只是沈家堡船厂什么也没有,一时又不知如何下手。

黄查理就站在郭东身边,望着远去的舟山海岸,感慨道:“东哥,没想到头回跟你见面,竟闯了一回鬼门关。”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郭东随口应了一句。

黄查理却是一阵苦笑,说道:“你东哥把七月号给炸了,我也算跟你们同流合污了,得罪了荷兰人,饭碗都丢了,哪还有什么福啊。”

郭东便问起黄查理日后的打算。

“还能有什么打算,先回老家,躲一阵风头再说。”

黄查理说道,神色颇有些落寞。

“黄先生常在福建,广东一带奔走,可识得会造大船的工匠?”

黄查理不愧是个买办,一听便知生意来了,顿时两眼放光,连称,“当然识得,不止是造船,还有修座钟的,铸火炮的... ”

“不过,我有言在先,我对工匠的要求很高,必须得是业内的翘楚...”

“只要东哥肯多给工钱,我定能为你找来最好的工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