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王的旗帜 > 第十四章 肉盖饭

王的旗帜 第十四章 肉盖饭

作者:老洪大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叶墨对古人工匠的技艺很是钦佩,仅凭借一把青铜斧头,就能把一根圆木,分割成平整的木板,大小不同见方的木条、木块等,这若是用精铁改进的木工工具,那在精度,进度上,就是妥妥的升级啊。

所以这精铁的冶炼就得加紧,再加急。

日子过的很寡,很清苦,对叶墨来说更是苦不堪言。

没有网络,没有影视,没有微信,没有短视频,没有......。

只有......,可是就算有也不成啊,眼看着历史上著名的西施、郑旦两大美女,就这样在眼前走过来走过去的,下不去手啊。

想想看,十四五岁的女孩子,这就是后世的中学生,对这样的未成年少女下手,那就是妥妥的禽兽啊。

唯一还能勉强下手的,就是施紫衣了,可是心理年龄虽然成熟得透透的,身子没有长成啊,况且还未到成年啊。

其实,对于这两位著名的美女,首先承认的确是美女,就算是这样的美女,放在后世的中学生里,也就算是拔尖的那种,距离那些超级明星来说,还有一大段的距离要走。

她们身上的那种气质,举止,素养,绝不是这种乡下小女孩所比拟的,所以,勾践才会让西施、郑旦,在王宫里接受了三年专业培训,才送给夫差。

如果说这种精神上生活为零的话,还可以勉强忍受,但物质上的生活,匮乏的让他几乎是痛不欲生。

酒,就不用想了,吃食就是蒸煮,烤,也只是偶尔,毕竟,肉食对山里人来讲,那也是种奢望。

尽管猪肉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但远远不如猎杀麋鹿、山鸡等,所以猪肉被称之为贱肉,还登不上勋贵的餐桌,只能被拿到县城贱卖,来换些盐巴等生活必须应用之物。

炼铁术已经成熟,但大多都用到军事上,民间少的可怜,偶尔几家富足之户,才能有几件,还都是用于民耕,想把铁器用于煮饭、炒菜,就是梦想,要等到千年以后的北宋才会出现了。

所以,物资的匮乏,卫生医药技术落后,生活的质量的低下,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想要长寿,那也是种梦想,人均寿命也就二十五六而已,西施也只不过活到三十,相对于寿命达到惊人的**十岁的人来说,那就是人们眼中的神仙,毕竟,神仙只是少数。

所以,叶墨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传承千年的作息习惯,贯彻的很彻底。

所以,叶墨只能仰天长叹......

施里正来了,背着双手,看着他很神秘的样子。

还未等发问,施里正背着的手就递了过来,一只手里是一小袋子米,还是粳米,另一只手是一刀肥瘦相间的猪肉。

给我的?见施里正点头微笑,心里一酸,豆大的泪珠就滚了下来。

大米啊,来到越国诸暨苎萝村两个多月了,终于见到大米了,虽在口味上,比不上前世北方的某某米,但毕竟也是水田米不是?

唉,可怜的,晓得娃子吃不惯咱们的粟菽,今县上正好有熟人给了小袋稻米,虽说少了些,可也能解解馋不是?莫哭莫哭,日后等钱足些,多换些就是,过些日子,滇南的茶树也该到了,吃好些,好上山等着你指导栽种呢,走了,走了!

走?不能走啊,赶紧留住施里正,长辈请留步,晚辈有些新的吃法,就留下一起品尝吧,干脆都叫到一起吧。

见叶墨很肯定点着头,长叹着道:后生心善啊!好吧,随了你的意,家里的几个,都喊来吧,品尝下新吃法。

人都陆陆续续来了,等着你的新吃法呢!

好啊,跟着晚辈学学新吃法,另外啊,咱们也好商讨一下茶树、稻谷的栽种!

啥?栽种稻谷?不是说笑的?咱们也可栽种?

心里想,还是年纪大了,小两月前就说过了,当时就感觉好像没听进去样子,看来,定是高兴的忘记了。

能栽种,只要把山地修整下,用水车上了足水,就可栽种,而且啊,还能栽种两季呢,不过啊,今年来不及了,但抢个晚稻还是可行的。

......啥?二季稻谷?还能有二季稻谷......

二季稻有啥稀奇的?听说最南边还能出三季稻呢?

三季稻?老天爷啊......

啥子?这世上真的还有二季稻?三季稻的?就咱这山里还能种出二季稻谷来?

所有人又一次震惊了,是真的震惊了,闻所未闻啊!这若是能成,定是妥妥的大功绩啊,还有什么比解决米粮这个功绩更大的?

能信吗?

可是不信......

这小子的神奇玩意太多了吧,怎么的这个半大小子一来咱们苎萝村,怎么的就都变了样子呢?

这段时间惊喜来的太快,来得太多,有些接受不了,心里一下子消化不了,等等,让脑子冷静一下再说。

好吧,你说二季稻谷就二季稻谷吧,白活了这么大岁数,没听过稻谷还能出两季,真是谪仙啊,真是好本事啊,这事能成,那可真是神迹了,米粮啊,那可是国之命脉啊,就此一件,比得上那些所有了,高管厚禄定是跑不了了。

行了,信了你了,就等着你的二季稻谷吧。

大米正确的吃法,是大铁锅水煮沸,大漏勺捞出即可,米汤还可以食用,这是北方正宗的大米水涝饭,绝不是电饭煲闷出来能比拟的。

人多好办事,施斑鱼、施合两人力气正足的年纪,没有大铁锅,可是有“鬲”啊,把村里唯一大鬲用棍子从施里正家抬到书院,烧柴家里就有,不要钱似的使劲烧,七婶娘气力是女人中最大的,冲水涮锅就是她了,小娃子施柯也不能闲着,一趟趟拿烧柴。

烧柴不够用,施老汉、施政就用柴刀一块块劈出来,就被施柯抱走。

“簠簋”施老汉家里就有,郑旦也拿起烧柴烧水,施紫衣打水刷洗。

洗米的事情,就只能是施夷光了。

水开了,米洗好了,下鬲,搅拌一下,盖上盖子,继续加烧柴。

七婶娘刀工好,巴掌宽,半尺长豕肉,切成薄薄的片,放入烧热的簠簋,“嗞啦”一声,香气就出来了。

没有姜蒜,没有酱油,只有野山葱,山茱萸,“高里头”,加盐吧,少许水,慢慢熬,熬干水分。

米熟了,揭开盖子,白腾腾的热气,忽的升腾开来,熏人的眼睛,翻着白花花的大米,上下翻腾。

没有漏勺,有竹簸萁,施斑鱼双手端起簸萁两端,插进鬲里,用力提起,白花花的米就进了簸萁,米汤就顺着密密的簸萁缝隙漏到鬲里。

簠簋里的猪肉,早就熟透了,在撒上一把野山葱,搅拌一下,立刻香气在空气之中弥漫。

舀出一大勺子白米饭,放到木碗里,再舀出小半勺汤汁稠密的猪肉,放在上面一铺,筷子搅拌几下,就一大口吃在嘴里,闭上眼,细细的咀嚼,米香与肉香,就拌着眼泪,流了下来。

一个人跑到楼上,扑到床上,用被子紧盖着头,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就传了出来,盘旋在土楼上空,久久不肯消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