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一卷 长安乱 第五十二章 奇闻异事发市井

却说那天韩狗儿与杜小乙两人给张逸云青眼相中,在胡爷面前很是风光了一番。胡爷看在逸云面上,自然不好再与他二人为难,便任由韩狗儿占了东市,自此以后,他在东市便成了说一不二的话事人。

但韩狗儿也颇为识相,知道以后还得在胡爷手底打混,对那牛氏兄弟也未赶尽杀绝,在那东市边角给他们留了小小一块地盘。二牛斗不过狗儿,最大的仰仗胡爷也不知为何,不再替他们撑腰,只得忍气吞声,做了韩狗儿的小弟。

韩狗儿本无甚大志向,此刻能一统东市再无抗手,已是志得意满,走起路来都是呼呼带风,鼻孔都要长到头顶去。

但是多了小乙这个兄弟,狗儿开心之余也添了不少烦恼。小乙虽然那天出手不凡,震慑一干人等,但他本来宅心仁厚,却干不出如韩狗儿一般横行街市,喝老骂幼的恶行,便是韩狗儿行事之时,有小乙在身边愁眉苦脸,也觉束手束脚,拿不出十二分的泼皮无赖精神。

市上诸人瞧得便宜,便来打小乙主意,在他面前装穷哭惨,说动他去劝说狗儿手下留情,弄的韩狗儿不胜其烦,只想给小乙另找一门营生。

今日一早,韩狗儿与小乙刚刚起床,便听外面连声呼喝,叫骂声、哭泣声不绝于耳。小乙方欲出门去看,不防有人猛地将那窝棚们帘掀开,一人直闯进来,口中喝道:“金吾卫公干!”

韩狗儿和小乙回城日久,再没见那黄脸老者前来啰嗦,料知是恩公张逸云已为他们将祸事摆平,但心中却总是存得一块心病,此刻一听是金吾卫闯进搜查,顿时心中病犯,吓得魂不附体。

韩狗儿心中急转,正在思考怎么支吾,没料到进来搜查的金吾卫翻箱倒柜一阵,见韩狗儿家徒四壁,也没有什么好查,只是大声喝道:“最近你们有没有见过脸上有一道红色烙痕的囚徒?”

韩狗儿陪笑道:“军爷,我与兄弟都是长安市上良民,哪会窝藏囚徒?”

那军士知道韩狗儿是这市上一霸,只哼了一声道:“我听过你的大名,你要是良民,这市上就没有氓流了!”

韩狗儿嘿嘿笑道:“不敢不敢,我等小民,怎么敢给军爷添麻烦?”

军士公务在身,不暇与他贫嘴,只是警告道:“若是见到脸上有烙痕之人,须得立刻报告京兆尹和金吾卫,若有窝藏,便是斩首灭族的大罪!”

说罢,连贿赂也没有索要,竟又掀开帘子走去了。

其实这金吾卫只进来查探了不足半柱香功夫,韩狗儿与小乙却已吓得汗出如浆,此刻金吾卫离去,两人悬在半空的心才终于落下。

原来这军爷不是冲着他们俩来的。

那他们是在搜捕什么人呢?

两人战战兢兢走出窝棚,见周边的窝棚也都像遭了打劫,有的顶棚被翻扯开来,有的里面的家伙什物都被扯出,零零落落扬了一地。

小乙见旁边有个窝棚,几乎全被掀翻在地,旁边有两个小儿正在哀哀痛哭,忙上前去询问,才知这两个小儿的爹爹天不亮便被军士抓走了。

被抓走的是一名姓于的铁匠,这于铁匠世代打铁为生,从小便被铁水在脸上烫了一道疤痕,想必是被当做嫌疑犯人抓走了。小乙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安慰他们,军士审讯过后,排除嫌疑,多半就能将其放回。

今日外面如此动荡不安,韩狗儿便不让小乙出门,毕竟他不是长安城中人士,没有照身,在外行动颇有不便。他自己一人出去打探消息。

看看日上三杆,时间已是中午,韩狗儿才提着一包吃食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人。小乙定睛一看,是那狗儿的酒肉兄弟,执金吾卿府上的行走从事任萌。

这任萌经常来狗儿这里吃喝,小乙与他也便熟识了。想来韩狗儿见今日是金吾卫大肆搜捕,便去寻这任萌前来解惑。

当下见礼已毕,三人先是坐下吃喝,吃饱喝足,方才开始叙话。

韩狗儿问道:“今日金吾卫忽地满城搜捕逃犯,任兄知道是什么事么?”

任萌叹了口气道:“韩兄知不知道昨天发生的那件大事?”

虽然昨日太学之中发生的事情太过骇人听闻,亲眼见者均被下了严令,禁止传说,但是当时太学之前聚集千人,哪能真正保密?韩狗儿方才在市上转了一圈,以他“线引”的本事和人脉,早已将昨日发生的“刺君”之事打探的清清楚楚。

此时听见任萌说起,不由得点了点头道:“我略有耳闻。”

小乙见他二人说得不清不楚,好奇心大起,连忙询问详情。

韩狗儿苦笑一下,压低声音,将这新闻简单与小乙说了,当时便将小乙吓得魂不附体。

是谁这么胆大,竟敢行刺九五之尊?

任萌也压低声音道:“韩兄,这事我只对你说,但话说在前头,你可千万别将这消息当作‘线头’贩卖了出去,是要掉脑袋的!”

韩狗儿知道厉害,连连点头,附耳来听。只听的任萌小声说道:“这行刺天子的贼人,便是‘铁官徒’余孽!这些贼人脸上都有一片红色烙印,若是见到,千万不可放过!”

韩狗儿当了多年“线引”,对诸多消息旧闻也有涉猎,自然知道“铁官徒”三字的涵义,心中顿时凛然,将任萌的话谨记心中。

小乙听到这话,却是暗觉凄凉:涉及如此大事,这些金吾卫若是抓不到真正的嫌疑,随便找人砍头充数也不是不能,心中只为于铁匠家的两个孤苦小儿感到悲哀。

三人默然良久,韩狗儿感觉心中压抑,强笑道:“任兄还有什么消息线头?我已多日没有开张,说不得也要找些新鲜货色来货卖了。”

任宏想了想道:“我倒是有几条新鲜消息,等我细细说来你听。你是想先听朝中的消息,还是听些奇闻轶事?”

身在长安,当然是朝堂之事最为紧要,也最为值钱。韩狗儿笑道:“先听听朝中有什么大事。”

任萌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今日我家主人接了圣上旌节,要远赴益州,召那州牧徐引回长安述职。”

徐引乃是益州州牧,实打实的地方大员,此番回京述职,定是另有要职安排。这确是一条有价值的“线头”,想必朝中很多想要与他攀扯关系的人,会花大价钱来买。

“那奇闻异事呢?”韩狗儿默默将这条“线头”记在心里,又接着问道。

“这桩奇闻其实是一桩旧闻,也许你曾经听过,”任萌道,“你知道夕阴街前几天那桩死人的案子么?”

夕阴街?韩狗儿略一思索,想起来前几日在市上听到的风闻,道:“是陈玄侍郎的儿子那回事么?”

任萌道:“正是。陈玄侍郎的儿子陈都是个败子,虽然家里有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但每天就知道出去寻花问柳,不是身上钱资花光,绝不回家。前几天晚上金吾卫巡夜之时,发现这厮死在夕阴街一条巷道之中,颈上还有绳索勒痕。”

韩狗儿笑道:“听说为了这事,金吾卫与京兆尹还打了一架?”

任萌道:“可不是吗?这种官宦弟子身故的案子,本就该京兆尹来管理,但是京兆尹也怕麻烦,非说是金吾卫发现的尸体,理应由金吾卫来破案。”

韩狗儿道:“那这案子究竟如何处理的?是有新进展了吗?”

任萌苦笑道:“哪里有什么进展,两边推脱几天,连任宏大人与京兆尹薛严大人都出面会商,才定下由两方共同破案。”

小乙也在长安城中呆了一段时间,也略略知道金吾卫和京兆尹两边情况,不由得说道:“这两边谁都不服谁,看来这案子怕是要拖下去了。”

任萌赞道:“小乙兄弟聪明伶俐,果真就是这般。但没想到这陈都的妻子却是个贞烈节妇,直接将那陈都经常去的勾栏‘暖玉楼’告到京兆尹,这下薛严大人想不管都不行了。”

韩狗儿吃了一惊道:“暖玉楼?这姓陈的可真是会享受,暖玉楼中可都是高级货色,而且花费也真是不菲,难为他老子挣的银钱,都要被他倾进那销金窟里了。”然后又皱眉道:“这暖玉楼可不是省油的灯,薛大人怕是也要为难吧。”

暖玉楼可能不是长安城里最豪华的勾栏,但一定是最有势力背景的勾栏,因为别的勾栏都开在香室街,独独这暖玉楼,却开在章台街上。这章台街是什么地方?是太学学子出仕为官、夸官入宫的路径,能在这处所开得一间勾栏,其背景势力真是令人无法想象。

任萌道:“那暖玉楼当然不是省油的灯,楼子里的莳妈妈与那节妇当堂对质,说那陈都根本没有去过几次暖玉楼,丧生那晚更不知是在哪里。”

小乙也觉奇怪,道:“那如果这位陈都没有去往妓楼,每日却是去了哪里?难道是在外面养了相...相...”

他人小面嫩,那个粗鲁的字眼却是说不出来,不过狗儿和任萌两位成年人却是听懂了,在那里嘿嘿笑了起来。

笑过一阵,这任萌忽又叹了一口气道:“既然有这节妇前来告状,薛大人也不能置之不理,只有将那小巷周边的住户、行人都访了一遍,最后还真访得一个在巷口卖草履的老者,说那晚收摊之时,看见那素无人烟的巷内有一个白影闪过。”

“那有司肯定要去拿这白影了。这我却要记下,拿住这白影有多少赏金?”韩狗儿哈哈一笑。

任萌苦笑道:“如果到此为止,这事也不算一件奇闻。今日金吾卫搜捕逃犯,在那小巷子里又发现一具尸体,脖子上也有一道绳子勒痕,你猜是谁?”

小乙倒抽一口凉气:“莫非是那贩履的老人?”

任萌道:“正是!这凶犯露了行藏,竟将这人证残忍杀害。薛大人大怒,发下百贯赏金,欲拿这丧心病狂的凶徒。你等可别贪那赏金,却被人给害了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