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卷 相见欢 第一百七十四章 苍天之下无新事

秋意渐浓,本应是丰收时节。

但不知为何,今年以来全国皆是风雨不调,灾异频现,持续了几年的好年景终于结束,关外关内多有郡县颗粒无收,黎民开始担忧自己的生计,各路盗贼蠢蠢欲动,只待天下动荡,便又要聚众作乱。

王嘉、平当等人忧心国是,一同启奏,请天子下诏,施以“荒政”,以恤万民。

所谓“荒政”,便是饥荒年景所施行的非常之政,用以将息万民,应对灾荒。

周礼有云:“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就是说荒政有十二条,包括散发钱粮、免除赋税、减少征发、取消山泽禁令,帝王公侯减少娱乐,祈祷降福,铲除盗贼等等措施,可以减少民间糜耗,帮助万民度过荒年。

相传这“荒政”乃是上古仁君所立,经过春秋战国的频仍战乱和秦朝的灭儒乱法,本来已经失传,是王巨君与刘子骏二人从旧书卷中找出逸《礼》根底,才将这古法重新重见天日。

昔年雪灾,民不聊生,当时还是光禄大夫的王巨君便提出师法“荒政”,救民水火,在他所献“安汉七策”当中,就有一条参考这“荒政”,号召满朝文武捐献钱粮以赈灾民,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今天下水旱灾害频现,黎民即将遭受冻饿之苦,正是施行“荒政”的时机。

但偏有那一干奸佞小人,如傅宴、夏贺良、息夫恭等人,当庭驳斥王嘉和平当居心叵测。天子刚刚即位第二年,又是改元“建平”的第一年,怎么可以施行“荒政”?这不是承认自己治理无方,有罪于天下么?

丞相王嘉被这一干小人气得面色苍白,慨然出班,痛斥傅宴等人为了区区虚名,竟要让天子舍天下万民于不顾。那议郎息夫躬能言善辩,冷笑出列与王嘉针锋相对,却怪他不顾天子威仪,才是祸国乱臣。

朝堂之上,大臣如同骂街一样互相吵了起来,简直是体面尽失,世所罕见。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归根到底,仍是儒臣与外戚之间的斗争,是以无人愿意上前劝解,只是冷眼旁观,只怕殃及自身。

天子坐在最高之处,看着这些臣子互相吹胡子瞪眼,浑然忘了还有一个天子在看着他们相争的丑态。

天子只觉仿佛回到先帝在时的朝堂之上,那时王氏外戚一门十侯雄踞朝堂,儒臣一脉唯翟方进马首是瞻,两方也是这么明争暗斗,互不相让,在朝堂之上也经常冷嘲暗讽,甚至有时会争执不休。

先帝那时也是如此,端坐朝堂之上,但仿佛局外之人,对朝堂争端根本无法节制。

那时他初为太子,虽然只参加过几次朝会,但那景象仍是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之中。

那时,他曾经下定决心,将来登上大宝,一定要如那晋悼公一样,惩乱任贤,整顿内政,励精图治,成就不世功业!

但真正登上大位,他才发觉,这屁股下的椅子,如同一个冷硬的刑具,面前的珠帘布幔,又仿佛是个牢笼,将他紧紧捆缚在原地,让他束手束脚,不得一逞心愿。

即位之初,他便差点死在乱臣贼子张逸云的手上,那杨若虚虽有大能,却不愿为己所用,那王莽、刘子骏之流,心中应该也是看不起自己这藩王出身的天子,渐与自己离心离德。

即位之后,自己的母族便如蝇蚁一般附来

祖母如压在自己头上的一座大山,要封号,要权力,要族人的荣华富贵,自己囿于孝道,又不得不给,终于还是让丁、傅两家座大朝堂,与当日王氏一般无二。

不管是能臣还是奸佞,大儒还是外戚,朝堂上的党派林立,仍是攻讦不休,只不过是换了个带头的,其他与先帝之时一般无二。

虽然自己手中算是拥有两尊禹鼎,但这华夏神物,于他治国理政之上,也没有任何用处。

自己即位不到两年,便已隐隐看到接下来无数年的未来。

那便是先帝经历过的过往。

天子耳中听着朝堂众臣吵吵嚷嚷,脑中嗡嗡作响。面前的珠帘布幔,仿佛蛇虫一般蜿蜒扭曲,悄悄地沿着他的腿脚攀上心腹,想要将他紧紧包裹。

他只觉呼吸困难,眼前发花,偏又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耳边的吵嚷之声却越来越大,直欲将其逼疯。

不要说了,不要说了!

他心中呐喊着,但是没人能够听到他的心声,所有人都在注视着堂上的争吵,似乎都将他这天子忘在了一边。

只有董贤立在阶下,时刻关注着天子的动向。他忽然看见天子脸色泛白,双目空茫,手脚颤抖,牙关格格作响,正在慢慢地向前倒下。

“陛下!”他颤声一呼,疾步向倒下的天子奔去。

众人被他一呼,也都回过头来,只见天子倒在董贤怀中,面如金纸,牙关紧咬,双目紧闭,手脚皆是蜷缩颤抖,不住痉挛,好似犯了什么急症。

“陛下!”“圣上!”“皇上!”一时之间大殿之内惊声四起,王嘉、傅宴等人再也顾不上争吵,都向前方拥来,欲要探看天子的状况。

“都退下!”董贤看着拥来的重臣,厉声叫道。那另一旁的卫尉董恭、执金吾董晖同声相应,殿前卫士持着金瓜斧钺齐齐向前,将天子与群臣分隔开来。

“天子不豫,诸臣不得靠近!”董恭看着儿子正在替天子摩挲心口,捶背按腰,忙指挥众卫将天子围在垓心,紧紧护卫。

“好个董恭!你们父子难道就不是臣么?你们围在天使身畔,却不让我等靠近,意欲何为?”那傅宴双目放出寒芒,逼视这董氏父子三人。

傅宴的女儿便是天子的皇后,身为国丈,天子有事,他为何不能靠近?

董贤未及答话,天子却已稍稍缓过劲来,咬牙从嘴里逼出几个字来:“除了圣卿,他人都...都退下!”

他本来身子就不好,今日在朝上听臣子乱吵,不由得着了魇障,内心思绪郁结,勾动旧病,竟在朝堂之上犯起“痿痹”之疾,浑身抽搐,不能自理。

幸亏董贤与他朝夕相对,知道他犯病之时当作如何处理,要不然真是不堪设想。

即使没有摔伤,在群臣面前摔下御座,也要狼狈至极,大丢至尊的颜面。

方才天子只觉万念俱灰,只觉自己身为天子,却一无所有,此时董贤在侧,他才突然感到一丝安稳。

是啊,至少自己还有圣卿!

董贤让内官们搀扶着天子转向后方非常殿,然后连声叫道:“毋少府,快请太医徐遂成!”

少府毋将隆赶紧去了。

众臣见到天子还能支撑着回转,心中皆是略略舒了一口气,但

那王嘉、傅宴等人心中却是七上八下。他们地位虽尊,但在朝堂争吵,竟然引动天子疾病,实在是大大的罪过,若是天子异日追究,却是谁也吃罪不起。

想到这里,两人互望一眼,只见互相脸上皆是苦色,再也没了互相争吵之心。

那医士徐遂成本是天子的御用太医,但他对天子这疾病也没什么好的治疗法子。因为治疗痿痹必用加皮、麻黄等虎狼之药,用以刺激机体,祛除病症,若是一个用药不当,不能治病,反而要闹出人命。

天子身上,怎能随意使用这些药物?

是以徐遂成也只得熬煮些接骨藤、牛皮胶,给天子慢慢调养身体,虽不能速好,但也不至于治出什么毛病。

朝上群臣早知天子身子时好时坏,今天竟然见到天子当朝犯病,不由得心中都算起账来。

天子病体如此,别说生养子嗣,看这样子寿数都将不永,哪天说不定就要驾崩而去。

那时候皇室无嗣,不又是走上了孝成皇帝的老路?

这回又是宗室哪个藩王有如此鸿运,能得传承大统?

当年定陶得势为太子,刘子骏、董贤等从龙之臣的收获,众人都是看在眼里,如今又有如此机会,谁能够不动心思?

是以当董贤向天子密报,许多臣子都在悄悄与诸位藩王取得联系,暗中交通,天子的便脸色越来越暗,直如一朵阴云铺展开来。

“这些乱臣贼子!”天子大动肝火,“真该将他们都抓起来,一个一个全杀了!”

“圣上息怒,”董贤苦笑道,“趋利避害,人之常情,若是将臣子都杀了,不独朝纲不举,天子还要落下苛厉凶残的骂名。依臣看来,天子只需小心提防这些人,以后找个由头将他们都罢免了便是。”

天子听了董贤的话,不由得叹道:“朕被这病体拖累,政事俱都荒废了,虽然心中不愿,但还是要依靠那些儒臣,依靠我的母族,若不是有圣卿在,朕真不知如何自处!”

董贤听他说得恳切,不由得泪如雨下,拜在地上连连叩头道:“圣卿得天子恩宠,见天子抱恙,恨不能以身代之,此时效些微劳乃是分内之事,又有什么功劳?”

天子看着董贤,如今只有他一人,是自己可以完全信任,忠心耿耿之臣。他忽然又想到那张逸云,也是先帝忠心耿耿之臣,最后不还是随着先帝的驾崩而黯然退场?

要是自己也到了弥留之际,宗室诸王又走上争夺王位的老路,董贤却要如何自处?

一时间,天子只觉苍天之下,万事皆如循环,自己纵为天子之尊,也如深陷一个怪圈,不得逃离。

他看着泣拜于地的董贤,忽然双眼一亮,一个疯狂的念头涌上心头。

董贤正在不住磕头,忽然听见天子沉静的声音再次传来。

“这个皇帝,朕做着也无甚兴味。等我大行之时,就将这帝位禅让于你,如何?”

他一脸茫然,抬起头来,才惊觉周围并无他人。

天子这是在跟他说话!?

天子...天子竟然说....说要将帝位...

禅让给自己?!

董贤乍听天子这惊人狂言,顿时吓得如五雷轰顶,冷汗从全身慢慢流出,如同坠入无底冰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