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一卷 长安乱 第六十六章 乐极生悲今日事

三月初四,阳春时节,郎官署里一片繁忙。

大汉一朝,郎官署与那光禄阁一般,都是官员出任重要职位前必经环节,所不同的是光禄阁注重的是对官员的培养教育,而郎官署则要随时听候天子宣召,或为随侍,或议朝政,或为奔走,所以还有“议郎”“侍郎”“尚书郎”之分。

比如那所谓“长安四公子”,便都曾在郎官署为郎。翟义家世煊赫,仅仅为郎半年,早早便被拔擢;刘信身为宗室,总有一日也要继承王侯之位;如董贤、李忠之流的年轻才俊,也有大大的前途。

总而言之,一旦出仕为郎,离走上重要岗位也便不远了。

当然,也有一些郎官,由于各种原因,在郎官署里迤逦不去,乃至年事渐长,最终外放做个县宰小官,终此一生。

所以便有“三十岁老郎官,四十岁新县宰”的说法。

比如现在正唉声叹气的这位议郎贲丽,便是一位三十余岁的老郎官。他出身低微,家境贫寒,但自少时便有志向,读书好学,兼练得一笔好字,成名于乡里。

十五岁时,贲丽被选入光禄阁负责抄写书卷,也正是那时,他潜心研习天文经书,竟成一名星象大家,终被选做议郎,常侍天子左右。

但是没想到这议郎一做就是十几年,每当有升迁机会,却都被尚书府、御史台给轻轻搁置,最后不了了之。

初时他也满心愤懑,但后来也逐渐看开。在那班人眼里,星象、辞赋之类如方术巫卜一般,皆是小道,登不得大雅之堂,是以就连扬雄这种大家,也同样要屈居黄门侍郎这种卑职,自己还有什么冤枉?是以便安心研究星象,安心做起这皇帝面前的议郎来。

但今日他却心中忧虑,无数个念头在脑中盘旋,只想着早上听到的那件事情。

昨夜太常寺钦天处观测到一件异象,便是那“荧惑守心”,荧惑、心宿二两颗亮星几乎重叠,主国家不祥。

先是客星入垣,现在又是荧惑守心,难道大汉真的要面临劫难吗?

之前那客星入垣,应了刺客刺杀天子。这等大事本应细细查访,将那有嫌疑之人拿个成百上千,全部拷问个遍。但那刺客出身明白,后来又因太子新立,天子大赦天下,才没有过分追究。

这次荧惑守心,又会带来什么灾祸?

最关键的是,一会儿天子若要相召,却要怎么对答?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刚一抬头,便看见一名谒者仆射走马入署,口称宣召:“着议郎贲丽即刻入宫进见!”

贲丽心中发苦,但天子诏命不得不从,只好即刻整衣拂袖,入宫觐见。

他从西门入宫,穿过琳琅桥,走过通明殿,来到宣德殿前。

贲丽甫入殿内,果见天子在宣德殿端坐,正在等着他的到来。他心中暗道不妙,因为此时此处,除了两边服侍的婢仆之外,只有他一个外臣在此,天子竟是只宣召他一人觐见,看来一会却是没法糊弄过关了。

果不其然,贲丽跪拜之后,天子便问道:“贲卿家是否听说了昨夜天降异象?”

来了!贲丽把心一横,如实禀道:“自然听说了。荧惑守心,乃是大大的灾异,主不利国家!”

“嗯。”天子不置可否,只是继续问道:“那要怎样应对?”

贲丽答道:“根据天人感应的道理,这天降灾异便是对人主的警告,象征着山河不稳,祸乱将生。但是只要圣上上体天心,多施仁政,保国顺民,必也能感动上苍,将这灾祸消于无形。”

这是他一路琢磨良久的说法,我既没有歪曲事实,又将这大祸之兆轻轻掩盖了过去。若是没有祸事,那自然是我说的对,就算以后发生甚么祸事,也是天子施的仁政不够,也与我没什么干系,如此岂不美哉?

但是天子皱着眉头,好像并不满意这个说法,冷哼一声道:“坏话好话都让你说了,我只问你,这灾异之兆,要怎么应对?”

贲丽张口结舌道:“只要多...多多施仁政啊...”

天子不耐烦地打断他道:“具体点!什么叫多施仁政?古代有没有‘荧惑守心’的先例?都是怎么做的?”

贲丽当然知道春秋时期“荧惑守心”的故事。楚惠王三十七年,天生“荧惑守心”异象,分野在宋。宋景公忧心忡忡,问那司星官子韦。

子韦说:“可以将灾祸移给相国。”景公说:“相国是我的股肱之臣,怎么能移祸给他呢?”

子韦又说:“可移祸于人民。”景公又答:“国君全靠人民的支持,怎么能移祸给人民?”

子韦曰:“可移祸于国家收成。”景公怒道:“国家收成不好,人民困乏,我又当谁的国君去!”

这宋景公敬爱百官,保护人民,即使有荧惑守心之相,终于也没有降下灾祸。可是,这跟贲丽说得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他直接对天子说了结果罢了,怎么天子还不认可呢?

难道...天子也要走一下这个流程?

贲丽惊疑不定,嗫嚅道:“那...要把这灾祸移给丞相吗?”

天子眉头舒展,点了点头道:“嗯,就这么办!”

啊?这流程不对呀!不是应该谦辞一番,坚决不从,博一个仁君之名吗?天子怎么就直接点头了呢?贲丽听见天子这话,顿时傻了眼。

只见天子招来侍曹,便即传出口谕,要召那丞相翟方进入宫议事。贲丽僵在那里,冷汗涔涔而下,只觉自己仿佛背上了一口天大的铁釜,恨不能立刻出宫离去,但圣上未曾开言,他也只能待在原地,如坐针毡。

相府之中,一道口谕拍马传来,宣召丞相立即入宫议事。翟相不疑有他,整理袍服,便跟着天使上殿而来。

上得殿来,他便觉气氛不对。平日天子找他这个丞相商议要事,无不是群臣环绕,或是三公,或是九卿,至少也有几位尚书、议郎作陪,为何今日这殿上除了天子,只立着一个闲散议郎贲丽?

难道天子是要说什么私事?

向着天子叩拜已毕,翟相又向贲丽略一拱手,以示见过了。但看这贲丽脸上一脸苦相,却似含着一个麻核,欲言又止。但御前没法私相交接,只能等一会下殿后再找他问个究竟了。

天子命下仆给翟相看座,翟相地位尊崇,议事之时也经常坐着,便也不推辞,在绣墩上坐了下来。

只听天子在上首温言道:“丞相居相位有几年了?”

翟相心中暗奇,这天子不谈朝政,不说私事,怎么倒问起我来了?口中却没停着,一五一十禀道:“方进蒙天子错爱,自鸿嘉三年忝居相位,至今已是第十个年头了。十年之中,虽然尽心竭力,不敢懈怠,但远未到政通人和、民顺国奉的境地,实在惭愧至极。”

天子笑道:“既然你也知道自己为相无能,那便好说了!”

我这只是自谦,圣上怎么还当起真来!

翟相听了这话,脑中如中雷亟,大冷天里全身汗出如浆,绣墩也不敢再坐,慌忙滚倒在地,不住叩起头来,口中直呼:“天子饶命!臣不知做错了什么,还请天子明示!”

天子看着这不住叩首的老臣,心中也有一丝不忍,但一想到大汉江山,便又硬起心肠,道:“昨夜‘荧惑守心’,乃是灾异之兆,可不就是说你没能治理好百官臣民吗?”

荧惑守心?那不是说你治理天下治理得不好么?跟我又有什么关系?肯定是那贲丽乱嚼舌根,乃至移祸与我!翟相心中暗骂,但是哪敢表现出来,只是一边叩头一边恳求:“是!是!臣知罪,知罪了!还望天子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改过自新,殚精竭虑为国效命!”

天子叹息一声,道:“子威为国效命时间已经够长啦!现在,是朕需要你了!”

翟相心中一阵惨然,天子这话说出,便是要让自己当他的替死鬼了。可叹他刚刚支持那刘欣登上太子之位,在朝堂之中剪除了异己,正是志得意满,统领群臣的时候,没想到泰极转否,竟来得这般快法。

他还待说些什么,忽然听到天子慢慢说道:“我记得子威与那淳于长关系挺好来着?淳于长死后,子威没去祭拜一番?”

翟相听了这话,心便往下一沉。

又听天子道:“太子刘欣,是不是与翟相关系也不错啊?”

翟相的心又是一抖。

天子见他终于默然无语,又颇有深意地说道:“子威的儿子,是叫翟义吧?这孩子年纪轻轻便官至太守,以后必然有更高的成就。”

这最后一句话,终于压破了翟相的心防。他勉力挣扎起来,道:“天子所言,臣已全数知道了,不知可否让臣回府,交代一下...”话未说完,已是老泪纵横。

天子不愿看他悲态,只是向他摇摇手道:“去吧,去吧。”

看着翟相踉踉跄跄地飞奔出宫而去,站在一旁的贲丽面如死灰,脚下一软,差点也是站立不住,跌坐在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