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 第171章 小人当道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第171章 小人当道

作者:高野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平登封元年七月十四,中元鬼节。

王宗暗屯兵孟津渡,魏弘夫和谢从本驻师柏崖仓。

左路军当面是被王宗暗打得抱头鼠窜的李罕之,遵照李晔本人的意愿,王宗暗和魏弘夫等左路军大将目前正在各个渡口征集船只,然后顺黄河东进,直捣李罕之老巢。

打进河内府,活捉李罕之!

洛阳方面,杨成和郑孝远攻占慈间集,此地距离洛阳已经不足六十里。在中路军当面,是被李郑二人打得一路狼狈败退的护**大将严敬武,官军八万,严敬武部三万。

与此同时,李知道率本部离开慈间,准备配合李采雅会攻龙门山,配合李克良和高杰监视郾师,按照朝廷部署,李知道、李采雅、李克良、高杰要尽快抢占荥阳,不然等到汴将张存敬出师虎牢关,朝廷再想占领荥阳就不容易了。

回到洛阳之后,严敬武给张全义说明了军情。

严敬武打听得很清楚,杨成部下现在只有本部成都十五师、广元四十二师、梓潼八十八师、龙剑九十二师,以及郑孝远部一万五朔方军、三万陕虢军,以及其他各部少许人马,王宗暗、魏弘夫、谢从本、李存孝、李知道、李克良、李采雅、李文博、高杰等部均已离开中路军。

杨成统率的中军号称八万,实际上可能不到五万,而且这几个月从潼关打到弘农,从弘农打到虢州,从虢州打到陕郡,又从陕县一路推进到峡石、渑池、新安、慈间集。

劳师远征,远道而来,立足未稳。

严敬武部虽然只有三万人,但大都是黄巢残部,而且有主场优势,驻扎在洛阳周围的刘忠、刘重禧、安永福、徐宗第、鲁通等部也随时可以抵达,严敬武觉得可以拼一把。

“大帅,如果集结主力和官军野战,即使不能击退杨成,也可以挫其锐气,不然等杨成站稳脚跟,再想打就难了,那时官军四面合围洛阳,我军就没有翻身机会了。”

作为黄巢的大将,严敬武很有自信。

听到严敬武这些话,沧桑的张全义果然精神为之一振,对严敬武说道:“严都头不愧是陛下遴选的禁军大将,这个提议我认为甚是可行,那你就先回营准备,等待本帅号令。”

黄巢死了那么多年了,张全义还是一口一个陛下,对于严敬武这些黄巢旧部,俨然还是大齐吏部尚书的派头。

张全义还对严敬武说:“三天之内,本帅必定亲率八千牙兵出城与严都头并肩作战,如果咱们能击败杨成,朱温就会派兵来帮我们了。”

张全义重新振作,严敬武很高兴,踌躇满志回军营准备去了,结果张全义的命令他足足等了五天,而且先后等到的是三道不一样的命令。

回到军营的当夜,严敬就收到了节帅府的命令,各部积极整顿,准备出城野战,这是张全义的第一道命令,严敬武等大将刚完成动员,张全义的第二道命令就来了。

第二令取消了第一令,命令各部据城固守,严禁出城跟官军野战。

在张全义送走严敬武之后,他的确召集了文武百官开会,准备部署反击作战事宜,不过他起身更衣的时候,幕府判官郑徽跟了出去,对他说道:“大帅真打算出城跟杨成野战?”

张全义道:“这个当然了,我已经和严将军说好了。”

郑徽跺脚道:“大帅湖涂啊!”

激烈的反应不禁让张全义愕然,连忙追问为何。

郑徽道:“之前下官奉大帅命前往新安督战,跟杨成是交过手的啊。”

往自己脸上贴金,和他交手的是靖王世子李知道。

“杨成部下都是蜀中老卒,川人自古善战,打仗从来不怕死,主帅不临阵脱逃,哪怕伤亡超过五成,川军都不会溃散,陈敬瑄的大将山行章,大帅听说罢?当时他率六万大军去讨伐王建,在新都被王建设伏歼灭了近三万人,山行章不肯逃走,结果残部川军也不走。”

“还有王建,当时在梓州被官军重创,死伤超过五万,也没有人投降,还有杨成,当初被王建包围在彭州,部下死伤超过四成,部下大将战死大半,全军上下却没有一个人逃军。”

“川人凶悍团结,不好惹啊!”

“况且杨成本人擅于用兵,如果他是个庸夫,皇帝怎么会用他呢?”

“严敬武报告是四万,但是下官估计杨成起码还有六万兵马,为了诱使我军轻敌出战,杨成故意作出四万人的架势罢了,如果大帅贸然出战,难保不会中了杨成的圈套。”

“官军人多势众,多骑兵,还有雷管利器,朔方军大多是剽悍胡人,出城野战哪里比得上倚据坚城固守?再说了,大帅,这一战是严敬武担任统帅,如果严敬武败了,洛阳四面暴露在官军兵锋之下,实在是危险之极啊,如果严敬武得胜回城,将士对他奉若神明。”

“那时候,大帅何以自处?”

“大帅起于冲天大将军,应该知道狼虎谷故事罢?”

一番话听得张全义直冒冷汗,连忙询问郑徽该怎么办。

郑徽镇定道:“一个字,守。”

“我军有宣武为依托,如果固守洛阳坚城,未必不能守他个一年半载,时间一长,朝廷内部发生变数,大帅就能转危为安,下官听说皇帝好色无度,说不定哪天就半道崩殂了。”

张全义深以为然,更衣回去后就取消了命令,决定不出兵野战,将领们鼓舞起来的士气立刻消散了,接到命令的严敬武勃然作色,破口大骂道:“小人当道,竖子不足与谋!”

愤怒归愤怒,不过还是遵照命令行事,毕竟出战的胜算顶多五五开,在严敬武部下的大多数武夫看来,还是固守洛阳稳当些,结果安稳了没两天,节帅府的命令就又下来了。

“各部整顿兵马,准备出城野战!”严敬武要崩溃了,武夫们聚集起来后,不少人都是骂骂咧咧的,有人提议道:“要不咱们一边准备,一边再等等,或者派人去上头问一问?”

其他武夫也纷纷赞成,于是严敬武只好一面命各军准备,一面派人去上头询问,结果这个军官是躺着回来的,咨询上官的时候措辞失当,被节度判官郑徽打了一顿板子。

不过好歹打听出了真实情况,这一次张全义确实是要出兵。

之所以下这个决定,是因为掌书记黄云和行军参谋长丁封的劝说。

黄云从汴州出使回来的当天,就听说了张全义更改军令的事情,幕府行军参谋长丁封当初和郑徽不和,被郑徽进谗言贬去了一个穷县做参军,朝廷对洛宣战后才被张全义找回来。

黄云是跟随张全义多年的老人,十二年前黄巢任命张全义为吏部尚书的时候,他就是张全义的属官,此时哪能容忍郑徽弄权,丁封虽然被贬过一次,但也没有掩藏自己的看法。

二人一起进府,黄云找到张全义,怒气冲冲道:“尚书这是想干什么?是想立即战败被官军抓到长安处死,结束您在洛阳的统治吗?郑徽小人是何心思,尚书难道还不清楚吗?”

张全义惊讶道:“元图何出此言?”

黄云怒道:“朝令夕改,失信三军将士,这难道不是败亡的征兆吗?”

张全义诺诺,不知道该说什么。

黄云道:“严敬武所言不假,如今洛阳危急,十万官军朝夕就到,咱们只能险中求胜,杨成行军千里,大小数十仗,正是将士疲惫立足未稳之际,也是咱们出城野战的绝佳时机,尚书却听信郑徽谗言,朝令夕改,优柔寡断,以致战机错失,这难道不是自取灭亡吗?”

黄云越说越气,连尚书都不称呼了,道:“郑徽小人,先是怂恿大帅解除张天仲兵权,以致大帅失信内外大将,前往新安督战又弃城而逃,把西面屏障送给了李知道,回来反倒污蔑刘重禧勾结官军,致使刘重禧含怒抬棺出战,身中三十七箭战死黄河,连尸体都找不到。”

“又力主您上表请降, 导致人心思安,三军士气低落,眼下又强征民夫,搜刮粮草,搞得洛阳民怨沸腾,随时可能爆发民变,瞧瞧您信用的这个郑徽,他哪件事是真为您好的?”

“这些世家子弟向来是四处押宝,郑徽的亲戚大都在朝廷身居高位,郑畋、郑从傥、郑允、郑綮、郑预、郑通、郑煌、郑孝远这些人您不是不知道,郑徽凭什么真心为您效力?”

这话说得就太重了,张全义好歹是领导不是?

被黄云这么一顿痛批,张全义脸上挂不住了,怒道:“判官孤身留在洛阳帮我我,书记怎么能这样说他?如果他当真心向朝廷,当初完全可以跟家人一起去长安,如今朝廷势大,我军只能据守坚城,希图将来时局变化,贸然出城野战,万一失败,洛阳就危急了。”

黄云顿足道:“这话固然有理,但您觉得当今天子是得过且过的皇帝吗?他既然敢发十万大军打我洛阳,还不看李克用脸色,调集重兵围剿河内李罕之,岂是一时头脑发热?”

“皇帝巴不得一举荡平中原!岂会轻易退兵?”

“固守坚城,说的好听,到时候官军四面包围洛阳,时间一长,数十万军民粮食吃尽,还拿什么抵御官军?大帅筚路蓝缕呕心沥血打下的基业,我看就要毁于小人郑徽之手了!”

说罢调头离去,留下了目瞪口呆的张全义。

是夜,严敬武等将领和河阳牙兵接到了出城野战的命令。

在严敬武看来,这样的一战是不可能赢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