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九十一章 不攻自破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九十一章 不攻自破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忠毅刚夸完莫谦,莫谦又忽然转口说道:“你先别急着夸我,我话没说完呢。这些乡绅地主的子弟,必须从基层的村长做起,如果考核不合格者,一样不能做官,至于其他人,先给我押到石场去做徭役,哪一家的子弟做出成绩来了,我就释放哪一家人。

如果有谁家的子弟胆敢在任职期间贪赃玩法,徇私舞弊,哼,别说他们后背性命难保,怕是他们自己也自身难保了!”

王忠毅听完,觉得大帅说的也没啥问题,如果就这么轻飘飘的把这群乡绅地主给放了,的确是太便宜他们了。

大帅这个解决方案是目前来看最好的,既打了一棒子,又给了一颗枣吃,还让这群乡绅地主看到了活的希望,如此一来,这群人的生死大权就不再由大帅掌握,而是被他们自己的儿子来决断了。

现在就看他们的儿子能不能尽心尽责,给大帅认真当差了。

王忠毅带着莫谦签署的手令来到宜春县的大牢之中,只见县衙的大牢里人满为患。

袁家,卢家,李家,易家等各种大家族全部被关押在了牢中,每家一间单独的牢房,牢中坐满了人。

看到带着官帽的王忠毅进来,这些乡绅地主们纷纷凑了过来,双手扶着牢房的木门哭喊道:“王大人饶命,王大人饶命啊,我们知错了,我们知错了!”

王忠毅冷冷说道:“知错了?你们这些人,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主公已经多番饶恕你们了,只让你们献出家中的土地良田,都没没收你们的家产,你们各家的生意还在照做,店铺的租金还在照收。

可是你们呢?你们不知悔改,居然敢写信串通朝廷,跟朝廷通风报信,我告诉你们,大帅这次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一听这话,各家的人都吓怀了,莫大王的名号可是白瞎的,当初府衙门口斩能一口气斩上百人的脑袋,现在斩他们家几十口人的头,那绝对不带开玩笑的。

为首的袁业泗赶紧吓得跪地求饶道:“王大人,我们都是鬼迷了心窍,这才做出天大的错事,我们大伙都知错了,期望莫大王能绕我等性命,从今往后,我袁业泗袁家绝对以莫大王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王忠毅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说道:“现在才知错,早干嘛去了,你们这些两面三刀之徒,哪怕是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众人一看王忠毅脸色,顿时感觉不妙。

袁业泗脑子一转,立刻想到一个主意,他舔着脸靠近王忠毅,轻声说道:“王大人,我袁家愿意献出全部家财,只求王大人在大帅面前求个情,只去留我等全家性命!”

这话说完,王忠毅便故意做沉思状。

隔壁牢房的潘士闻一看有戏,也赶紧凑过来说道:“王大人,我潘家也愿意献出全部家财,只求饶我全家性命!”

王忠毅听了冷冷一笑,说:“想要你们的家财对于大帅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只需派兵便可,而且现在你们也不必再担忧了,你们的家已经被大帅下令查抄了,所有家资全都充公,就不需要劳烦各位再捐献家财了。

不过大帅有令,说你们虽然罪大恶极,不过可以饶你们一命,你们各家选派不超过三名子弟加入义军,大帅将会按照他们能力委派官职。

若为文官则为村长,若为武将则为伍长。

其余人等,全都送往石场做苦力,一年之后,若你们的子弟在义军当中能力出众,切考核为合格,你们便可以回家。

如果考核不合格,或者有贪污,徇私等恶行,那对不住,大帅将会数罪并罚,非凡官做不了,你们也得跟着一块丧命,懂吗?”

几大家族一听,哪里敢不答应,赶紧跪下口称大帅万岁,大帅英明。

毕竟没有几个人愿意那么轻易的去死,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哪怕是很悲惨的活着,起码未来还有希望。

真要被一刀砍了,身首分离,以后可就真的没有未来的。

很快各大家族都被王忠毅给说服了,各家都有派自家的男丁出来参加义军,并且写下文书,声称是自愿加入义军,并且愿意捐献全部家财为义军充当军饷。

王忠毅拿着他们签署的文书,将文书贴在城门口的告示栏中,公之于众,各乡绅地主一看这手段,心中那是不佩服都不行。

告示都出了,以后他们就跟义军捆绑在一块了,再想写信跟朝廷通风报信,朝廷也不会再相信了。

眼下他们只有跟着莫大王一条道走到黑才是出路,他们甚至得期望莫大王要多打胜仗,多占地盘,这样他们才能在这乱世当中生存下来。

.......

省府南昌,卢象升率领四千兵将抵达南昌后便在南昌迅速开始练兵。

他贴出告示,征募两万新军,并且召集了南昌府的乡绅地主开了一场联欢会。

会上卢象升非常明确的提出,要各家各族出钱出粮出人,给他卢象升练兵。

如果不出的话,那会造成什么后果他卢象升可不敢保证。

各大乡绅地主们可不吃卢象升这一套,他们已经被前面两任巡抚给坑惨了。

首先就是谢学龙这厮,这家伙一到江西就向他们伸手要钱,说什么要修滕王阁。

好嘛,修了两年的滕王阁,总算把楼给修完了。

结果呢,刚修完滕王阁没多久江西又开始闹匪患,谢学龙又向他们伸手要钱要粮,说要练兵剿匪。

乡绅地主们又大出血一次,出钱出粮帮助谢学龙出兵剿匪,可是结果呢,七千大军全军覆没,逃回来的才不到千人。

谢学龙本人都病死在了新喻城里,这一仗可谓是伤了元气。

继任巡抚刘宗祥一上任,又是搞谢学龙那套,要钱,要粮!

乡绅地主们出了第三次血,帮助刘宗祥硬是凑了两万大军,可是结果呢,一万兵马还没跟反贼接触,就被打了伏击,直接全军覆没,只跑回来几十个军官,一万大军回来的没几个人。

刘宗祥走了谢学龙的老路,又一病呜呼。

乡绅地主们本以为江西这下要消停一会了,可是没想到朝廷又派了一个五省总理来。

这卢象升的名声在南昌虽然不大,但是也是有很多读书人知道这位卢阎王的名声的。

卢象升是文臣,但是却文武双全,打起仗来非常厉害,无论是北方的流寇还是关外的鞑子,都对卢象升极为忌惮。

一位这样的猛人来到江西任巡抚,恐怕朝廷是摆明了要扫灭江西的匪患了。

但是如此一来南昌的乡绅地主们可不干了,他们已经出了三回血了,这卢象升现在又提出来要钱要粮,乡绅地主们脑袋就摇的跟拨浪鼓一般,死活都不同意了。

一名乡绅代表起身对卢象升拱手说道:“总理大人,这江西的匪患我等已经出了三回钱粮了,前面两任巡抚都伸手问我们要钱要粮,我们为了江西的长治久安,忍着剧痛,哪怕是借,也把粮食借来给两位巡抚练兵。

可是结果呢,两位巡抚非但没有打胜仗,反而把我们辛苦凑来的钱粮都拱手送给了反贼,我们大伙已经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希望总理大人不要为难我等!”

其他乡绅地主一听,纷纷附和道:“是啊是啊,我们也不是什么皇亲国戚,哪里有那么多钱粮来贡献啊!”

卢象升看这群乡绅地主那抠搜的模样,心中不禁对他们充满了不满。

这些地主,平日里就对百姓欺压甚多,家中的钱粮恐怕堆起来比官仓里的还多,就这么一群吃人血馒头的主,现在居然还开始哭起了穷,这让卢象升心中非常不爽。

他说:“诸位,大家应该知道,我卢象升不是江西人,我是南直隶宜兴人,说句不好听的,江西的好坏跟我卢象升有什么关系。

若非陛下有旨,我卢象升何必千里迢迢跑到南昌来剿匪。

你们都是江西士绅,我且问大家一句话,如果那袁州的莫贼和广信的妖人带着大军来把南昌给攻破了,诸位想想,这遭殃的是我这位五省总理呢,还是你们这些南昌的土著啊?”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鸦雀无声,大伙都不说话了,一个个冷着张脸瞪着大眼。

“各位士绅,不管是袁州的莫贼,还是广信的妖道,那可都不是什么好惹的主,莫贼把丰城王给抓了,把袁州吉安三府的乡绅地主的田全给没收。

至于广信的妖道,诸位应该有听过上饶王全家惨死的事情吧,他们可比袁州的莫贼残暴多了,如果你们大伙不出钱出粮,本官请问,在场的诸位有人能带兵把这两伙反贼给剿灭的?”

卢象升的话如同一声巨雷炸响,瞬间便把这群乡绅地主给镇住了。

乡绅地主们岂能不知卢象升话中的道理,可是自己割自己肉这种事情,世间又有几个人能轻易的做到。

卢象升看大伙都不表态,当下也不再多说什么,他起身说道:“本官也不多说什么废话了,三天之后,本官在南昌府的官仓等候诸位运来钱粮。

本官要求不高,每家每户,粮食三千石,白银俩千两,谁给的数目不够。本官就派人亲自到他府上去取,告辞了诸位!”

卢象升大步离开议事厅,只留下一群乡绅地主们面面相觑。

一名地主生气道:“太过分了,太过分了,这哪里是什么五省总理,江西巡抚,这分明就是一个土匪,连土匪都不如。”

“哼,我看他卢象升是不想当这个江西巡抚了,我这就写信给我在京城的叔父,让他参这卢象升一本!”

其余乡绅地主也纷纷附和,说要回去找人弹劾卢象升。

很快众人便回到各家,他们拿出纸笔写起了信件,这年头,谁家还在朝廷没几个当官的亲戚啊。

一时之间南昌前往京师的道路上信使来来往往的,好不热闹。

而此时的袁州府,莫谦却正在整备兵马,随着夏收的结束,莫谦把目光投降了瑞州的官仓——瑞丰仓。

瑞丰仓是朝廷在瑞州设置的一个大型粮仓,专门用来储藏粮食。

瑞丰仓规模庞大,能储存粮食六万多石,是江西中北部最大的一个粮仓。

现在夏粮刚刚结束,瑞州官府趁着莫谦还没领兵北上的空隙,瑞州知府陶履中派人把瑞州各处的夏粮全都征收完毕后存入瑞丰仓中。

今年天气正常,并无水灾旱灾,瑞州的夏粮得到了大丰收,一州之地光征粮就多达两万多石。

莫谦刚把袁州的夏粮给征收完,立刻又把目光瞄向了瑞州高安的瑞丰仓。

这可是个大粮仓,里面储存的粮食足够他供养大军两三年有余。

这么大一个宝藏就在身边,他莫谦没有理由放过。

他亲自整备兵马,带了一营两个旅六千兵马,并且带上了火器营的一千人北上。

七千大军浩浩荡荡从宜春出发,北上从万载转道向东,七月初五,大军进抵高娄桥,高娄桥本来有守军一百八十人,在莫谦打败刘良佐后,陶履中生怕莫谦乘胜北上,所以便把高娄桥的守军调回高安守城。

义军度过高娄桥,继续向东,当天晚上便到达麻塘。

上高知县陈仪晚上才接到消息,得知莫谦亲自领兵北上,陈仪被吓得连夜收拾了细软,带着几个仆从便逃往高安。

等到第二天莫谦领兵来到上高县城外,却只见县城大门洞开,城墙上挂着一竿白旗。

上高县城不攻自破了!

县丞王国桢并不知道知县昨晚独自跑了,等到他第二天一早起来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这个县丞已经成了上高县的最高行政军政长官。

可是他这个临时一把手当权的第一天,居然就碰上七千大军攻城这么倒霉的事情。

王国桢思来想去,心想知县都弃城而逃了,他这个县丞总不能死守到底吧!

再说上高这屁大点地方,哪里有几个兵能守城,仅有的几十个衙役中其中都有一半逃亡了。

王国桢一想,守肯定守不住,守城必死,他心一横,直接竖起白旗,投降了!

乐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