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499章 到德州了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499章 到德州了

作者:柿子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河间府。

节后三月,农田里、田埂上站满了人。

有衣着官服的官员,官服上灰扑扑地,沾着不少灰尘;更多的是身穿短衣的农人,三五成群地在地里忙活着。

“嘿哟!嘿哟!”

“嘿哟!”

“嘿哟!”

劳动的口号与夯声不绝于耳。

“你说打这么粗糙的井能行吗?”

有农人在一旁边干活边疑惑道。

对于华北平原的人来说,打一口井算是一户人家,不,对于整个村子都是件大事情。

挖井之前首先要选艾蒿等野草比较密集的地方,原因野草旺盛,说明这些地方不缺水,水质比较好也比较旺盛。

然后就是打井。

“族长,你说咱们这样挖井可以吗?这井口也不说加大,还有这地方虽然能打出水,这水质也不好,也不能喝,这不是浪费吗?”

有个身着短褂的大汉,因为刚才用力打夯,出了一身汗,衣服摊开,因为还是有些微冷的春季,身边发出一股汗气,如烟气鸟鸟……

“我说大壮子,你是不是又犯浑了!你没看到咱们户长、乡书都陪着知州、通判大人都在吗?这次打井咱们河间府各地同意的,只要是一块区域的地头,至少要打两口井!为了打这些井,上面免费给咱们每一里村子都免费供应,蝴蝶锥和冰镩,为的就是让咱们好好打井……”

陈玉山是冷家庄的族长,也是附近的里长,他们现在干活的地方正是冷家庄附近的肥田。

河间府之所以粮食产量低,除了容易干旱外,还有即使附近有不少盐碱地,粮食产量低,附近也只有一些地方不是盐碱地,被当地乘作为肥田,也是附近人最看重的田地。

但因为这两年雨量太少,这些肥田的产量也极低。

这片区域的肥田是附近三个庄子共有的,所以今日来打井的人,附近村子青壮年劳力基本都来了。

“那里长,这打井不让喝是做什么呢?”

有人忍不住问道。

“我说你们是呆子,你们还不承认,上面已经说了,打井就是为浇灌田地!不是让你们喝的,让你们好好读书,你们不读,你看这次朝廷专门下发钱让咱们河间府大力造井,统计各地地块给补助,会读书写字的人都被征调去做统计调查工作了,村里读书有功名人多的,人家占多大便宜,什么都照顾,就咱们这里人少,你说说,族里出钱请先生让你们读书,你们一个个笨得跟猪似的……”

陈玉山一阵狗血喷头的臭骂声,让众人瞬间噤了言。

华北平原特别是平原地区,其实这个年代地下水并不深,甚至有些地方很浅。

只是打井是个技术活和体力活,吃水关系着民生,所以选择要吃水的地方打井是个很耗费精力、财力好体力的事情。

首先一个人或者一家人根本做不到打井,一般要找有技术的人才指点,这是要给钱物的,还要找周围人帮忙,乡里乡亲虽然不要钱,还是要管吃的。

因为是吃水的井,最浅也要三丈,基本上打一口井,需要一套甚至有的还要蝴蝶锥和冰镩。

大明如今虽然相比较以前的朝代,冶铁开采和锻造技术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铁器等重金属都是朝廷专营,价格着实不菲,对于普通家庭,有口铁锅什么的,都算是大物件了。

至于铁质的农具什么的,都也是家里值钱的东西。

另外,钻吃水井,为了卫生和其他作用,还有制作井台,并且为了取水方便,很多井口比较大,有时候会了将井做大,还需要人下到井下面挖掘,有风险不说,难度也是很大的。

另外,平原地区虽然水位比较浅,一般二十三米就会出现地下水,有些水质丰富的地方甚至十多米就出现了地下水。

但平原第五因为大部分打井都是土层,很容易塌方,对水质有影响,所以,做出水井的时候,都要要下井桡。过去有条件的地方地表水浅,临时打井也有用石头和砖堆砌,非常费事费力。

所以,即使是平原地区,除了吃水井外,很少会出现在农田里打井的现象。

如今官府亲自组织农人一起打井,大家听说这农田里打井是为了灌既农田,且家家都可以用,人群虽然对这样简易的水井有质疑,但一个个还都是热火朝天地干着!

毕竟如今打井也不用他们出物资,官府提供给每村不少蝴蝶锥和冰镩,他们只需要用些木头装上面就可,至于说出力气什么的。

在这大明,每年普通民众都有劳役要做,比如修河堤、挖水渠什么的,相比较以前要去远地劳役,如今都在自己村子附近干活,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很轻松的差事。

这种简易的井,四五个壮力男青年两天就能打出一口出水的简易水井。

户长竟然还给每个村子发了一些特备的装备,说什么压井的,有铁东西制成,还有圆球、猪皮制作成的圆皮东西,插到打好的细小井口。

“族长,您说这东西放进去有用吗?”

陈大壮有些不相信地问道。

“你只管按照技术员说的做,哪有那么多废话!”

陈玉山对陈大壮这个侄子有些无语了,这上面怎么安排他们怎么做就行,更何况有上面派来的技术员在,哪有那么多废话!

虽然陈玉山其实对这样的井怎么出来水也很迷惑,但他毕竟是老湖,这种事情,还是朝廷官府牵头的事情,怎么敢质疑?

对他们来能接触到衙门中的衙役都算是很了不得的人物,如今听说知府大人都出来巡查了,通判大人更是吃住在下乡关注着进城,如果不出水,这事情可很难办的!

随着压井的装入,倒入水倒水之后往下压,活塞下面气压比上边高,活塞下面的空气通过活塞的缝隙往上面排放达到上下压力平衡。

再往上提的时候,一股水顺着口子很多留下了下来。

“哎哟!我的娘哎,真的流水了!”

有人忍不住大叫出声,其他人纷纷地围了过来。

“哎哟,真流水了,这样一压竟然真流水了!”

大家都惊奇地叫起来。

很多人跃跃欲试,想试试怎么压水,可是被陈玉山拒绝了,这东西这么金贵,怎们能随意试?

他已经安排好了,村子找几个头脑灵活的,跟着技术员学习,专门负责压机问题,这东西如果人人都来做,万一坏了怎么办?

这也不能怪陈玉山,这东西在这个年代绝对是珍贵的大物件,是村子里的珍贵财产,当然应该好好保护。

那些想上手的村民被拒后有些讪讪的,但心里并不恼怒,这年头别说里长,就是族长在村子里就有很大的权威。

更何况这东西这么珍贵,自然不会让人人都碰,说不定以后村子还会派人轮流监看这珍贵的东西。

想想这东西能出水,以后他们就不用跑大老远去附近的河里担水,即使有人先前有些不悦,这会儿也早就烟消云散了。

再想想以后就能在田地旁边弄到水,浇灌那些禾苗,心里早已喜不自胜。

至于村子那些原先忙着求雨神的老人,这些天也不忙着求雨了,一个个迈动着年老的身体也都来看热闹……

“你说这压出来的水如果装在竹筒里面时不时能流到更远的田地?”

“对了,这压井如果一直有一压一升的装置,不用人那是不是可以一直流水?”

“要我说用个辘轳,我有个南方亲戚,他们还用牛儿拉,不用用人力……”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突然有了水井的技术革新的原因,人们似乎对发明革新创造突然就兴致勃勃,各自想着如果用新的方法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

河间府投入轰轰烈烈田间地头水井革新活动当中的时候,秦邵带着一众人已经再次上路了。

“陛下,我们这是直接去德州吗?”

行了三日,快要到德州的时候,众人停下来休息,喝水吃些干粮,然后给马儿喂了草。

王赟拿出从河间府带过来的咸驴肉,切了大大的一块给秦邵,几人快朵颐的时候,王赟突然问道。

“赟哥难道有其他想去的地方吗?”

秦邵笑道。

以他对王赟的了解,他不是那种喜欢游玩或者突然有别出心裁的兴致之人。

秦邵跟王赟相处这几年,他对这位表哥很是喜欢,但是自从自己登上这皇位之后,这个表哥倒是越来越发像伯父王图了。

王图一向就以谨慎小心着称,做什么事情都是小心翼翼。

先前兴王在安陆州时,王图尽心尽力地照顾老太妃,为兴王尽心尽力地办事。

秦邵进京后,王家父子俩更是冒着风险全力地支持秦邵,可以说外戚王家为兴王父子尽心尽力、做了不世之功。

秦邵坐上这皇位,其他功臣如果想要些什么、或者以功自傲,秦邵会想些什么,王家父子如果有荣华富贵方面的要求,秦邵倒是不会有什么反感,只要不违背原则之内的事情,他倒是愿意应承。

可是这父子二人自从自己登上皇位之后,越发谨小慎微,面对秦邵的时候,更是毕恭毕敬,倒是没了原先时候的随意。

秦邵私下说过几次,王赟却面有难色,至于王图则根本不承认,说他以前也是这样,如今他是皇上,只是注意些礼节而已,王图说话有理有据、故意装迷湖,弄得秦邵有些哭笑不得。

“他那人一向谨小慎微,从小的性格就那样,我跟他打交道几十年了,他还是老样子,如今又把他儿子培养得他的第二个翻版,你再看重他,他也是一样,喜欢守规矩,墨守成规,你没必要改变他们,这样大家相处也不累,都是自己家人,按照他们意思就行!”

朱佑杬知道儿子苦恼,笑着劝解道。

秦邵想起自己老爹跟王图的相处方式,也就渐渐释然了。

不过为了避免王赟变成跟王图那样死板,秦邵私下的时候经常调侃戏谑王赟,让他不必那样一本正经。

“我自己倒是没有,这次能陪皇上出来看看,已经算是长了不少见识,咱们顺路过德州,这已经行了几日,自然是要到那里落脚,只是过了德州,距离曲阜不远,皇上可曾想去想去看看?”

王赟突然问道。

“去曲阜?”

秦邵有些不解。

他对曲阜印象不是很深,秦邵对曲阜的前世记忆就是好像有个曲阜师范,名字是个不起眼的学校,却在全国高校中以考研着称,听说考那所学校的人都是奔着考研的,总之,在曲阜师范,不考研进去就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另外还有什么?

“陛下忘记曲阜是孔圣人的老家了吧?”

王赟笑道,似乎想有什么事情提醒秦邵。

“赟哥儿,都是自己人,是不是伯父有什么提议跟你说了,他不好严明,让你提醒我,自己人,别说话那么去去绕绕,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如果不合适我自然会拒绝,合适的话咱们可以一起做。”

秦邵直接说道,以王赟的性格,不会无缘无故提孔圣人!

可是孔圣人跟他有什么关系?

王赟有些惊异,皇上是读书人,可以说是一路科考过来的,如果不是先帝的原因,估计会成为大明第一位做了状元的皇帝。

作为读书人,说起孔圣人,应该会直接联想到很多事情,可是陛下似乎对那人那个家族没有一点感觉的样子。

“陛下,我出来的时候,父亲说陛下此次南下,经过鲁地,可以考虑去曲阜孔圣人那边看一下,孔氏虽然早已依附我大明,太爷的时候就给了孔氏丰厚的待遇,衍圣公享受荣华这么多年,也该为陛下做些事情……”

王赟想起出来的时候父亲王图的嘱托,委婉地建议道。

“衍圣公孔氏?见他们作甚?大明都给了他们什么荣华?他们薅朝廷羊毛了?”

秦邵突然想起了孔氏,这衍圣公一族借助孔子可真是享受了不少繁华。

朱元章真的拜见过孔氏?

他怎么只记得大明之后有几位皇帝为了显示自己沽名钓誉前去拜见,倒不曾知道竟然对他们竟然那么礼遇!

他们老朱家那些藩王他都想着以后让他们自食其力了!

莫非这大明还有一些什么都不敢吃闲饭、薅朝廷羊毛的不成?

“薅羊毛?陛下?”

王赟有些不解地问道。

他这位皇上表弟着实聪明不凡,王赟早已折服,如果要说这位有什么缺点的话,秦邵觉得他有时候总说些莫名其妙的词,让人懵懂不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