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277章:东秦不灭,大明难安

“此番你们出使明国,谈的是琉球之事,我的底线就是久米岛驻军不能撤,租期可以缩短到五年,三年亦可!

但是绝不能撤军,假如明国用贸易封锁来做威胁,则可以提出需要琉球支付五十万两的赎岛费!总之一句话,驻军不可撤,要撤得给钱!”

“假若明国皇帝死死咬住不放,就请琉球使臣一起来谈,反正此事咱们一口咬定,乃是琉球寻衅在先,我东秦出兵有理!

琉球真要辩解的话,你们就好好同他们辩解,具体情况明国皇帝应该也不知道,这对我们是有利的!三方入场,反而可能谈出个妥协的结果”

“还有就是可以同明国皇帝谈一谈,东秦是愿意朝贡的,认个宗主国也没什么大不了,这一点你们心里得有数,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

但如果他们以此为条件,要求咱们撤军,咱们亦是不允!反正朝贡贸易,也仅仅是为了维系两国邦交。顺带占点便宜。”

晚上,颜政将选定的外交使团成员,叫来了红房交待事宜。

此行将由阿信、张三风和邱睿才为主,除此之外随行还有二十个学生,五十个士兵。

阿信作为主使,对于出访明国是跃跃欲试的,他想了想后问:“君上,若是实在谈不拢,是不是就不用谈了?当以多久为期?”

“两个月吧!两个月谈不拢,你们就告辞,假如你们四个月还没有回来,我就默认是明国扣押了你们、或者加害了你们,到时候我自会劫掠东南半壁,将大明搅个天翻地覆!”

“嗯嗯,若是真想了结此事,两个月应当足够了!”阿信点了点头,有了这句话,他胆子顿时就大了许多。

颜政又望向张三风道:“还有让你们窥探明国虚实,除了其京城以外,还需要深入内陆,所以你们返程时,可以走陆路和水路,明国南北动脉乃是大运河,你们自大运河南下,一定要对沿岸情况,多做摸查。”

“我明白了!只是……”张三风鞠躬应诺,却又有些担忧的抬起头说:“君上,明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真势成水火,对咱们怕是极其不利,何况还与明国有贸易往来!所以能退一步,还是多退一步吧!我认为琉球局势已稳,久米岛有无驻军,似乎都不影响大局!”

颜政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这不是久米岛的问题,而是我们退一步,就意味着我们承认了自己没底气。今后我们周边这么多国家,我们解决争端时,难不成都要把明国拉进来?假如真是这样,那任何一个小国,就能扯着明国的虎皮当大旗!”

“这不是我想要的局面,所以必须以斗争求和平,而不是以妥协求和平!只有让明国明白,咱们也是不好惹的,他们才会考虑咱们的底线,才会懂得不要太过分!这也是现在同明国外交的主方针,一方面保证维持现状,另一方面得保持斗争,底线和原则问题,必须划清楚!”

“这看似危险,实际上却是最安全的相处方式,只有划清楚了底线,才会让明国行事时,多顾虑几分!如此一来,双方的误判就会减少,反而更容易打交道!”

张三风低头思索了一会,点了点头说:“君上说的是,不过咱们不能真翻脸吧?”

“哈哈,翻脸不翻脸不重要,重要的是翻脸的主动权得在咱们手中!”

颜政笑道:“底线是可以灵活变动的,咱们做出态势来,不过是没本的买卖,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在没有完全应付明国的实力下,我们最多搞搞小动作,等有了实力后,底线咱们就能划到大明的家门口去!”

张三风笑了笑:“我懂了!”

颜政嗯了一声,又望着一旁一言不发的邱睿才说:“邱先生,此番你熟悉明国的风土人情,算是我东秦难得的明国通,此行你为顾问,务必多多襄助一二!”

邱睿才忙鞠躬道:“在下必定竭尽全力,以报东秦奉养之恩!”

颜政满意的笑了笑:“这次送给明皇的礼物,你们可以按照价格开价,明皇要买的话,可以谈!可以单独谈!”

…………

…………

两日后,东秦使团随大明使团一道,登上了前往大明京师的船。

在颜政的安排之下,此次返程搭乘的是东秦的长征号和长缨号。

现在东秦已经有了五艘长征级,八艘类驳船,当之无愧的东亚第一海军。

第一造船厂在经过多次扩充,以及技术改进后,熟练的造船工,已经可以三个月下水一艘船。

全年的造舰能力,也上升到了八艘,等到竹堑分厂建设完毕后,全年造船能力,将再次飞升。

唯一令人苦恼的是,硬木开始变得缺乏起来,木材干燥厂也有些难以满足需求。

所以内阁已经于去年12月,提出了议桉,准备在琉球的乌父士麻岛,既后世的奄美大岛开设伐木场,采集当地的百年巨木。

“呜呼高哉!”站在长征号的甲板上,王珩望着巨大的桅杆和船帆,心里头暗暗念道。

他虽不懂造船,可此船比之钱塘水师的船,高上了好几层。桅杆高大,帆高风急,在海上奔驰起来飞快。

马文升也在船头,晕船的他感受着清爽的海风,望着高飞而过的海鸥,只觉得心里舒爽。

王珩沉默了一会,转头望着马文升说:“马大人,你在浙江为官几年,倭寇海贼之患,一般如何应对?”

“倭寇海贼?”马文升摇了摇头说:“此事各个卫所处理,只不过会上报各地官府,不过大多时候,卫所官军毫无办法!”

“为何?”

“卫所糜烂已不是一朝一夕,军户逃亡更是人尽皆知,王大人不知沿海卫所,应当知晓九边情况!鞑靼这些年来,入关劫掠多少次,王大人应该心里有底。这倭寇海贼,就如海上的鞑靼,区别就是一个用马,一个用船!”

王珩无力的点了点头,低声道:“东秦必为我大明心腹之患,其位于我大明浙江、福建、广东海域之间,只要愿意,便可阻挡三省海路!其船只高大、来去如风,这三省都可朝发夕至!”

“东秦不灭,大明东南半壁难安!”最后一句话,王珩说的格外的咬牙切齿。

马文升笑着摇头道:“王大人,这个道理谁看不出?可是即便是皇上英明神断,也不敢轻启战端!”

王珩叹了口气,当今皇帝登基之时,虽已经较成化年间好了不少,可流民四起,匪患不绝。

好不容易励精图治十几年,可这十几年局面,也不见得好了多少。

内外君臣都明白,大明朝现在病了,只可缓缓与民休养生息,才能渐渐稳下局面。

这个时候真要同东秦打一场,若不能犁庭扫穴的话,东南沿海将再无宁日。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