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发展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第一百五十四章 发展

作者:哭泣的脚底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5: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应星所说的难题,一共就两个,第一个是生产力不够,火车有些精细的部件无法批量生产,只能靠那些技艺超凡的大匠师,用锤子一点一点的敲出来。

其次还是钢铁的问题,开始逐渐步入蒸汽时代的大明,所需要的钢铁实在是太多了。

武器需要用钢铁,火车需要用钢铁,甚至后续宋应星还想造蒸汽船,这也需要钢铁。

总之,大明处处都需要钢铁,但大明的开采技术却不够先进,或者说先进的技术有,但还没有普及,所以就导致原本地大物博的大明,现在开始缺钢铁了。

宋应星的话,让老朱稍微冷静了下来。

他思索了片刻,然后开口说道:“如今大明很多地方都已经整顿过了,咱会逐步把民器局研究出来的技术传播出去的。”

“等他们掌握了民器局的技术之后,以后民器局缺少的东西就不用你们自己打造了,到时候直接从民间定制或者征用便好了。”

对于民间那些商贾,老朱再了解不过了。

只要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这些商贾研发的速度,肯定不会比民器局慢多少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商贾的人数众多,只要能把技术在他们之中普及了,那大明的生产力用不了几年就能提上来。

毕竟,军器局虽然有数万人之众,但真正能参与研究的,总共也就那几百,甚至几十个人,剩下的都只是一些工匠罢了。

但若是能技术传播出去,那研究并参与制造这些东西的人,便会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虽然老朱没有听说过量变产生质变这句话,但他却知道,人多一定比人少好。

提出了解决生产力的办法之后,老朱又开口说道:“至于说大明钢铁的缺口,此事也好解决。”

“之前咱给那些商贾批出去许多铁矿,他们的产量虽然不大行,可毕竟已经过去小半年的时间了,估摸着也能出不少矿了。”

“咱回头提高价格,让工部大批量的收购一些,然后再让人找那些开矿的谈谈,看看他们手中还有没有库存。”

“有他们的矿产在,再加上朝廷用炸药开矿已经步入正轨了,咱估摸着短时间填上这个钢铁产量的缺口,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老朱在半年前就考虑到钢铁有些不足,所以放开了民间的私矿,为的就是今天。

而他老朱也不是什么土匪,这次铁矿他会尽量用买的,至于钱的话,朝廷虽然有些困难,但可以先从郑芝龙那边借点应应急。

至于以后还不上怎么办,这点问题也不是很大,大不了以后造出来蒸汽铁甲船了,给他拨过去几艘好了。

当然了,他也只是尽量买,毕竟开矿这种事,牵扯的利益太大。

老朱相信那些民间矿主肯定有不少是黑了心的蛆,不会在乎人命,对于这种人,老朱自然也不会客气。

到时候直接杀人带抄家一条龙,不但能一文钱不用收了他们的矿石,还能把属于他们的矿充公,然后重新卖一次。

对于这事,老朱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如此一来必定能给他节省大量的成本。

“对了……”

老朱说完又想起一件事,然后开口说道:“回头咱会让工部给出一个章程,规划一下主要路线,然后开始铺设铁轨。”

“火车的事可以先缓缓,但铁轨一定要先铺起来。”

说完之后,老朱又摇了摇头,然后开口说道:“算了,这事咱跟内阁商量吧,这事你就不用管了,到时候需要往那里修建铁轨,咱会派人通知你的。”

“这事,你民器局一个部门弄不起来,咱会让工部配合你的。”

大明发展的太快了,原来的政治结构显然有些不合适了,而老朱对于铁路未来的前景,心中早已经有了估算,所以他觉得,这次跟内阁商议完之后,他估摸着工部可能又要单独拆分出一个部门,来管理火车了。

处理完民器局这边的事情之后,老朱又去了一趟军器局。

大概是因为自己的抱负终于有了施展的空间,又大概是御医调理的比较好,所以毕懋康老爷子的身体现在看起来还十分硬朗,老朱估摸着原本应该在崇祯十七年就去世的老爷子,再活个几年应该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而老爷子现在精神头很好,看到老朱之后,他跟老朱说,军器局现在正在研制一种新的武器,等那种武器诞生之后,日后战场上的作战方式,将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对于老爷子的研究,老朱也很期待,只不过因为那种武器的研制刚入门,再加上如今天下初定,对于这些火器的需求暂时没那么急迫,所以老朱安抚了一下老爷子,让他保重身体之后便先离开了军器局。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大明的日子开始变得有些平澹。

赈灾,分田,搞基建,一切都看上去井井有条。

当然了,这平澹只是对于老朱来说的,事实上对于大明的那些士绅来说,这日子过得并不平澹。

他们日子过得好好的,突然就有人开始量他们的地,改他们的税。

还没等他们开始反抗呢,当地的官员就几乎被砍了一遍,而新换上来的官员,出手尤为狠辣,根本就不等他们收买,直接就靠着上一任官员留下来的供词,开始杀人抄家。

面对这种行为,天下士绅皆有些人心惶惶,但京城的官员也几乎被换了一遍,虽然被换上去的依旧有他们的人,但只要他们的人敢替他们多说半句,立刻便会迎来锦衣卫的严查。

查不出问题也就算了,但凡有一点问题,轻则罢官弃爵,重则人头落地,根本就没有半点情分可讲。

在如此高压之下,也不是没有士绅想过反抗,扎根底层的他们掌握着百姓,所以他们就利用百姓开始闹事。

结果换来的确实大明军队的无情镇压,而且最重要的是,在镇压了他们之后,立刻就有锦衣卫在当地开始严查士绅大族。

而经他们查办的事情,轻罪重判,重罪直接往死里办。

因为这事,被满门抄斩甚至直接株连九族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崇祯十六年这一年,整个大明都被杀的染上了一抹血色。

在这种狠辣的手段之下,所有士绅都被杀的有些胆寒,只能老老实实的低头认怂,甚至主动帮助朝廷清查田产,推行新政。

毕竟,清查田产最多是割舍一部分财富,然后再补缴一些被罚的税款而已。

可若是顽抗到底,那可是要诛九族的。

被杀怕的士绅,对于交财富还是死全家这事,显然是知道该怎么选择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