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孤勇大明 > 第九十五章 炸药包

孤勇大明 第九十五章 炸药包

作者:熊猫千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7: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郭东押着范贝恩,在艉楼的二楼,逐个房间清查,只发现了一个快要断气的病人,再无他人。

最危险的是一楼,除了两个出口不断有人往外打枪之外,伙房也在一楼,还有专职操持风帆的水手,他们手里十有**有火枪,尽管郭东有范贝恩这个人盾,一个人也对付不了那么多人。

按约定,黄查理调整航向之后,和沈九一道下来和郭东汇合。

郭东一直在观察海面,已经看不到沈家船队的踪影,说明七月号的航向调整到位,侧舷炮对沈家船队再无威胁,不知出了什么事,他俩到现在还没下来。

“听着,贝恩上尉。”

郭东声色俱厉,手里还做着倒数的手势,说道:“一会儿上了甲板,我数五个数,我不会给你更多时间,五数之内,你得让你的人出来投降,否则,你应该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范贝恩的双手被绑在身后,闭着眼睛,嘴里还在召唤他的上帝,听到郭东这么说,眉头跳了一下,郭东便知道,他应该是听懂了。

这时候,郭东|突然听到楼道里有动静,声音是从下方发出的,他立刻把范贝恩拎起来,顺势往前一推,让范贝恩挡在前面,这才闪身出来观瞧。

楼道里,一帮人企图正蹑手蹑脚地试探着往上走,一个双手持剑的人走在最前面,他好像是个小头目?

后面的那些人,郭东能分辨出他们就是厨子和水手,厨子脸大脖子粗,很容易认出来,手里拿着各色厨房用具,杀猪刀、铁叉、木棍等;水手拢共有七八个,他们在最后面,两只手端着火枪。

那小头目、头发连着胡子,嘴巴被乱草一般的胡须遮掩着,只能看清他一双慌张的眼睛和一只鹰勾鼻子,他的双手在发抖,剑也在发抖,整个身体都在抖。

郭东急道:“贝恩上尉,让他们放下武器,1.2.3.4.5...”

小头目似乎跟范贝恩叽咕了一句,郭东也听不懂,语言不通、确实是个麻烦,郭东只好抬手一枪,弹丸正打中那家伙的脑门儿,脑门儿上留下一个洞,那人挣扎了几下,才扑通倒地,血顺着木板的缝隙向四处散去。

剩下的人惊呆了,他们也没有想到郭东手上的短铳竟然不需要点火,就能射击,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有人开始往后退。

“魔鬼,你是魔鬼..”范贝恩嚎叫起来。

“贝恩上尉,他的鲜血要算在你的头上...”

郭东的话还没说完,厨子身后的水手却开枪了,正好打在范贝恩的腰眼上,范贝恩身体一软,顺着楼道往下滚。

靠,这帮人不讲武德啊,连人盾都打?

郭东立刻把身体缩回廊道,飞快地押上纸弹。这时候听到沈九喊了一声东哥,接着便是一声枪响,黄查理和沈九终于到了。

“你们俩在磨叽什么?”

郭东吼了一嗓子,趁势也打了一枪,楼道里又多出了两具尸体,那帮人终于胆怯了,退出了楼道。

郭东往上看了一眼,黄查理就跟在沈九的身后,两人正要往下冲,郭东却道:“回去,去指挥舱。”

范贝恩死了,红毛番群龙无首,语言又不通,就是想投降,也找不到门路。郭东这边纸弹总有打光的时候,计划必须改变。

三人咚咚咚又回到三楼廊道,沈九问道:“东哥,现在我们怎么办?”

“你继续在外面盯着,查理跟我到指挥舱。”

郭东吩咐一声,便冲进指挥舱,他和黄查理两人开始在死尸身上翻找,把能找到的火药都收集起来,倒进一个小布袋里,插上火捻子,然后用细绳扎紧,做了个炸药包。

郭东记得很清楚,离艉楼最近的那门加农炮不远处,有个一人多高的木头盒子,那里应该是存放子铳和火药的地方,与此地大约有十多米长的距离。

人盾没了,他们的处境很不妙,郭东便想用炸药包去炸那木盒子,有枣没枣先打三竿,碰下运气再说。

廊道与指挥舱之间的门很宽敞,郭东从室内从外冲,先估摸一下自己能扔多远,试了几试,感觉炸药包太重,他扔不了那么远。

黄查理在一旁看得迷惑,问道:“东哥,你要干什么?”

郭东指着那木头盒子,说道:“我要把木盒子炸掉。”

沈九见状,跟郭东讨来炸药包在手里掂了掂,又瞧了瞧木盒子的位置,说道:“东哥,这个我行,让我来。”

他也不用试,直接让郭东点着火捻子,一甩手,扔了出去,扔得虽然不太准,距离却超出了木头盒子的位置,沈九真没吹牛。

天上下着大雪,能见度很低,虽然看不清炸药包的位置,但郭东还能看到火捻子在滋滋冒着白烟,他心急如焚,嘴里不住地念叨,爆啊,快爆啊...

“轰...”

炸药包终于爆了,甲板上顿时腾起一团赤橙色的火焰,一道道暗影射向半空,甲板上的木板显然被炸药包给炸碎了不少。

过了一会儿,又传来更大的爆炸声,不断有木头被炸上天,又扑扑落下,甲板上燃起熊熊大火,冒出滚滚浓烟,而周围没着火的地方,上空还在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这情景实在骇人。

“咚...”

又是一声巨响,声音震耳欲聋,似乎很近,就好像是闷雷在脚下炸响一般,顿时整个船体都在剧烈地摇晃,郭东立刻感到站立不稳。

“殉爆,这是殉爆..”

郭东双手紧紧抓住栏杆,兴奋地大叫起来,沈九和黄查理两人被彻底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情状,内心都是震惊不已。

不过麻烦也接踵而至,七月号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右倾斜,这就意味着,郭东他们必须弃船逃生。

郭东说道:“事不宜迟,我们得赶紧跳海。”

虽然七月号一时半会儿沉不了,但谁知道会不会有第二次殉爆,呆在船上已经不安全,得赶紧跑。

黄查理苦丧着脸,说道:“可我不会水啊。”

郭东并不理会,只是从地上捡起一把火枪,用枪托砸向木台,直到砸下几块木板,塞给黄查理一块,说道:“不想死,就得跳。”

黄查理哪里敢跳,郭东递了个眼色给沈九,两人冷不丁拽起黄查理,往窗外一推,只听一声惨叫,黄查理不跳也跳了。

郭东和沈九两人一咬牙,也跟着跳了下去。

..... 李孜的哨船最先发现了郭东和沈九,郭东爬上哨船,第一眼就看到了陆地,一问,这才得知,七月号已经沉入海底,而他们此刻竟然离舟山本岛近在迟尺。

李孜为他们找来干净的衣服换上,郭东见还有些时辰才会天黑,索性让李孜绕着舟山岛转上一圈儿,看看海岸线。

舟山是孤悬海外一孤岛,第一要务,便是海防。据他所知,岛上倒是设有两个千户所,据说还有个身兼宁绍副总兵的守备,叫个鲁国辅,常驻在舟山。

但郭东从后世得知,有明一代,因为海禁政策,海防几乎是形同虚设,倘若不是因为抗倭所需,舟山可能不会派个副总兵守备驻守。

“海道险,勿出兵,但令诸卫严饬军士防御之。”

这话可是开过国皇帝朱元璋所说,由此可见,大明朝廷对待海防的消极态度。

大明沿海地区,饱受倭寇贼患困扰,人民苦不堪言,朱元璋雄才大略,难道他就不想有个安宁的海疆?

他当然想,只是一算账,在海岛上固守,完全不划算,还不如把海岛上的居民迁到内陆去,更划算,于是乎,便有了大明的禁海政策。

舟山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难以防守之地。

作为一座孤悬海外的岛屿,舟山与内地之间隔着一段相当漫长的水路。

这使得一旦战争在海上爆发,内陆不可能及时派兵支援,只能依靠驻扎在舟山的士兵独力支撑。

但是,作为一个岛屿,舟山的自然环境又相当恶劣。

岛上不仅多山地丘陵,无法提供大规模、大面积的粮食种植条件,而且,条件稍好的海岛边缘地带,也因常年受到海水的侵蚀而土壤盐碱化,粮食产量极低。

扣除必须上交的税收之后,本就不多的粮食更加稀少,难以维持大数量人口生存。

此外,由于适宜种植粮食的地区位于海边,这就使其极易遭到贼患的破坏。

虽然种植困难,但破坏起来,却是很容易,直接一把火,就能让舟山整年陷入缺粮状态。

因此,就算朝廷想在舟山大量驻军,保证海防,岛上粮食不能自给,怎么办?

从内陆运?

可舟山与内陆之间隔着漫长的水路,也就是说,官府在运粮时,也可能遭遇贼患袭击。

毕竟,运粮总不能花费比粮食本身更高的代价。

还有,舟山在战略环境上,亦是易攻难守。

贼舟无处不可登崖。

舟山的海岸线支离破碎,防御起来,兵力不够则分身乏术,大规模进攻讨伐又如何?贼寇们便逃窜至周围数不清的小岛上躲避,人一走,贼又来,让人防不胜防,官军给养困难,难以久持,终是不成。

面对“一望海洋, 浩淼无际”的环境,气势汹汹的官军却无计可施,只能选择撤军。

这样说来,为了对付倭寇,大明的海禁政策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