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卷 相见欢 第一百七十三章 秋风暗度杨宅里

杨熙对禹鼎一物仍有执着,所以晚上回家后,杨熙便将奏疏之中看到之事向先生禀告。

但若虚先生听了,只是微微一笑道:“天子富有天下,那禹鼎虽在明渠之底,但也算是天子的东西。他欲将鼎取出,那就取吧,反正那鼎中应该也没什么东西。”

杨熙默然良久,忽然道:“先生,如果真的能把九尊禹鼎全部寻到,是不是天下就能太平了?”

若虚先生听他如此说法,只觉有些意外。杨熙以往不怎么相信这些怪力乱神,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发出这种感慨。

“熙儿为何会有这种想法?”若虚先生问道。

杨熙叹道:“我在尚书署中,接触许多政事,只觉大汉百姓苦难重重,朝堂之上的官员只顾私利,互相攻讦,天子自身也多有病痛,兼又身后无嗣,朝政皆被佞幸外戚把持。越是了解得多,越是觉得咱们大汉国势危殆,前路昏昏。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如果将这九尊禹鼎全数找到,咱们华夏九州便能安稳一些?”

若虚先生听他说出这些话来,不由得对着杨熙上下打量了一番,突然感觉这个弟子在这一年之内,似乎又成长了好多。

他没有回答杨熙的疑问,却开口问道:“熙儿,你的《导神篇》和《化虚篇》习练得如何了?”

杨熙一愣,不知为何先生突然问起这事。

他自幼受到心脉寒毒折磨,病缠绵已久,所以体质虚弱,不能习武,遍求名医也无法医治。若虚先生为了帮他治疗寒毒,传给他“导神”“化虚”诸般心法,让其温养神意,以内养外,最终将寒毒驱出体外。

但是这法子却是个水磨工夫,不能快速见效,杨熙从小习练,也只能算初窥门径,神意虽有壮大,但离反哺肉身,乃至于驱毒出体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虽然不知先生为何要问,杨熙还是恭敬答道:“弟子坐卧之时皆习练不辍,但资质愚钝,只是练成“导神篇”中几个法门,对于“化虚”之法尚不能收发由心。”

所谓“导神”,乃是引导神意凝聚识海的法子。人体的感官遍布全身,只有将全身神意凝聚在识海之中,才能加以淬炼凝聚。当然,导神之法练到大成,亦能引导神意走遍全身,类似于体内生出眼睛,是为“內视”。

而“化虚”之法则是将神意化为真气和气力的法子,所以只有将“导神”练到极致,才能让神意全身游走,转化为气力。杨熙刚刚练到“导神”之境,“化虚”自是困难无比。

若虚先生颔首道:“能在十年之内练成导神篇,也算是不错了。你前几年习练此法,进境缓慢,这些年却忽然开窍,练成导神之法,甚至还能使出‘化虚’之术,你可知道是为什么?”

杨熙思索良久,才答道:“许是弟子精诚所至,跨过了什么门槛罢?”

若虚先生摇头道:“苦练自是成功的基础,但是你能有如此进境,还是有几个契机。你还记不记得先帝郊猎之时的遭遇?”

杨熙一凛,点了点头。

两年前先帝初冬郊猎,自己与尹墨郡主深陷蛇窟,被丹道大师丹辰子所逼。那时情况

凶险无比,自己又怎么会忘记?

那时自己与尹墨郡主协力抗争,又是诸般凑巧,才侥幸脱出丹辰子的掌控。那又是什么契机?

若虚先生低笑一声道:“知道你遇险的经历之后,我偷偷去那个山洞看了一下,发现丹辰子已经死在山洞之中。在验看他的尸身之时,我发现他的双目竟被你的神念灼瞎!看来在与他比拼神念的过程中,你的神意被激发打磨,‘导神’之力终于登堂入室。”

杨熙略一回忆,果然想起自己从那时候起,神念的成长便一日强似一次,原来竟是在生死罅隙里得到了这般好处。

“然后便是先帝大殡那一晚,你直面张逸云的神念压迫,能够将神意转化为气力,便是你突破‘导神’,进入‘化虚’之境的契机!”

杨熙心中一惊,又想起那一夜里直面逸云目光和剑锋的恐怖。他的神意在逸云的压迫之下,还能转化为一丝气力,支撑着他勉强避过要害。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想起张逸云时心中都不寒而栗。

这么看来,那濒临死亡的经历带来的也不全是恐惧,还是有一些好处。

想到这里,杨熙不禁吐了一口气,忧道:“难道我想要与先生一般,将此术练到‘万象’之境,还需要再经历这种濒临死亡的体验么?”

若虚先生笑骂道:“你还没练成‘化虚’,就想着‘万象’么?‘万象’之道,乃是神意外放,演化万物,不仅要有强横无比的神意支持,更需要体悟天地,明白万物运行的道理,你道是那么容易练成么?”

杨熙脸一红,道:“是弟子唐突了。不过我日日锻炼神意,确有不少好处,不仅身子强健了许多,那寒毒感觉也受到压制,好久没发作过了。”

若虚先生神色又转凝重:“不得掉以轻心!那寒毒与你的心脉相生相长,虽然暂未发作,但什么时候发作起来,肯定是来势凶猛。你须勤练导神之法,届时若能以神意导引寒毒流向,才可化险为夷。”

杨熙听先生说得郑重,不由得将这话谨记在心。

又听若虚先生道:“刘子骏留给你的那几卷书,你看过了么?”

杨熙答道:“那几卷《七略》果真是包罗万象的奇书,将各类书卷综述其中。我循卷而读,看了其中一些书卷,但是还有好些书卷家中没有,不知哪里才能看到。”

若虚先生点头道:“刘子骏的那几卷类书,包容甚广,虽然并不完全,但读一读也能有所进益。”

还不完全?杨熙心中一惊,他见那部《七略》之中包罗了古往今来所有门类的书籍,甚至还有刘子俊自己编校刊正的古书,先生竟然说它并不完全,那还有什么书是没有收罗在内的?

他有所不知,若虚先生乃是百家盟的“司书人”,手中掌握着“百家万藏”,其中包含各种如今已在世上绝迹的书卷孤本,那刘子骏没有见过,自然也无从收入《七略》当中。

“先生为什么忽然问起这些?”杨熙有些奇怪地问道。

若虚先生笑道:“我与你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国家的命运如人一般,你自小罹患寒疾

命若悬丝,不也一样长大成人了么?从古至今,哪有一朝一代是只有平安繁盛,没有苦难艰险的?”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人有疾病,便要医治,昏昏无知,便需向学。人是如此,国家亦然,想要让国家强盛起来,必要除积弊,兴民生,而不是寄望于祥瑞神物,缥缈气运。”

“此前你也说过,夏商据有九鼎,仍不免灭亡的下场,大汉没有禹鼎,还不是一样国祚绵延二百年之久?你以前懂得这个道理,现在怎么却不明白了?”

杨熙经先生点醒,忽然又想起宫中那一夜,刘子骏曾经说过的话。

“对天子来说,禹鼎只是一件稀罕一点的奇物罢了。”

他心结顿开,恍然道:“我懂了!先生是说,天下的安定,要靠天子、朝臣,要靠天下人共同造就!”

若虚先生赞许地点点头:“禹鼎确有神妙之处,但任是什么神物,对国运兴替来说,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如今你身在朝堂,心怀天下自是好事,但千万莫要着了迷障。”

杨熙肃然受教。

若虚先生走出厅堂,只见计无双似笑非笑站在廊下。

“计先生好雅兴,在此听我师徒对答,很有意思么?”

计无双听他说破自己从旁偷听之事,也不作恼,只是嘿嘿笑道:“若虚先生好见识!但是在计某看来,方才那番话说得却是有些言不由衷啊。若是天子无嗣,朝堂翻沸,咱们不是正可以从中成事了么?”

普天之下,只有寥寥数人知道若虚先生想要扶持杨熙当皇帝的事,这计无双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他知道,朝堂之上局势越是混乱,天下越是不太平,天子越是没有后嗣,对杨熙来说越是有利。只不过杨熙还需要成长,所欠缺的,唯有时间罢了。

若虚先生冷哼一声:“我虽有所图谋,但也不是那等祸乱朝廷、戕害天下的奸人。无非天意所至,我自应之而已。”

以若虚先生之能,想要祸乱朝堂,从中取利,可以说再容易不过。难能的是他一直保持克制,宠辱不惊,仅仅是静观其变,明哲保身而已。

可是计无双嗤笑一声,道:“我听老蝙蝠说过,当年先帝驾崩之时,先生曾经挑动张逸云去刺杀太子?若不是那太子命大,今日龙椅上的人,就不知道是谁了。天意天意,我看若虚先生却是连天意也能掌控了!”

若虚先生脸色一变,低声道:“不愧是‘鬼窟’,连这等阴私事竟也知道。你若走露风声,莫怪我翻脸无情,让你‘鬼窟’一起陪葬!”

计无双见若虚先生色变,只是微笑道:“若虚先生尽可放心,咱们现在是合作关系,互相知道一些底细,又有什么不好?”

“毕竟你的徒儿...”计无双说到一半,忽然眉头微皱,视线转向若虚先生身后。

在庭中廊角,一个素衣少女无声地走过,脚步却有些高高低低,不甚稳便。她走过之时,似有意似无意,向着这边静静地看了一眼。

杨府的偏门处,忽然又响起一阵敲门声,有童仆跑去开门,一个灰衣小厮从外而入,带进一阵泛着凉意的秋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