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浅山神话 > 第46回 韩元帅围村叫阵,萧太后下旨解

浅山神话 第46回 韩元帅围村叫阵,萧太后下旨解

作者:李和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2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46回 韩元帅围村叫阵,萧太后下旨解困

诗曰:

辣四婶兴师问罪,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明娟一言平息,危难时刻显身手。

话说韩元帅的兵,把牛圈村围了里,三层外三层。谁最着急?是大公子李德仁的媳妇儿李明娟。刘夫人和王夫人,带着李武胜夫妇,一块儿去了黄土坡,家里就留给了李明娟。为什么没让她一块儿去,因为她身边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不方便去。

所有的前因后果,李明娟并不知道,但是一个村子的人,一大家子的事儿,都要由她一个人来扛着。李明娟和别人不一样,经的多,见的广,从小跟爸爸一起在诊所,南来的北往的,人见的多了,各式各样的人,形形色色的事儿,从小就耳濡目染,看着爸爸从来都是应付自如。多大的事儿,到了李明手里,那都不叫事儿,永远是那么微笑待人,诚恳的做事儿。这就培养了李明娟处事不乱的基础,面对现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局面,她相信自己的婆婆,自己的丈夫,老管家牛和,都在积极努力的解决问题,平息事态。她相信,她们的能力和她们的手段。所以面临着大兵压境,全村的人都有点惊慌,更发现老夫人不在,老管家也不在,只有一个17岁的少奶奶,她们的惊慌又增加了一份。

于是她们就三五成群的来找到李明娟。

领头的是四婶儿,这是在农村妇女里能张罗事儿的主。她带领着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来到了李家的东院。

四婶儿,“大奶奶您在呀,老夫人哪儿去了?怎么两位夫人这两天都没见?村子里让大兵给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我们大伙儿心里都没数了,请问大男人能有什么好的法啊?”

李明娟,“四婶儿啊,你应该把心放在肚子里,您没看我和小姐都在吗?如果有事儿,我还能在这儿吗?别把那些大兵放在心里,她们在这儿折腾了一个多月了,折腾出什么来了吗?她们也就是虚张声势,没有真凭实据,她们不敢把我们怎么样。两位夫人,两位少爷,老管家,都在外边儿托人的关系呢,用不了几天,她们就得撤兵,你们大家都放心吧。”

四婶儿,“大奶奶,我们相信你,有你和大小姐在,我们这个村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两位夫人和两位少爷就会想办法救咱们。我们相信,两位少爷和两位夫人。大奶奶,我们现在就一个事儿,大兵给我们围住了,大伙都出不去,有的家里没有菜了,有的家里没有粮食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李明娟,“四婶儿,您说的这个事儿我想到了,我现在已经伙计们去准备了,咱们家的粮食和菜都充裕着呢,饿不着大家。正好您来了,我有一件事托付给你,不知道您乐意不乐意。”

四婶儿,“大奶奶,我们都是跟着夫人和少爷的,夫人和少爷们都不在,您就是我们,大伙的主心骨,你有什么需要让我这个老婆子去做的?您就尽管吩咐,我一定给您做好。”

李明娟,“四婶儿啊,不是给我做,而是帮着大伙做。您不是说,有的人今儿没有粮食,有的人今儿没有菜了吗?这样的日子也是没法过呀。所以我就想了,您带着一些大妈婶子们,用柴房那个院,支起口大锅,然后,把我们平常做流水席的,家伙事儿都集中起来,我们就在那个院儿开一个流水席,有什么你们大家就做什么,缺什么我就让她们给你们准备什么,各家各户都不在开火做饭了,都到这儿来吃,所有的粮食,米面,蔬菜和肉,都由我们一家来出,都由您来掌管,您来张罗,这件事儿没有,您还真不成,只有您能把这件事儿做得安安稳稳,大伙儿都满意。因为您的辈分高,做出来的事儿特别的公道,咱们全身上下没有不服你的。所以这件事儿就您来掌管,我让张婆子和钱婆子帮着您做,给你打下手,您看行不行?”

四婶儿本来就是一个爱张罗事儿的人,一听给她带了这么高的帽子,美的都找不着北了,怎么可能不同意呢?“大奶奶,您既然这么信得过我这个老婆子,我一定把您这事儿办好,张婆子和钱婆子一个管粮食,一个管菜,让她们给我当下手,你看看我后边这些老婆们,没有一个敢不听我的,我们大伙儿就把这件事儿做起来了。”

李明娟叫过来钱婆子和张婆子,对她们俩做了一阵吩咐,然后,四婶带着张婆子和钱婆子,一块儿到柴房院儿。原来在家里窝着没事儿干,也出不去村儿的男人们,在四婶的指挥下,大锅台的大锅台,搭帐篷的搭帐篷,支桌子的支桌子,烧火的,劈柴的,跳水的,让四婶给安排的井井有条,当天晚上,开房院的流水席就开始了。这全村是100多号人呢,每一个桌子10个人,十几张桌子,一趟就给解决了。为什么呀?因为这不是红白喜事流水席,而是大伙集中起来过日子所以就是简单那么几个菜,然后是几样主食,每个桌子上切了一大盆的咸菜,炒的菜跟不上了,就吃咸菜,反正都是农民,谁也不挑肥拣瘦,吃饱了就行。其实这比一家一户过日子吃的好多了,有的人家哪能吃的饱饭呢,在这里,起码可以吃饱。

当天晚上吃完了这顿饭,李明娟又派人,把四婶儿请过去了。四婶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些事儿安排的井井有条,大奶奶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呀?

见到了李明娟,四婶赶紧的说,“大奶奶,这顿饭吃的挺好的,大家伙儿都很满意,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李明娟,“四婶儿啊,我们全村自己吃饱了,事情只做了一半。”

四婶儿,“大奶奶,还有什么事儿?我没想到啊,您给我提点提点,我老婆子岁数大了,有时候做事儿是不完全,您年轻,经的事儿多,见的事儿广,你给我老婆子说说明白,另外一半事儿是什么呀?”

李明娟,“四婶儿啊,我们村外围着大兵呢,您知道了吧。另一半就是要把这些大兵给安抚好,别让她们的散兵游泳进咱们村,一方面我们是要用人看住她们,不让她们进村。根本上我们要采取措施,让她们没有理由进村,您说是不是啊?”

四婶儿,“哎哟喂,我的大奶奶耶,你可说到点上了,活着糊涂啊,怎么没有想到这儿?我赶紧去办。”

李明娟,“四婶儿,您先等等,等等我把事儿说完了,您再去,可千万别摁下葫芦起个瓢,顾东顾不了西,所以咱们得好好的安排一下,想周全了。一事儿不烦二主,这件事儿我就全交给您了。”

“那我听您吩咐。”

李明娟接着说,“四婶啊,我们把咱们自己的村里人,分成三拨人,您去找,三拨人一拨人有一个领头了。第一拨人,主要负责咱们村里男女老少的吃喝问题,让咱自个儿的人吃饱了。”

四婶儿,“这个没问题,那第二拨人呢?”

李明娟,“第2拨人,主要是蒸馒头,烙大饼,能够挣多少就挣多少,能够落多少就闹多少。然后再插几头猪,土豆,白菜,萝卜,这几样菜,每顿饭一个大锅菜,一定要有肉,然后再多拿点咸菜,把这些饭菜,给村外的当兵的送去,让她们吃饱了,别进咱们村。”

四婶儿,“我明白了,这第二拨人就是伺候大兵,不让她货给咱们,在没有解决问题以前把她们稳住,您就请好吧,这个事儿我会做,一定让您满意。那第三拨人呢?”

李明娟,“第三拨人主要是烧开水,她们这些人吃的这么好,肯定是渴呀,如果我们不给她们预备开水,她们随便喝点凉水,那可能麻烦更大。我是,这是我爸爸当医生的,我知道,要是得起病来,就不用大兵们过来祸害咱们了,这病就把咱们害死了。所以就给她们供用开水,千万不能让她们得病,这冰天雪地的,咱们也没有那么多药去治她们呀,更何况也不能让她们祸害咱们村儿啊。”

四婶儿一听,这大奶奶年纪不大,怎么把事儿考虑的这么圆满呢?别看她人小,看起来这大户人家的闺女,真是了不得呀,她从心里头佩服,做起事儿来也就更加卖力气。

经过李明娟这样一个安排,村民们全部都稳定了。更主要的是村边上的大兵,也更加的老实了。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这样又吃又喝的,祸害人家一个村儿,人家还这么好吃好喝的好招待,怎么还忍心去祸害人家?就老老实实的在村外头围着吧。这种僵持的局面,就这样安定下来了。

这时候牛星回来了,把事情的经过和李明娟说了一个大概,李明娟的心里更踏实了,因为她知道她爸爸手里有太后赐给了扇子,只要她爸爸出面,这些大兵没什么可怕的。

就这样,双方僵持了十几天,有一天早晨,四婶儿派人去给她们送饭送水,发现这些兵已经不见了。四婶慌慌张张的跑到了李明娟面前,告诉她,那些兵已经悄悄的撤走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啊?书中外表,是因为萧太后,下了一道圣旨,韩昌韩延寿,不敢违抗旨意,命令大军撤回去了。

那么萧太后为什么下这道圣旨啊?就是因为神医李明。

正是:

自古英雄出少年,还巾帼不让须眉,

李明娟镇定自若,度危机路转峰回。

李明到底是怎么劝说了萧太后,萧太后才下旨撤兵的?请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