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六十八章 面圣

我自红楼来 第六十八章 面圣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瑜躬着身,眼睛盯着地上不知道是不是金子做的地砖,一直往前走,直到听见一声“停”后,才停下来跪拜。

“学生贾瑜,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贾瑜的额头贴着地砖,要多卑微就有多卑微。

“平身罢。”

过了几息,耳边传来一道中年人的声音,听起来竟然有些熟悉。

贾瑜规规矩矩的站起身,低着头,眼睛盯着自己的脚。

“贾解元,听说你有生意要和朕谈?”

贾瑜躬身道:“学生不敢,愿将此法敬献给陛下,以谢陛下钦赐表字之恩。”

“你且抬起头看看朕。”

“学生不敢。”

“不敢?去年在渭水河边你胆子不就很大嘛,现在怎么不敢了。”

贾瑜一愣,抬起头看去,只见去年在渭水河边向他讨要荠菜的中年人正笑呵呵的看着自己,对了,他还吃了几串羊肉,害的自己都没有吃饱。

“学生当初不识天颜,冲撞了陛下,罪该万死,请陛下赐罪。”

景文帝指着贾瑜,对水溶疑惑道:“这就是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贾解元?怎莫如此的畏首畏尾?他的那些气度和豪情都哪去了?”

水溶躬身笑道:“贾解元还没有真正承受过龙威,故而惶恐不安。”

景文帝哼了一声,又问道:“听说你会用剑?”

“只学的些许皮毛。”

“你若要弃文从武,朕现在就可以把你调到边关去立功。”

贾瑜大汗淋漓,他第一次有一种自己的命运被人轻易拿捏的压迫感,但他的心里只有无力,并没有多少想要反抗的想法。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反抗都是徒劳的,都是以微风击石。

贾瑜跪地拜道:“陛下容禀,学生只愿继续进学,恳请陛下成全学生。”

少时之后,才听见景文帝道:“起来罢,你不是掌握夏日制冰之法吗?能不能现场制作?”

贾瑜松了一口气,起身道:“可以,不过需要准备一些物品。”

“何物?”

“一个大缸、一个小缸、水以及硝石即可。”

景文帝朝戴权点了点头,戴权连忙去安排了。

“贾解元,不用如此紧张,拿出你上次在渭水河边碰到朕的姿态即可,看你这样子,怕是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吓晕过去,到时候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笑朕狰狞可怖,能把新科解元吓晕,也笑你胆小如鼠,名不副实。”

水溶也笑道:“陛下平易近人,似家中亲长,贾解元不必拘泥。”

贾瑜躬身道:“是。”

景文帝坐回御案,先问了几个关于学业的问题,贾瑜都一一的答了。

当景文帝问到你怎么看待贾珍逼迫你这件事上时,语气明显和之前不一样了。

贾瑜跪地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没有族长的逼迫,没有后续的事情,学生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厮混,若说到有没有仇恨,陛下面前不敢撒谎,其实学生心里对族长的畏惧要多于仇恨,仇恨少是因为族长并没有坏了学生的性命,他以往也曾对学生有抚育之恩,学生饱读圣贤之书,厚颜以君子自居,君子养浩然正气,有容人之量,所以学生现不再仇恨族长,畏惧多是因为学生势单力薄,不能与之抗衡,害怕有一天会再次被其逼迫,坏了尊严和性命,所以学生才夜以继日的奋发进学,只为取得功名,一来报效陛下的天恩,二来做了官,也不会再轻易受人逼迫,能保全性命,留得有用之身为百姓谋安康,为大梁谋昌盛。”

说罢,贾瑜抬起头看向景文帝,景文帝看着他的眼睛,过了一会儿才道:“你能这么想,殊为难得,君子养浩然正气,有容人之量,这是你自己说的,你要记住。”

贾瑜叩首道:“学生谨记。”

这时戴权带着几个黄门走了进来,一如去岁在此试验蜂窝煤一样,贾瑜要的东西很快就准备好了。

得到景文帝的点头许可,贾瑜起身挽起袖子,给小缸装满大半缸水,置于大缸之中,然后在大缸里加入了大量的硝石,最后往里面倒入水。(可能不对,不必细究。)

见如此简单,景文帝指着水缸道:“就这样?”

贾瑜躬身道:“回陛下的话,就是这样,大概半个时辰后,冰晶就会出现,只要硝石跟得上,小缸里的水一晚上即可成为冰鉴。”

景文帝又问道:“结出来的冰鉴可以食用吗?”

“少量食用,不宜过多。”

景文帝看向水溶,问道:“水溶,你认为此法是推广民间还是由内务府打理?”

水溶想了想,躬身道:“小臣建议由内务府打理,可设店铺在城中各处,盛夏时兜售冰鉴,既然成本如此低廉,陛下不妨降低其价格,以解天下百姓炎夏之苦。”

贾瑜躬身道:“陛下,容学生置喙几句,陛下只需垄断其关键材料硝石即可,一如蜂窝煤所需的煤炭一样,就不会被民间自制和仿制。”

“善。”

冰晶的形成还需要时间,景文帝坐回龙椅上,看着贾瑜问道:“贾解元,进贡此法,可有所求?”

贾瑜连忙道:“学生不敢,陛下天恩还未报及万一,学生别无所求,只愿能回去继续进学。”

景文帝失笑道:“你就这么怕朕把你调到边关去?朕看你倒是个行商的材料,不如留下来给朕到内务府的钱粮衙门去做个郎中。”

内务府钱粮衙门郎中,负责皇庄和皇商的税收以及进贡,正五品之职。

水溶不知道景文帝的真正用意,不敢开口替贾瑜斡旋,只是站在原地一言不发,他虽然欣赏贾瑜,但也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站出来替他说话。

“陛下,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恕学生斗胆,如果非要做官,学生宁愿外放去做个县令,也不愿行商贾之事,士农工商,学生只想做第一个,求陛下成全!”

景文帝嗤笑道:“你倒是敢开口,还没有通过会试就想给朕做县令?做你的黄粱美梦罢,回去老老实实的给朕做学问,戴权,赏他一套御用的笔墨纸砚,省的他在背后说朕小家子气!”

大梁的县令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当然也有举人做到这个位置,但那只是寥寥。

贾瑜大喜,叩首道:“学生谢陛下隆恩!”

景文帝走下御阶,来到水缸旁边一看,见上面果然布满了一层薄薄的冰晶,对贾瑜告诫道:“以后少把心思放在这些事上,等你以后做了官,有的是时间来做这些与民谋福的事。”

贾瑜连忙道:“学生谨记陛下的教诲。”

“敬安。”景文帝喊了一声。

一个怀里抱着宝剑的青年从外面转进来,躬身听命,上次景文帝在渭水河边时身边跟着护卫的就是此人。

“贾解元也是用剑的,去外面,你和他比试一番,戴权,去甲仗库里挑一口御剑给他。”

敬安做了一个手势,道:“贾解元,请了。”

说罢转身朝外面走去,贾瑜只能跟上,来到外面,等了一盏茶的功夫,一个小黄门才捧着一口御剑急匆匆的跑来,呈给贾瑜。

贾瑜双手托着御剑,细细的打量,如果说“霜”是一个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青年,那么手中的这口御剑则是一个身材婀娜的妙龄少女,剑身长约两尺四五,剑鞘用淡褐色的花梨木制成,触感起来极其光滑细腻,剑镗和剑柄的材质应该是镀了金熟铜所制,剑尾系着一条金黄色的剑穗,看起来非常的尊贵。

敬安静静的看着动情抚摸着宝剑的贾瑜,也不催促,等贾瑜抽出了宝剑,才做了一个起手的姿势。

这个人的剑太快了,这是贾瑜的唯一感觉,而且来的角度非常刁钻,自己还没反应过来呢,他的剑锋就抵住了自己的喉咙。

和柳湘莲留三寸的习惯不同,此人的剑锋就抵在自己的喉咙上,只要他轻轻往前一点,自己就立刻消账去了。

感受到喉咙处传来的丝丝凉意,贾瑜连口水都不敢咽,生怕滚动的喉结和剑锋来了个亲密的接触。

敬安收回剑,摇了摇头,转身回去了。

贾瑜拿着剑站在原地,心里没有一丝的恼怒的感觉,只是觉得,柳湘莲在此人面前怕是连二十回合都走不了。

见贾瑜要把御剑还给那太监,站在一旁的戴权笑道:“万岁爷说了,此口御剑就赠于你了,不过此剑只是一口普通的御剑,并不是天子剑,贾解元不要混淆了,那套笔墨纸砚已经放在宫轿里了,贾解元,请回吧。”

贾瑜跪地朝上书房里面拜了三拜,在一个小黄门的引领下,坐上了出宫的宫轿,这一次贾瑜没有再去撩帘缦,只是抱着剑沉思。

“如何?”

敬安道:“一个回合。”

景文帝笑着摇了摇头,下令道:“按照此法,连夜制冰,明天先给张掖伯府赐两方去,剩下的每家赐一方,让内务府建立作坊,拟订价格,今年就算了,明年入夏时再上市。”

“是,奴才这就去办。”

......

出了宫门,贾瑜从宫轿上下来,看见贾琏站在不远处的树下张望。

见贾瑜出来,贾琏连忙走上前,看到贾瑜怀里的宝剑,震惊道:“这莫不就是天子剑?二弟,你太厉害了!”

贾瑜笑道:“二哥莫要乱说,这只是普通的御剑,陛下赏赐的。”

贾琏一脸艳羡看着贾瑜,啧啧道:“也不知道二弟你做了什么大事,能被圣上如此的高看,前番赐了表字,今天又赐了御剑,真是羡煞我了。”

贾瑜请贾琏带着笔墨纸砚先回府,自己则骑着马朝张掖伯府而去。

陈淳等人见到贾瑜怀里的御剑一脸的惊讶,贾瑜笑道:“文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宫里就会赐下冰鉴来,不要着急。”

上官文渊点点头,眼睛却一直看着贾瑜怀里的御剑,这种剑他还从来没有见过。

陈淳等人见事情解决了,纷纷告辞,贾瑜要回荣国府一趟,和陈淳三人约定明天巳时初刻时在永胜门外集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