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王的旗帜 > 第十三章 斗笠与草帽

王的旗帜 第十三章 斗笠与草帽

作者:老洪大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咬着牙站起身,还未等迈开步子,施夷光就头顶着帷帽走了进来,这么热的天,顶着这东西,看起来是防止了阳光的照射,但这样却更热了。

摘下帷帽,一张红红的脸,满是细碎的汗珠,好像还微微发着热气。

“找了些木墩,修改一下就好,你说的那个练字沙盘,要麻烦些。”施夷光说着话,抽出腰里的麻布,隐擦脸上的汗水。

“这么热的天气,不用伞吗?”叶墨问道。

“伞?伞是何物?”施夷光满脸疑惑。

叶墨愣住,这个时期没有伞?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吗?

大脑记忆神经开始检索,根据史料记载,伞是公输班妻子想的点子,公输班制作出来的,再仔细推算一下,好像公输班现在比施夷光大不了几岁,应该十七八的样子。

看起来,按照公输班现在的年龄段,可也到了成家的年龄,但是距离他把伞这种东西制作出来,好像还得需要几年。

因为根据有依据的记载,这位工匠鼻祖,此时正在跟家里长辈,刻苦修炼技艺呢吧。

施夷光静静看着他发呆,没有打断他,心里也能猜想到几分,心里一定想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她没有打断他,可是她唯一的八岁的弟弟施柯,拖着一把刚剥下来的麻,进了屋子,打断了叶墨的沉思:“大哥哥,看看我刚剥下来的新麻,给你编个鞋子。”

叶墨回过神来,看着施柯,和他身后紧跟着施斑鱼的儿子施冕,伸出手,抚摸他的头顶,笑道:“谢谢小弟弟,大哥哥会给你讲更多的故事。”说话间,看到他手里的新麻,心头一动,问道:“这新剥下来的麻,很多吗?”

施柯得到叶墨讲故事的承诺,很用力点点头,道:“大哥哥想要,我去给你拿多些。”说完话,放下麻,蹦蹦跳跳就出了屋子。

施夷光一脸疑惑看着他,也没有询问,她相信叶墨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看着他拿起一根麻,破成三股,一头让自己拿在手里,然后见他双手把三股麻线编成偏平的麻绳,一直编了三条,才停下来。

拿了四根一尺长短,寸余宽的竹片,十字形固定在桌子上面,又拿起编好的扁平麻绳,在十字形竹片上,一圈压一圈盘绕,等三条麻绳盘成一个圆形的时候,又用细线固定在十字竹片上。

一手拿住上部,另一只手在下面中心位置,向上顶了顶,一个漏斗形状的物件就完成了,这才发现,屋子里围了一圈的人,还有五六个小孩子手里都拿着新剥下来的麻。

叶墨看着施夷光笑着道:“我把这个东西称之为斗笠,也可以改善一下,称之为草帽,戴在头上,不但可以防晒,还可以防小雨,加上两条带子,扣在下颚,还可以防止被风吹落,日后拿到县城,可以五钱换一个。”

说着话,就把这个最原始的斗笠,戴在她的头上。

施夷光满眼羞涩,心里一甜,面色一红,头一低,腰身一扭,就走了出去。

叶墨不禁心里一酸,暗暗叹了口气。

心酸的不只有叶墨,还有施紫衣,噘着嘴,抓着他的衣袖,也不说话,就是满眼幽怨看着他。

叶墨叹息着道:“那只不过一个试着做的,还有些地方需要修改,特别是材料的运用,下一个才是最好的,当然是给你的。”

郑旦急急叫道:“还有我的,还有我的......”

施柯领着一群众小弟,也跟着叫道:“还有呢......”

叶墨只好连声道:“都有,都有,好,好,都有,......”

施老汉和七婶娘笑着走了出去,施斑鱼一手拉住施柯,另一只手拉住施冕,领着一群小子也走了出去。

女人手巧,心也灵动,叶墨只不过提出几个意见,施夷光就带领众多妇女,赶制出来几乎接近于后世的草帽了,包括制作材料、样式等方面的全面改进。

而对于伞,几个女子也只能羡慕感叹在图纸上,距离制作出来,还有一段长路要走,因为能制作出伞的工具,还没有发明出来。

这些工具,就是公输班发明出来的锯子、刨子、墨斗等......

......

润物细无声。

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苎萝村的变化,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

浦阳江两岸的东西两村,大都换了新房,剩下的几户,也在有条不紊的翻新之中。

叶墨学堂土楼的后面,就是妇人们居住的四合房屋,分东西各五间厢房及九间正房,穿过正屋就是刚刚建成两排前后各十间饲养房屋,左边是规划中的精铁工坊,右边是规划中的烧窑工坊。

两村江岸最狭窄段,就作为历史上第一座石桥的诞生地。

大小石块都按照叶墨的图纸,终于一点点凿刻了出来,用费了许多青铜工具,心痛的施里正直跺脚,干瞪眼想骂上几句,却又开不了口。

好在看着石料整齐堆砌在两岸,心里仿佛有了底,听叶墨解释就等待地桩和梁木搭建完成,就上石料了。

路面也干净平整了,有些路段,还铺垫一层薄薄的碎石,比如施里正家,叶墨学堂前面的一段路,就是铺成大小近似相同的小石头。

山里的石头不花钱,沙子也不花钱,只是学堂需要沙盘练字的细沙,不好找,但浦阳江底的细沙,也是不花钱的,当然不能在自家村子这段河底取沙,要到远处下游无人居住之地去取,不然岂不坏了自家的水质?

木工活计,最基本的也易学,每家里最不缺少的就是聪慧的,缺的只是捅破那层窗户纸,不过可惜的是,纸张还需要四百多年后的蔡伦制作出来。

所以,叶墨就变成了这张窗户纸。

家里有做工匠手艺的,都按照叶墨所说的什么“流水线”的,就做好自家应该做的什么“水车”、“曲辕犁”、“织布机”散件,日后在实地进行组装。

反正咱们粗人一个,这个谪仙让咱们咋干,咱就咋干,咱们都信得过这个谪仙一样的小后生。

没瞧见就连施里正都听信小后生的话吗,况且,还教咱家里的娃娃识字呢,知道家里穷的跟什么似的,还不用家里出钱,这是多厚道的人啊,这可是大大的贵人呢。

咱们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粗人,哪个还敢想识文断字的?

贵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