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蒸汽时代的序幕

等孙传庭率军追上这断后的四万步卒之后,不由得稍微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皇太极已经断尾求生了,仅剩骑兵的他,估计用不了几天就能逃到盛京,自己这些人怎么都追不上的。

而且皇太极留下的这四万大军,不管他们是直接投降,还是被自己打败,自己很显然都不可能有继续追击的条件了。

看来,这次的追击,要到此为止了。

既然这样,那就不妨做狠一点,给这次战争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想到这里,孙传庭眼神中露出一丝冷厉之色,然后他直接让士卒传令,让对面的建奴士卒直接投降。

而被皇太极留下的这四万大军,都是八旗本部的精锐。

虽然他们被皇太极抛弃了,而且皇太极还允许他们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投降。

可作为精锐,他们也有精锐的傲气,投降可以,但决不能就这么被孙传庭说一句就投降了,不然就算投降过去,大明也不会重视他们的。

所以,他们打算先跟孙传庭打上一场,哪怕打输了再投降,最起码也证明他们为大清尽忠了。

只是他们却没想到,孙传庭做事居然这么狠。

在他们拒绝投降之后,明军直接发动了攻势,以火铳手为主,火炮为辅,步步为营,一点一点挤压建奴这四万大军的生存空间。

等到他们完全陷入明军的包围之后,再想对孙传庭投降孙传庭直接置之不理。

建奴四万八旗精锐,于此一战被屠了精光。

广宁城外,被杀的血流成河,据说在此战过后,广宁城内的井水,连续三个月都泛着一丝血色。

而在此战过后,孙传庭也就没有继续追击,而是退回了锦州城。

毕竟步枪和火炮威力虽然大,但那也是需要子弹和炮弹的,在杀光这四万八旗军之后,弹药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因此暂时撤军很明显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这场战争,一共持续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此战中被屠杀的建奴实力高达三十万,剩下的也都躲了起来当了逃兵,估计这辈子也不敢再去从军了。

而最后跟着皇太极逃出生天的,仅有那三万精锐骑兵。

至于大明这边,因为战线拉的太长了,而且还强攻下了几座城池,最后伤亡人数也差不多达到了近五万人。

这一战,直接消灭了建奴绝大多数的有生力量,可以说一战将建奴给直接打废了。

吞噬

若不是因为战线太长了,后勤不好补给的话,估计这一战孙传庭能直接将建奴的盛京给打下来。

不过此战并不会到此就结束的,因为皇太极让人送来的降表,老朱压根就没有接受的意思。

所以建奴最后的结果肯定是要被完全灭掉的,孙传庭退回锦州城,只是为了休整军队罢了。

等大明弹药充足的时候,那就是彻底发起灭国战争的时候。

不过这事现在并不着急,一来是大明的火器生产力有些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建奴现在已经被打废了,接下来若是再发动战争,那就应该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建奴,让其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

所以,大明准备一路修水泥路朝着盛京打过去,路修到哪里,那就打到哪里,这样一来可以让关外直接并入大明的版图,再没有一丝反叛的余地。

等到此战尘埃落定的时候,看到此战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的老朱,便不在山海关镇守,让孙传庭自己留在这里慢慢解决建奴。

至于他自己则要启程回京城了,听说宋应星他们已经把蒸汽机给弄出来了,并且还已经把蒸汽机给派上了用场,也不知道那个号称可以改变世界的东西,能给他带来多少惊喜。

就在老朱刚回到京城之后,便接到了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消息,那就是皇太极死了。

原本应该在崇祯十六年十月病逝的皇太极,现在因为一系列打击,提前一个月撑不住了,直接死在了盛京之内。

而接任皇太极皇位的,则是皇太极的长子,爱新觉罗豪哥。

对于此人,老朱也了解一点,能征善战,比较骁勇,但若是论能力的话,豪格给他老子豪格提鞋都不配。

据说皇太极死的时候,并不想让豪格接位,因为豪格心气太傲,野心太大,当个将领倒是挺不错,当皇帝实在是有点不够格。

再加上如今大清势弱,皇太极想选一个能隐忍的皇子继位。

但没办法,豪格手中的力量太强了,原本还有多尔衮能跟他分庭抗争,但在多尔衮死后,就直接变成了豪格一家独大。

再加上,皇太极病发的太快,根本就没有时间做安排,所以在他死后,势力最强的豪格,自然顺理成章的接任了大清的皇帝。

而对于豪格,老朱压根就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要能力没能力,要心性没心性,还大清的新皇帝,冢中枯骨而已,等大明把路修到盛京了,老朱保证到时候让他死的比亡国的崇祯还惨。

将这件事抛到脑后的老朱,回到京城之后,先是看了一下各地肃清贪官和丈量土地的进度,然后又罢免了各地的一些官员,提拔上来了一批狠角色,让他们继续杀下去。

这次不把大明官场给来个大换血,他是绝对不会罢手的。

等把政事处理完之后,老朱连片刻都没有休息,直接带人去了民器局。

……

军器局中,宋应星打造的蒸汽机就在院子里摆着。

老朱驻足在蒸汽机前,看着这个大家伙沉默了许久。

这就是改变世界的东西,它可以取代人力,甚至做到很多人力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按照书上的说法,在这个大家伙面世之后,纺织,冶炼,开采,交通等等方面,都会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人力驾驭自然,这就是科技吗?”

老朱沉默了许久,然后才离开这台蒸汽机原型,然后去看宋应星用这大家伙造出来的东西。

摆在民器局中,已经造好的,有蒸汽纺织机,矿井抽水机,以及蒸汽水轮车等等……

而在这些东西中,最显眼的无疑就是那个巨大的蒸汽火车了。

这是宋应星耗费了五个月的心血,试验了上千次,最终才造出来的东西。

不过因为这东西太大了,而且运行起来还需要铁轨,所以在民器局中的只是一个模型而已。

真正能运行的蒸汽火车,此时在城外的一个民器局分部,而且为了蒸汽火车能运行,宋应星修建了一条足足有五十公里的铁轨,几乎是沿着北京城外饶了一个大圈。

经过宋应星的试验,没有任何负重的单车头,极限速度可以达到一百多公里每小时。

而若是拖拽车厢的话,那正常的速度应该是在六十公里每小时,若是负重过高的话,那这个速度还会更低。

不过,即使如此,这个速度也已经很夸张了。

要知道,一般的骏马,最高时速也不过只是六十公里每小时罢了。

而这还是马的最高时速,若是正常持续奔跑的话,那它一个小时最多也就跑二十公里。

但蒸汽火车却能以骏马的极限速度,不眠不休的一直奔跑下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从京城到天津,大概有一百五十公里左右。

在以前,从北京到天津,哪怕是骑快马,最少也需要一天的时间,毕竟不管是马还是人,都需要休息的。

而若是正常步行,像以往那些赶考的士子一样,从天津到北京,他们最少也得走个七八天以上。

可现在,有了蒸汽火车之后,从京城到天津,总共也就需要三个小时不到的时间,这对于大明的交通来说,简直瞬间就提速到了天上。

老朱上火车体验了一下,感受了一下蒸汽火车的速度之后,他忍不住开口感叹一句,“如此,才是国之重器。”

虽然在书里已经看到过蒸汽火车的描述,但当他亲自体验过之后,他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科技的力量。

“这东西,能多造一些吗?”

下了火车之后,老朱第一时间就问宋应星火车的生产量。

火车的用途实在是太大了,不管是运兵,运粮,还是当成普通的交通工具,都足以让大明的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老朱的想象中,若是能把这玩意开到大明各个角落,那大明的国力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巅峰。

只是看着神情有些热切的老朱,宋应星却忍不住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宋应星面露难色的开口说道:“陛下,大明的生产力太低了,打造这东西很难。”

“眼前这辆,是臣调用了上百名最顶尖的工匠打造而成,所有的精细部件,都是这些大匠师用手工一点一点敲出来的。”

“若是用这样的方法打造的话,恐怕最少也得四个月才能打造出一辆。”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火车只能在铁轨上行驶,而若是大规模铺设的话,那将需要海量的钢铁。”

“如此一来,钢铁的缺口就太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