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兵戈不歇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兵戈不歇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泽一听这名字,不禁下意识的问道:“阁下可是袁州莫大王的亲族?”

莫谦微微一笑,“我就是那袁州的莫问!”

李泽怎么也不会想到,站在他眼前的这名男子居然就是名号响彻江西湖广两省的反王莫问。

隔了好一阵,李泽才反应过来。

“早闻袁州莫大王年轻,没想到居然....”

“没想到我这么年轻吧?李兄,还请坐下说话。”

袁兴第赶紧腾出一个位置来,示意李泽坐下。

李泽谢过莫谦,走过身来坐在了莫谦的身边。

“的确,在下李泽,九江德化人。”

“看李兄打扮,似有功名在身?”

“不瞒大王,我前年方中举人!”

“哦?既已是举人,李兄可是打算再入京赶考?”

李泽摇了摇头,无奈笑道:“这大明的天下已经千疮百孔了,就算是入京赶考,高中了那三榜进士,得官后又有何用呢?”

“就是,这大明早已无药可救了,我看大明也撑不了几年,再过几年大明亡了,这官做的又有何意思呢?”

说话的是邻桌的那个假爷们,她说完后便起身对莫谦和李泽行了一礼。

“小生星子林安元,见过莫大王!”

莫谦看这林安元生的是唇红齿白,脸上一点男人味都没有,再加上喉咙也没有喉结,心中不禁暗道:就这打扮还装男人,这不一眼就把人给看穿了么!

莫谦见她跟李泽坐的是一桌,不禁问道:“李兄,这是?”

李泽尴尬的解释道:“这是我的好友,这次出门游历,特与我作伴而来!”

莫谦看李泽望向那林安元的眼神,心中立刻秒懂。

什么出门游历,分明是带着小媳妇出门旅游嘛。

这李泽看来也是风流才子啊,出门外还敢带着自己老婆的。

“原来是李兄的好友,莫谦有礼了,不知二位这次游历了哪些地方?”

李泽说道:“去了四府之地,我二人先去了大王治下的袁州府,而后又去了吉安瑞州临江四府,小生对大王的治民之策极为佩服。

想我江西,自古以来便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但是这几年,朝廷加征赋税杂多,江西百姓的日子是一日不如一日,远且不说,自崇祯元年开始,这江西百姓的赋税就日益增加,这辽饷是一年比一年重。

地方官员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不知害得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去年刘良佐南下征讨大王,路过九江府,大王是不知,九江府内死者过千,城外新坟不知添了多少座,可是呢?

皇帝居然对这种残害大明百姓的总兵居然连丝毫责备都没有,这九江府的百姓,难道就不是大明的百姓吗?”

九江府遭到花马刘兵灾的事情,莫谦心中自然是知道的。

他手下还有一个从九江南下投军的龚成康,还有一帮九江来投靠他的文人才子。

这些人在义军中都获得了重用,龚成康累功升了千总,而且马上就要升参将了,这升迁速度简直就跟坐火箭一样快了。

对于这种勇猛之人,莫谦向来是破格重用的。

还有龚成康的姐夫和一群九江才子,他们也都被安排到了各乡镇去任镇长去了。

龚成康的姐夫熊景齐很有才干,根据曹国祺递上来的名单,已经准备提拔他当宜春知县了。

眼前这又来了一位举人,看来这江西境内的民心基本都往自己这边靠了。

“李兄,去了四府之地,可有何感想?”莫谦问他。

李泽赞道:“不瞒大王,大王真是不出世的明君,江西出了您这样的人,真是江西百姓之福,九江百姓早已听闻大王的威名,都在翘首盼望大王能够尽快起兵攻占九江,施行大王的仁政!”

“哦?九江百姓果真如此?”莫谦故作吃惊状。

“当然!”李泽斩钉截铁。

“好,这是本督知道了,本督不日便会派兵北上,李兄既是九江府人,不知可愿加入义军,为我大军攻城拔寨?”

李泽一听,顿时起身双膝跪地道:“故所愿也,不敢请尔!”

“好,既如此,那我就任命李兄为新军主簿,李兄可先回九江联络乡亲,保持书信来玩,待我大军一到,攻下九江!”

“是,大王!”

......

莫谦没想到出来吃顿饭就又招揽了一个举人,这事让莫谦心情大好。

按照李泽提供的信息,看来九江府的百姓因为花马刘的原因,已经被朝廷产生了憎恨。

这对于他进兵九江可是极好的一个契机,百姓对朝廷越恨,他造反的大业就越顺利。

眼下新三营新四营基本招募完毕,这次北上打九江府,刚好把这群新兵蛋子拉出去练练。

莫谦回到总督府,叫来新封的三营四营五营总兵官。

彭金洪,易大勇和易成桂三人接到消息匆匆赶到总督府。

刚见到总督大人,莫谦便问他们道:“三营四营五营募兵情况如何?”

彭金洪率先说道:“回大帅,三营一万兵马已经招齐,目前正在城外操练!”

易大勇也紧跟着说:“大帅,四营一万人也齐备了,也在操练!”

“五营人马仅招了六千,还差四千口子!”易成桂低着头说道。

莫谦一听这数字,问易成桂:“五营咋差这么多人?”

易成桂答道:“大帅,三营四营先招的兵,南昌府周遭几个县城的壮丁都被他们给招完了,属下没辙,只能去进贤丰城招兵,故而招的慢些!”

莫谦点了点头,他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南昌府这两年一直在招兵,适龄的精装汉子基本都被三任巡抚给招完了。

南昌府的人口全加起来也才一百万出头,其中还有十万多在远离南昌的宁州和武宁两地,这两地由于地处偏僻,所以莫谦也没急着派兵去攻。

不过这两地都没多少驻军,他随便派支队伍就能收下。

他想了一下告诉易成桂道:“我给你从吉安调拨四千农兵纳入五营,给你凑满一万人,你要抓紧训练!”

“是,谢过大帅!”

“嗯,各营军官可曾安排到位了,操练情况如何?”

“到位了,都是从一营里的老兵老将调来的,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兄弟,带兵绝对没问题!”

“好,你们继续操练新军,一个月后,你俩各领本部兵马出征!”

彭金洪和易大勇一听又要打仗了,情绪一下就拉了起来。

易大勇抢先问道:“大帅,这会咱们打哪?”

“一路攻九江南康,一路打饶州,剩下一路,去攻抚州广信!”

两人一听,心中大喜,当兵的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打仗了,特别是军官级别的将帅,不打仗,他们的才能没法发挥出来。

只有打仗,他们这些人才会觉得日子过的有盼头。

“大帅放心吧,一个月的时间,够了,我一定把我手下那些新兵蛋子给练出来,到时候给大帅奉上首功!”

“嗯,你们先回去好生操练部队,一个月后准备出征!”

制定了对外作战的计划,莫谦又找来在总督府对面办公的程之敦,问他道:“催科,一个月后春耕便可结束,届时我想出兵三万,分为三路,对外扩张,争取在夏收之前攻占江西全境,可行否?”

程之敦想了一下,拱手答道:“主公,三万大军出击,这后勤压力不小,不过当下粮仓尚有存粮十五万石,存银一百万两,足够支持这么大的作战计划!”

“好,自起事以来,我八辈子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有钱有粮有兵的感觉就是好!”

莫谦摩拳擦掌准备继续扩张,而此时在庐州作战的卢象升却是脑袋都大了。

他奉圣旨带兵北上支援庐州战局,在庐州打了半个多月,大大小小战役也打了八场,几乎每两天就得跟农民军打一仗。

每逢作战,卢象升便身先士卒,他手持长刀,骑着战马在战场中往来冲杀,每战死于刀下者多达几十人。

卢象升打仗还是厉害的,他愣着是带着从南昌招来的一万新兵在庐州杀的农民军大败。

左良玉派来的一万兵马每次打仗都躲在后面出工不出力,打了几回后,卢象升一刀就把左良玉派来领兵的副将给斩了,反正他是五省总理,手持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副将一死,左良玉拉起来的一万人马一下就被卢象升给收编了。

卢象升实打实的掌控了两万五千人马的生力军,他在庐州呆了一个月,打了几场恶仗后,农民军抵挡不住卢象升这疯子一般的打法,只能放弃围攻合肥,转攻东边的滁州。

卢象升马不停蹄,带领部队一路追赶,率总兵祖宽、游击罗岱等诸道兵驰援滁州,与农民军大战于城东五里桥。

农民军战不利,连营俱溃,北退五十里,被斩一千二百余级,从朱龙关至关山,积尸埴沟委堑,滁水为不流。农民军失利后,北渡逼泗州、徐州,复转入河南。正月末,部分起义军自南山还商、雒。二月十一日,卢象升奏捷,斩六百七十六级,夺马骡四百余匹。

卢象升在滁州大破农民军,杀敌千余,杀的农民军四散奔逃。

在南直隶流窜的农民军只要听到卢象升来了,立刻转头就跑,丝毫不带犹豫的。

卢象升在滁州庐州两地连打十战,十战十捷,捷报传至北京,崇祯皇帝大喜,加升卢象升领兵部尚书衔,赏白银千两,绢百匹。

卢象升得了封赏,自然对崇祯更加感恩戴德。

大破滁州庐州的农民军后,卢象升领兵在合肥休整,部队刚休整五天,忽然江西有塘报传来。

卢象升打开塘报一看,差点气血攻心晕了过去。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才领兵出了南昌城,转头没多久反贼莫问就把南昌给拿下了。

卢象升看完塘报后气的拍桌子骂道:“这南昌守军都是一群酒囊饭袋,罪诛九族!”

在卢象升看来,南昌城城高壕深,城中不光有三四千的守军,还有**万的百姓,府库里存粮也足够全城四个月的用度,这种大城,反贼没有个四五万人围攻个半年是绝不可能攻下来的。

卢象升之所以敢率兵北上驰援,主要还是觉得反贼无力攻打南昌这种大城。

可是他没想到南昌居然就被反贼给攻下了,而且几乎没废什么力气。

这明显是南昌守军守城不利。

南昌可是他的老窝,他身为江西巡抚,五省总理,办公的府邸居然被反贼给攻下了。

那反贼莫问还自领什么江南总督,摆明是有鲸吞江南之意,这要是让他把整个江南打了下来,那大明就真的必亡了。

江南可是大明朝目前的粮仓赋税重地,如果江南没了,那在北京的朝廷就成了一个乞丐政府,朝廷没钱没粮,那还拿什么养兵御敌,不灭亡才怪呢。

卢象升深知江南对于朝廷的重要性,他看完塘报后不敢耽搁,马上上奏崇祯,请求崇祯把在郧阳的三万天雄军拨给自己,他要率兵夺回南昌,并且希望一战灭了莫贼。

远在北京的崇祯在收到卢象升的奏折后,刚准备下令,又接到开封来的急报,说农民军从滁州败退后,转入了河南。

李自成张献忠等贼在河南裹挟了流民二十万人,大军对外号称四十万,目前已经把开封城围的水泄不通。

河南开封的求援奏报每天都有,崇祯一听,大惊,开封乃是中原重地,河南首府,如果开封丢了,那中原就彻底糜烂了。

他马上否决了卢象升的奏报,并且下达了一封圣旨,要求卢象升立刻领兵去解开封之围。

为了让卢象升打仗得力,崇祯也答应了卢象升,把在郧阳的三万天雄军调派给了卢象升指挥。

卢象升接到圣旨虽然有些失落,但是听到开封告急,当下也不敢耽搁,马上带兵从合肥出发,又传令在郧阳的老部下,令其马上带领三万天雄军赶至开封来会和。

中原大地兵戈不歇,反而越打越大,卢象升这个五省总理成了一个救火队长,整日不得安歇。

大明崇祯九年农历三月十五,江西总督莫谦正式下令,兵分三路,对外扩张!

乐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