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一卷 长安乱 第五十一章 只为苍生弃长生

夜半时分,建章宫中。

仙人承露台前一片灯火通明。

这仙人承露台是根据丹客传说中的“灵台”所建,传说修建完毕之后,会有仙人降下,在台上宴饮,若能有缘得见,或能垂赐仙药,长生不老。

当然,这等传说,一百个人中有九十九个人是不信的,那个信的,必然是个傻子。

天子当然不是傻子,他也不信。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修了一座。

因为他修得起。

修好台子,却没有仙人来,一直空着也是很尴尬的,所以天子便让请来的修士丹客,都来这台上修行,总算不致荒废。

这仙人承露台外观如一座巨大石柱,有阶梯一层一层盘旋而上,每隔十丈便有一重楼台,各派仙师居住其中,整天烟雾缭绕,便仿佛有了一些仙气。

三重楼台之上,是一尊巨大的仙人捧露铜像,手捧铜盘承接甘露。传说将这天降甘露合玉屑饮下,便能延年益寿,虽不如那仙药灵验,但胜在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少府专门安排了一个小官,名唤“捧露曹”,天天在此接引甘露,或是奉予天子,或是做了仙师炼丹的药料。

至于甘露是否真有神效?反正喝露水也喝不死人,即便无效,总不会有什么坏处。

此时虽然夜深,但那无数方士丹客却齐齐跪伏在承露台前石阶之上,战战兢兢,不敢稍动。

只因他们面前走来的,便是这天下权势最大,最为尊贵之人,大汉天子。

身在宫中,皇帝往往穿一身便服,但今天不知为何,天子半夜来此,却仍如白日一般,全身穿着祭服,头戴通天之冠,仿佛要上台祭拜。

随在他身边的,只有一人,是那熟谙星象之学的朝上议郎贲丽。

天子虽然经历了白天的一场暗杀,但是现在仿佛心情不错,一边向前疾行,一边还有心与贲丽闲话:“贲先生所料不错,那客星入垣果然主不利帝王,朕今日果然险些遭那血光之灾。幸好众卿勠力同心,擒下那刺客,也算我免了一劫。”

贲丽捋须笑道:“天子洪福齐天,怎会怕这小小刺客?便是有再大的劫难,也都有法子安然度过去。”

天子叹了一口气,但脸上仍是带着笑意,道:“借先生吉言了。”

转眼便到了承露台下,那些修士丹客,均伏在地上,高呼万岁。贲丽走上前去,问道:“列位今日在此可是守好了?没有放人进去罢?”

一名领头的修士抬起头来道:“我等按大人所说,从日上时分便在此守候,别说是人,连只鸟儿飞来,我等都给驱走了。”

天子笑道:“好,诸位辛苦了,却还需在此守候片刻。”

虽然这些修士在此已经守了一天,身心俱疲,但是听得天子有令,哪敢叫苦半声,齐齐叩首道:“领旨。”

天子沿着盘旋的阶梯,一路向承露台上攀去。那贲丽却不跟上,只是与修士们站在一起,在台下遥遥望着天子远去,眼中也是含着笑意,仿佛要有什么喜事一般。

天子攀上一层露台,远远便有一名仙风道骨、须发皆白的修士遥遥跪下,道:“恭迎天子。”

这名修士道号玉清子,与丹辰子一般,也是深得天子宠幸的有名丹客,善为草木之丹,平日带着弟子在这承露台一层修行,此时却是他独自一人守在此处,迎接圣驾。

天子道:“玉清子先生免礼。”老者便站起来,一边恭送天子继续往上走,一边禀道:“此时天上已现垂露,天子还请快快登台”。

天子听说,脚下便又加快了几分。

走到第二重楼台之处,玉清子忽然停下脚步,看着天子自行往前走去,眼中尽是羡慕之情。

登上第二重楼台,也有一名鬓发半黑半白的中年人在此等候,一见天子走来,立刻也向着天子跪拜下去,

这人名叫任文公,也是一位知名修士,善能预言风霜雨雪,平日在第三重楼阁修行,今日不知为何却是他守住二层,前来接引天子。

天子见是他来,皱眉道:“那丹辰子还没有找到吗?”

任文公道:“禀圣上,丹辰子先生不知去了何处,他的弟子亦不知晓他去了哪里。”

那丹辰子本在这承露台二层修行,但自从一个月之前,天子派他出去寻找金丹,此人便一去不返,连带他的两个得意弟子,都杳无踪迹,真是一桩怪事。

但这都并不重要,不用理会。

任文公随着天子走了两层,一直到承露台顶,方才停下脚步,恭声道:“请天子登台。”

天子笑意更盛,独自走上承露台顶。

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寒露时节,虽然夜深露重,颇为寒冷,但天上却无一丝云彩,也无一丝风,满天星斗如棋子散布。

天子脸上笑容一毫未减,慢慢走到那仙人捧露铜像之前。

在那铜像旁边,正靠着一人,看见天子前来,也并不跪迎,而是如同见到老朋友一般,伸手招呼道:“是圣上来啦?有没有给我带酒?”

那人从铜像阴影当中走出,一张英挺的脸上散着几缕乱发,在寒风之中仍是半袒着胸膛,赫然便是卫尉卿张逸云!

天子见他如此态度,竟丝毫不以为忤,只是笑骂道:“你这惫懒货,一日不饮酒,便要了你的命么?”

此时承露台上,只有这君臣二人。若是再有第三人,怕不是要惊掉了下巴。如若虚等人,圣眷虽然隆盛,但也不敢如张逸云这般,对圣上如此无礼。

偏生圣上对此竟似毫不在意,仿佛已经习惯了与他如此相处。

逸云笑道:“今日事毕,我便要去饮上三大坛酒,圣上须得准我一天的假。”

天子佯作嗔怪道:“还要准你什么假?今日你不在身边,竟有刺客要行刺于朕,不是若虚等人在侧,朕已遭遇不虞了!”

逸云在这台上守了一日,此时从天子口中才刚刚知道刺客的事情,不由得也有些吃惊:“专挑我不在的时候向圣上下手,如果不是有沟通内外的奸人,我张逸云三字便反过来写!”

天子叹道:“正是如此,可现场找不到什么蛛丝马迹,只能慢慢查过了。”

张逸云详细问过遇袭的经过,冷哼道:“若虚竟未立刻将这刺客拿下,让圣上受了这许多惊吓,真是不如当年了。任宏也是个草包,竟能被刺客打倒在地,真是丢尽了北军的脸面。”

天子道:“也怪不得他们,这刺客原是义阳侯傅介子的孙儿,天生神力,武艺超群,可惜这等猛士,却做了叛逆之徒,不能为朝廷所用。”

逸云哂道:“一生埋没草野,或是身遭不公,被构陷戕害的能臣猛将又不止这一个,有什么好惋惜的。”

逸云这话说得实在无礼,竟是不留情面,直指当前朝堂昏聩现状,但天子却不以为意,叹道:“逸云你也觉得朕是个昏君么?”

张逸云打个哈欠道:“什么昏君不昏君的,若是皇帝让我来做,或是让那些铮臣来做,谁又能做的好到哪里去呢?我只须知道,圣上以国士待我,我便以国士报之便是了。”

这话不仅是无礼,却是大逆不道了。

可是天子已经习惯了逸云的胆大包天,只是笑骂道:“我若哪天死了,你可莫要发疯才是。”

逸云笑而不答,良久方才回头道:“圣上,时候差不多了。”

天子循着逸云的视线向前看去,只见仙人捧露铜像之上,那巨大的捧露盘中正汇聚垂下一滴晶莹的甘露,在灯火之下熠熠生辉。

那甘露凝聚成型,便直直向下坠落,正滴进逸云面前的玉盘之中,腾起一阵氤氲紫气。

如果杨熙在侧,定是要大吃一惊,因为那玉盘中的紫气,恰如那天从禹鼎之中喷涌而出的紫色丹气一般无二,化作一条小小蛟龙,在盘缘盘旋良久方才散去。

原来那天逸云带回来的通灵金丹,已然全数化在这一盏甘露当中。

通灵金丹自有智识,在那鼎中孕育十余年,无异于坐了十余年大牢,其中戾气无处发泄,比最毒的丹毒还要毒上几倍,若要直接服用,可谓九死一生。比如那杜小乙被丹气侵体,若非逸云拯救及时,定然被毒气攻心而死。

据丹辰子所言,服用金丹须得先消磨其中戾气,再化入甘露或醇酒送服,才能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今日张逸云之所以没有随天子一同去往太学,这仙人承露台之所以从上到下全都由丹客修士重重守护,皆因要护卫这天生神物,只将其完全化入甘露,静待天子前来服用。

“这丹辰子究竟到哪里去了,这金丹如此服用究竟行还是不行?”天子看着那一盏丹液,皱眉说道。

“谁知道那老儿跑到哪里逍遥快活去了。”张逸云心中暗笑,他当然知道那丹辰子的下落,此人心机阴沉,预想谋夺私吞金丹,已被自己打下山崖,死于非命。但这过程解释起来颇为麻烦,他也便没对天子说明,只道自己在南山之中将灵丹寻回。

但是丹辰子所说这服用金丹之法倒是没错,逸云笑道:“我已查探过,现在金丹戾气全无,并无任何毒性,天子可径服不妨。”

“你倒是懂得不少,是从哪里学的?”天子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略懂,略懂。”逸云打个哈哈便蒙混过去。虽然他与天子从来直言不讳,但每当涉及他的出身来历,他却总是语焉不详,不愿提起。

天子不再管他,看着那即将满溢出来的盈盈丹液,突然叹道:“这金丹究竟是何物,为何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视?”

逸云收起那玩世不恭的惫懒模样,沉声道:“若我所料不差,此枚金丹聚于禹鼎,成于江渎,乃是聚山河气运所成。若天下气运有一斛,这金丹至少独占六斗。虽然被我斩了一剑,算算也有三斗气运,服之少说可以延长二十年寿数。”

天子的脸上仍挂着笑容,但是双眸之中已有寂寥之意:“近年天下不安,又是日蚀,又是风雪,今日那傅云行刺于我,却也是因为民生艰苦,不能聊生。若我窃占这大汉三斗气运,天下又当如何?”

逸云笑道:“天下皆是天子之物,哪有窃占之言?”

天子又叹一口气,突然转移话题,说起另外一事,道:“我已决定,要立定陶王刘欣为嗣,过几日便择机下诏,逸云以为如何?”

张逸云其实对此毫不在意,但既然天子问他意见,便道:“是今日太学之上考教之后,觉得定陶王最为适合么?中山王在刺客袭来之际,奋不顾身前来救驾,忠勇之心也着实可嘉,为何却不选他?”

天子道:“我虽然也做过不少荒唐之事,但身为天子,在天下大事上却马虎不得,不能凭个人好恶亲疏选定继嗣,却要以天下为重,选那最合适之人。”

天子说完,便双手捧起那盛满甘露丹液的玉盘,忽然奋力向前一倾,那满蕴山河气运、长生灵药的甘露如雨一般,在漆黑的天幕之中向着台下洒落,晶莹的水珠映着台上灯火,洋洋洒洒飘入明渠,如同降下一场甘雨。

只听天子长笑一声,道:“取自山河,自当还归天地。我虽为天子,但这大汉气运,不能被我一人独占,也须分润给天下黎民。”

说罢,便丢下玉盘,头也不回地走下仙人承露台去。

逸云看着那飘洒落下的甘雨,脸上不由得呆了一呆,又慢慢绽开一丝笑容,终于也翻身起来,随在天子身后,向那台下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