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61章 这记忆力绝了!

见了祝枝山,秦邵送上束脩。

这些束脩都是韩瑾蓉准备的。

她了解了祝老头收秦邵的过程,觉得这祝老爷子就是喜欢欣赏自己家爷,才收他为学生的。

别看他板着一张脸,其实不定多么喜欢自己家爷呢!

在韩瑾蓉看来,没有谁比自己家爷更优秀了!

按照大明的规矩,普通学子拜师当然是要交束脩的。

在一些私塾,是要教银子的,毕竟那些夫子是要靠那些银子生活的。

在乡下,如果没有银子,是需要交粮食的。

韩瑾蓉作为世家女子,已经看出这祝老头家境出身不错,收自己家爷也是欣赏喜欢。

如果直接给银子,那就太俗气了,说不能还会惹怒他。

最好的方法,那就是送上丰厚的六礼:

一把芹菜:寓意勤奋学习,不负老师教导;

一碗莲子,寓意苦心教育;

一箩筐红枣,寓意早日高中;

一碗桂圆,寓意功德圆满;

30条干瘦肉,表达弟子对老师的心意。

其实按照礼制,送10条就够了。

他们不打算给银子,就多送些肉算作补偿。

还有那些红枣是甜的,韩瑾蓉听说那祝老爷有特殊病,平时容易饿,一饿就头晕,吃些甜食会好些,就多备了些红枣。

行了拜师礼,又送了束脩,祝枝山的脸色好了很多。

他没想到这鲁莽小子礼节还挺周全的。

鉴于已经了解秦邵的水平,祝枝山对秦邵的教育就是读书背书。

他去其中的一间屋子拿出一本《大学》。

秦邵看到他那间屋子堆了小半屋子的书。

这年头书籍纸张那可是很贵的,这祝老头真是豪啊!

不过人家从小生于官宦世家,祖父、老爹都是做官的。

外祖父还是大名鼎鼎的徐有贞!

虽然因为于谦的事情,为人诟病,但人家确实也是很牛鼻的存在。

祝老头那就是妥妥的官代呀!

他本人还是举人,凭他们家的关系,现在混个县令当当不是难事。

只是这祝老头不甘心,不考上进士不罢休。

……

《大学》这本书其实不算厚,共2212个字,十小章(不算重复字)。

祝枝山让秦邵先读了一遍,先前他也就背了其中的几小段,他怀疑这小子根本就读不全。

好在那些秦邵坑坑巴巴读了出来。

不过祝枝山还是眉头紧皱,觉得秦邵学习基础太差。

给秦邵了四天的时间,让熟背这本书。

至于具体意思,老祝头说是要背熟了再讲。

古代人就是这样,坚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秦邵打开书,开始认真读背。

那些字句在头脑中一遍遍闪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那些语句在头脑中就变得滚瓜烂熟,并且其释意在头脑中也不断闪现。

秦邵合上书,那些语句及释义一字不差字默背出来。

顺背一次,他又倒背一次,一样的顺溜丝滑。

奶奶的,看来那系统还真有用!

他频频看向看书的祝老头,但却不敢太显露自己这么短时间已经倒背如流。

祝老头已经发现他的动作,以为他读得不耐烦了,让他拿笔书写那些句子。

抄书也是背书的一种好方法。

秦邵庆幸自己在前世的时候学过几年的书法,那个时候自己老娘还活着。

老爹的钱愿意花在自己身上,他学了将近五年的硬笔和软笔书法。

字迹虽然还算看得过去,只是这繁体字书写不熟练,速度那叫一个龟速,惹得祝老头连连摇头。

“许久未曾拿笔,许久未曾拿笔……”

秦邵只能尴尬地解释道。

祝枝山已经听说他是从老河口那边逃难过来,父母已经不再,这小子能活着还能不走弯路,保留一颗纯善之心,已经很不错了!

算了,自己慢慢教这小子,就算是做善事、修心养性。

上午上完课,秦邵就回去了。

在祝老头家上课是半天制,下半天的时间,祝枝山要学习自己的课程,让秦邵在家里自学。

并说第二天要考校让他背诵前三章内容。

秦邵下午并未呆在家里读书,直接跟韩瑾蓉他们去了田地那边。

许牙婆帮他们联系了一个管事,就是管理田地的,是当地一个农户。

秦邵这次过去,就是看看人怎么样,还要商谈一下薪酬问题。

县官不如现管,强龙难压地头蛇。

这管事就应该找当地人。

许牙婆介绍的人看起来还不错,那人叫张大牛,看起来很憨厚的农户,年纪约三四十岁。

家里有四个孩子,两个老人,还有妻子,却只有3亩旱田,收的粮食还顾不上交税,只能帮人种田维持一家人生计。

其实早些年他们的地也不算少,只是日子越过越差,遇到在荒年孩子生病,为了活命,不少地都被典当出去了。

秦邵问了他一些种地的问题,他倒是实诚,一一回答。

秦邵找他做管事,其实就是让他领着干活。

村子里人哪些老实能干,不偷奸耍滑,他作为当地人应该清楚,用他也方便联系。

乡下薪酬就是粮食,张大壮的薪水按照京山这边的价格就是一年3斗粮食,其他旱地经济作物也根据主家意愿适当再给些。

三斗粮食60多斤,将近70斤,其实是很廉薄的,但谁让这年代粮食产量低呢!

运气好的,比如张大壮,还能找到活,很多还找不到活,只能吃个半饱,也是常有之事。

听到秦邵说自己一共30亩土地,还要让他招人干活时,张大壮的脸色有些犹豫。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秦邵看他眼神有些迟疑,问道。

莫非此地人工找不好?这刚经历过灾荒,大量人失业,应该不至于呀!

“主家爷!小的,小的能不能……让家里人来做?”

张大壮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家里不是有田,能有时间来做?”

秦邵有些迟疑,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三亩地。

“小人的父母刚五旬,身体还可以,还有我的大儿子也14,二儿子12,都能干活了!家里就那些薄田……”

秦邵没想到,这人看起来有四十岁,父母才刚五十。

想想这古代结婚早,还有这人可能因为干农活的原因,三十出头,跟四十多一样。

1这古代别说,就是这时代别说14岁,就是8到9岁的农家孩子都开始干活了。

“主家爷,他们的工钱不要多,一年给两斗粮食就行了,不……一斗,一斗也行……”

张大壮看秦邵不吭声,更是慌张了。

就是按两斗来算,这一家五个劳力,干一年也就得一石多粮食,200斤左右!

农民的日子真是不好过!

张大壮弯腰驼背,就差跪下来了。

男儿膝下有黄金,只因未到困难处!

秦邵的眼睛有些潮润,想起自己前世老娘没了,老爹不管,自己作难风雨飘摇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