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一百七十章 人心,民心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一百七十章 人心,民心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何不信?”莫谦问道。

李邦华说:“大王,微臣身为咨政院院长,算得上当朝宰相,对于下属的府县一级飞官员秉性,老臣还是知道一些的,郭运昌此人,心高气傲,待人向来是眼高于顶,一身傲气。

此人不惧权贵,一身正气,虽然脾气不好,但是算得上是一个好官,老臣之弟邦美如今正在江西任职国发院江西刑法司司长,正在南昌履职,上个月,邦美写信给老臣,告诉老臣说,南昌城内突然涌现出了一大批白莲教徒,他们在南昌设坛做法,招收门徒。”

莫谦一听到白莲教,顿时开始警觉起来。

“白莲教乃是邪教,南昌官员为何没有将此事上报于我?”

“大王莫急,白莲教在南昌城刚开坛做法的第二日,郭运昌便带人前去将他们给全部逮捕,捉拿了教徒教众七十余人,老臣怀疑,此封匿名信,定然于白莲邪教有关,故而今日在朝会时向大王禀告此事。”

“嗯,李公做的对,这白莲教一事,不是小事,我有点心里放心不小,这样,你安排一下,过几日我回南昌一趟,咱们微服私访一番,看看这白莲教在搞什么鬼!”

李邦华一听,顿时紧张起来。

他劝莫谦道:“大王身为一国之主,应当坐镇都城,料理天下大事,岂能为了一小小的邪教而亲自出马,大王可下一道命令,或者钦点一名得力的官员前往南昌,彻查白莲教一事,不出一两月,此事便能查清。

如今北方正乱成一锅粥,老臣得到京师密探传来的消息,卢象升因为剿匪不力,已经被崇祯逮捕下狱,现在李自成又在河南起事,张献忠在四川称王称霸,大王应当坐镇南京,指挥军队准备扫清淮河,稳固南直隶的根基,以待时机成熟,挥师北伐啊!”

李邦华的一番话说得莫谦刚想出去的心又给按了下去。

或许是在皇宫里的日子待久了,莫谦觉得在宫里很没趣味,真不如在外面来得潇洒。

不过现在他已经是一国之主了,自然要以国事为重。

他问李邦华道:“李公说何人可以派遣?”

李邦华想了想,心中想到一人。

“南京六部当中,原户部主事刘成志是黄端伯的至交好友,此人老臣见过一面,是个可用之才,大王,如今我汉国新立,急需人才,南京六部当中虽有不少混吃等死之辈,但是也有一些有能力而又郁郁不得志的人才,这些人,大王若是能合理利用起来,定然能为新朝添砖加瓦啊!”

“李公说得对,眼下咱们太缺人才了,尤其是能当官的,这样,你组织一些人,专门查一下南京六部当中的前明官员,看看哪些是可用之才,能用的,都请他们出山,我给他们官职为我新朝效力,不过有个前提得记住,那就是绝对不允许贪污的出现,寡人最恨的就是贪污**了!”

“老臣遵旨!”

第二日,一道命令从皇宫发出,原南京户部主事刘成志被汉王任命为巡检,前往南昌秘密暗查白莲教一事。

刘成志接到旨意,大喜过望,当即表示要为汉王效忠。

刘成志带着一行人手持汉王密令匆匆上路,这边李邦华也开始整理南京六部的官员名单了。

这些日子以来,李邦华每天都从草忙到晚,国家新立,底下各省各县很多事情都要中央做主,李邦华身为宰相,要批阅非常多的文书,有时候莫谦在看下面的奏章时,李邦华还得在一边提出意见。

不过这种日子李邦华觉得过的很踏实,能够为国出力,他感觉自己年轻了十岁不止,比赋闲在家的时候精神面貌都要好上许多。

虽然莫谦在南京坐稳了自己国主的位置,但是他这个国主目前来讲还是个非法的。

因为他的国主并没有得到明廷的认可和册封,天下的共主仍然是在北京的崇祯皇帝。

而关外的黄台吉虽然也登基称帝,但是其实他的实力还不如莫谦。

当今天下局势,若是实力对比,莫谦占据江南一带,实力可谓是跟北方的明朝相当。

时间过得很快,八月初八,前往福建的特使从福州回来了。

特使回到南京复命,带给了莫谦一个消息,说郑芝龙已经同意了归附汉国,也答应了派长子郑森来南京学习的要求。

不过在这之前,郑芝龙希望能够跟莫谦见上一面,双方来个歃血为盟,订立誓言,并且要求莫谦要世代保他郑家的荣华富贵。

莫谦在一番衡量之下,答应了这个条件,双方约定,九月初一,在杭州城会面。

时间离的很近,莫谦于八月二十日便开始动身前往杭州。

二十三日,一路慢行的莫谦带着咨政院的一干大臣来到杭州。

进入杭州地界后,莫谦这才见识到了一座比南京还要繁华的城市。

此时的杭州城外,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座住着上百万人口的城池,在这个年代,简直就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莫谦没想到杭州城如此富庶繁华,入城之后,新任浙江巡抚黄端伯亲自带领杭州的官员出城迎接。

见到黄端伯,莫谦先是夸奖了他主政浙江的肯定。

他对黄端伯说:“黄大人,我进入浙江后,便看到浙江到处都在挖水渠,打井,浙江的抗旱工作搞的有声有色的,你这个浙江巡抚,功不可没啊!”

“这是作为臣子应该做的,浙江百姓苦于旱灾近两年之久,若非大王从江西湖广运粮来救,恐怕浙江百姓今年就得饿死不少人,大王对浙江百姓有再造之功,百姓都感恩大王的恩德,大王请看,百姓都来到城外来迎接大王了。”

莫谦放眼望去,果然城外人山人海,有人跪在地上还山呼万岁。

穿越过来久了,莫谦对于这种情形已经渐渐习惯了,普通百姓在见到当官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先下跪。

虽然衙门口明令挂着不许下跪的招牌,但是几千年根深蒂固的阶级思想,还是让老百姓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

“人权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啊!”莫谦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入城的时候,莫谦一路上都在搀扶跪在地上的百姓,一边扶一边喊不许跪。

奈何百姓太多了,他根本扶不过来。

几名上了年纪的白发老翁还颤颤巍巍的走过来想要见莫谦,莫谦身边的亲兵不敢阻拦,只能放行。

见到莫谦后,几位老翁哭着说道:“大王真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啊,一副菩萨心肠,我们浙江百姓能够活命,全靠大王免费供给我们的粮食啊,没有粮,我们就早早的饿死了!”

“是啊是啊,大王真是菩萨心肠!”

几声赞叹,把莫谦搞的很不好意思。

他只能搀扶住老人说道:“老人家,这些不算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辛苦种地打粮,给我们交税,如今碰上灾年,我们若是不能拿粮食救你们,那我们今后哪里还有脸吃你一粒粮食啊!”

“可是大王,您去年又没有打到浙江来啊!”

“这跟我有没有打到浙江来没关系,我心中最大愿望,便是全天下今后不在有挨饿受冻的百姓,你们都是我们这些人的衣食父母,没有你们,我就是打再大的地盘,练再多的兵,又有什么用呢?”

“说得好,汉王说得对极了,汉王果真是一位仁慈的人君!”

一名读书人突然在人群中高声唱赞歌。

莫谦听到声音后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位面有菜色的年轻男子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这位小哥谬赞了,我可当不得这赞美!”

“当得当得,如今这天下,只有汉王才是真心为百姓的,我看京师里的崇祯皇帝,还真不如汉王您怎么爱戴百姓,听说崇祯又在加征剿响了,这天下再这么下去,怕是不出几年明朝就得灭亡了,今后天下,定然是汉王的!”

“就是,就是!”一群人纷纷附和。

莫谦听着这些人的赞美,只能把黄端伯叫来问道:“这是你安排的?”

黄端伯赶紧摇头解释道:“不是不是,微臣怎么会安排这些人,这都是杭州城里接受了大王您的赈灾粮的百姓自发前来的。”

“真的?”莫谦还有些不相信。

“真的,微臣以性命担保,微臣绝没有做这些弄虚作假的事情!”

听到这回答,莫谦这才心里踏实了一点。

他最讨厌唱赞歌的了,虽然他真的很想对百姓好,但是他也很讨厌唱赞歌。

赞歌这东西,唱的太多了,容易把人给唱出毛病来,到时候哪天要是听不到赞歌了,就容易心情不好。

作为执政者,他只想对百姓好,让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让这个国家顺利的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如今的杭州,商贸繁华,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苗头,若是能够好好的引导,定然能够创造一套完整的体系。

他最讨厌的就是弄虚作假,安排演员唱赞歌这种行为了。

那样看起来就跟以前的一些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一般,让一群小朋友冒雨举着花朵在那喊欢迎,然后一群衣冠禽兽在一旁撑着伞从容的路过,这叫什么?这叫狼心狗肺!

看多了那些令人作呕的假赞歌,莫谦就打心眼里对赞歌喜欢不起来。

他打定主意,今后出门,绝对不再搞什么大阵仗了,就带几个身边人,越秘密越好。

进入城内,莫谦被黄端伯安排下榻在了巡抚衙门。

对这一点莫谦倒是没有拒绝,直接占据了巡抚衙门当做自己的办公地点。

第一天匆匆躺下休息,第二天一早,起个大早的莫谦便带着几名亲随出了巡抚衙门,来到大街上,准备感受杭州的繁华。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了杭州,那自然是要游览西湖美景的。

花了点小钱,找了一艘船,让船夫划船游西湖,大清早游湖,莫谦也算是头一回了。

早上的西湖还飘着谢雾气,呼吸了一些新鲜空气,莫谦心情大好。

等到游湖到了太阳出来,城内也渐渐开始热闹起来,步行进入城内,只见街道上人山人海,四处都是叫卖声和讨价还价的声音。

有时还偶尔能看到几个洋人面孔,他们穿着大明的服饰,在杭州城里用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与人沟通。

莫谦听不太懂杭州话,只能用普通话于他们沟通,还好当地百姓听得懂一些,两边就一边用手势,一边用语言进行沟通。

一番探查下来,发现杭州城里的货物还真是不少,各种东西都有,可以说非常齐全。

来到一处桥边,刚好看到俩个江湖打扮的人物准备摆摊位,一看才知道这些人是表演武术的。

表演的有两人,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一名二十不到的女子,一看两人就是父女关系。

“各位父老乡亲,俺们父女两人初到杭州,如今盘缠用尽,囊中羞涩,俺们爷俩不会别的,就会耍刀耍枪,我给大家伙耍一套棍法,父老乡亲们要是觉得不错,就给点赏钱,多谢各位父老了!”

说罢,男子便开始摆起阵势来,拿出一根长棍耍了一套。

表演完后,男子拿着一个铜锣就在人群边上转了起来。

一圈下来,铜锣里就只有三个铜板,三文钱,连买两个馒头都不够。

男子的脸上顿时皱起了眉头。

莫谦看男子额头紧蹙,便问身边的袁兴第道:“兴第,你看此人棍法如何?”

袁兴第说道:“还不错,这人棍法像有点路数,比俺强!”

袁兴第可以说是武术家了,没想到居然对一个摆摊卖艺的人还称赞上了。

莫谦看那父女两的样子,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他对袁兴第说:“去,给他们丢五两银子!”

“大王,给这么多?”袁兴第有些不乐意了。

“叫你给就给,出门在外,难免有难,能帮一下是一下,我看这人不是坏人!”

“您怎么就知道他们不是坏人?”

“是坏人的话,就凭他一身本领,在哪不能打家劫舍吃上饱饭?需要街头卖艺?”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