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等宁国伯

我自红楼来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等宁国伯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如海虽是贾政的妹婿,但二人亲如兄弟,相交甚笃,对于妹婿的惨死,政老爹非常悲伤,后见凶手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后,他又开始羡慕自己妹婿。

太子少师先不说,很多国之重臣去世后都会得到“三太三少”或“各殿学士”这样的追封,差一点的也会是各部尚书或者各寺寺卿之类的官衔。

最难得的是“文成”这个谥号,在国朝文谥中位列第三,国朝定鼎百年,获得此等殊荣的也不过是一手之数,自己妹婿能得到这个谥号,也不算辱没了他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最后殁于任上的丰功伟绩。

要知道高祖时期,被誉为一代贤相的文楷死后不过也是这个谥号,而且他仅被追封为“太子少师”,比自己妹婿的“太子少傅”还要低一级。

对于贾政这样的文官来说,追封和谥号,无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特别是后者,非对朝廷社稷立有大功者不可得之,获此殊荣,足矣让一个臣子名列青史,千古流芳。

自己死后,也许会因为祖上的荣光和体面,被追封一个尚书或寺卿官衔,但谥号政老爹是想都不敢想,他要是能获此殊荣,别说是文成了,哪怕是垫底的文愍和文思,也不算枉了他为人臣子一世。

想这老太太一生也有几个女儿,但只有贾敏是亲生的,剩下的几个庶女不是死了就是远嫁出去了,早已没了联系,一想起敏儿英年早逝,还很有可能是被人害死的,贾母就悲伤难过到不能自已。

下人站在门帘外,高声道:“老太太,二老爷,北静王爷来了!”

贾母擦了擦眼泪,连忙起身招呼众人出去迎接,门口两位卷帘大将已经撩开门帘子,水溶大步走了进来。

众人纷纷跪下行礼,水溶走上前虚扶起贾母,道:“太夫人,世叔,小王不是外人,不必多礼。”

贾母和贾政请水溶上座,水溶落座后,首先表达了对林如海殁于王事的赞赏和慰问,贾政感激涕零,连连作揖。

鸳鸯奉上香茗,水溶接过来喝了一口,放下茶盏,笑道:“老太太,政公,大喜大喜啊!”

贾母问道:“王爷,老身唐突,不知这喜从何来?”

“仲卿在此次扬州贪腐案中立下大功,刚才圣上已经颁下旨意,敕封他为一等宁国伯,还说以后是要重用他的,恭喜贵家,出了一位和代善公一般的扛鼎人物,将来恢复祖上荣光,指日可待啊!”

以贾瑜目前的功劳和资历来看,得到宁国伯的爵位已经是殊为难得了,一多半都是因为林如海的功劳,加恩之意比较重,就好比上官文渊,景文帝也是因为他老子上官武功而加恩给他的,让他承袭了三等伯的爵位。

林如海除了一个孤女,别无子嗣,再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加上这是林如海的遗愿,景文帝加恩给他女婿贾瑜,天底下人也不会说什么。

加恩毕竟只是加恩,除非贾瑜接下来立下匡扶社稷的不世之功,才会被晋升为宁国侯,除非他和他老丈人一样,在扬州因公殉职,看在以往的情份上,景文帝倒是可以追封他为宁国侯。

一等伯是超品,在一般情况下,贾瑜见到太子和王爷不需要再行跪拜大礼,只需躬身即可,意味着贾瑜自此从一个正三品的三等将军一下跃升为超品一等伯,迈入了大梁顶级勋贵的行列。

除去北静王水溶,他已经成为开国一脉中爵位最高的人,开国一脉公侯伯子男以及各种将军现存家,也只有镇国公府现袭一等伯牛继宗能与之比肩,但贾瑜比他年轻太多,路比他更远更长,而且深得景文帝恩宠,早早晚晚会在爵位上超过他。

可以这样说,加上宁荣两府本来的地位,贾瑜隐隐已经成为开国一脉新的领军人物。

贾政闻言狂喜,一拍大腿,大笑道:“老太太,这可真是天大的隆恩,天大的喜事啊!”

贾母知道对于他们贾家来说,

一个一等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重振门楣,意味着百年富贵,意味着距离恢复祖上荣光前进了一大步。

关键这瑜哥儿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从一介白身摇身一变,跨越三等将军,晋升为一等伯,抛开他自身的努力不谈,更多的还是皇帝老爷对他无上的恩宠和信重,对于他们这种勋贵世家来说,圣眷是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之一。

贾政激动到眼泪都下来了,自己爱侄能取得此番成就和地位,他这个做族叔都感到与荣有焉呐,将来瑜儿要是恢复了祖上的荣光,他就能大摇大摆,昂首挺胸的下去见列祖列宗了。

王夫人一如往昔,死死捻着佛珠,似乎要把它们捏碎,那贾瑜之前一个三等将军就敢在家里为所欲为,嚣张跋扈,杀了自己陪房一家不说,还三的欺负宝玉,给自己难看,他现在被封为一等伯,以后这家里还有她们娘俩的立足之地吗?他逮着机会,肯定会使劲欺负和排挤她们娘俩。

薛姨妈看向自己女儿,微微点头,薛宝钗会心一笑,垂下眼帘,心中欣喜不已,这才是值得自己不顾卑贱,托付终身的男子啊,才貌双绝,文武双全。

他离开还不到半个月,自己就时常想念他到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梦里全是他的身影,想念他的温文尔雅、宽厚温暖的胸膛,以及他身上那令人沉醉的气息,每当依偎在他的怀里,她总是感到无比的安心落意。

想到这些,薛宝钗俏脸粉红,低下臻首,在心里盼望着他能早点回来,知道家里还有一个人在日日夜夜的等着他。

迎春和探春对视一眼,纷纷笑了起来,小惜春不明所以,听说这是哥哥的大喜事,也跟着开心不已。

李婶娘艳羡不已,要是自己的大女儿能给他做正房太太,岂不就是一等伯爵夫人了?要是那样的话,自己娘三个以后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就可以得到保障了,只可惜,那哥儿看不上自己的两个女儿。

再看看躲在老太太怀里的贾宝玉,再想想在扬州建功立业的贾瑜,李婶娘不由得在心里重重的叹了口气,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同龄的哥儿,他出身还比别人高贵那么多,可差别怎么会这么大呢?而且人家现在是一等伯了,身份地位也不比他低了。

李纨在心底替二叔高兴,他的权位越高,以后对自己儿子的帮扶就越大,她没怎么指望过老太太和老爷,她现在只指望这个二叔。

王熙凤碍于北静王爷在,不敢说话,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她和李纨一样,两个都是做嫂子的,也都在仗着小叔子的腰子,前者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后者多是因为自己,二弟爵位越高,自己以后能倚仗的就越多,他对自己很尊重,救过自己一次,处处维护自己的体面,还给自己买首饰头面,这样好的小叔子去哪里找哟。

水溶做为开国一脉的扛鼎人物,贾瑜能走到今天,他心里也很欣慰,有这样备受恩宠,圣眷浓厚的少年英才和自己一起砥砺向前,以后他们开国一脉的局势和现状一定会得到改观。

这些年来他们被贞元一脉压的够呛,特别是在二代荣国公贾代善去世后,贞元一脉愈发嚣张,明里暗里的排挤和针对他们,他只是一个手上没有兵权的闲散王爷,圣上虽然会在很多大事上询问他的意见,但也只是询问意见,完全轮不到他做决议,所以贞元一脉那些手握重兵的侯爷并不把他当回事。

圣上说要重用贾瑜,其意很明显,是起了培养他们开国一脉子弟的心思,若如此,他们开国一脉早晚会在大梁武勋中重新站起来,到时候冲破贞元一脉的围堵,重新站在权力的顶峰。

水溶笑呵呵道:“太夫人,等仲卿自江南回来,贵府还要办一场升爵宴呐,到时候可不能再像上次那般,一顿饭就草草结束了,此次非比寻常,对我开国一脉来说都是大事,可得大办三天才行。”

贾母很高兴,原本因女儿和女

婿被人害死的悲戚感转眼间就消散了大半,笑道:“王爷说的是,这次他要是还想一顿饭就结束,老婆子我肯定要闹他一场才行。”

水溶又说了几句,随后提出告辞,贾政和闻讯赶来的贾赦亲自去送,待三人走远后,王熙凤哈哈大笑道:“老祖宗,二弟他才多大?不满十六就做到一等伯了,那二十六岂不是要做到侯爷,三十六做到国公?”

贾母欣慰道:“希望如此,不过他现在晋升一等伯,对于我们贾家来说已经是件大喜事了,他还年轻,路还长,得慢慢的走。”

“老祖宗,二弟以后说不定会像北静王爷一样,成为王爷,到时候我们贾家就是一门一王三公啦,哈哈哈。”

王熙凤笑得很开心,一方面是在说贾母喜欢听的喜庆话,用来活跃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发自内心的期待。

“你小叔子升了爵位,你这个做嫂子的怕是比他还要高兴,我可得跟你说好了,不能仗着他的名头在外面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有了前车之鉴,贾母对王熙凤并不是很放心,借此机会,再提点她一下。

贾母的玩笑话中带着严肃和警告,王熙凤连忙道:“哪能呢,只要他以后继续孝顺我这个做嫂子的,隔三我买一些首饰头面我就心满意足了。”

贾母点点头,王熙凤拉着李纨笑道:“还有还有,等我以后有了孩子,也跟我这妯里学,把孩子也交给二弟带,兰小子虽然是二弟的徒弟,但他可是把兰小子当成儿子一样疼的。”

见她一脸揶揄的看着自己,李纨羞恼不已,抬起手打了她肩膀一下,怎么好端端的叔嫂关系,到她眼里就有了别的意味,兰儿拜在二叔门下,跟他亲若父子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师父师父,这里面可是带个“父”字啊。

贾母笑骂道:“你这个泼猴儿,一天到晚说不出什么好话来,就知道拿你妯里打诨,你可别让你小叔子听了去,不然心里肯定要恼你。”

王熙凤捂着檀口娇笑不已,贾母见自己心肝肉一脸的不高兴,问道:“这是怎么了?哪个惹你不高兴了?”

贾宝玉闷声道:“老祖宗,我和鲸卿想去东府玩,门口那些武夫让他进去不让我进去,他们还拔刀吓唬我。”

王夫人闻言立刻坐不住了,这还得了,站起身怒道:“老太太,还有没有王法了,这些***的武夫,也不看自己是什么脏东西,也敢来欺负宝玉!”

贾母皱眉不语,她知道这些人肯定是得到瑜哥儿的授意才这么做的,至于自己的心肝肉要去东府玩什么,她心里也很清楚。

王夫人突然来这一出,着实把众人吓了一跳,薛宝钗淡淡的撇了一眼满脸委屈的贾宝玉,心中鄙夷不已,就这样的男子,叫人如何心甘情愿的委身于他,一天到晚不干正事,若是没个比较还好,一旦出现一面镜子,他所有的低劣和不堪就立刻暴露无遗了。

贾母叹了一口气,道:“淑琴,这和那些武夫有什么关系,肯定是瑜哥儿安排的,这东府毕竟是他的,他不让哪个进,别人还能硬闯不成。”

王夫人只得咬牙重新坐下,心里暗自打定主意,等回去了就派人把这些事跟自己的哥哥说,让他去把这些***的玩意都给打死,敢对自己宝贝儿子拔刀威胁,怕不是要反天了!

贾宝玉见老祖宗不替自己说话,便开始哭闹撒娇,让老祖宗把那些武夫都赶走。

贾母摩挲着他的大脸盘,无奈道:“那些都是瑜哥儿手底下的兵,我哪有资格去赶他们走?毕竟是在东府,又不是在我们府。”

贾宝玉不听,只是不停的哭闹撒娇,贾母到底心疼他,见他受了委屈,心里也不高兴,便对鸳鸯吩咐道:“打发人去跟那些武夫说,之前的事既往不咎,让他们以后不能再拦着宝玉,不然老婆子我可不依他们。”

鸳鸯心中无奈,只得应下,正准备出去,只

见二老爷风风火火,一脸怒气的从外面快步进来了。

还在哭闹撒娇的贾宝玉顿时就蔫了,拼命的往贾母怀里拱,贾政挽起袖子,怒斥道:“你这个畜牲,上次挨的打才过去几天,你又开始皮痒了,你兄弟在外面忠于王事,担着多少危险,你不帮他也就算了,还想着给他添乱,往日你兄弟以礼请你去东府你都不去,他一走你就要去,你到底要干什么?”

贾政也只是做做样子,他敢背着贾母偷偷摸摸的把贾宝玉打一顿,但却不敢当着她的面动手,顶破天不过是骂几句罢了。

贾母生气道:“宝玉见了你就像耗子见了猫,胆子迟早有一天要被你给唬破,去去去,出去耍你的威风去,别来招惹我的宝玉!”

“你给我仔细着,再干这种不着调的事,我非要让你在床上趴到过年!”

贾政指着贾宝玉警告了一句,一甩袖子,神清气爽的走了,还是瑜儿说的对,想打就打,打不了就骂几句,总比要憋在心里舒服。

躲在贾母怀里的贾宝玉瑟瑟发抖,贾母好声劝道:“等你兄弟回来了你再去玩,你要是再闹腾,你老子非得要再偷偷摸摸的打你,听话,啊?”

贾宝玉点点头,委屈巴巴的看向薛宝钗,她光洁白嫩的手腕把他的眼都快给闪瞎了。

薛宝钗垂下眼帘,王熙凤许是看出什么来了,走上前拉着薛宝钗笑道:“宝丫头,二弟走之前跟我说,让我没事的时候去东府转转,替他管一管下人,自打他离开后,我都有没去过一次,他回来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说我的不是,走,你陪我一起去看看。”

薛宝钗抿嘴一笑,王熙凤问了问贾母,见她没什么意见,两人去东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