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一百七十五章 这是您拿命换回来的

我自红楼来 第一百七十五章 这是您拿命换回来的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私巷上连接宁荣两府的鹊桥已经建好,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非常的美观安全,这座空中走廊只给主子们走。

出了荣禧堂,薛宝钗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王熙凤一脸揶揄的看着她,似乎在等一个回答。

薛宝钗嗔怪道:“凤丫头,你老是看***什么?”

“宝丫头,你和二弟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瞧着不大对劲呢?”

薛宝钗不愿意过早挑明这件事,要是挑明也应该由瑜儿来说,她一个女孩子说这些,别人会在背地里笑话她是不知羞耻主动往上贴的,这是她给自己最后的体面。

“老太太说的对,你一天到晚只会到处胡孱,真真是疯了,我和他能有什么事?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我和他不对劲的?”

王熙凤四下里看了看,贴着薛宝钗小巧玲珑的耳朵,小声道:“二弟临走前的那天晚上,我看见他牵着你的手从后门出去了。”

薛宝钗俏脸通红,咬着贝齿啐道:“你大晚上的不在屋里待着,乱跑什么?莫不是故意的?”

王熙凤挑了挑着柳眉,牵起薛宝钗的柔荑,笑道:“你别管我是怎么看见的,要我说,我这二弟可真有眼光,你身量这么好,瞧瞧,啧啧...”

她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脸羞恼的薛宝钗捂住了檀口,王熙凤挣脱开来,继续道:“我不说这个了,就说你管家的本事,不在我之下,正好二弟这段时间不在,我估摸着最起码还得一两个月才能回来,你正好帮他把东府管管,在下人面前树立树立威望,有什么不懂的我教你,你毕竟没有管过这么多人。”

薛宝钗不说话,哼了一声,轻移莲步,袅袅婷婷的往前走,王熙凤连忙跟上,一脸好奇的问出了她心里最关心的问题。

“宝丫头,你和林丫头谁做大,谁做小啊,我可是听说了,皇帝老爷都只能有一个正妻呢。”

因为都出自王家,王熙凤和薛宝钗的关系要更亲密一点,因此她在薛宝钗面前说话很随意,她知道宝丫头是不会恼的,况且她这个问题也在情理之中。

薛宝钗停下莲步,撇了王熙凤一眼,反问道:“你觉得呢?”

“那我不能把我这些宝贵的管家经验教给你了,等林丫头回来我得教给她,不过她身子骨弱,二弟怕是不会让她吃管家这个苦,还得你来,估计他心里也有这个意思,哎,你走慢点。”

王熙凤说得对,薛宝钗虽然具备管家的能力和才干,不过到底没有管过那么多人,她现在只管着梨香院里二十来个下人,宁国府如今里里外外两百来号下人,每天大事小事一堆,没点经验和资历还真的很难建立威望。

两人通过鹊桥来到东府,宁国府往来的下人见到王熙凤和薛宝钗纷纷行礼问好,口称见过“琏二奶奶”和“薛姑娘”,王熙凤很享受这种主子身份带来的优越感,在宁国府下人们略带敬畏的目光中和薛宝钗在府里各处视察着。

一路上,王熙凤嘴巴就没有停过,一直在给薛宝钗传授自己多年以来管家的经验,薛宝钗听的很认真,时不时的问上几句,全部记在心底。

花了一个多时辰,各处都看完后,两人去了秦可卿住的院子。

秦可卿这段时间在宁国府里过的很惬意,下人们对她很尊重,而且都很守规矩,她没听到过半个字的风言风语,她没事的时候就去会芳园里转转,或者去龄官那里看她们排练表演,和她们说说话,倒也有趣自在。

她只是一个弱女子,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人,对于贾母和贾瑜的安排,她都老老实实的服从照做,心里想着要是能这样过一辈子其实也不错。

秦钟在贾家族学里读了一段时间书后就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常常缺席,和贾宝玉一起,整日在外面吃喝玩乐,她管教不得,只能听之任之,只要他不出事就行,剩下的都随他去吧。

宝珠和瑞珠坐在廊下的小凳子上打着扇坠儿,咬着耳朵小声的说笑,她们这些贴身丫鬟平日里除了伺候主子,剩下的时间只能通过做女红和聊天打发。

见王熙凤和薛宝钗进来,宝珠放下针线,朝屋里喊道:“奶奶,琏二奶奶来啦!”,然后和瑞珠一起给王熙凤和薛宝钗福了一礼。

四月的午后,风和日丽,花香扑鼻,最适合小憩,秦可卿此刻正侧躺在妃子榻上,穿着一套素丽的纱裙,手里拿着一把团扇,上面绣着一朵含羞待放的金色菊花,时不时的扇动两下。

听见动静,秦可卿从清梦中醒来,起身穿上绣花鞋,捂着檀口,浅浅的打了一个哈欠,从珠帘后转出来,对王熙凤福了一礼,轻声道:“婶婶来了。”

王熙凤笑道:“还是叫我姐姐吧,这一声婶婶都把我给叫老了。”

秦可卿柔顺的点点头,又给看着自己的薛宝钗福了一礼,问好道:“见过宝姑姑,给宝姑姑请安。”

两人都有些不自然,薛宝钗那天晚上在凝曦轩和贾瑜亲热时被散步的秦可卿不小心撞见,秦可卿那天晚上在凝曦轩不小心撞见和瑜二叔亲热的宝姑姑。

薛宝钗点点头,秦可卿请她们坐了,宝珠和瑞珠奉上温茶,王熙凤问道:“有段时间没见到你了,让你去找我说话你又不去,在这里还好吧?”

“谢谢姐姐关心,妹妹很好呢。”

秦可卿垂下眼帘,低头看着自己的绣花鞋尖儿,不知道该再说什么,薛宝钗打量着屋里的陈设和布置。

王熙凤知道因为宝丫头在这里,她有些放不开,看她局促的样子,王熙凤心里有些过意不去,笑道:“妹妹,我和你宝姑姑就先回去了,西府还有点事,哪天得了空再来和你说话。”

秦可卿起身把她们送到院门口,目送她们远去了,旋即幽幽一叹,回到屋里躺回妃子榻上,却再也没有了睡意,望着墙上的一幅画慢慢出神。

向南数千里,江南东道,扬州府。

明天就是林如海的头七了,贾瑜和林黛玉商量后,决定回京时只带吴嬷嬷一家和华伯,再留两个老仆下来看着府邸,剩下的下人们全打发走,贾瑜并不打算把府邸卖掉,为的是给林黛玉留个念想,以后故地重游的时候还能带她再回来看看,住一晚。

今天一大早,贾瑜把所有的下人都招到前院,说明了此事,下人们都哭了起来,林如海以前待他们不错,从来不打骂他们,也不克扣他们的月钱,以后再想找到这么好的主家可就难了,而且姑爷和姑娘也都很不错,宽厚仁慈。

很多下人都跪下来求情,表示愿意像吴嬷嬷一家那样,随姑爷和姑娘进京,给他们做一辈子的下人。

林府里有六七十个下人,若是带大半回京城去,贾瑜实在不好安排他们,于是便果断的拒绝了,但没有苛待他们,把身契还给他们,让当地的县衙给他们办理了放身文书,念在他们往日里尽职尽责的份上,给他们每人都赏了一年的月钱,让他们拿着银子去另谋生路。

下人们没有办法,只得拿了身契、放身文书和一包沉甸甸的银子,跪下来给姑爷和姑娘磕了头,又汇聚到灵堂前,给装着老爷遗体的棺椁磕了三个响头,随后收拾好行李,互相搀扶着,泪流满面的离去了。

这几天晚上,林黛玉一直都在贾瑜的怀里入睡,等她睡着后,贾瑜就会把她抱到卧房,然后回到灵堂,坐在岳父棺椁前烧纸,自言自语的说着话,直到天快亮的时候,他才回去眯一会。

外面的事情已经全部处理妥当,蒋克寇护送的巨额银票已经抵达京城,来扬州赴任的官员们大概也在路上了,贾瑜到苏州后还要停留半个月,他要陪着林黛玉去苏州府各大寺庙去烧香还愿。

这几天风平浪静,没有什么事,贾瑜一直在灵堂里陪着林黛玉,没有离开一步,他和林黛玉说自己编造的奇闻

异事,或者自己以前经历的故事,在他的劝慰和陪伴下,林黛玉已经不再哭了。

这天上午,贾瑜照例和林黛玉跪坐在灵堂里烧纸,史湘云和四个丫鬟也跪坐在一边,默默的陪着。

贾瑜细致的给林黛玉她们说着故事,李纵从外面走进来,抱拳道:“公子,外面来了传旨的天使。”

估计是圣上抚恤的旨意下来了,贾瑜站起身,牵着林黛玉,带着史湘云她们出去接旨。

一位满脸疲惫的传旨太监站在府门口,华伯已经准备好了香案,贾瑜和林黛玉一身孝服,跪在软垫上听旨。

传旨太监打开圣旨,道:“贾将军,请代林大人接旨。”

贾瑜拜道:“臣贾瑜,代岳父林如海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自古以来,武能定国,文能安邦,今有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任上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为家国社稷立有大功,朕闻其殁于王事,不胜悲伤,遂追封其为太子少傅,谥文成,以嘉其德,以赏其功,钦此。”

贾瑜高声道:“臣贾瑜代岳父林如海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罢,拜了三拜,双手举过头顶接下圣旨,传旨太监感慨道:“林文成公乃是国之柱石,咱家敬服,贾将军,这可是旷世的隆恩呐,我朝定鼎百年,谥文成者不过一手之数,尊崇至极。”

贾瑜朝着京城的方向又拜了三拜,正欲起身,传旨太监笑呵呵道:“贾将军,先不必起身,咱家这里还有一道圣旨,是万岁爷颁发给您的。”

“臣贾瑜接旨。”

传旨太监接过身后黄门奉上来的圣旨,打开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宁国府现袭三等宣威将军贾瑜,文武兼备,智勇双全,在此次贪腐大案中立有大功,朕深嘉之,现擢升其为一等宁国伯,赐蟒服玉带,钦此。

贾瑜深知自己此番晋升为一等伯,里面全是岳父的功劳和体面,圣上虽然用自己岳父做棋子,但这是一个臣子的本份,哪怕是殁于王事也是应有之义。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况且他已经厚待岳父身后名了,追封太子少傅,谥文成,还擢升自己为一等宁国伯,更别说还要给自己和林妹妹做高堂父母,这是旷世的隆恩,古往今来能为臣子做到这一步的皇帝几乎没有。

贾瑜再次接过圣旨,高声道:“臣贾瑜叩谢圣上隆恩,臣定当效仿臣之岳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黄门捧上来放着大红金织蟒服、玉带、乌纱帽和爵位金牌的檀木托盘,耀眼尊贵,贾瑜又朝京城的方向拜了三拜,把圣旨都递给林黛玉,自己双手接过檀木托盘。

华伯呈上来一张一千两的银票,贾瑜把它奉给传旨太监,道:“有劳公公不远万里亲自跑一趟,请移尊步,至府中饮一盏茶水。”

传旨太监也不推辞,接过银票看了一眼,很是满意,笑道:“宁伯不必客气,咱家还要回京复命,对了,万岁爷下旨,江家夷九族,其余七家盐商全满门抄斩,所有犯事官员家中男丁皆斩,女眷发往教坊司贩卖,宁伯,林文成公大仇得报,咱家也是十分欣慰呐。”

随后朝府里的鞠了一躬,在贾瑜的感谢声中,带着随从骑马返回京城。

贾瑜捧着檀木托盘,跑到灵堂,跪在林如海的灵位前,悲声道:“岳父,这些都是您拿命换回来的啊!小婿明天就去送那些贱商贪官上路,您为小婿做了这么多,小婿无以为报,请您放心,有小婿在,玉儿以后不会再受丝毫的委屈,一定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