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145章 捧上云霄

我在大明当皇帝 第145章 捧上云霄

作者:荣王小盖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等朱允熥抵达南京的时候,剿匪队伍已经开进边陲,与蒙古一支准备打草谷的队伍相撞,无准备的情况下,一千步兵对六百骑兵,创下以三百战死,七十二重伤,四百轻伤代价的全歼战绩,更收获蒙古战马四百多匹,一跃从步兵衍变成骑兵。

各类的吹捧更是将朱允炆捧上云霄。

听常升所言,一连几日上朝老朱无不神采飞扬,颇有一种吾家孙儿初长成,吾大明后即有人的感觉。

“打草谷?”

看着简报的朱允熥耸了耸肩,“如今蒙元这般猖狂的吗?”

洪武一朝北伐十三轮,时至今日北伐十一次,加上建国之前扫荡,蒙古还有什么实力?

真当大明兵锋是假的,徐达,常遇春,李国忠,蓝玉,这些大将是死的,还是说蒙古人是死不了的臭虫,成年人口死了一茬马上又能长出来?

“打草谷的事情,早些年就有了,活不下去南下打草谷正常!”常升淡淡的笑道,“不过这次可能……有人通风报信!”

常升是不可能瞒着朱允熥的,但具体的东西不好说。

元朝与大明打了这么多年,彼此之间情报网络交织,蒙元怎么说也是占据中原百年的存在,别看现在衰败了,但汉族的东西学了不少。

“胆子可真够大的,我们的人没损伤吧?”

讲武堂是什么鬼,朱允熥设计的,常升,蓝玉串联的,初衷就是打造一张保住淮西勋贵集团的免死金牌,扯上朱允文只为再烫一层金漆。

效忠?

别逗了,不提朱允炆的出身,就提之前旁观文官落难,这类无信无义之徒就不值得效忠。

“损失的都是整训一期的,教导团损失很小,接下来不需我们动手,文官就会将整训一期拆分,人员分流到各地,他们不可能看着朱允炆拥有怎么一支强军!”

文官想要的是一个文皇帝,最好是和宋朝那样的文君。

文君,拱垂而治,将事情交给他们就可以……

要什么军队支持,还是这种步兵打骑兵,一战而定的军队,真要让朱允炆掌握了这样队伍,他们还谋划的个屁。

更别说他们通过去年的事看到了朱允炆“养不熟”的尿性。

“舅公怎么说?”

靠在窗户上抿了一口茶,朱允熥问道。

如今的朱允炆已经呈现出一副烈火喷油的景象,比历史同时期的朱允炆资本还要雄厚。

“我们只负责训练军队,其他的事和我们无关!倒是,允熥你是不是要表示一下,文臣成不了事,可也容易坏事,去年你杀礼部司务就不是小事!”常升为朱允熥谋。

“有人和你们接触了?”

朱允熥看向常升,真要有人和常升接触,心思未必是要扶持朱允熥上位,朱允熥也没上位可能,但不妨碍他们多方布子。

琼海国的势头不显,但当年册封,去年的开国,无不让人看到朱允熥的存在,与未来大明政治格局中的特殊地位。

非皇而国的存在。

大明一日不倒,琼海国存在就是一方法外之地。

老朱的杀性太深了,朱允炆目前来看又是养不熟的狼崽子,真要出什么事,在琼州留下一枝血脉,总比直接断绝来的好!

“多了,大家都不是瞎子,查不出你琼海国内部的情况,但只要看过去两年琼海国对于人口,物资只吞不出的架势,多少也能猜测出一些东西!”

明初的文人可能坏,但绝对不蠢。

八股文的出现,的确束缚了明清文人思想,制约了文人的想象力,使得明清两朝的进士成为了考试的机器,只知四书五经不知诗词歌赋。

但这些进士绝对不包括洪武朝,永乐朝两朝。

如今的进士能从宋朝科举体系,快速切变进八股文,以八股文跨入进士门槛,谁没两把刷子?

对琼州有猜测也是正常!

细想一翻,朱允熥开口道,“琼海文脉衰落,确实需要各位名家的支持,有意前往琼海国都可进入琼州,不过我目前琼海书藏稀缺,若能为琼海国带来藏书副本,允熥无不欢迎!”

名教肯定是要废的!

这种内卷了千年,在蒙元踏碎山河之际,直接以衍圣公为首倒向异族马蹄下的学派不除,难道留着过年不成?

届时就算朱允熥愿意留下,以黄子澄为首的琼海国文官断然也不会答应。

更别说名教是名教,文臣是文臣,从其内卷千年的内况来看,士族与名教核心利益并不完全统一,如今一个个将名教旗帜高高挂起,根本在于没有新的旗帜可以高举,且莫高估士族的道德底线,但也别低估了他们的脑子。

加上前往琼海多为分支,后手,要么不受看重,要么年幼。

琼海国的环境足以扭转他们的思想,三四年之后,新学的思想必定注入他们的灵魂,然后在放他们回到中原……

想想那画面,朱允熥都没有道理拒绝!

“既然允熥怎么说了,我就找个机会将消息方出去,相信很多人都会在意了,对了,我们有什么帮你的吗?”

一知半解的是外人,自家人还是清楚的。

若非面对朱元璋意志无法反抗,情理上也不能拒了一个老人对孙儿爱护,蓝玉一众人马真的不希望朱允熥在这个时候离开琼海。

“缺人,琼海国还需移民,不过山西,山东,河南的暂时不要了,我想要一卫的陕西难民,不知道有没有办法?”

淮西勋贵开口,朱允熥自然不客气了,直接说出自己想要。

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

人口结构的稳定才是关键。

年龄结构上朱允熥不担心,战乱大灾之后必将迎来新生儿出生潮,如今洪武二十七年,按照十五年一代正好是第二代即将步成年的时候,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明,琼海国都会处在人口上升红利的封口下。

教育普及,只是让这份红利变得更为优厚,爆发性更强。

真正要关心是来源结构。

琼州在过去几百年内没遭到太大的冲击,真有冲击人往大小五指峰,各地丛林一躲也就过去了。

据刚刚完成的人口统计数据,整个琼海国的土著人口为八十一万人三千四百多人,汉族主要分布在琼北,黎族主要分布在琼南,汉黎混居在万州,儋州境内,人口分别是四十一万,二十二万,十八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