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一卷 长安乱 第五章 问鼎只为天下事

随两位夫子一起穿过大街,又进入一条小巷,终于走到一所宅邸之前。此处人迹少至,前方有低矮院墙,后面则是敞轩的两层阁楼,看上去不太起眼,但其实此处是由内府直接管理的一间“别馆”。

大汉一朝,长安辖域由京兆尹管理着多处“官舍”,有“官引”便可入住。但这“别馆”,却是由负责皇室用度开支的少府管理,平时也只有入京述职的州部刺史、封疆王侯,才有资格在这里落宿。

但只见丹夫子径直上前叩门,向前来应门之人递上一道木函,院门便吱呀而开,三五个婢仆鱼贯而出,将众人迎接入内。

虽然这别馆从外看来没什么稀奇,但内部却别有洞天,前有正厅,侧有厢房,院内花木扶疏,整洁有序。几名健仆迎上前来,将马儿牵到屋后,行李安于客房,又有两名婢女奉上热汤,服侍若虚先生涤尘洗面。小小一间别馆,前前后后正不知有多少人服侍。

等到一切安顿完毕,众人登堂入室之时,前厅内已经排开案几,两边童仆纷纷,将酒水吃食流水一样送上桌来。涓夫子谦让再三,以年岁最长坐了首席,下方若虚先生及丹夫子分宾主坐下,杨熙以弟子之身,敬陪了末席。

在江夏之时,若虚先生也是颇有田产积蓄,家中亦有童仆,可谓衣食无忧。但长安是大汉首都,气象与江夏小城毕竟不同,这别馆又是少府直接管理,用度都是皇家标准。席上菜色虽然简单,但不厌其精,有火炙羊肉杂以香葱,河鲤鱼白切做细脍,香气扑鼻;又有细芹芥菜以油微烹,莲藕萝菔过水浅灼,鲜嫩欲滴,令人食指大动。

杨熙一饱口福之余,心中疑惑更甚:就算若虚先生十年之前曾位列九卿,现也只是一介谪官,尚未起复叙用,为何却受到各方如此重视?想要取他性命者有之,想要拉拢亲厚者有之,一国丞相都要出郭相见,大儒夫子也要城门相迎,他们到底是想拉拢先生这个人,还是图谋先生身上的那件要紧物事,还是兼而有之?

但是先生却言笑如常,或是举杯与二老共饮,或谈些学问义理、朝堂轶闻,再不谈起别事。这二老虽然与先生宴饮,显然也是心事重重,几次想要出言,却被若虚先生轻轻将话题带偏而去。

酒过三巡,二位夫子终于按捺不住,丹夫子摒下左右童仆,亲自去将门厅关上,涓夫子则是正色起身,沉声问道:“若虚今日回到长安,是否也是为了立嗣之事?”

立嗣?杨熙心中一震,不觉手上颤抖,双箸落在地上,铿然作响。他虽然生长在乡野之中,但也知道当今天子并无子息,却要立谁为嗣?天子立嗣,关乎朝野社稷,乃是普天之下最重大之事,怎么两位夫子竟会在这席间突然谈起?

难道说,先生竟是立嗣一事的关键之人?

若虚先生听闻这话,拍案大笑道:“二位夫子不是一心治学,不党不群吗?现在竟也关心天下大计了。”

涓夫子面色有些尴尬,丹夫子却正色道:“我辈儒者,忧心天下之事也是应有之义,岂是那等结党营私之辈?”

若虚先生不予置评,只是笑道:“这么说,天子真是要从宗室诸王之中,选立继嗣,继承大统了?”

涓夫子叹道:“天子年事渐长,后宫却无所出,本就不是什么好事。这几年凶兆频出,去年是天降客星,今年又是气候大寒,朝上几位大臣得了由头,都说是天子无嗣所致,屡次上书劝天子早立继嗣。天子虽然性情...那个...有些耿骨,但也耐不住群臣悠悠之口。现下饥荒已平,社稷稍安,天子便宣召诸王来到长安,想是不久便要立嗣了。”

杨熙这才明白,天子要从诸侯王当中选立继嗣,怪不得朝堂之上竞争如此激烈,无论是谁,若是能帮助哪位藩王继承大统,可不是有了从龙之功?

但是,这与先生又有什么关系?

若虚先生饮下杯中残酒,慢慢说道:“那么二位夫子,究竟是在为谁奔走?”

两位夫子互望一眼,却是丹夫子开口道:“我等一来是为替若虚接风洗尘,二来是奉孔光大人之命,来问若虚一句话,是否愿与我等一道,扶助中山王继承大统?”

听闻这些朝堂秘辛,杨熙如坐针毡,不知该自行退下还是继续守在这里。先生可能不在乎他听到这些,但这两位夫子也毫不在意,说这些朝堂机密的时候,竟也完全不避着他。

若虚先生沉吟片刻,轻叹一声:“原来是孔光大人。也只有他能与翟相稍作抗衡吧。两位夫子虽以天下大事为己任,可是定要谨记,天家之事非同小可,一旦牵扯过深,必然贻害无穷。”

丹夫子一脸坚定地说道:“若任由翟相坐大,成为从龙之臣,我等更无立锥之地了,说不得也要倾力而为。还盼若虚能与我等同行。”

若虚先生摇了摇头道:“吾奉天子之诏回归长安,无论立嗣之事还是别的什么事,都全听天子圣谕。不过两位夫子放心,我也定不会与翟相沆瀣一气。”

两位夫子见若虚心意颇坚,不愿投向孔光大人一方,也就不再多言。此行能够得到他不会倒向翟相的承诺,就算没有白来。

不想若虚先生突然又开口说了一句不明不白的话:“二位可向孔光大人带一句话,立嗣之事,只要坚持正论,就算事有不成,也没什么可遭人攻讦之处。千万莫要染指于‘鼎’,否则就是万劫不复了!”

此言既出,丹夫子一脸迷惑,但涓夫子肯定知晓什么内情,脸上忽阴忽晴,欲言又止。但是在若虚先生的注视之下,最后只是饮尽杯中之酒,深深一揖道:“多谢若虚见告,我等暂且告辞,来日再行相扰。”说完便急忙拉着仍在疑惑的丹夫子出了厅堂,召唤仆侍,一起登车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