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九十四章 杨鹤病逝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九十四章 杨鹤病逝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天下午,莫谦在高安城的府衙内大摆宴席,他要犒赏全军。

能够有资格入殿参加酒席的都是军中千总参将一类的高级将领,以及他们的幕僚。

现在义军中前来投靠的读书人已经很多了,莫谦手底下的乡长镇长明显不够分了。

为了安置这些读书人,莫谦在军中也设立了很多文职。

比如文书,主簿,幕僚等职位,都是为读书人设立的。

秀才公们只要是人品贵重,德行不缺,又愿意为义军出力的,莫谦是来者不拒。

副总兵钱大有身边就养了两个幕僚和一个主簿,二营二旅参将易九身边也带着一个读书人。

今晚庆功宴上,易九就端着酒碗来到莫谦跟前说道:“大帅,这瑞州府咱们已经打下两个县了,现在就剩那山旮旯里的新昌县还在,末将愿意毛遂自荐,明日率领末将本部三千兵马去攻新昌,求大帅成全!”

莫谦听到这话不禁笑道:“你什么时候也学的这么文绉绉的,谁教你的?”

易九眼睛往上一瞪,说:“大帅,这不是你让弟兄们多读书识字的么,自从你下令之后,我就去找了几个秀才公来教我读书认字,我现在已经认识一百多个字了!”

莫谦一听来了兴趣,他说:“哦?这才多久,你已经认识这么多字了?”

“当然,我读书可是很用功的!”

莫谦点了点头,“嗯,很不错,以后要再接再厉,可千万不要半途而废了。”

易九见莫谦夸他,脸上不禁笑的更欢了。

他凑上前问:“大帅,那打新昌的事?”

“就依你,明天你自带本部三千人去攻新昌,记住了,攻城可以,不许屠城,要爱护百姓,明白吗?”

“明白,大帅尽管放心,末将绝不给大帅丢脸!”

“好!本帅敬你一杯!”

莫谦正喝酒喝的正酣,忽然门外有士兵来报说府外有一群读书人想要见他。

莫谦稍微一思索,便让士兵带那群人进来。

不一会,一群书生打扮的年轻人便踏步进入府衙大堂。

莫谦还未说话,忽然坐在下首的龚成康突然站起来喊道:“姐夫,你终于来了!”

熊景齐本打算先给莫谦行礼,没想到一进来就看见自己的小舅子叫他。

看到龚成康出现在他跟前,熊景齐也是大吃一惊。

他拉着龚成康的袖子惊喜道:“成康,你也在这!”

龚成康笑哈哈的说:“姐夫,我还以为你要再等几个月才来呢,我现在是义军的将领了,大帅封我做了千总,手下管着一千多人呢!”

熊景齐听到这话,不禁欣慰的点了点头。

龚成康看到熊景齐和他身后的十余名读书人,不禁好奇问道:“姐夫,这些人都是跟你一块来投军的吗?”

“嗯,成康,这些都是我的同窗好友,家中都遭了兵灾,这次我们一块南下,来投奔你的!”

龚成康一听大喜,他大大咧咧的说:“姐夫这话就见外了,小弟在义军站稳了脚跟,哪有不接你们来的道理,来姐夫,我向大王引荐你们!”

说完龚成康便走到莫谦跟前,对莫谦行礼道:“大王,这些读书人都是我在九江的朋友,那位是我姐夫,其他人都是我姐夫的同窗,我早已与他们通信好几回了,劝说他们来为大王效命!”

莫谦一听也是大喜,九江府的读书人都来投靠他了,那证明他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远了,这对于义军来说无疑是件大好的事情。

“哦,既是成康的亲人,诸位,快请入座!”

莫谦亲自起身招呼熊景齐和他的好友。

熊景齐一行人看莫谦如此年轻,又礼贤下士,不禁对莫谦的好感更深了。

一名秀才出来说道:“大王举义旗,兴义兵,除贪官,我柴桑子弟早已听闻大王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真人中龙凤之姿!”

莫谦听到这话不禁哈哈一笑道:“这位仁兄过奖了,我不过是袁州一酸穷秀才,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哪有什么龙凤之姿!”

“大王过谦了!”

“来来来,诸位请入座,来人,上酒!”

庆功宴上又加了几桌人,一下子这酒桌上的氛围就更加热闹了。

酒过三巡,熊景齐身边的一位朋友起身对莫谦问道:“请问大王,不知大王对现今的形势有何看法?”

莫谦放下酒碗,眼睛看向那名提问的男子,只见他年约三十,下巴上留着一小撮胡须,看起来很是成熟。

不过一上来就问这么尖锐的问题,而且问的这么直接,这让莫谦心里有点不爽。

“敢问这位是?”

“哦,鄙人九江府秀才,郭运昌!”

莫谦一听他三十岁了还是个秀才,而且还如此没有礼貌,不禁冷冷的回问道:“原来是郭兄,你是问江西一地呢,还是问的全天下的?”

那人回道:“自然是天下大势!”

“十年之内,大明必亡!”

“哦?大王为何如此肯定?”

“大明早已病入膏肓,如今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流寇肆虐,关外鞑子又虎视眈眈。大明朝廷现今两面作战,可是天下又灾害频发,说十年我都保守估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不出七年,大明就要灭亡了!”

“敢问大王,这个意外指的是?”

“这个意外自然是我咯,我要是进展顺利,不需要四年,我便能横扫整个江南,再给我三年,我就能带兵打入北京。所以我说,不出七年,我就能灭了大明!”

众人听了这话不禁面面相觑。

眼前这名年轻的反王得是有多大的自信啊,居然敢说只要七年便能打进北京,这怕是在痴人说梦话吧!

熊景齐等一行人没一个相信莫谦六年能灭掉大明的,但是在场的诸位将领却觉得大帅说的话完全就是有可能的。

自去年造反以来,大帅只要出征,那是百战百胜,还未尝一败。

七年打进北京城,这并不算什吹牛。

“敢问大王,大王为何如此确信,七年便能打进京师。”

莫谦笑了笑,回答他说:“这个问题我没法具体回答你,不过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亲眼见证我的奇迹。”

说完,莫谦便不再回答他们的问题的,转而跟自己的手下将领们喝酒。

见莫谦不再说话,熊景齐用手拉了拉他身旁的男子,小声说道:“运昌兄,你先坐下!”

男子坐下,端起酒碗喝了一口,酒席散掉之后,熊景齐便和他的同窗回到了之前住宿的客栈之中。

一回客栈,那名男子便对众人说:“这位莫大王如此自信,扬言七年灭了大明,诸位,你们怎么看?”

众人听到这话,都默不作声,他们都是听了熊景齐的话,想结伴一块去袁州找莫谦投靠的。

结果没想到刚到高安便遇上了莫谦攻城,来的好不如来得巧,几人一商议,干脆就趁着这个机会去见见这位反王。

结果没想到下午见了一面,大家伙对莫谦有了看法,觉得这人太会吹牛了。

只有熊景齐不这么认为,他跟自己小舅子书信来往很多,对于莫谦的过往也基本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他起身说道:“运昌兄,各位同窗,我觉得这位莫大王并没有在吹牛,此人去年才造的反,举旗至今也不过才一年而已。

仅一年的时间,他便打下了四府之地,标下有两万精兵,敢问诸位,现今的江西省,全省加起来都不知道有没有两万兵马。

再且,我听说,前两任巡抚的死都跟此人有关。

两任巡抚派兵来剿他,结果仗没打赢,自己反而被气的病死了。

我听成康说,这位大王可是厉害的很,义军有两万兵马,人人都以这位莫大王马首是瞻,军队对他的忠诚度极高。

此外,袁州等各地的百姓对他也很是爱戴,归其根本乃是他推行的均田策。

他的均田策可是一个大杀招,对百姓的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

我遍观当今天下的群雄,还没有哪个造反的有他这种本事的,不光能打下城池来,而且还能守得住。

再观河南陕西等地的流寇,比之起来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运昌兄,今日咱们太过唐突了,我看那位莫大王似乎被咱们问的有点不高兴,所以故意如此说话。”

郭运昌听了熊景齐这话,顿时心里也觉得自己下午太过冲动了。

他那番问话明显是在考问莫谦,想看看莫谦是不是雄才大略的主。

可是往往有雄才大略的主,脾气都非常的高傲,想他一个前来投靠之人,哪里能那么不礼貌的问话。

“嗨呀,我唐突了,熊老弟,这可如何是好?”

“莫慌,明日我去找我妻弟,让他在大王面前说说情,回头咱们再去面见大王一次,或许可以回转!”

郭运昌一听,也就只能点头同意。

.......

得了一座大仓库,莫谦心情大好,第二天一早,在他的同意下,易九派率本部三千兵马去攻新昌。

新昌知县李京元在得知府城投降的事情后,还没等易九的人发起攻城,便直接打开城门投降了。

莫谦出兵不过十日,便兵不血刃的拿下瑞州三县之地,整个瑞州尽入他囊中。

此时靠近高安的南昌,奉新,靖安以及安义四县,纷纷紧闭城门,官道上每日探子不断,生怕莫谦乘胜进攻他们。

奉新王朱常涟更是拿出自己王府的银子和钱粮帮助奉新知县程绍儒招兵买马。

朱常涟可是听说过丰城王的事情,他跟丰城王朱常溡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两人一个是宣王的十四子,一个是十九子。

朱常溡万历二十年便就藩去了,他朱常涟年幼许多岁,一直等到万历三十四年才就藩奉新。

朱常涟这个人可不比他十四哥,他可比那个老糊涂蛋清醒多了。

十四哥在丰城横征暴敛,当地百姓都恨他入骨。

可是朱常涟这人就不一样了,他从不欺压百姓,不欺行霸市,而且还主动拿出钱来赈济百姓。

朱常涟在奉新名声很好,历史上这人也是个忠义的朱家子弟,隆武二年,也就是明朝灭亡的两年后,清军攻陷福州,朱常涟被抓,他在牢中绝食七日身亡。

朱常涟自己出钱出粮帮助知县募兵,短短三天时间便在奉新募集兵马四千多人。

这四千人虽然都是一群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可是有了四千个壮汉,奉新知县程绍儒心中也不那么慌了。

程绍儒和朱常涟都觉得手里有了几千人马,这下高安的反贼总不可能这么容易攻过来。

事实上两人完全是做了多余的事,因为莫谦压根没打算去进攻南昌府的几个县城。

他打高安完全就是为了瑞丰仓来的,这么大的一个粮仓在这,不赶紧打下来的话,等到卢象升把仓库搬空,那他打高安也就再没战略价值了。

事实上莫谦打下高安后便急匆匆的返回袁州去了,不过他人回去了,但是兵马却并没有带回去。

莫谦把钱大有留在了高安,让他率六千人镇守高安,防备南昌的卢象升。

至于为何这么急着回袁州,是因为家里发生了大事。

莫谦老婆的爷爷,前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在袁州病逝了。

杨鹤病逝的消息是他媳妇快马派人来报的,莫谦得知杨鹤去世,连夜带着几十骑兵赶回了宜春。

第二天一早回到宜春后,只见府衙里早已布满了白帆,袁州知府曹国祺一看莫谦回来,赶紧上前说道:“昨日下午,杨公忽然病情加重,回春堂的大夫用了汤药后毫无效果,不多久杨公便离世了!”

莫谦听了这话不禁伤心不已。

他赶紧穿上孝服,进入灵堂之中。

进到灵堂后,莫谦叫来曹国祺问道:“可有派人去通知素心他爹杨嗣昌?”

曹国祺点头回道:“已经派了,不过杨嗣昌远在山西,怕是需要一个月才能到。”

“不管多久到,这事咱们不能隐瞒,还是得告诉他,对了,送信的人你派的是谁?”

“派的是主公亲兵队的老兵,都是精明能干的好手!”

莫谦一听这话,心中总算安稳了。

他跟他那个便宜岳父可不是一个阵营的人,他们一个宣大山西总督,一个是反贼,如果送信的人不是死忠的那种人的话,一旦路上出现什么闪失,搞不好就要连累很多人了。

乐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