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九十二章 兵进高安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九十二章 兵进高安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莫谦也没想到一个上高居然这么轻易就拿下,西城门口,王国桢带着一群县衙的衙役跪在路边恭恭敬敬的迎接莫谦入城。

王国桢抬头的时候眼睛不由自主的投向了已经年过三十的钱大有。

他屁颠屁颠的凑到钱大有的马前,谄媚说道:“上高县丞王国桢,见过莫大王!”

钱大有脸色一冷道:“你认错人了,我不是大王,这位才是我家大王!”

王国桢一听认错人,顿感尴尬,不过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他把眼睛看向了钱大有所指的莫谦。

当看到骑着白马的莫谦时,王国桢还稍微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搅动赣中风云的莫大王居然如此年轻,看他年纪不过二十岁,这么年轻,居然就已经是占据三府之地的反王了,简直令人可怕。

王国桢赶紧再度跪下磕头道:“降臣王国桢,拜见莫大王!”

莫谦骑在白马上微笑的盯着王国桢问道:“你们知县呢?”

王国桢抬头回道:“陈知县昨晚就已经逃亡高安了!”

“哦?陈仪跑了,你这个县丞怎么没跟着一快跑啊?”

王国桢眼珠子一转,答道:“久闻莫大王大名,卑职对大王极为仰慕,闻大王在袁州兴仁政,杀贪官,袁州万民归心,四方仰德。

今大王兴义师灭暴明,可谓顺应民心,顺应天命,瑞州百姓皆愿箪食壶浆,以迎义师。”

莫谦听完不禁哈哈大笑,他拿着马鞭指着王国桢说:“你这厮,官当的不怎么样,这马屁倒是拍的一流,行了,本帅派俩文职协助你,暂时任命你为上高知县,为本帅坐镇后方,能不能保住你的小命,就看你自己表现了!”

王国桢一听,知道活命有戏,他赶紧磕头答谢。

莫谦没在管他,他率领大军入城,按照惯例,先派人占据县衙和府库,然后张贴安民告示。

随军而来的一群秀才公此刻也开始发挥了他们的作用,秀才公们每人带着五十士兵到各镇各乡建立乡镇衙门,并且立刻开始实行均田策。

莫谦每打下一地,必派人下到乡镇村三级,先派秀才公们去宣传义军的政策,然后再打击当地的地主。

有不想交出田地的地主,秀才公们便会派兵直接抄家,这一招可谓屡试不爽,在目前来说可谓是百试百灵。

义军所到之处百姓根本不会反对,想要反对的乡绅地主也没那个能力,这帮秀才公们身边可都有兵,乡绅地主们可没那个武力胆敢反抗。

真要有不怕死的地主敢聚集几百人反抗,县城随后便会派兵把他们剿灭。

十几个秀才公很快便撒到了各项各镇去,其中大半是袁州乡绅地主阶级家的子弟。

他们全家都被拉到石场做苦力去了,为了全家老小的性命,这些富家子弟不管再多不情愿,他们也得硬着头皮跟着莫谦出征。

这些人当中的代表人物便有袁业泗和潘士闻两人的儿子。

袁业泗在袁州可谓是大地主阶级,家里良田足有万亩,另外还在宜春城中有米行布行,生意可谓做的风生水起。

袁业泗的大儿子袁泽双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了,早已成家立业,二儿子袁泽钊则才刚刚二十出头。

两人都是秀才功名,还未考上举人。

兄弟两人都被父亲派来跟着大军出征,他们在袁州的学校中接受了为期七天的短暂培训。

所谓培训,就是由义军中的讲师给他们讲解义军的政策和未来的目标。

讲师都是读书人出身,他们都是义军当中的老人了,当初在温汤的时候就跟随大帅造反,可谓是元老级别人物。

他们这些人每个月拿着不菲的待遇,每天的任务就是一件事,那就是到各地讲解均田策。

此外他们还担负着给新加入义军的秀才公们培训的工作。

袁泽钊和袁泽双兄弟二人在学校里听了七天课,已经把莫谦的均田策给背的滚瓜烂熟了。

所谓均田策归根结底就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

口号也非常简单,就是人人有田种,人人有饭吃!

莫谦没有搞什么乱七八糟的宣传大纲,直接简单直接,他的均田策就是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有田可种,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

这是莫谦制定的终极目标。

兄弟二人听了七天课,脑子被讲师们洗了个七七八八,对莫谦那一套现在可以说是极为推崇。

兄弟俩跟着大军抵达高安后,两人被分配到了蒙山和陈村两个村里任村长。

两人各自带了十名义军士兵出发,路上,哥哥袁泽双对弟弟袁泽钊说:“泽钊,为兄观察数日,我观日后能取天下之人,必然为大帅!”

袁泽钊点头同意道:“弟弟也有此感,去年大帅占据袁州时,我便觉得此人能成事,可惜父亲冥顽不灵,非要跟官府勾结在一块。

这次父亲听信潘家的蛊惑,写信去往南昌,这才遭有此难,希望父亲这次能够看清形势,不要再做那白日之梦了!”

袁泽双叹气道:“是啊,希望父亲他老人家能够醒悟过来,不过你我兄弟二人还需努力才是,为大帅治理好一方,明年期满,若能考核合格,父亲他们便能从石场回来了!”

“嗯,兄长,我们一起努力!”

兄弟二人迎着朝阳在官道的岔路口上分道而行,走向了他们人生的新起点。

莫谦占领上高安,仅用三天时间便将上高的政务给安排完了,他任命王国桢为上高临时知县,另外又派了两个秀才给他当助手,协助他处理上高公务。

如果王国桢在知县上高的这段日子中兢兢业业,能够为他治理好这一方地方,那他这小命就还能留。

如果他敢贪赃枉法乱来的话,他身边的两个助手将会第一时间把事情告诉莫谦,莫谦自然会毫不客气的取他人头。

之所以让他先暂任上高知县,其实还是义军中能够独当一面的文官太少,很多村长镇长的历练经验还不够,还需要时间的沉淀,莫谦才放心把县城这么大的地方交给他们管理。

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那帮秀才公们在基层的工作经验足了,等到他打下整个江西的时候,到时候就有他们用武之地了。

三天之后,莫谦再度率领大军继续东进,沿着棉水一路向东,直奔府城高安。

七千大军留了五百在上高,剩余六千五百人有乘船的,有步行的,在第二天下午,陆陆续续抵达府城高安城外。

此时高安知府陶履中早已吓得站在城头不知所措。

三天前上高知县陈仪连也出逃高安时,陶履中就已经得知了上高被攻陷的消息。

他这三天可以说寝食难安,三天前他就派人快船送信去往南昌,把求救信亲手送到了五省总理兼江西巡抚卢象升的手中。

刚刚在南昌凑足了军饷军粮的卢象升正准备招兵买马练兵呢,一接到陶履中求援信,卢象升大为震惊。

他在巡抚衙门气的大拍桌子骂道:“好个莫贼,还真会挑时候出兵,这厮分明欺我卢象升无兵可用啊!”

手下副将看卢象升如此气愤,不禁上前问道:“大帅,要不要末将骑快马前往郧阳,把咱们那三万弟兄调来江西,有咱们天雄军在,区区一个莫贼灭他易如反掌,咱们哪还用在这发愁。”

其他几名军官一听也是纷纷附和道:“是啊大帅,咱们练兵肯定来不及了,还不如赶紧调天雄军南下,这样才有胜算啊!”

卢象升听到这建议不禁沉思了一会,随后他摇了摇头道:“不可,陕西河南两省的流寇极难剿灭,当初我答应了洪承畴,把那三万天雄军留给他剿灭流寇用,现今才过不去不到一月,咱们便把三万兵马带走,如此一来岂不是坑了洪承畴?

再且,陛下在圣旨虽然没有明说要我留下天雄军,但是传旨的公公也有暗示于我,希望我能轻装赴任。

这里面的意思很明显了,北方的流寇比江西的匪患可要严重多了,天雄军三万兵马近半都是骑兵,只有在中原才能发挥最大战力。

现在咱们就是把他们调来江西,也发挥不出这三万兵马的战力,莫不如留在郧阳,让洪承畴放心使用,如此一来也免得人说我卢象升小气。”

副将谭游说道:“可是大帅,咱们眼下就四千新军,他们都还未曾有过军事训练,拿这种新兵,咱们如何去敌那莫贼?”

谭游的话把卢象升给问住了,他知道谭游说的是对的,以他现在手上的兵力去跟莫贼正面交锋,他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胜算,一旦出兵,非但不能取胜,反而还会遭到大败。

连花马刘都几乎被莫贼给打了个全军覆没,花马刘是什么人,是朝廷封的安庆总兵,他手下虽然乌合之众多,但是起码三四千正兵是有的。

这些人的战力可不低,就这样的军队,都被一群农民军给大了个大败,可想而知这袁州的反贼们到底有多少厉害了。

如果给他卢象升一年的时间练兵,他卢象升有九成把握扫清江西境内的匪患。、

只是可惜莫谦没有给他卢象升练兵的时间,他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他要让卢象升没时间练兵,这样才能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此时听到消息的朱之臣和林贽二人也匆匆赶了过来,两人一进巡抚衙门就对卢象升说:“抚台大人,瑞州绝不可丢,请抚台大人即刻发兵!”

满脸愁容的卢象升一看是两位高官来了,忙好奇问道:“二位,你们也接到瑞州告急的消息了?”

朱之臣上气不接下气说道:“卑职刚刚接到消息,抚台大人,瑞州万不可丢,一定要派兵去救啊!”

“这是为何?”卢象升有些不解。

朱之臣解释说道:“抚台大人可能不知,瑞州乃赣中粮仓存粮之地,袁州临江瑞州三府的官粮皆存放于瑞州的瑞丰仓中。

去岁莫贼在袁州造反,袁州的粮食便收不上来,不过临江府和瑞州府的夏粮秋粮都被存放于瑞丰仓中。

如今瑞丰仓中有稻谷五万石,这些粮食一旦被莫贼所得,那江西还有谁是他的对手?

再者,抚台大人若不派兵去救,回头朝中的御史上疏弹劾抚台大人跟资敌,大人该如何作答?”

朱之臣一席话顺便把正在犹豫的卢象升给点醒了。

瑞州告急,他卢象升绝不能不去救,否则的话瑞丰仓的五万石粮食一旦被反贼给抢了,那他这个江西巡抚将会遭到御史台的疯狂弹劾不可。

御史们会拿他毫无作为来说话,在皇帝面前给他上眼药。

卢象升性格虽然直,但是不代表他傻。

他马上意识到这其中的关键因素,他起身对谭游说道:“马上点兵,明日驰援高安!”

“是!”

卢象升这边刚做了出兵的打算,高安这边莫谦已经开始攻城了。

高安城自汉高祖六年建成以来,历史至今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了。

城区发展至今日,城区已经横贯棉水。

高安分南北两城,北城位于棉水以北,南城在棉水之南。

两城之间有两座桥梁连接沟通。

西侧的桥梁为浮桥,东侧的桥梁则为铁链桥。

两座桥梁连接南北城的四座城门。

北城多数为官府衙门,府衙,县衙,县学,书院,考棚演武场等都在北城。

而南城则多位民居,除了一座高安县衙的分县之外便没有官府衙门。

莫谦把六千大军分为两军,三千人马直接陈兵北城的西城门外。

另外三千人分两千攻南城,一千人在棉水封锁南北两成的桥梁,隔绝了南北两成通行道路。

这一下子可把知府陶履中和知县金瑞给吓坏了。

义军围城的时候,他们两人刚好一个在北城,一个南城。

知县金瑞在南城,身边连一百人都不到,一看义军有几千人马,当场就被吓住了。

他马上派人出城想要过桥去找陶履中救命,可是报信的人说浮桥都被封死了,人根本过不去。

金瑞站在城墙上一看,发现棉水河中果真有反贼的士兵封锁了两条桥梁。

金瑞大呼道:“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啊!”

乐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