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六十六章 李邦华走马上任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六十六章 李邦华走马上任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程之敦念了足足有半刻钟的时间,才将千总级别以上的将官念完。

这次封将,光千总级别以上的将领就足有二十人,两个总兵,两个副总兵。

钱大有站在堂下心中那是惴惴不安,他没想到大帅居然会给自己封一个这么大的官。

二营副总兵的职位,大帅作为义军统帅,当然不可能天天盯着二营管着二营,二营实际上的当家人是他这个副总兵。

如此大权在握,钱大有心里不激动那是不可能的。

以往他管辖的不过是分宜县的几个衙役而已,命令出不了分宜县,而现在,他已经成了统领一万义军的主将。

程之敦念完后合上了名单,对众将说道:“各将回营之后,各军千总下的百户之职由旗官升任,旗官由什长升任,什长以伍长升,各将回营之后,速将名单递上来,大帅要登记在册!”

一群新任千总听后不禁眉开眼笑,这是大帅给了他们自己任命低级军官的权利了。

“多谢大帅!”众将开心不已。

这次封将,莫谦只是把之前百户一级的军官提拔到了千总级别,把千总提到了参将的位置。

至于下面空缺出来的百户职位,自然是让下面的旗官来任。

打了大半年的仗了,队伍越打越大了,如果不能给众位兄弟升官,那对下面人的积极性是会产生打击的。

莫谦可不会天真的认为底下这帮兄弟会无私的为他的造反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世间之事都逃不过一个权利二字。

这帮跟他打天下的兄弟,如果自己不能给他们足够平等的待遇的话,人家可不会心甘情愿的为你卖命。

封将完毕,莫谦让程之敦写下任命状,并且亲自在上面签字,然后加盖他新刻的义军大帅的印章。

封完武将,莫谦没有急着封文臣,他现在的文官班子人数还是太少。

除了之前投降他的几个知县有过做官经验外,其余都是一群秀才公,现在还在田里跟农民搞春种呢。

不过李邦华的入伙给了莫谦很大的信心。

封将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商讨义军下一步的动作了。

莫谦朝着下首的李邦华问:“李公,现今我军强大,我想兵分两路,一路率兵进攻临江,先占临江府,另一路南下去攻泰和万安两县,李公以为如何?”

李邦华听后点了点头,他说:“善,我军大胜,赣中赣西地区如入无人之境,泰和已有大军四千,主公若不放心,可再遣兵三千前往支援,再下令总兵卢照,不必急于攻城,先练兵为主。

再在吉安府各县大力推广均田策,把农民发展起来,现在正是春耕的时候,主公可派遣一员文官坐镇庐陵,在吉安府帮助百姓春种,并且定制税务政策,以待夏粮收时军中有粮草可用。”

“李公所言正合我意,不若这样,这吉安知府之职,就由李公来担任可好?”

李邦华没想到这瓜娃子一下子就给他一个这么大的职位。

现在义军的地盘才区区两个府,他一个刚刚投靠之人就已经占了半壁江山了,这惊喜来的有点太突然。

“我新降之人,就登高位,怕是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李公德高望重,乃是堂堂兵部尚书出身,当朝二品,来做我这反贼政府的区区知府之职,晚辈还觉得对李公来说是大材小用了,不过眼下义军地盘狭小,我手下可用的文官又不多,只能先委屈李公了!”

李邦华听了这话不禁感动的几乎要落泪了,他起身深深的施了一礼道:“既如此,敢不从命!”

莫谦起身拉住李邦华的手说:“好,那就辛苦李公了,年过花甲还得操劳,李公明日便随军南下,进驻府城,记住,到任后,可得爱惜身体,千万保重啊!”

李邦华看着莫谦那诚挚的眼神,不禁眼眶微湿,他用力的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二日一早,易大勇率领旗下一旅义军乘船南下,顺带送李邦华前往府城庐陵。

李邦华在吉安府德高望重,门下弟子无数,庐陵的读书人没有人不认识他李尚书的。

给李邦华一个知府的职位,起到的正面作用那无疑是巨大的,因为这会让赣中的读书子弟明白一个道理,那便是前兵部尚书都降贼了,还当了反贼的大官,那他们这些秀才举人什么的也不算啥了。

人家堂堂朝廷二品大员都降贼了,他们这些连个官身都没有的秀才又算个鸟!

果然,李邦华一到庐陵,接到消息的吉安读书人是蜂拥而至,纷纷前来道贺。

不过有人恭喜他,就自然有人诋毁谩骂他。

一些读书人指着李邦华的鼻子骂他黄土埋到脖子了居然还晚节不保,还做起了反贼政权的知府。

李邦华对这些人没有过多理睬,他手下有莫谦派给他的五百精兵,这五百人是莫谦怕他在庐陵展开政务不方便,用以保护他人身安全的。

李邦华没去管这些辱骂他的人,只是接待那些前来投靠的秀才举人。

吉安府是江西读书人最多的地方,白鹭洲书院里秀才公都不知道有多少个。

在莫谦占领府城之时,顺道就派兵把白鹭洲书院给看管了起来,他把这些秀才公都给关在了书院,每日提供吃喝,但是就不放他们出来。

等到吉安稳定下来后,这群读书人才被放出归家,等到秀才公们回到家后才知道,莫贼已经打败了朝廷的一万官军,现在实力已经庞大到在江西无人能挡的地步了。

这一下秀才们不淡定了,他们寒窗苦读,为了是什么,为的就是能够一举高中,来日做官。

现在好了,老家被反贼占了,想要去省城参加个乡试都成了难题。

没过两天,盘谷李邦华降贼的消息传至庐陵,秀才公们这下更加炸窝了。

李邦华可是吉安府读书人的楷模了,德高望重不说,还在朝廷当过兵部尚书,大伙心想连李公都降贼了,那他们这群秀才们可怎么办?

秀才公们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有的人说要上省城去举报,说李邦华降贼造反。

有的人说连李公都降贼了,想必那反王莫问定有什么过人之处,而且贼军自打攻下庐陵后,并没有骚扰庐陵百姓,反而打击地主乡绅,把土地还给百姓,如此行径,非明君安能为之!

秀才公们分为两派,家中清贫的力挺李邦华,他们说连李邦华都降贼了,他们也愿意效仿李公。

而那些地主乡绅出身的则不一样了,他们的家遭到了反贼的洗劫,家中钱财粮食被抢了不说,连地也被强制的收走分给百姓了,对于他们来讲,莫问就是他们抄家灭门的仇人,他们与莫问有不共戴天之仇。

但是这帮人人数上属于少数,毕竟不是每个乡绅地主家的孩子都是读书的料,倒是家境一般的农民儿子读书的多。

李邦华抵达庐陵的消息一传开,秀才公纷纷前去码头迎接,并且表示愿意给新主效力。

李邦华正愁自己这个知府到任后手底下没人呢,一看码头这一帮秀才,不禁哈哈笑道:“仁政得人心,看来小友的政策很得百姓欢心啊!”

李邦华当天便入住府衙,并且接见了一批白鹭洲书院的秀才公,还有几位在家考了几次科举都没高中的举人老爷。

这些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求个官做!

现在吉安府的官府被义军一扫而空,知县县丞等官吏一空二白,大伙都知道,不管谁坐天下,总得靠他们这群读书人来管理才行。

李邦华都能坐吉安知府的位置,那他们这些举人谋个知县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事情大大出乎了众人的意料之外,李邦华一到府衙,就率先拿出一张张任命状念起了名单。

“兹委任,苏和为庐陵知县,苏稵为吉水知县,苏和为永新知县....”

李邦华拿着名单念完之后,众位吉安的举人秀才们才发现,刚才念的名单里全都是些他们不认识的名字。

举人胡青林起身问道:“李公,刚才这几位,不是咱们吉安人啊!”

李邦华点头说道:“他们的确不是咱们吉安人,他们是袁州人,都是秀才出身,大帅起事不久,他们便投靠了大帅。”

“一群秀才,怎么能做知县呢?”有人不高兴的问道。

“秀才怎么不能做知县?他们这几个人,都是从镇长之位做起的,在田间劳作过,知五谷,明农事,大帅说过了,不管什么人前来投靠,他都给官做,但是,不管他是举人也好秀才也罢,都只能从镇长做起,谁要是在镇长位置干的好了,才有资格升任知县,他们几人便是在镇上位置上做的出类拔萃之人。

你等都是聪明人,平日里饱读诗书,若是连一镇之地都管理不了,那如何能管一县啊?”

一群秀才公被说的惭愧低下了头。

李邦华看着这群家乡的读书人,说道:“有想效力的,可以来我这报名,考核通过后可得镇长的位置,不想做的,就回家去,好好读书,你们想要去省城也好,去京师也罢,我不会阻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