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六十五章 众将升官!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六十五章 众将升官!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占领新淦后,莫谦立刻把在安福负责转运粮草的程之敦给叫到了新淦县。

程之敦一到新淦,就先是祝贺莫谦大获全胜,并且还带来粮草一万石。

莫谦看到程之敦带来的一万石粮草,心中那个高兴啊。

他拉着程之敦的手说道:“催科真是我的萧何啊!”

“主公谬赞了,我哪比得上那留名青史的萧相国,我仅仅不过是做了自己分内之事而已。”

莫谦欣慰的点了点头,他说:“这次叫你来,一是想见见你,二是想介绍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给你认识。”

程之敦一听来了兴趣,他好奇问道:“哦?是哪位高人?”

莫谦领着程之敦来到县衙大堂,指着正在书写的李邦华道:“就他。”

程之敦看了一眼李邦华,不禁问道:“这是何人?”

“他来历可不小,他是崇祯元年的兵部右侍郎,后又加了兵部尚书,只不过没多久就被罢官了。”

程之敦一听,顿时惊讶不已,想不到这人居然是朝廷大员。

他赶紧上前深深的给李邦华鞠了一躬道:“李公,久闻大名,原萍乡知县程之敦,见过李公!”

李邦华此时也已起身,他看了一眼程之敦,不禁点了点头。

“原来你就是那个‘以身殉国’了的程知县,我听说你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呢,没想到你居然已经成了这小子的谋臣了!”

莫谦不禁尴尬的笑着解释道:“李公,这也是学生无奈为之,催科的家人尚在,我若不发点假消息出去,怕是他的家人早已经被朝廷开刀问斩了!”

李邦华欣慰的点了点头,莫谦在这点上做的很对,他现在地盘太小,投向他的官员家都在外省,如果不改头换面出现的话,怕是家乡的亲友都得被朝廷抓去开刀问斩不可。

三人一番介绍后分别坐下,莫谦向二人说出自己打算给众将升官的想法。

他手下的兵力总人数达到了空前的一万八千人,这么多人,再加在袁州看家的一千多正兵,他几乎就有后世两个师的兵力了。

一万八千人,千总以上的军官人数才不过六个。

除了现在正在南边泰和驻兵的参将卢照外,易成桂,易九,彭金洪和易大勇,牛纪五人都是千总副参将级别的将军。

很明显,光靠这六人去指挥一万八千人的大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火速提拔一群骨干将领。

除了在泰和的卢照和彭金洪俩表兄弟外,莫谦把在新淦军中所有的百户以上军官全部集结起来。

新淦县衙大堂,莫谦拿着功劳簿查看众人的功劳。

军官们都知道大王这是要给大伙升官了,在县衙外是兴奋的不得了,其中最兴奋的当属易九和易大勇两人。

两人都是一个村的哥们,自打跟了莫大王造反以来,这仗是越打越爽,官是越当越大了。

两人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在一年前,他们都还只是田里刨食的泥腿子,一年后,他们却摇身一变成了义军的高级将领。

这次大王要给众将升官,他们两人本来就已经是千总职位了,这次升官,怎么也能整个参将级别不是。

莫谦计算了一下,自己现在大军基本有两万人马少一点,他准备给义军确立一套完整的指挥体系。

军队,只有指挥体系完善了,才能发挥出他最大的战斗力,否则哪怕是十万大军,在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挥体系时,那也是一盘散沙。

莫谦先是问李邦华道:“李公,我军人数已达两万之众,现今军中高级将领太缺,我欲重新确立将官体系,李公认为如何?”

李邦华摸了摸自己的长须,点了点头道:“总该如此,主公打算采用何种军制?”

莫谦说道:“我打算将这两万大军分为两营,每营各领兵一万,营指挥官为总兵一人,副总兵一人,总兵直属队领兵一千,作为总兵亲兵。

其余九千人分为三旅,再设旅指挥官参将三人,每旅辖兵三千,设千总三人,千总之下再设百户,旗队,中队,小队,李公以为如何?”

李邦华听了微笑点了点头,说:“此法甚好,各队各旅只需对上级军官负责,如此一来,营指挥官总兵指挥部队则极为顺手,是个好方法。

不过这时,一旁的程之敦问道:“主公,士兵容易整合,不过这将官人选,你打算如何安排?”

程之敦的话问到了点子上,他是莫谦现在内政大臣,对军中的诸多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莫谦现在手下的将官除了一个半道投降的钱大有外,其余众将全是跟他在袁州举旗造反的,如果两个总兵都由元老来担任的话,那势必会造成军中的势力都是袁州派,容易弄出山头主义来。

莫谦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拿起案上的一份名单递给程之敦说:“催科,你看我这安排如何?”

程之敦接过名单一看,只见总兵栏中赫然写着四个人的名字。

一营总兵是卢照,副总兵是彭金洪,二营总兵是莫谦,副总兵钱骁。

程之敦不解的问道:“这卢照我倒是赞同,打仗是把好手,而且他又是随你起兵的元老,做个总兵自然无不可。

但是,这这钱骁是何人?”

莫谦对他解释道:“钱骁就是钱大有,此人一身武艺精湛,又兼通兵事,当日奇袭庐陵拿下府城的,便是此人。

他领兵三千,自永新出发,连夜奔袭二百里,一举拿下庐陵城,这才让我此次东征有这么好的局面,可以说,他的功劳不低于其余诸将。

另外,此人是南直隶人,家在丹徒,昨日,我特意想了个新名字给他,叫钱骁,如此一来,朝廷不知他底细,他在丹徒老家的亲人也能不受牵连。

再者,他不是袁州人,平日里跟袁州那帮老弟兄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旁边的李邦华听了不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他欣赏的对莫谦赞道:“年纪轻轻,就已经会平衡之术了,不简单啊,行,咱们就按照这名单上的名字给他们升官吧!”

程之敦听了也是表示赞同,一支军队,如果全是一个派系,那对于主帅的威胁无疑是巨大的。

莫谦这种安排合情合理,趁着现在义军还不算特别巨大了,并且还在初期阶段,这种安排无疑是最好的。

莫谦见两人都同意自己的意见,他便不再纠结了,他坐到主位,对门外的亲兵喊道:“传令,众将上堂!”

“大王有令,众将上堂!”

一群千户百户们整齐有序的进入了县衙大堂之中,每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大伙心里一半是兴奋,一半是紧张。

兴奋是因为要升官了,紧张则是怕自己不在升官名单之中。

这次上堂的人数足足有三十多人,其中军官最小的都是百户起步,最大的是千户易九几人。

众将进入大堂之后,齐声行礼道:“参见大王!”

莫谦挥手示意众人起身,他拿着名单起身说道:“从今天起,你们就不要再用大王称呼我了!”

“不称大王,那咱们称大王您叫什么?”一名百户站出来问道。

“叫我大帅,从今天起,我依然还是咱们义军的最高统帅,三军将士,都得听我的命令,以后不许称我为大王,都得叫我大帅。”

“是,大帅!”众将齐声喊道。

“还有,打今天起,军中不兴跪拜之礼,所有人士卒军官见了上级,都不许跪,还有文官也是,见了我这个大帅也不用跪了,以后见面,一律采用拱手作揖之礼。

还有,百姓也不许兴跪拜之礼,拱手礼便可,大伙听清楚了吗?”

这个命令倒是让大家有些意想不到。

易大勇更是不解的站出来说道:“大王,咱都跪了几十年了,这突然不让跪了,会不会不太习惯啊?”

莫谦指着他骂道:“刚怎么说来着,都说了不许称大王,叫我大帅,还有,我让你以后别跪了,你小子非要跪,你是不是膝盖上的骨头痒啊?我告诉你们,这是我军令,谁敢违抗,一律军法处置,鞭二十处理,要是让我知道你们哪个敢让手下给你们跪下磕头,我不管他是千总百户还是参将总兵,一律一撸到底,绝不姑息!”

众将看莫谦语气严肃,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不禁也把这话记在了心头。

莫谦等大伙消化的差不多了,他接着说道:“现在,本帅要宣布一件事情,那就是咱们现在义军义军壮大了,部队兵马义军足有两万之数,这么多兵马,我一个人也指挥不动,所以,本帅决定,制定新的军队制度,实行新的军官等级。”

众将又是一阵交头接耳,新的军制,新的军官,这事有点新鲜。

莫谦把名单交给下首的程之敦,对他说道:“催科,麻烦你帮我宣布一下名单人物!”

“是,大帅!”

程之敦拿起名单,站在大堂案下就开始念了起来。

“大帅有命,全军分两营,营指挥官为总兵,第一营总兵卢照,副总兵彭金洪。其下再设三旅,每旅主将为参将,一营一旅参将为易大勇,二旅易成桂,三旅由副总兵彭金洪兼任。

二营总兵由大帅亲自执掌,副总兵钱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